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文化「全連接」賦予教育信息化新內涵新機遇

2020-12-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新冠肺炎疫情,將在線教學推上了歷史風口。面對國家已經定下的信息化2.0和「三個課堂」普及化的發展目標,行業又應該如何改變呢?後疫情時代,企業又該如何抓住新機遇?致力於建設一流教育現代化服務新央企的國新文化,其旗下核心企業廣州市奧威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威亞)在教育信息化領域的創新發展和生動實踐給我們帶來新的視角和啟發。

教育信息化之路在疫情中出現拐點

教育信息化從早期的多媒體到過去10年的互動教室,主要以學校為單位開展教育信息化設備採購和教學組織應用。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這種模式提出了考驗。疫情期間,師生、家校之間的物理隔離凸顯了區域教學資源無法共享、教育管理服務平臺無法互聯互通等問題。普及教育信息化應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現實需求,成為教育部出臺加強「三個課堂」應用指導意見的重要出發點和落腳點。

疫情期間,教育部部署全國教育系統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為一直以來默默無聞的教育信息化企業從幕後走向臺前提供了機會,尤其是國內一批產品和服務體系完備、響應市場十分迅速的企業又一次迎來「風口」。因為這些企業有技術、有資源、有創新力,自發自覺地將學校、課堂、老師、資源和家庭連接在一起。「一隻看不見的手」推動企業歷史性地走上了教育信息化的主角位置。

全社會教育資源從分散走向「全連接」

「在線教學」成為疫情期間上億網民關注和討論的話題。不斷升級的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需求將教育主管部門、數千萬師生和學生家長,以及以教育為主業的信息技術公司聯繫得更加緊密。

疫情期間,國新文化發現許多區域,如山東省青州市、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教育系統為開展「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交上了很好的答卷,這離不開當地教育局的前瞻性建設,也缺不了企業提供的信息技術平臺及應用模式這一關鍵支撐。參與到這次「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企業主要是兩類:一類是成熟的智慧教學服務商,另一類是跨界而來的以音視頻交互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企業。

奧威亞是前者的典型代表。奧威亞曾是教育錄播行業的龍頭企業,佔據細分領域30%的市場份額,擁有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和產品。2017年底,奧威亞經資產重組成為中央企業控股企業後,加快了轉型升級的步伐。在將研發重點投向視頻資源錄播雲與應用雲關鍵技術、著力打造「雲+端」技術優勢的基礎上,奧威亞敏銳捕捉到教學實踐中的難點痛點,2019年在行業內率先提出「全連接」概念,攜手生態合作夥伴不斷打磨、打造「全連接」解決方案。

「全連接」從概念到模式——聚沙成塔的改變力

談到在應對疫情中奧威亞「全連接」模式的表現時,華南師範大學副教授杜炫傑認為這是教育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迎接的「質變」。他分析到,「學校或者個別教室即便搭建了信息化系統性應用,也僅僅是幾個學校之間的連接,這些投入在疫情之下都沒有辦法立即投入到遠程在線教學上。」

「全連接」概念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是一個效率加速器」。對於很多地方教育決策者,投入新的資金資源是最頭疼的問題。奧威亞「全連接」模式不需要「報廢」既有系統和設備,而是將各學校的教學空間有機連接起來,把空間所產生的區域優質教育資源放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供師生按需使用。

從底層的各種設備,到中間教學、教研、網課、自學等多種教學場景,再到頂層包括教育管理、教師生產、學生和家長等多種角色的連接,打造教學數據、智慧分析、教學視頻、實時在線與後期資源利用等互聯互通,學校、社會和家庭智能設備自由交互的「網絡學習空間」。

打破學校資源、家庭資源兩者之間的「鴻溝」,這是疫情期間在線教學能否流暢高效開展的問題。奧威亞的「全連接」通過利用企業服務輸出模式、社會性大平臺的雲技術,突破了這種傳統教育場景的「割裂」,真正實現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杜炫傑說,「這是未來教育信息產業發展的重大方向和革命,專業學校教育,不可能忽視不斷增長的社會智能信息化資源和不斷增長的家庭智慧設備資源」。

「全連接」,你是誰?為了誰?

