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同事們都想要安安靜靜地獨自在家裡跟著仝卓學唱歌,我也不例外。早早地起床,尋思著聽仝卓的歌這麼長時間,一首都還不會唱。
我想他唱的這些民歌都是哪個地方的呢?聽仝卓新編的《猜調》,比較大氣,記得小時候音樂書上也有這首歌,只是一首普通的民間小調。
音樂老師也曾經教唱過這首民歌,就不記得它是哪個民族的民歌了。一搜原來它是雲南漢族的民歌,小孩子們玩遊戲時唱的一首歌,比較歡快,調皮。
一首地方小調,歌詞的句子用字十分像我們土家族的用字,比如粑粑團團街上賣,鏡子團團妹跟前,這都是我們土家人習慣用字。
花了大量的時間搜索仝卓唱的三首新歌的背景,詞曲作家等信息,《採紅菱》這首歌是南京民歌,我還以為是蘇杭一帶的民歌呢。
原本只是採紅菱的姑嫂們劃著採紅菱的盆子,哼唱的一種民間小調,被人們傳唱後填上了歌詞,唱紅這首歌的竟然是鄧麗君,朋友們怎麼都想不到吧。
1966年鄧麗君14歲,在臺灣唱紅了這首《採紅菱》民歌,當時得了個歌唱比賽的大獎,從此《採紅菱》就傳唱開來,非常紅了。
鄧麗君人們都不陌生吧,她天生來就是唱歌的料,小學剛讀完就退學參加各種各樣的歌唱比賽,她的歌聲是極具天賦的,辨識度高,很少有人能模仿。
特別她唱歌的那種靈動,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超越她。她沒有經過正規的專業音樂訓練,她不是靠技巧唱歌,她是用心,用一顆炙熱喜愛歌唱的心,從心靈深處發出來的聲音。
鄧麗君的歌聲甜蜜委婉,聽了令人陶醉,這就是她唱歌的天賦,可以說她的歌聲之前有沒有古人不確定,至少目前還沒有人能超越她。
這首《採紅菱》非常巧妙地和仝卓連接在一起,這難道是冥冥之中的天註定,還是一種奇特的緣分呢?
唱歌靠天分,鄧麗君就是最好的詮釋,仝卓天分極高,認真執著地唱好歌,是上天給他的天賦。只要他用一顆炙熱的心,去熱愛唱歌,專注唱歌,就會達到鄧麗君那樣的水平吧!
鄧麗君她唱歌有一種炙熱和執著的追求,為了歌唱事業她可以放棄很多,為的就是把歌唱好,專注唱歌,讓更多的人都喜歡她的歌聲,讓廣大的歌迷們有福聽到更多更好的音樂。
仝卓的老歌新唱,我把之前別人唱過的這些老歌都搜索來聽一聽,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色,但我還是喜歡仝卓的版本。
因為他唱得比較大氣向上,有種向山頂攀登的氣概,不到山頂不罷休的那種境界,新編的老歌節奏比較明朗,激情向上,環形的回音箱時刻震蕩在你的耳畔。
《採紅菱》鄧麗君唱紅了,仝卓新唱更有魅力,更讓人聽後不忘,這是不是一種巧合呢?也許原本就是天註定。
之前我十分喜歡聽夢之旅組合的歌,他們組合從來不在舞臺上露面,也只是專注唱歌,組合裡的男中音聲音非常有磁性。
從聽到仝卓唱歌后還是更喜歡仝卓的歌聲,仝卓的歌有一種整體完整之美,聽後可以振奮人心。
但願仝卓對唱歌的專注和炙熱,會一步一步地幫他走向成功,加油,仝卓,用你那顆炙熱之心去唱好每一首歌,這是我們愛聽你歌的歌迷們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