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兒子,只因生活不那麼富足,老父又患病,患病前藉口老父找老伴怕把錢花到他處,控制住老父退休金,老父生病後,先取空卡,然後把老父丟到養老院不管不問甩鍋給貧困的妹妹,這樣的人,讀過書嗎?
一個男人,藉口迫於老婆強勢,不去看望父母,看病不拿錢,卻僅專注於兩老名下的拆遷房,這種男人,一併他的女人,會去讀書嗎?
一個年輕妻子,從一入門便屢次挑戰家庭財政大權,像個炸了毛的雞,一心要壓過公婆,甚至動用娘家父母和兄弟姐妹進行威嚇,相信拳頭大過天先下手為強後下手吃虧的流氓邏輯,試問:這樣的家庭,可能是書香門第嗎?
為什麼車要買好的,家具要買最貴的?為什麼骨肉親情比不得一紙鈔票?人生就是不斷地甩鍋無休止擁抱金錢嗎?最貴的東西卻為何返賤?
我常常在想:這些人如果喜歡讀書,會怎麼樣?
讀書,究竟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堅持讀書,至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一)一個人,不至於偏離作為人的本性太遠
人,從遠古走來,學會吃熟食,穿獸皮製作的衣服,知道了羞恥,學會了本領,融入了社會生活中去,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人會製造工具,人有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會思想,有智慧,可以創造。
然而,遠遠不僅於此,人之為人,還因為人有良知,有溫情,能從物質和精神上為其他人著想,孔聖人談「仁者愛人」,要做到仁需要人有善良的品質,如果對父母親人疑同仇敵,玩弄一顆自私的小心肝兒,則無疑於禽獸,且設身處地想想自己的未來吧。
高爾基說: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把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愛,尊重,欣賞勞動,這些,是讀書可以給我們的。
(二)有學習能力的體現,可以正當謀生
學生時代善於讀書,可以取得一個好的成績,謀得一份好的前程;走上社會善於讀書,可以借讀書學習許多技藝,謀得一份可堪安身立命的職業;業餘時間喜歡讀書,恭喜你了,你將擁有一方安然的心境,助你抵禦一切心靈的風雨,乃至你生活中的颶風狂狼。
人窮多讀書,不是一個揶揄,沒有金錢多讀書,你可以沉下心來杜絕慌張,結合自身優勢,多總結,多反思,再行出發;無路可走多讀書,可以暫時棲息於人生的轉向臺,處理一下身上的傷疤,養精蓄銳,繼續方向的選擇,以便踏上新的徵程。
而不是像當下一部分年輕人,把啃老當職業,把享樂當能力,物質富足,精神貧瘠。
富蘭克林有言: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我不把時間浪費於酒店、賭博或任何一種惡劣的遊戲,所以,讀書有助於你成為一個正直的人,不至於誤入歧途。
(三)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俗話說"三月天小孩臉",比起變化多端的天氣,人們的情緒更加難以捉摸。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點小煩惱、小情緒。及時察覺自己的情緒,有利於調整一個人的心態和為人處世的方式。
看看我們身邊,你會發現,那些每天都生活在快樂中的人,往往都是能夠掌控、調節自己情緒的人。經常感覺被自己突如其來的情緒所左右的人,難免會淪為"情緒的奴隸",難以在生活中左右逢源。
那麼,讀書吧,書猶如指路明燈,可以平復激動和焦躁的情緒,可以安撫受傷的心靈,做一個可以調控自己情緒的快樂的人,在書中安一個巢,在哪裡餵養自己的心靈,讓它自由飛翔吧。
讀書如此的好,我一直懷疑,生活中一部分人會不會去讀書?也許,書籍對於他們,僅僅是個點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