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被上萬人批「難聽」,汪峰跨界說唱為何被集體群嘲?

2021-02-25 道略音樂產業

「說唱搖滾」是一種融合了演唱、嘻哈樂器元素和多形式搖滾的混合流派,但與傳統的演唱方式不同地是,這些音樂作品是被說唱而非歌唱的。

作者 | Curtis

在衝擊熱搜二十多次未果後,汪峰終於成功打破魔咒。在陳翔毛曉彤分手互踩、鄭爽代孕棄子和華晨宇張碧晨未婚生子等「大瓜」餘波還未完全消散之際,上周日,汪峰發布與張藝興及GAI合作的新歌《沒有人在乎》,在章子怡、譚維維、李斯丹妮、鄧紫棋和王菲菲等明星的助攻下,話題#章子怡 老公明天要發歌#以9.2萬的討論量和6.4億的閱讀量,成功加冕熱搜榜。在新歌裡,汪峰一改往日搖滾風格玩起了說唱,並以寸頭形象在極具復古感的賽博朋克化MV中亮相,歌詞部分則充滿了年輕人的憤世嫉俗。但觀眾顯然並不買帳,在《沒有人在乎》的官宣微博評論區,一條「真難聽啊」的評論被超過1.3萬人點讚,回復裡也出現了大量的附和之聲:「跳過汪峰的 我覺得其他2位都可以」,「真沒必要跟風玩說唱…唱自己的搖滾挺好的」,「汪峰一開口,難聽的我眉頭皺起來」。

歌手跨界其他流派在今天的樂壇中並不少見,甚至有李佳琦、馬雲這樣的商人跨界發歌做歌手,但汪峰玩說唱,為何會被萬人集體群嘲?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有搖滾音樂人通過吸收嘻哈文化,嘗試拓展搖滾樂的邊界。1968年,英國布魯斯搖滾樂隊Eric Burdon & the Animals就用說唱的方式演繹了歌曲《Year of the Guru》,這是第一首被樂隊創作的說唱搖滾歌曲。車庫搖滾樂隊Stooges於1969年發行的歌曲《I Wanna Be Your Dog》,也被認為是說唱搖滾的先驅,這首歌僅用三個和弦就組成了一段洗腦的riff,配以喧鬧和失真的重音吉他前奏,主唱Iggy Pop則用他那極具辨識度的嗓音不斷叫喊。

 The Stooges

根據維基百科,「說唱搖滾」是一種融合了演唱、嘻哈樂器元素和多形式搖滾的混合流派,但與傳統的演唱方式不同地是,這些音樂作品是被說唱而非歌唱的。與普通的硬搖滾相比,說唱搖滾植根於嘻哈音樂,因此受放克樂的影響更深。

80年代見證了說唱與搖滾的進一步融合。1980年,Talking Heads在歌曲《Crosseyed and Painless》的末尾段落加入說唱;Psychedelic Furs的《Wedding Song》絕大部分演唱也被說唱化。

1983年,在重金屬樂隊KISS的歌曲《All Hell’s Breakin』 Loose》發行前,主唱Paul Stanley將這首歌的主歌部分改成了說唱。1984年,紐約說唱團體Run-DMC在歌曲《Rock Box》中,找來傳奇吉他手Eddie Martinez彈奏一段搖滾吉他riff,兩者碰撞出驚喜的火花。

同一年,Beastie Boys發行單曲《Rock Hard》,宣布徹底從硬核朋克過渡到說唱搖滾。儘管《Rock Hard》在未獲得版權所有者的許可下,私自採樣了AC/DC的歌曲《Back in Black》,但這為Beastie Boys後來的職業生涯開了個頭彩。次年,三位樂隊成員受邀為Sex Pistols巡演暖場,緊接著又為Madonna的「The Virgin Tour」北美巡演開場。

 Beastie Boys

1986年11月15日,Beastie Boys首張全長專輯《Licensed to Ill》終於問世。《Licensed to Ill》一經發行就登頂公告牌專輯榜,不僅成為第一張登頂該榜單的說唱專輯,並且連續霸榜五周,成為整個八零年代最暢銷的專輯之一。《Licensed to Ill》收穫了幾乎所有主流媒體的讚譽,《Q》甚至表示,這張專輯甚至比Sex Pistols的《Never Mind the Bollocks》還要好。

《Spin》、《The Source》、《滾石》和知名樂評人Robert Christgau紛紛為這張專輯獻上滿分。2018年,Pitchfork將這張專輯列入「80年代Top 200專輯」第102位,《滾石》則將其選為「史上Top 500專輯」之一。

