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機》今年最好的一部關於記憶與情感的電影

2020-10-09 冰紅深藍

猶記《千與千尋》中的那句話:「曾經發生的事不可能忘記,只是暫時想不起來而已。」 事實上,我們的一生,正是由一束束過往的記憶、當下的細微感知與對未來的預想所構成的。問題是,應該如何處理好生活與記憶的關係?泰國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的新作《時光機》便對此作了意味深長的討論。

年輕女孩小琴回到家鄉,迷上了「斷舍離」美學的她看不慣哥哥阿傑與母親對家中舊物的不舍,誓要用「極簡主義」的設計理念來徹底整理雜亂擁擠的屋子。

說幹就幹。影片由此引入斷舍離的「六步指導」。

斷舍離後的室內(預想圖)

『第一步:設定目標,尋找靈感』。小琴拜訪了設計師,在家中學習日本極簡主義家居達人的教程。

『第二步:不要懷念過去』。所有的舊書都要丟棄,因為「出版業已死,電子書不佔空間」;舊CD唱片也要扔掉,因為「現在是蘋果音樂及在線音樂平臺的時代」;自己用過的黑白屏舊手機、電子詞典、舊課本、成績單,以及各種紀念品,都要裝進黑色垃圾袋中。

小琴的想法恰恰反映了網際網路數字時代的倫理:過往的物件不再珍貴,一切都變成虛擬的,小小的手機藏進所有,輕巧便捷的「在雲端」取代了沉重笨拙的實物。不過,哥哥阿傑卻並不贊同——實物即便再普通細小,也蘊含著某人的心意,獨一無二,不可替代。小琴則堅持:感情用事只會帶來麻煩。

不過,小琴真的能做到棄絕所有的感情嗎?於是,我們來到了『第三步:不要有太多感覺』

小琴收拾舊物

小琴的好友阿萍前來,卻見到她要丟掉自己以前特地買給她的唱片,十分生氣:「有些事只是你自己遺忘了,並不代表會就此消失,雙方都要釋懷才算真正結束。」

沒有錯。物件上承載、寄託著的正是人與人之間的記憶與情感。而記憶與情感經由溝通與禮物的交換,便不再獨屬於自己

至此,小琴開始意識到情感的意義,而影片也就此進入了斷舍離與追尋記憶相交織的階段,這亦是一個充滿反諷與反思的旅程(第四步之後的小標題均與故事實際進展截然相反)。

『第四步:別動搖,要無情!』小琴拼命追上收廢品的大叔,將數不盡的大黑垃圾袋又要了回來。她把所有昔日好友送給自己的禮物都標上名字,親自上門,一一送還:有的人早已忘記了過往;有的人則喜出望外——原來,小琴曾在去日本時答應幫對方帶一本畫冊,之後卻謊稱賣完了,其實是悄悄佔為己有了——小琴自私與失信的一面在此昭然若揭;有的人已經與小琴決裂,同樣是由於她的一次爽約。

之後,小琴用快遞的方式給前男友安哥寄還禮物,但郵件卻被退回了。小琴只好親自上門,為自己以前的不辭而別道歉。安哥一臉微笑,看上去並不在意,只是請她再煮一次自己好久沒喝的玉米湯。小琴在他家找到了自己不捨得買的極簡主義設計雜誌,拍下了自己想要的3頁,並見到了安哥的新女友小蜜,三人相談甚歡。

小琴重見安哥

小琴的前男友安哥

小琴興奮地告訴阿萍:「真是如釋重負,一切都結束了,他已經釋懷了。但事實上,當時站在那裡,我不停地自責。」

這時,舊友阿功打來電話,想讓她幫忙找一張之前拍的照片,那是他和女友的第一張照片,希望能放在婚禮上。小琴猶豫再三,還是開始瀏覽海量的過往照片。

正在這當口,安哥和小蜜整理了兩大箱小琴留在他們家中的物件,交還給小琴。瞬間跳出又一個反諷式標題——『第五步:不要增加東西』。自然,安哥對小琴難忘舊情,也被女友小蜜看在眼裡。

終於,小琴經不住過去的召喚,打開了箱子,往昔的情感逐漸襲上心頭。小琴赫然發現安哥母親幾年前寫給自己的卡片,打電話給安哥道謝,才得知安媽媽早已過世,遂與安哥一起去殯儀館看望骨灰盒。原來,安媽媽死前最想念的,是小琴煮的湯。