究竟什麼是「全連接」?

「全連接」的核心內涵是覆蓋教育教學全過程場景,歸納為教學、教研、德育、黨建、家庭、師範院校共六大類應用場景;本質是場景連接、資源連接、時空連接的複合體,是真正理解到了信息化自身存在著的「普惠與扁平」化本質;基本理念是「開放合作」。奧威亞意在成為整合多方合作資源的平臺,打造「全連接」智慧教學生態圈。這種生態式場景結構,是開放的、互聯的、融合的、多媒介的、多終端的,打破了傳統模式中「供給端局限在有限應用格局下、應用端局限在教室等特定場景下、商業模式局限在單維度採購招標結構下」的創新與價值局限,實現了應用延伸、體驗拓展和價值成倍升級;獨特價值是實現「六易」,即教育教學場景的易直播、易互動、易學習、易教研、易運維、易德育,目的是讓更多師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疫情期間,依靠我國領先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在線教學成為學校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前唯一的有效手段。奧威亞運用「全連接」模式已連續3個月向全國340多個區縣教育系統免費提供雲直播技術支持服務,將「全連接」模式應用於需求高並發的教學場景,積極響應教育部門提出的切實把疫情對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複習備考影響降到最低的工作意見,已為50000多場教學直播提供支持,惠及師生千餘萬人。

理念和價值指導著企業的技術和應用創新。杜炫傑指出,奧威亞的「全連接」模式在疫情下的應用效果比較好的原因就在於,它突破了傳統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端資源瓶頸」——這是平臺化和數據中心化產品應用設計的好處。

教育信息化2.0,從疫情中再起飛

杜炫傑認為,目前是教育信息化「增量改革」的關鍵時期。「行業過去幾年最熱的概念叫作『教育均衡』。那麼如何實現教育均衡呢?顯然不能是簡單的重分蛋糕——必須用增量方法解決均衡問題。而信息技術就是一個『存量』放大器,能夠最快速地做出供給側增量。」但是,有了信息技術下視頻教學、遠程教學的「數據生產」,教育均衡發展還不算完成,還需要將這些數據「用起來」。

「誰能幫助這些增量數據用起來?答案只能是調動更多的社會化資源。而調動社會化資源的行為主體一定是企業,行為方式一定是市場化的。」疫情期間,奧威亞幫助各地教育機構展開在線教學的案例,充分說明企業和市場力量的強大。「此前是摸索,今後是康莊大道!」杜炫傑說道。

奧威亞「全連接」模式,秉承央企擔當和教育信息化國家隊的重任,專注15年教育信息化的創新,正在將「懂教育」與「懂信息化」深刻地結合起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從行政主導到市場和企業主導,這是2.0時代的應有之意。