可以說,《Licensed to Ill》不僅是一張改變了說唱音樂處境的唱片,它還影響了後來眾多搖滾樂隊和說唱歌手,包括說唱巨星Eminem、說唱金屬樂隊Rage Against the Machine和Slipknot、搖滾說唱樂隊Limp Bizkit、Sublime和Korn,甚至Brit-pop樂隊Blur。

Run-DMC

在Beastie Boys走向成功地同時,Run-DMC也通過與搖滾樂隊的合作走向了主流視野。1986年,Run-DMC與Aerosmith合作,並重新製作了後者1975年發行的歌曲《Walk This Way》,獲得了美國白人聽眾的青睞。

80年代末到90年代,說唱搖滾發展地越發如火如荼。在美國,包括Rage Against the Machine在內的樂隊延續說唱音樂和搖滾樂的融合傳統,持續推動著另類搖滾的發展。

在歐洲,Pop Will Eat Itself和Senser等樂隊也在推動著說唱搖滾的前進。在中國,則是崔健用一己之力展現出說唱搖滾的魅力。1989年,崔健發行的專輯《新長徵路上的搖滾》中,收錄的《不是我不明白》可能開創了中國說唱搖滾史的先河。

崔健

也因如此,這一融合流派開始被大眾接受,其後在商業化過程中更是勢不可擋。1990年,搖滾樂隊Faith No More的說唱金屬歌曲《Epic》在發行後一路衝入公告牌單曲榜第9位。1995年,311的同名專輯《311》發布,三年後被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認證為三白金銷量;而他們之後的專輯《Transitor》在發布一個月後就被認證為白金銷量。

1996年,Rage Against the Machine的專輯《Evil Empire》登頂公告牌專輯榜,四年後被認證為三白金銷量。1998年,Kid Rock發行《Devil Without A Cause》,這張專輯隨後大受歡迎,並獲得了RIAA的十一白金銷量。

RATM

1999年,Limp Bizkit的專輯《Significant Other》也拿下公告牌冠軍,發行首周賣出65.38萬張,兩周合計銷量超過100萬張。快進到新千年初,林肯公園2003年的專輯《Meteora》在發布首周也賣出超過80萬張,在美國,這張專輯的總銷量超過610萬張。即便是在唱片的黃金時代,它們的成功也令人感到難以置信。

過去十年間,雖然說唱搖滾的黃金時代在漸行漸遠,但在它最輝煌的30多個年頭裡,說唱搖滾展現出了融合的美妙和巨大的商業可能。況且,當有越來越多的音樂人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尋求變化和創新時,樂壇和觀眾的整體審美才會向前走。越來越多的老派音樂人正在通過抓住年輕人的感官,以便在這個世代繼續走紅。

去年5月,歌曲《一剪梅》突然在TikTok上走紅,這首歌最早收錄於費玉清1983年4月推出的專輯《長江水·此情永不留》中,後被用作電視劇《一剪梅》主題曲後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但在37年後,《一剪梅》不僅在歐美爆火,還因為歌詞「雪花飄飄,北風蕭蕭」而衍生出一波與年輕人「喪文化」有關的段子,隨後還登上各個國家的Spotify榜單,確實有些不可思議。

《一剪梅》meme 

同樣在年輕人中翻紅的,還有老牌搖滾樂隊Fleetwood Mac。2020年9月25日,TikTok用戶Dogg Face在該短視頻平臺發布一段視頻,在視頻裡,他一邊滑著滑板、一邊喝蔓越莓汁對口型唱著Fleetwood Mac於1977年發行的歌曲《Dreams》。

這支只有25秒的短視頻,隨後引起了數百萬人的圍觀,最終收穫了5000多萬次的觀看量和900多萬次的點讚。次日,Fleetwood Mac轉發這條視頻,並寫道「我們愛它!」。9月30日,《Dreams》在美國流媒體平臺收穫290萬次的點播量,並收穫3000次的單曲購買,較「TikTok對口型」事件發生的前三天分別大漲88.7%和374%。

伴隨著原視頻繼續走紅,《Dreams》在流媒體平臺的數據繼續上升。在截止10月1日的一周內,《Dreams》獲得847萬的流媒體點播量榜,當周數字單曲銷量也達到7000首。而在事件發酵第10日,樂隊鼓手Mick Fleetwood於10月4日入駐TikTok,並模仿Dogg Face的視頻,喝著蔓越莓汁滑著滑板對嘴唱《Dreams》,不僅獲得了數百萬的觀看量,還吸引了數十萬的關注者。