安哥告訴小琴傷痛往事

小琴愕然

小琴憂傷而困惑地問他,為何當時不聯繫自己,安哥說:

「我得放下過去,我得靠自己,我不該聯絡你。遇到好事時,真的很想打給你,可是又不行……遇到壞事時,不知道要打給誰,我也不能打給你。媽寫給你的新年賀卡……我無法寄給你,也無法丟掉,只好收在抽屜。我覺得好孤獨,腦子裡只想著:不能再執著於過去。」

然而,真正刻骨銘心的情感,哪有那麼容易放下呢?我們或許能夠短暫遮蔽掉過往的回憶,盡力地邁步向前,但心底卻註定有一片籠罩著魔影的區域,那裡的時間永遠停滯在了過去。唯有直面傷痛,正視往昔,揭開時光的封條,才能讓過去與當下向彼此敞開,慢慢交融,生成未來全新的自我

實而安哥正是讓自己內心的一角永遠沉沒在了往日情殤的堰塞湖底。他的女友說,安哥經常很孤獨,自己又幫不上忙,但是她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

在安哥的幫助下,小琴終於找到了朋友要的照片,阿功與女友喜極而泣。那是一張與美麗、精緻毫不搭邊的合影,兩人相距遙遠,一前一後,姿勢各異,一個看不清楚表情,另一個則顯得疲倦而呆滯。但「看起來像很普通的照片,現在卻是無價的」,因為正是它定格了兩人關係裡的原初時間與本真樣態,毫無做作矯飾之感,歷久彌新

珍貴的第一張合影

鏡頭一轉,切入斷舍離倡導者在莫斯科街頭的採訪片段。受訪者說,過去的記憶對自己始終很珍貴,主持人則繼續堅稱:「過去是我們的敵人,這是最難斷舍離的。我的建議是,如果已經沒有用處,就想辦法遺忘,然後全部割捨。」——然而,經過這一切,小琴似乎已經認識到了過往物件的價值,不再想一味地斷舍離了。

弟弟阿傑找到了一張舊相片——兒時的兄妹倆與父母一起歡快地彈琴,唱歌。久已從兩人生命中消失的父親恍然間浮上心頭。於是,照片又一次成為牽繫起過往回憶的關鍵,仿若時間的幽靈,撕裂了連貫的時間流,令遙遠的過去剎那間重現

童年老照片

阿傑追問道:「你真的要把那架鋼琴丟掉嗎?」——在此,鋼琴成了感情與過往的象徵,在小琴對老照片的含淚凝視下,父親的影子在琴聲流淌中變得漸漸清晰。

『第六步:不要留戀!』小琴打電話給父親,而父親卻已不認得她的聲音,並說不會再回來了。小琴只得把殘酷事實告訴母親,母親卻竭力阻止她往下說,並堅持要保留鋼琴,有了它,就能不忘記過去。

至此,人與人之間記憶與遺忘的錯位關係終於彰顯出來:我能斷舍離,對方卻不舍;我至終掛念他者,殊不知早已被遺忘。

小蜜把小琴最後留在安哥家的物件——一件上衣送來。原來她已經和安哥分手了,她很想恨小琴和安哥,但是恨不起來。因為沒有理由。我們都得做對自己最好的選擇,她全都懂,只是泣不成聲。

小蜜百感交集

小琴與安哥最後一次見面。安哥終於坦然面對:「你都是為了你自己吧,你為了自己才把我的東西還給我,你為了自己才向我道歉,你為了自己才想幫助我和小蜜複合,這樣你才能毫無歉疚地甩了我。小琴,說真的,你來道歉時,我很生氣。感覺就像是……道歉之後就不必負責了。所以我只好原諒你,對吧?如果我不原諒你,就是我的問題,就不再是你的問題了。仿佛……你把所有的罪惡感全加諸在我身上,然後你就一走了之。」

小琴愕然:「我道歉是真的在乎你。」安哥回道:「那就不要道歉,去一輩子承受你的罪惡感啊。別逃避啊,你辦得到嗎?……你真的愛過別人嗎?……只要承認你很自私,繼續去過你的人生就好。我們看見想看見的,記得想記得的,不過就是這樣。繼續去過你的生活吧。」小琴哭叫:「可是我都說過對不起了,我已經道過歉了。」 遂奪門而出。

