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走錯,是這裡。」
12月18日,上海U+時尚藝術中心的入口處立起一座牌坊,牌坊上紅底黃字打出了一句口號:響應號召,振興國創。經過牌坊往裡走,B站站娘22娘與33娘憂鬱的站在路邊,手裡抱著一個字幕版:錢都用來買版權啦,沒錢板發布會啦。而主舞臺上,B站的小電視坐在一塊「沒什麼特別」的紅色幕布下,它頭頂上「bilibili國創作品發布會」幾個字在寒風中搖搖欲墜。所有人反覆確認了手裡的邀請函後,終於接受這就是B站2018-2019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的開場。
——然而,掀開這塊寒酸的幕布,一段衝擊性的賽博朋克風格影像過後,B站的國創發布會露出真容,燈光聚積,寬闊的數位化大舞臺上赫然佇立著「MADE BY BILIBILI」的銀光燈牌,B站動畫區虛擬UP主米露可出現在大熒幕上,「這次很高興由我為大家帶來24部國創作品的消息。」
不得不說,這波反差操作「很B站」。
這是B站自2013年來第一場公司級的發布會,B站首次系統化的對外公布了自己的國創生產計劃。從2016年推出的動畫扶持計劃「嗶哩嗶哩小宇宙計劃」,到2019年的國產動畫片單、改編IP、到閱文、晉江等IP合作平臺,有妖氣、翻翻漫畫、使徒子等合作漫畫公司、漫畫CP,再到玄機科技、海岸線動畫、繪夢、艾爾平方等合作動畫製作公司,包括今年5月與繪夢聯合成立的動畫公司哆啦嗶夢。
B站向公眾提交了一份計劃書,宣告B站上遊內容布局進一步擴大,也宣布B站正式進入國產動畫市場。
B站布局國創市場,並不讓人意外。
IT桔子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今,B站ACG(Animation、Comic、Game) 相關的對外投資了達到了43起,其中動漫產業相關公司投資達到23家,包括戲畫谷動漫(參與製作作品《我叫白小飛》《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北京千裡眼文化(參與製作B站2017年拜年祭等視頻)、動漫科技公司翼風之下(《那年那兔那些事》製作方)、繪夢動畫(代表作《凸變英雄》系列、《狐妖小紅娘》等),相關動畫項目達到50部。除了今年9月收購部分股權的娛樂公司Fun-Media是日本公司,其他大部分為國內二次元產業相關公司。
在國內動畫行業的投資布局中,B站的投資數量僅次於巨頭騰訊,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B站隊國內動畫市場的重視,而重視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目前國內動畫產業的發展環境。
近幾年國家監管政策的下達與內容付費的浪潮,讓國內動畫產業迅速進入版權時代,海外動漫資源從一開始的流量野地變成了明碼實價的資本場。內部,B站面臨版權成本增加的難題;外部,優愛騰等主流網站進入二次元市場,迅速在海外動漫市場完成圈地跑馬,新番資源的爭奪幾方拉鋸,越發激烈。
目前,國內新番版權市場上的玩家已經越來越多,2017年尚且是B站、愛奇藝、優酷三足鼎立分割市場,到今年10月參戰者已經達到了8位,格局也發生變化。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0月海外秋季新番作品超過60部,其中47部作品完成引進,版權歸屬於B站、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咪咕、A站、芒果TV、波洞星球等8家平臺,其中b站、愛奇藝佔據大頭,B站引進數量達到30部(含港澳臺獨播作品),愛奇藝超過20部(含臺灣獨播作品),A站購入了5部獨播新番,騰訊視頻引進作品只有4部。
這種局勢下,海外新番帶來的流量紅利已經出現瓶頸,資源僧多粥少,版權成本增加,B站需要找到新的流量地,既能從上遊把控資源成本,又能發揮自身平臺渠道優勢拉升流量,相對於劇集、電影、綜藝等國內已經成熟的娛樂市場,與B站更加貼近的國產動畫市場成為必然的選擇。
另一方面,目前真正在國創市場上留下名字的平臺並不多。騰訊動漫作為國產動畫的先行者,通過《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等優質動畫收割了一批紅利,但是國創市場的內容產出速度遠不及市場需求增長速度,2015年到2018年國內在線動漫用戶突破2億,其中90%的用戶都會看國創動畫,國產動畫的春天到來,產業需要更多平臺入局。
2017年3月,B站國創專區正式成立,這意味著國產動畫在B站有了與海外番劇並駕齊驅的資格。B站上國產動畫的數量迅速增加,2018年B站上線了大概86部國創作品,比2017年同比增加37%。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B站引進了150部左右日本動畫作品,可以說,在動畫供應量的層面上,國產原創動畫已經在有了追趕日本動畫的勢頭。