直到10月13日,《Dreams》重新進入公告牌單曲榜,並以1340萬的周點播量和2.2萬的數字單曲銷量奪得第22位的成績。此外,收錄了這首歌曲的專輯《Rumours》也實現翻紅,並取得不錯的榜單成績。更別說一旦疫情結束,Fleetwood Mac在TikTok上的翻紅還可能為他們帶來巡演機會,而且年輕觀眾可能會佔到不少。

Fleetwood Mac

從被動翻紅到主動參與製造話題,相比絕大多數老牌音樂人,Fleetwood Mac顯然要更理解年輕一代,並能利用這一點為自己塑造機會。從認可內容創作者到稱讚和感謝內容創作者,從主動入駐社交平臺到與年輕用戶積極互動,Fleetwood Mac完成了一次堪稱完美的口碑和商業逆襲。在年輕音樂人輩出的今天,他們邁出了老牌音樂人最果敢的一步,因而才會被年輕的音樂消費者所擁戴。

與此同時,在整個事件中,雖然費玉清和Fleetwood Mac都是在無意間翻紅的,但兩件事都折射出了年輕一代在接受特定事物時的包容態度。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數字媒體公司Sweety High的《2018年Z世代音樂消費與支出報告》顯示,將近90%的Z世代(95後出生的一代)女孩兒表示,她們至少會聽五種類型的音樂作品。「音樂在Z世代的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品,她們能發現的音樂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並且願意擁抱這種多樣性。」Sweety High執行長Frank Simonetti表示。

相比前幾代人,Z世代年輕人也更加關注數據,他們會將社交平臺上的數據作為決定是否收聽一首歌曲的指標,而且具備強大的消費力,影響著絕大多數垂直市場。對於音樂人、品牌和平臺來說,這一代的年輕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2020騰訊娛樂白皮書》也表明,中國Z世代對音樂的消費意願正前所未有的變高,數據顯示,69.3%的國內Z世代受訪者願意為音樂付費。前瞻研究院《2019年中國音樂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指出,2018年中國音樂類演出票房總收入達68.18億元,其中「95後」在總消費人群中佔比超過65%。

此外,《尼爾森中國音樂360》報告也顯示,下一個十年,中國的富裕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量將會達到驚人的56萬億美元,並且他們願意在不同的商品上進行消費。

作為老牌音樂人的汪峰,自然也是深諳這一點的。儘管已是國內最具有影響力的音樂人之一,但汪峰的受眾整體年齡偏大,在Z世代即將成為下一波的消費主力的情況下,他必須跳出舒適圈尋找下一代的潛在受眾。而通過聯手受年輕消費者喜歡的張藝興和GAI,並將說唱和賽博朋克等潮流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汪峰在用這種方式在年輕人間獲得存在感地同時,也摸索出了一種比上熱搜要有效百倍的營銷策略。

THE END

*本文部分內容(圖文)轉自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並不用於商業用途。文中觀點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道略音樂產業立場,文章和圖片內容僅供參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道略音樂產業ID:miresearch