新冠肺炎疫情讓教育信息化的產業進化過程大大加速,同時也減少了各區域教育系統走彎路的可能,可以說這是「全連接」實踐帶來的最重要的社會價值。

【責任編輯:趙藝涵】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科學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新內涵
    原標題:科學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新內涵 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形勢正發生著深刻複雜的變化。如何認識危和機,如何認識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緊扣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新內涵,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季明明:牢牢把握國家教育信息化戰略的精髓
    ——重讀國家教育信息化系列文件若干思考摘要:基於我國對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應該把握機遇、乘勢而上,搶佔教育信息化制高點。切實扭轉「認識不高」「兩張皮」「重硬輕軟」問題。全面理解與準確把握國家教育信息化戰略的精髓,讀懂其「歷史使命」「戰略任務」和「核心價值」。
  • 新連接和新基建成未來金融核心,騰訊雲攜手銀行探索發展新機遇
    來源:時刻頭條在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的大趨勢下,銀行業也在積極探索未來發展新機遇。邱躍鵬認為,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基礎是築牢新基建,關鍵在於做好新連接。通過「新連接」,商業銀行在展業方式與客群形態上,獲得許多傳統模式無法帶來的改變,例如,多家股份制銀行和城商銀行,正藉助企業微信實現零售高淨值客戶的高效管理,企業客戶的「朋友圈」維護等。重新定義的「連接「,帶來了全新的客群管理和觸達方式。
  • 甘晨力談教育信息化下的新教育模式及優勢
    本網11月27日訊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促進教育現代化,教育部早在2018年就已經正式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緊鑼密鼓地將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發展方向。尤其於今年全球爆發疫情後,各地紛紛實施居家隔離,學校長期停課,改為實行線上教學,透過網際網路及不同軟體將教育結合資訊技術,打破地域界限之餘,更啟發了社會反思傳統口述面授教學模式並作出新改變。新慧集團(New Wisdom Holdings Limited)董事會主席甘晨力先生認為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模式,正好為教育信息化在我國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奠定了基礎。
  • 鄉村振興進入重要戰略機遇期 信息化引領農業農村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的數位化發展是國家最重視的工作之一,國務院、中央部委及地方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導鄉村信息化建設。在此背景下,近年來,中國對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進行了探索和實踐,成績顯著。當前,我們處在重要的歷史節點,是推進農業農村數位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應該如何加快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的推廣應用,實現鄉村振興?
  • 【領航新徵程】新時代造就新青年 用科技和文化自信點亮新未來
    一根網線連接全球 網際網路讓新一代「瞭望」世界  如果說,上一代是通過書本了解了這個世界的一角,那麼這一代則是通過網際網路環顧了這個世界一圈。新時代為青少年搭建的最矚目的舞臺之一就是網際網路的大舞臺。  如今,看著4、5歲的孩子通過1根網線就能跟北美的外教1對1練口語,了解國外的文化習俗,侯女士感嘆:「我很羨慕現在的小孩,有了網際網路,學習比以前便捷太多。」  網際網路不僅讓1對1的個性化優質教育變成可能,更是促進了教育的公平與普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開幕之際的話語:中國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 粵港澳大灣區 賦予專業AV新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開啟了全球最大城市集群「廣東—香港—澳門」的發展序幕,這必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各大產業的發展,對於專業AV產業而言,也將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和動力。專業AV是專注於視聽技術的產業,大屏、投影、LED、顯控、錄播、音響、會議系統等產品解決方案廣泛應用在會議、監控、指揮、教育、政府、娛樂、商業等領域。由於大灣區強大的製造能力,很多AV產品的研發製造都來自大灣區,尤其在LED和音響方面。LED在這裡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具有國內最大的LED封裝和顯示屏生產基地以及LED上市公司產業集群。
  • 聚焦「數字經濟」的共贏新機遇 2020全聯接 長江鯤鵬產業上海招商...
    (原標題:聚焦「數字經濟」的共贏新機遇 2020全聯接 長江鯤鵬產業上海招商會在滬成功舉辦)
  • 曲師大網絡信息中心:發揮信息化新動能 助力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曲阜師大新聞中心訊(通訊員:萬曙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教育信息化建設關乎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夯實信息化發展基石五年來,對標一流高校,統籌規劃、分步推進,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學校信息化改革,全面提升信息化支撐保障能力。
  • 「新時期家庭教育的挑戰與機遇」直播落幕
