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卸磨殺驢、橫刀奪兄弟所愛;他賜死心愛女子的兒子;他殺害親生兒子,樂觀兒子互相爭鬥!詮釋了另類的兄弟、丈夫和父親角色!
電視劇《琅琊榜》於2015年大播,故事情節是從大梁皇帝蕭選聽信讒言,親手釀成十二年前的赤焰冤案開始的。於是就有了江左梅郎梅長蘇以病弱之軀,撥開重重迷霧,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而進行的一系列鬥爭的故事。
因為赤焰逆案,才有了12年後僥倖存活的林殊,化身天下第一幫江左盟宗主梅長蘇回到金陵,攪亂風雲,助靖王上位,重審當年赤焰冤案。劇中梁帝蕭選是一個好皇帝嗎?
從情感因素考慮:梁帝蕭選不是一個好兄弟、好丈夫、好父親!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梁帝蕭選不是一個好兄弟。蕭選沒有當上皇帝之前,被封為淮王。根據梅長蘇的敘述,當他還是皇子時被人陷害,是當時他的同窗伴讀後來的赤焰主帥林燮拼死找回證據面呈先皇,救了他一命,後來還是林燮以及前太師之子言闕,助力他登上皇帝的寶座。而登上寶座後的蕭選又是怎麼對待幫助他登上寶座的兄弟的呢?他輕信懸鏡司首尊夏江的片面之詞,讓他的另一個妹夫謝玉,也就是蒞陽長公主的丈夫,後來的一品侯將軍謝玉,揮舞屠刀,以謀逆之罪,讓他的好兄弟,也是他的妹夫(林燮的妻子是晉陽長公主)一家蒙難,更讓替他護佑大梁的七萬赤焰軍魂斷梅嶺!
而他的另一個兄弟,前太師之子言闕,曾經與林燮一起拼死相保助蕭選登上皇位,三人從小一起讀書練武,一起共平大梁危局。言侯在劇中戲份不多,他高大凜然氣節的形象也是通過梅長蘇的一段回憶展現的:當年大渝北燕北周三國聯盟,意圖共犯大梁,裂土而分。當時兵力懸殊,言闕年輕輕輕手執王杖櫛節,只帶一百隨從,絹衣素冠穿營而過,瓦解三國聯盟,化解了一場危局。即便立下如此大功,梁帝,他的好兄弟,明知其與林月瑤早就兩情相悅,卻還是利用皇權橫刀奪愛。娶了言闕的親妹為皇后,又娶了言闕的青梅竹馬為宸妃!
其次,梁帝蕭選不是一個好丈夫。蕭選、林燮、言闕三人一起長大,更是林燮和言闕將他扶上皇帝寶座。可是坐上寶座的他,娶了前言太師之女,言闕的妹妹言玥為皇后!他真的愛這個女人嗎?無論是原著還是電視劇,都看不到這一點,更是直接對其呵斥,只是因為言氏的姓氏,才給了你皇后的身份。如此對待結髮的妻子,何其涼薄!
娶赤焰軍統帥林燮妹妹林樂瑤為宸妃。他真的喜歡這個女子嗎?也不是,娶林樂瑤是因為她是赤焰軍統帥的妹妹,是言闕青梅竹馬的戀人。如果言闕和林燮聯了姻,對他的皇位恐怕會不利。這一點恐怕連林燮言闕林月瑤都沒看透吧?更讓人寒心的是他還賜死了宸妃的兒子,一代賢王蕭景禹,傷心欲絕的宸妃無法面對娘家的滅門慘狀,最後懸梁自盡。
娶了喜歡林燮、進宮照顧林樂瑤的林府醫女靜嬪。以醫女身份進宮的靜嬪,暗暗喜歡救過自己性命的梅石楠(林燮行走江湖的化名),為了報答林府的救命之恩,進宮是為了照顧懷有身孕的宸妃、林燮的妹妹,梁帝應該很清楚她對林燮的感情,而自己的妹妹晉陽長公主又嫁給了林燮,所以梁帝封林府醫女為嬪,說他喜歡靜嬪(後來的靜妃)是誰都不會相信的。好在不爭不搶、善於隱忍的靜妃生下了皇子蕭景琰,秉承為皇長兄伸冤,為林家小殊伸冤的靖王蕭景琰,在梅長蘇的襄助下,與太子譽王鬥智鬥勇,最終冤案。昔日無依無靠的醫女雖然沒有與心愛之人相攜,但是卻成了後宮最尊貴的太后。