專注音樂產業研究,監測音樂市場動態

微信/手機:185 1323 2270

相關焦點

  • 新歌MV全網刷屏,汪峰剪寸頭玩說唱的樣子太頂了!
    而有趣的是,新歌《沒有人在乎》懟的就是這種跟風的網絡亂象。它保持了汪峰一貫的態度,拳拳到肉地揭露了這個網際網路時代的群體病症:我無法預知未來AI會不會控制人類,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現在活得越來越像機器。一位嚴肅的人文歌手,一位高產的搖滾音樂人,成了熱搜常客,成了無數營銷號的流量來源,這本身就是一種荒誕。說實話,這種如此赤裸、決絕的,自嘲式的表達方式,我很久沒有在華語樂壇看到了。
  • 王一博新歌太難聽被群嘲,但是其銷量驚人,更獲趙麗穎力挺
    《有翡》開播在即,片方在近日也加大了宣傳力度,而為了提升熱度,王一博發布了一首專為《有翡》創作的插曲,然而令人尷尬的是,王一博的這首名為《熹微》的全新單曲發布之後卻遭遇網友群嘲,原因是這首單曲實在太難聽。
  • 汪峰終於上熱搜,GAI張藝興風評被害,歌詞恰好和最近的事件對應
    汪峰終於因為新歌上熱搜了因為最近有太多的瓜曝出了,而且都還是離汪峰差不多發歌的時候,網友們真的很心疼網友連續二十多次都上不了熱搜,逐漸也被網友玩成了梗,在發歌前一晚上,汪峰和章子怡都在調侃式宣傳自己的新歌,這次因為網友們過於心疼汪峰,終於也是讓他上了熱搜,而且還不止一次。在汪峰老師發新歌的那天,整整上了三個熱搜的牌面也是現在頂流才有的吧。
  • 難聽還是好聽?王一博新歌評價兩極分化,愛豆轉型之路不好走
    #王一博新歌我的世界守則#經常刷微博的朋友對於「難聽」這一詞條一定不陌生,每當它掛在熱搜榜上長居不下,就意味著又有藝人出的新歌被群嘲diss了。最近幾天點進「難聽」這一詞條,看到的是王一博的新歌《我的世界守則》,各種留言評論清一色的嘲諷吐槽,更有甚者拉上其他藝人一起下水,文案寫成「蔡徐坤發新歌,會不會比吳亦凡的更難聽?」網友在評論區留言道「沒有人可以比王一博的歌難聽」,如此比較,不禁讓人思考當今頂流藝人發歌真有真有這麼難聽嗎?
  • 王一博新歌被指難聽 趙麗穎力挺好聽
    王一博新歌被指難聽 趙麗穎力挺好聽時間:2020-12-09 14: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一博新歌被指難聽 趙麗穎力挺好聽 近日《有翡》方面終於傳來了即將開播的好消息,據媒體爆料,《有翡》將於12月中旬左右正式開播。
  • 汪峰:頭髮短了,新歌炸了
    汪峰作為「資深預言家」,每到發新歌的時候,娛樂圈必有大事發生,非要跟汪峰新歌爭一爭頭條。甚至有人到汪峰微博下留言:「哥,新歌要不等段時間再發吧……」整的汪峰自己都緊張了,昨天在社交平臺發布了準備新歌前剃頭髮的視頻,給自己推成了寸頭。
  • 王一博新歌銷量好,被批難聽,唱出瓊瑤劇的味道?網友:黑得有水平!
    王一博新歌銷量好,被批難聽,唱出瓊瑤劇的味道?網友:黑得有水平!因《陳情令》的爆紅,王一博成為了一線的流量明星,各大綜藝、新戲資源不斷。12月8日,王一博發布了自己為電視劇《有翡》演唱的電視劇插曲《熹微》,一上線就引起了粉絲的追捧。
  • 張藝興新歌被群嘲上熱搜 ,《蓮》難聽?
    雖然我已經沒有在真情實感追浪姐但難免還是會在首頁刷到她們的消息以往公演完以後粉絲都是在議論姐姐們這次5公寧靜團選了張藝興的新歌《蓮》粉絲居然開始抱怨曲目原唱太難聽?不僅是觀眾反饋爆冷,還靠難聽刷上了熱搜...
  • 汪峰換髮型玩說唱,回應喧囂世界的「沒有人在乎」
    自從汪峰預告了新歌,年度娛樂圈事件接連爆發,群眾忙於吃瓜,他的新歌該要怎麼發?!1月31日,寸頭面貌的汪峰攜GAI、張藝興一起登場,亮出了一曲說唱《沒有人在乎》,從曲風到形象,都很不一樣,超出了過往對汪峰的認知和想像。
  • 上了頭條的汪峰,真的很差勁嗎?
    然而拿下了熱搜第一後,迎來的卻是關於新歌「難聽」的吐槽。 《沒有人在乎》汪峰x張藝興xGAI剃掉了長發、戴上了墨鏡、汪峰這一次帶著 Gai 、張藝興踏進了嘻哈圈,玩起了說唱。 或許是為了藉助流量,吸引更多圈層的注意;或許是為了藉助更擅長的歌手,來調和汪峰自身的說唱表現;或許是為了更加契合歌曲意圖表達的內涵與現象,《沒有人在乎》還邀請到了 GAI 和張藝興加入其中。
