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官宣了時尚品牌Coach女士產品系列的代言人。
不過這次大家討論的重點不是楊紫的資源和時尚度,
而是Coach曾經陷入過辱華品牌的爭議。
楊紫和品牌方顯然都對這個問題心知肚明,這次的試水顯得格外小心翼翼。
官宣微博是楊紫為Coach拍攝的以「家人」為主題的公益廣告。
隨後楊紫又轉發了一條愛樂融聆聽計劃的公益項目。
不過雖然打著公益的名頭,這次試水的效果卻並不理想,還是激起了大家對楊紫的不滿。
要知道,之前楊紫參與投資並主演的《親愛的熱愛的》中,就出現過一次問題地圖。
雖然楊紫置頂了「愛國」微博,但是卻一再犯錯也不見改正。
而楊紫這次代言Coach,更是和之前宣布和Coach解約的劉雯等明星形成了鮮明對比。
CoachT恤設計存在的失誤,是在2018年5月份公司內檢時發現的,當時採取的措施是下架了商品。
但因為相關圖片仍在網站的失效頁面上,去年8月又被網友重新翻了出來。
當時身為Coach中國區品牌代言人的劉雯,直接宣布了和品牌方解約。
作為一個和Coach合作多年的國際超模,這個舉動對於劉雯的職業發展有很大不利,但她還是選擇了站在祖國這一邊。
而當時與Coach有過合作的任嘉倫、許魏洲、關曉彤也紛紛發表聲明宣布和Coach已經沒有合作。
其他明星解約,楊紫反而重新接手代言,怎麼著都有些說不過去。
近幾年因代言品牌立場問題,而主動宣布解約的明星不在少數。
掀起解約浪潮的開端,是DG拍攝的一組辱華廣告。
當時的廣告中,讓一名中國女模以刀叉的方式使用筷子吃披薩,動作顯得浮誇又智障。
而視頻中配的旁白也是滿滿的嘲諷意味:
這會讓你感覺自己身在義大利,不過你是在中國。
被網友發現引起廣泛爭議後,DG官博刪除了廣告視頻。
但隨後其品牌設計師兼創始人Stetano Gabbana不僅不刪除視頻。
還在ins上與網友爭論時,多次發表了極端辱華言論。
說自己團隊刪除視頻是「像傲慢的中國人一樣愚蠢。」
「中國這個國家就是一堆粑粑」、「中國這個無知又骯髒的土匪」
設計師還自信地表示,沒有中國也一樣會過得好。
這名設計師的言論被曝光後,原本要參加上海杜嘉班納大秀的明星和模特們紛紛拒絕出席活動。
坐飛機來參加活動的陳坤,得知消息後甚至沒出機場,就直接飛回北京了。
當時DG的品牌大使王俊凱和迪麗熱巴,也相繼宣布與DG解約。
眼看著上海大秀泡湯,DG品牌方損失超過千萬。
辱華的設計師終於向人民幣服軟了。
通過官博道歉,表示網友截圖的言論不是自己所發。
然而這份道歉聲明還是中國限定款,並沒有同步到任何外網平臺上。
事件發生兩個月以後,DG的兩位創始人才遲遲發出一份視頻道歉。
然而面對姍姍來遲的道歉,中國人已經不想買帳了。
DG的線下店鋪銷量驟減,電商銷售渠道也都被切斷。
時至今日,各大電商平臺仍搜索不到任何相關的商品。
從DG以後,藝人們對於品牌方的政治立場問題就變得十分敏感。
去年8月11日,Versace的一款T恤被發現將香港和澳門單獨列作國家。
作為代言人的楊冪反應極其迅速。
在當天凌晨兩點就直接發布聲明與範思哲解約並終止一切合作。
緊接著,許多國際知名品牌也接連被爆出類似事件。
去年的8月12日,因為有太多份代言解約聲明發出,甚至被網友稱作國際品牌解約日。
Givenchy將香港、臺灣以與其他國家並列的形式印在T恤上。
雖然Givenchy成衣和彩妝已經各自獨立經營,但易烊千璽作為Givenchy彩妝代言人也直接宣布了解約。
Asics代言人宋威龍發表聲明宣布停止合作。
施華洛世奇的代言人江疏影也和品牌方解約。
而在當時的解約浪潮中,張藝興一直以來的愛國青年形象卻有些崩塌。
當時DG辱華事件發生時,張藝興發微博高喊口號團結就是力量。
看評論裡粉絲的態度,也默認他指的是這件事。
而到張藝興自己代言的品牌出現問題時,他的態度卻出現了變化。
有網友扒出,張藝興代言的Mac品牌宣傳海報中,地圖的地方漏掉了臺灣省。
而作為品牌代言人的張藝興只是在Mac官博下問責,囑咐切勿再犯。
並沒有半點要解約的意向。
8.12解約日時,張藝興代言的多個品牌都被發現有過辱華問題。
而張藝興工作室先是聲明對合作品牌進行排查。
排查了一天,結果是宣布和三星解約。
而對於人民日報直接幫忙列出的CK,張藝興團隊卻沒做出任何表示。
反而另一位剛剛官宣一天的代言人林允,都選擇了直接解約。
別人解約時張藝興搖旗吶喊,到了自己卻雙標起來,所以張藝興也因此被嘲是「彈性愛國」。
現在時間才剛剛過了一年,就有不少明星開始接替了當初被解約掉的代言。
除了楊紫接手劉雯的Coach之外。
王一博早在3月就代替江疏影成為施華洛世奇的代言人。
蔡徐坤接手了易烊千璽的Givenchy美妝代言。
而範丞丞就在前幾天,才剛剛官宣Givenchy成衣品牌的七夕暖愛大使。
品牌找代言人的原因,無非是借著代言人的粉絲幫忙洗白。
就算不幸又被集火,大家也會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明星身上,而品牌本身所犯的錯誤反而會被大家忽略。
當然,網友們對這些涉事品牌的態度不是說非要一棍子打死,如果感受到誠意並且不會再犯,也可能會得到原諒。
但現在的情況就是,除了一紙中國限定的道歉,並沒有看到大多數品牌方的誠意。
也開始讓人覺得,陷入辱華爭議的品牌,是不是只要請個明星代言,隨便做個公益項目,一切就都可以一筆勾銷。
中國人的忘性,真的那麼大嗎?其實不然。
前不久,DG買了微博的開屏廣告。
但因為沒有代言人,只能用卡通形象進行宣傳。
官博底下,依然是一片罵聲。
可見網友們對於辱華品牌的態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遺忘。
只不過當品牌有了為他們作保的代言人和粉絲後,這些反對的聲音就被淹沒了。
嘴上說一萬句愛國很容易,但當愛國和利益相悖時,該如何做出選擇,才是最難的事。
一旦有人開了頭,那其他的人也會跟上。
但既然選擇了收錢辦事,即使被罵,也請受著,不要覺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