提起歷年臺灣首富,大家耳熟能詳的有鴻海的郭臺銘、旺旺的蔡衍明、富邦的蔡萬才、宏達電的王雪紅、潤泰的尹衍梁等等。不過蔡氏家族的蔡萬霖似乎就沒有那麼高的知名度了。儘管1989年到2002年,他一直被《財富》雜誌評為臺灣首富。
蔡氏家族是目前臺灣最大的金融資本家族,代表人物蔡萬霖是臺灣國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霖園關係企業集團核心人物,蔡氏家族的崛起是一個傳奇,從它的身上,可以看到臺灣經濟發展的脈絡。
蔡氏家族原籍苗慄縣竹南鎮。民國初年,蔡家還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之家,沒有顯赫的財富與家世。到了第二代蔡萬春、蔡萬霖與蔡萬才兄弟這一輩,蔡家發跡成為當今臺灣最富有的大家族。蔡家兄弟如何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呢?
1961年,臺灣財政部門正式開放民間保險公司的設立,蔡萬春和蔡萬霖搭上了這班順風車。1961年8月,國泰人壽保險公司正式成立,從此蔡家的發展蒸蒸日上。然而國泰一開始的創始人並不是蔡氏兄弟,蔡氏兄弟也沒有足夠的實力。他們究竟靠什麼抓住了這次機遇?
蔡氏兄弟抓住機遇的還有這一次。1957年,國民黨政府將接收的臺北第十信用合作社(簡稱「十信」)向社會放開,蔡萬春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出任十信理事會主席。當時臺灣有73家信用合作社,十信業務排名第61位。四年後,十信一躍晉升到第一名,成為全臺灣規模最大與營業量最多的信用合作社。兄弟倆究竟怎麼做到的?
1979年,蔡萬春因中風難以繼續掌舵,在家族內以交換股權方式分家分業。蔡萬霖用十信與蔡萬春的兒子蔡辰洲交換,獲得國泰人壽、國泰建設等企業,成立霖園集團。當時的十信版圖更大,蔡萬霖為何要放棄它?
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只有幾家人壽保險公司,使得國泰人壽具有壟斷地位,得到迅速發展。蔡萬霖利用壽險的資金大舉購買了房地產,堅持「只租不賣」,並成功跟上臺灣房地產市場的發展。1985年,臺灣放寬了匯率,滾滾熱錢全都湧入股市與房市,這再度造就了國泰的大幅躍升。蔡萬霖從商人進一步翻身,成為巨賈。
1998年8月,蔡萬霖因心肌梗塞住進自己創辦的國泰醫院。2004年9月27日,蔡萬霖病逝。按照蔡萬霖去世時候被公認的身家財產46億美元估算,遺產稅高達約新臺幣782億元,然而最後僅需繳納不到5億元新臺幣。這當中有何秘密?
更多背後的秘密 請鎖定
今晚20:40廈門衛視
《兩岸秘密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