  • 王一博新歌上線被嘲難聽,趙麗穎發聲力挺:好聽!
    12月8日,王一博親自創作的新歌《熹微》正式上線,據悉,這首新歌作為《有翡》的插曲上線,無論是王一博本人,還是發行方,都會它滿懷希望。從發行的實際情況來看,《熹微》也不負眾望,上線才9分鐘時間,銷量就超過了百萬的銷售額,可見它在網友當中還是很受歡迎的。
  • 一周新歌速遞 |汪峰2021年度發布首支說唱單曲,韓紅孫燕姿夢幻聯動新單《Lullaby》
    首先,恭喜汪峰老師發布新歌喜上熱搜啦!
  • 粉墨新歌被批難聽,但成員造型卻好看到裂開,除了Jisoo一言難盡
    BLACKPINK新歌被批難聽,但成員造型卻好看到裂開,除了Jisoo實在一言難盡6月26日下午五點,韓國YG公司旗下的BLACKPINK(粉墨)女團正式回歸演藝舞臺。相信大家會有些奇怪,明明這個女團也不是休團了,怎麼一直用「回歸」來形容呢?
  • 王一博新歌被批難聽,張藝興鹿晗也曾中招,為何愛豆作品難服眾
    但新歌發布後沒多久,「難聽」的熱搜就順勢上了社交平臺熱搜榜,各種吃瓜路人的吐槽聲不絕於耳。《熹微》是一首國風歌曲,不少網友覺得,歌曲調子不咋地,編得不咋地,唱得更不咋地。王一博氣息不足,導致很多表達都不到位。更有知名樂評人丁太昇直言,這首歌很難聽,歌曲非常程式化,歌詞也是文字的肆意堆疊,王一博唱得實在夠差。
  • 難聽?王一博新歌被質疑,又不是「歌神」,憑什麼要求這麼高
    直奔主題:王一博新歌《熹微》上線,被質疑難聽,口碑出現兩極分化!不知道各位聽後作何感想?這首歌曲是電視劇《有翡》的插曲,講述的是劇中男主人公謝允的心境,歌曲的意境需要符合劇中人物的設定,為何偏偏要求好聽呢?
  • 王一博發布新歌《熹微》,「難聽」登熱搜,被嘲「割韭菜」
    【王一博發新歌,「難聽」登熱搜】12月8日,王一博的新歌《熹微》正式發布,這首歌曲與《有翡》的劇情也是十分相符的,作為主演的王一博演唱,也更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總體來說,王一博的演唱水平還是過關的。在王一博的新歌發布之後,「難聽」也登上了高位熱搜,點進去發現大部分的內容都是與王一博相關,不少網友在聽完王一博的這首歌曲之後,認為他的嗓音有些不太適合唱歌,伴奏的聲音過大了。
  • 寧靜組唱張藝興新歌被群嘲上熱搜 ,《蓮》到底有多"難聽"
    但難免還是會在首頁刷到她們的消息以往公演完以後粉絲都是在議論姐姐們這次5公寧靜團選了張藝興的新歌《蓮》粉絲居然開始抱怨曲目原唱太難聽?不僅是觀眾反饋爆冷,還靠難聽刷上了熱搜...怎麼說呢,我本來是不太敢感興趣的現在突然很好奇《蓮》到底有多「難聽
  • 鹿晗和吳亦凡發新歌,這首《咖啡》很「難聽」?
    愚人節當天,鹿晗新歌《咖啡》發布。《咖啡》專輯封面不過好巧不巧的是,這首歌雖上了熱搜,但緊跟著的下一個熱搜卻是「難聽」二字,不少人以此諷刺這首新歌。新歌「難聽」?知名彈幕平臺bilibili彈幕網也上傳了這首歌的mv。打開視頻,各種顏色,各種花式的彈幕飄的都是「鹿晗鹿晗鹿晗……」,「吳亦凡吳亦凡吳亦凡……」。
  • 《有匪》片尾曲上線,王一博《熹微》被批難聽,背後含義你懂嗎?
    《有匪》片尾曲上線,王一博《熹微》被批難聽,背後含義你懂嗎? 男神王一博新歌《熹微》上線9分鐘破百萬銷售額,9分鐘銷量超33.33W,銷售額超百W。 雖然《有匪》片尾曲上線,銷售額很高,不少人都願意花費3塊錢來買這首歌曲來聽,但是很多人卻評價難聽。
  • 被汪峰批判歌裡只有憤怒的GAI,為何轉身就成了中國風說唱的代表?
    華語樂壇如今能聽的新歌越來越少了。鄭鈞一句針對流量霸榜的話,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排行榜上的歌,十首裡面有九首,真的聽不下去,這就是屎啊。縱然我也是沉迷老歌的那一位,但也並非對華語樂壇毫無信心。他在說唱圈最大的嘲點,就是曾經花了500塊買了一首beat,結果因為太窮,又想跟對方把錢討回來,承諾下次再買。說實話這操作確實有白嫖黨那種「下次一定」的內味了,不過連500塊都拿不出來,也能看反映出當時生活的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