    10月31日,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主辦的「新時期家庭教育的挑戰與機遇」論壇,整合多學科的交叉資源,通過線上直播的新動作,呈現了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親子秘籍」,新華社、人民網等主流媒體的觀看流量突破百萬。本次直播由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於丹教授、知名教育學、心理學的領域大咖,以及幼、小、中名園名校的掌門人們共同打開話題。
  • 「挑戰·機遇·夢想」:看2019CDEC激發文化創造新活力
    作為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同期舉辦的產業權威高端會議,今年大會以「挑戰·機遇·夢想」為主題,在「創造是我們的共同使命」、「遊戲,流動的世界新符號」兩大板塊中,順應主流價值觀要求,詮釋貫穿全新歷史定位下數字娛樂在新發展理念、功能、內容上新的要求。
  • 新華三召開智慧校園建設研討會 以極智Wi-Fi 6使能教育信息化變革
    在新型網絡基礎設施、人工智慧、大數據為代表的「新基建」帶動下,智慧校園建設迎來發展新態勢。11月10日,由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主辦的「Wi-Fi 6時代智慧校園建設研討會」在線召開,新華三攜手知名高校共同探討Wi-Fi 6時代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理念及趨勢,並就智慧校園建設,無線網絡全域連接、高密接入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 A.I.D.E丨共探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區域治理與學校治理論壇圓滿舉行
    , 他表示,蕪湖市秉持著「開放、包容、務實、創新」的文化精神,一直以來堅持以信息化促進現代化,致力於實現因材施教,打造智慧教育名城。教育信息化是蕪湖教育一張閃亮的名片, 未來,蕪湖市將不斷探索基於大數據「1452」教育服務和治理蕪湖模式,生成教育新業態、激發教育新動力、重塑教育新常態,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新月文化著力打造婚慶聯盟賦予幸福新的內涵
    景德鎮網高薪誠聘:文案、設計、策劃、運營、銷售、客服、經理;詳詢:汪先生15879995520(微信同號)新月文化著力打造婚慶聯盟賦予幸福新的內涵——專訪新月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屈新麗 4月19日下午,一個正值春盛的季節,整個天空黑壓壓,灰濛濛的,完全是暴風雨來臨的節奏,即便如此,也掩蓋不了春的繽紛與喧鬧,更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腳步與無比激動的心情。
  • 科技至上主義的新機遇和新轉變
    2020年,科技至上主義面臨新機遇新型冠狀病毒橫掃全球,是2020年無出其右的「歷史大事」,這一尚未完全「謝幕」的事件空前地暴露出人類軀體的脆弱,也把科學和技術推向了從未有過的「至上」位置。
  • 中國與世界互動中的新機遇、新挑戰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要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中國與世界關係進入新階段後面對的機遇和挑戰1.中國在新階段面臨的機遇第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機遇。
  • 特發信息:新基建帶來新機遇
    8月17日上午,在「點亮深圳,5G智慧之城」發布會上,深圳市市長陳如桂正式宣布深圳市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深圳率先進入5G時代。公司在信息化領域持續橫向拓展的同時還拓展產業鏈縱深,持續提升綜合競爭力,現已形成光通信和軍工信息化兩大產業布局。光通信方面,特發信息是國內最早開拓並專注於光纖光纜、配線網絡設備及通信設備研製、生產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之一。在後續的發展中,公司把握國內FTTx發展機遇,於2015年通過收購深圳東志100%股權,切入智能接入市場。
  • 技術拉起文旅新變革,相芯「T.621數字創意產業大會」助力產業煥發...
    作為2020年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主論壇,大會聚焦了"移動終端動漫國際標準、AR技術、數字創意產業、文旅融合"等關鍵要素,探討了如何通過AR技術,以新的內容、新的形式,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文化的魅力,實現產業價值,促進文化消費。   相芯科技受邀參加了此次大會,並籤署了"5G+AR IITE能力合作"協議。
  • 新文創遇上新機遇 「數字+文化」跨界融合
    當新文創遇上新機遇,「數字+文化」就跨界融合了。12月20日,創意十二月主題活動——寶安區「新文創 新機遇」數字創意產業周在福永街道智美·匯志產業園拉開帷幕,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陳煒琳、智美科技董事長許春偉分别致辭並為活動揭幕。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多語言多思路多文化產生新知識新機遇
    多語言多思路多文化產生新知識新機遇 ——訪呼倫貝爾學院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敖特根在談到語言學習時,呼倫貝爾學院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敖特根說,語言是一種思維方式,同一個問題可以用多種語言邏輯來思考。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老師,在工作中更應該把青年學生往正確的方向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56個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56個民族不同的文化統稱為中華文化,所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一個地區都不能少,這就是我們的共同體意識。作為共同體的一員,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各族人民就要和諧相處,順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