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搏膺,膺窗平喘

2021-02-22 簡醫堂

「孔明說罷,觸動玄德衷腸,真箇捶胸頓足,放聲大哭……」李岐正忙裡偷閒,欣賞著《三國演義》第56回曹操大宴銅雀臺中孔明與劉玄德君臣佐使的好戲。李岐一邊玩味文字,一邊聯想著劉備捶胸頓足,放聲大哭到底是個什麼滑稽的模樣。

「(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發及地,搏膺而踴……」李岐由劉備的捶胸頓足又聯想到了《秦醫緩和》中的那個大鬼。「哎,膺,胸也。那捶胸與搏膺是一個動作吧。」李岐捶著自己的胸脯自言自語道。

「為什麼會捶胸搏膺呢?」膺與胸的位置為心肺之所在,肺為氣之主,那這個動作是否與氣的運行有關呢?劉備放聲大哭捶胸雖有逢場作戲之姿,卻也是情緒導致的心肺氣不順,厲鬼搏膺而踴,也是因為憤怒至極,肝氣上逆所致短暫的肺氣呼吸不順。李岐正入迷地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眼神有些發直了。

太一看到李岐這副「呆呆的」表情,十分好奇。「徒兒,想什麼呢?」太一捋著鬍子站在一旁。李岐看到師父來了,把腦子裡的天馬行空告訴了他,問道:「師父,他們又是捶胸,又是搏膺的,是不是因為當時心肺氣不順啊?」

「哦喲,現在連看小說都在想中醫呢!」太一調侃道。「的確,捶胸這個動作多見於緩解氣喘,胸部憋悶等症狀,多與心肺有關。你見過電影裡大猩猩發怒時氣促捶胸時的樣子嗎?我猜測這個捶胸動作最開始是人類甚至更早的動物的本能反應,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胸部氣血運行不暢所以產生了相應的擊打動作,後來通過古代中醫經絡腧穴等的進一步完善會發現這個本是無心的本能動作其實刺激了相應的穴位,比如說膺窗穴。」

「膺窗穴歸屬足陽明胃經,位於胸部,當第3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簡單取穴,在乳頭中心線上距離乳頭2指處。」李岐一聽到穴位興奮地接話道。

「嗯,膺窗穴,膺為胸,顧名思義是與胸部有關,窗為孔隙。胸腔內的高溫之氣由這個小孔隙外出胃經,減卸胸腔內部高壓,釋放胸腔內部能量。」

從氣戶到庫房,從屋翳再到膺窗,實為足陽明胃經在胸部的經氣運行規律,氣從內而外,從下到上,再由內出外,主胸中之氣的升降出入。——《穴之道 中醫原創思維下的腧穴解讀》

「因此該穴位具有清瀉肺部鬱熱緩解胸腔憋悶的作用,可治療咳嗽、氣喘、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胸肋脹痛、乳癰等胸部呼吸系統疾患。《針灸大成》載:主胸滿,短氣,臥不安,唇腫,乳癰寒熱,腸鳴瀉注。膺窗穴配屋翳穴治乳癰,配太衝穴,治唇腫。」太一又繼續解釋道。

在臨床上針刺時,沿肋間隙向外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以防引起氣胸)。艾灸時,艾柱灸3~5壯,艾條溫和灸5~15分鐘。

「嗯,師父我記住了,看來在讀書思考時,多問個為什麼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又get到了一個穴位。」李岐笑嘻嘻地充滿了獲取知識後的滿足感。

世間萬物都具有聯繫性,中醫發源於中華大地,同時又受到本土經濟文化的滋養,古典名著為中華文化之萃,雖是文學作品但是裡面又何嘗沒有中醫的機緣呢!用心去發現吧!

今日份李岐專屬醫籍小福利

複製連結打開百度網盤

解鎖《藥象體會》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qBcRMQzFxGl0s6zBMrD5DA

提取碼:zdsz

複製這段內容後打開百度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