娶了滑族的玲瓏公主,也就是譽王的生母,被封為祥嬪。他喜歡這位異國番邦的公主嗎?當然不是。玲瓏公主雖身為小國的公主,但卻因為梁帝對她的許諾,帶著滑族軍隊幫助他登上皇帝大位,但他卻翻臉無情,給滑族扣上一個意圖謀反的罪名,下令林燮率領赤焰軍大肆屠殺滑族,最終導致滑族滅國。對於玲瓏公主和滑族,電視劇中並沒有給出詳細的介紹,而在原著小說中卻有詳細記載。當梁帝還是皇子時,與林帥、言侯在外遨遊,後遇到靜嬪等人,並和滑族的玲瓏公主相愛,在玲瓏公主的幫助下登上帝位。而登上帝位的梁帝卻感覺到滑族和玲瓏公主的威脅,最終對滑族實施了滅族,並處決了玲瓏公主。他愛玲瓏公主嗎?起初應該是愛的吧,畢竟一個是皇子,一個是公主。但是皇位畢竟不是靠正常繼位得來的,有奪位這麼大的一個把柄在玲瓏公主手中,皇權名譽最終戰勝了愛情,可笑的是他們的兒子被封為譽王。
再次,梁帝蕭選不是一個好父親。祁王是梁帝的皇長子,一代賢王,深受朝臣百姓的愛戴,但是卻和林燮一家走得很近,因為他的母親是林燮的親妹妹。更因為他常常和皇帝因為國事而爭論不休,梁帝是一個疑心病很重的皇帝,也是一個疑心病很重的父親,在奸佞(也就是懸鏡司首尊夏江)的調撥下,賜祁王毒酒。喝下毒酒的祁王臨死前說「父不知子子不知父」聽後令人遺憾。
《琅琊榜》中,太子和譽王始終在你死我活的爭鬥中,親兄弟如此明爭暗鬥,而作為皇帝(也是父親)的梁帝卻是樂見其鬥。正如梅長蘇所說「太子譽王相爭多年,他們在六部中的勢力劃分,還真是均衡。」當時朝廷機構大致是三省六部,三省即中書、尚書、門下,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劇中提到中書令是柳澄,是靖王妃的祖父。而六部中刑部吏部工部是譽王黨,戶部兵部禮部是太子黨,太子本為一國儲君,而譽王與其勢均力敵,如果沒有梅長蘇入金陵攪亂朝局,恐怕梁帝一直到死,才會出手打破這種僵局,從而讓自己一直穩坐皇帝寶座,而不再出現像那樣立於朝堂,大臣全部仰慕皇子的情形出現。他希望看到的是兩虎相爭,而他這個皇帝(也是父親)卻坐壁上觀。他先是讓太子譽王相爭多年,太子被貶獻王出朝堂後,他又扶靖王與譽王繼續爭鬥。這真的是一位好父親嗎?恐怕不是吧!
最後,梁帝蕭選是一位好皇帝嗎?如果站在梅長蘇的角度看,梁帝不是一個好皇帝。赤焰軍主帥林燮是他的父親,林燮不僅救過蕭選的命,還是他登上皇位的重要幫手。林燮有能力,能帶兵打仗,是當之無愧的國之棟梁,卻以謀逆罪被滿門抄斬,慘死在梅嶺,成為一縷冤魂,梁帝能是一位好皇帝嗎?
祁王,以皇長子身份將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條,獲得朝野上下一片讚譽,雖然總是在朝堂上與皇帝爭得面紅耳赤,但一心為國,卻遭到皇帝的猜忌與不滿,下到大獄並賜毒酒,一代賢王從此殞命。如果祁王繼位,有林燮這位舅舅與林殊這位表弟的相助,有言閡這位正義凜然的侯爺與預津這位崇拜者的追隨,未來還會有靖王這位能徵善戰的弟弟輔助,大梁未來一片坦途,哪裡會有大渝的進犯,南楚的威脅?這樣看來,梁帝還是一位好皇帝嗎?
不要說「君為臣綱」,如果梁帝蕭選是一位明君,他就不會認為皇子和林帥會威脅到他的朝堂以及皇帝的尊嚴,未來的皇帝如此賢德,大梁的未來會更加強大,而他,自私地為了自己,放棄大梁美好的未來,他,梁帝蕭選真的不是一位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