對國創市場的重視也讓B站迅速圈住了一批用戶,數據顯示,2018年B站國創區的總播放24.5億,同比增長50%,用戶時長2.6億小時。市場的擴展,用戶的增加,內容付費浪潮的推動,國產動畫迅速進入付費階段。
2018年,B站有19部國產動畫作品接入了大會員的體系,成功建立起國產動畫付費觀看的概念。這個進展速度是超過行業預期的,海外動畫在國內從野蠻生長到版權付費經歷了幾年的陣痛與過渡,國產動畫則在短期內做到了,國內內容付費意識的普及固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國產動畫質量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這次發布會上,B站一口氣公布了24部國創作品,從作品內容與合作平臺來看,這仿佛是B站的一次厚積薄發。B站前期投資的平臺、外部達成的結盟都在這次發布會上得到體現,作品的爆發不是偶然,而是經過了精妙的布局。
24部國創作品以「幻想之章「、「愉悅之章」、「傳說之章」、「長歌之章」四個章節依次介紹。「幻想之章」多為奇幻動畫,包括《靈籠》《異常生物見聞錄》《殘次品》等5部作品,均將於2019年上映。其中《異常生物見聞錄》《殘次品》由B站獨家出品,並且以IP小說改編,IP分別來自閱文集團起點中文網與晉江文學,而合作製作方則包括藝畫天開、靈犀文化、繪夢動畫等。
「傳說之章」則包括《萬妖譜》《萌妻食神》《鎮魂街 第二季》等5部作品,其中《萌妻食神》將於今年年底上檔,《萬妖譜》由B站獨家出品,《鎮魂街 第二季》作為強IP作品,背後的出品方則包括有妖氣與艾爾平方,這五部作品均有小說改編或漫畫改編。
「愉悅之章」裡則是《請吃紅小豆吧!第二季》《大王不高興》《我家大師兄腦子有坑 第二季》等5部,這類作品多為輕鬆愉快的泡麵番。2018年《請吃紅小豆吧!》在B站上爆紅,追翻量達到73.2萬,該作品出自於2016年B站與中央美院、清華美院、廣州美院、四川美院等10所藝術院校聯合發起的「嗶哩嗶哩小宇宙計劃」,這可以算是B站扶持計劃的「果實」,國內青年動畫人才得到了平臺,開始生產價值。
「長歌之章」裡則包括《天寶伏妖錄》《少年歌行》等4部作品,其中《天寶伏妖錄》是 B站與玄機科技的首次合作,玄機科技此前製作了《秦時明月》《天行九歌》《武庚紀》等3D動畫。
從這19部作品中不難看出B站進擊國創市場的策略。在動畫內容方面,小說、漫畫IP改編達到了14部,B站進行了相當的IP儲備。雖然IP浪潮在撤退,國產動畫市場處在上升期,但是IP改編作品比原創作品在大眾市場上風險更小是不爭的事實。
此前漫改動畫《鎮魂街》在B站的播放量超過1.4億,小說改編動畫《全職高手》進入B站大會員體系,播放量超過1億。這類改編動畫比原創動畫更多一層保障,有作品原生粉絲圈層作為傳播基礎,當小說、漫畫與動畫等圈層完成壁壘融合,最終將取得粉絲最大公約數,撬動大眾市場。
在動畫製作方面,B站選擇了與各大動畫製作公司合作,這表明B站十分清醒的認知到,在國內動畫市場中,孤膽英雄是無法走到終點的,開放自由、博取長處的合作方式才能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B站的合作公司達到14家,其中漫漫淘、海岸線動畫、繪夢動畫、娃娃魚動畫、中影年年等B站參與投資的公司達到一半,這些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擁有具備認知度的代表作。製作公司的水準為動畫作品的質量提供了保證。而剩下公司中,騰訊系、愛奇藝系、阿里系兼有,動畫市場中不會缺少巨頭資本的身影,而資本的湧入恰恰說明行業的崛起。
以IP改編與平臺合作構建出相對保險的陣容,不代表B站在原創內容上沒有野心,它將這個奇妙冒險留給了自己。發布會上, B站旗下原創動畫製作公司哆啦嗶夢宣布,將推出了四部原創作品:《垂直世界》、《不滅的我》、《DEVIL GAME淨化法則》和《準星》。同時還介紹了娃娃魚動畫製作、未名文化和動漫堂出品的動畫《領風者》。除此之外,哆啦嗶夢宣布正在逐步推進動畫電影的相關企劃。
今年5月B站與繪夢動畫成立哆啦嗶夢,就有無數人猜測這個公司將會推出什麼作品。四部原創作品無疑給出了一份答案:哆啦嗶夢代表著B站的「不安分」,B站在原創內容的創新意識。如《垂直世界》採用了豎屏播出形式;《不滅的我》則試圖打造出國內原創的長篇熱血年番。循規蹈矩的動畫世界總歸少了一絲魅力,進擊狀態才有可能打開新大門。
所有人都在尋找動畫市場的新契機,也在尋找平臺格局的新破口。B站發力國創,無疑是希望構建一個從上遊製作到下遊投放全覆蓋的二次元內容鏈條,在海外新番、社區氛圍之外建立新的護城河,當國創作為上遊內容建設發揮應有的作用之時,B站必將迎來再次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