小琴與安哥最後一次見面

這種對道歉行為中雙方心理的洞析,犀利而明徹。實際上,致歉的結果有三種可能:寬恕、不原諒或遺忘。第三種可能在魯迅的《風箏》(參見《野草》)中有所述及。魯迅因二十年前粗暴地毀壞了弟弟偷偷做的風箏而感到內疚,他終於找到機會向弟弟說起此事,並暗自希冀能夠得到「我可是毫不怪你呵」的諒解(「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鬆了罷」),沒想到弟弟卻完全不記得有過這件事了。「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在本片中,正是對舊物的整理迫使小琴正視自己自私無情的一面,她也在對安哥的道歉行為真切地生出了強烈的罪疚感,但這種罪疚感又不乏自私的維度,因為越是誠摯的懺悔,才越能觸動對方的心弦,從而導向寬恕的結果。而一旦寬恕達成,罪感與恥感便得以洗淨。所以,道歉的過程,也是自私與罪疚相互交織的時段,而整個行為則近似於一場贖救的儀式。它並不能真正消弭過往的錯誤,卻有望使自己從道德磐石的重壓下解救出來。

最終,小琴決定把剩餘的東西交給哥哥來丟掉,自己一個人去住旅館,孤獨地度過新年,並把那張見證著童年時一家人的幸福時刻的照片也一併撕碎、留在床上以待打掃了。她下定決心,在手機上解除了與安哥的好友關係——一個信息化時代終結人際關係的典型手段

最終的斷舍離

於是,經由拋棄過往——重拾回憶/直面情感——再次斷舍離的迂迴過程,似乎便可以與自己的記憶和解了。當然,我們完全可以再度發問:這種和解是否能夠達到超越於記憶或遺忘的境界,讓過去、當下與未來真正融為一體?

影片的情感表達並未墮入濫情俗套,往事只存在於對話之中,全然沒有許多電影所借重的閃回,而是依靠觀者的想像與共情來重構記憶。沉靜克制中暗含著千鈞力道,哀而不傷的點滴配樂也餘味悠遠。此外,影片的大部分對話均發生於二人之間,沒有喧鬧與冗雜,促使觀眾得以集中注意力於人物的內心。剪輯時的景別順序由遠及近,最終往往用淺景深的近景或特寫鏡頭來呈現人物,稍露出對方虛焦肩背的對切鏡頭則締造出一種若即若離、略為飄渺的氛圍。導演也比較鍾情於橫移鏡頭(包括幾次貼近灰暗物體後平移的匹配轉場),在緩緩的移鏡頭中,往事不再如煙,而是浸染上了洞穿時光的氣息。


首發於公眾號【冰紅深藍電影】,一起看佳片,賞經典~

相關焦點

  • 《時光機》一部講垃圾分類的電影
    一段舊時光塵封在舊物裡,不動它堆放一處是遺忘、是垃圾,翻出來展開要去丟時,塵土飛揚卻激活了記憶,像一臺不需要任何科學原理的時光機,輕易就能夠讓人們體會到生活在體內穿流的離合悲喜。倘若你硬要抗拒這時光流逝的痕跡,撇清附著在舊東西上的獨特訊息,只視它們為垃圾,那你或許能夠在下面這部講「垃圾分類處理」的電影裡找到與時間、記憶、情感割捨的方法和答案。
  • 《時光機》|疫情期間看到的最好的電影
    泰國新片《時光機》講的就是一個關於「斷舍離」的故事。時 光 機 ..Happy Old Year2019編劇、導演: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主演: 茱蒂蒙·瓊查容蘇因 / 桑尼·蘇瓦美塔農 豆 瓣:7.1/ 10這是最近最值得向大家推薦的一部電影,尤其是在這樣殘酷的日子裡。
  • 就在明天 | 對談《時光機》電影主創,雲巡遊馬良的木偶工坊
    記憶是人類的禮物,還是原罪?遺忘是殘酷的懲罰,還是對心靈的開示?當歲月叫一個人老去,染白他的頭髮,彎曲他的背脊,還抽掉他的智慧和記憶,作為他的家人,要如何面對這種漫長的失去?紀錄電影《時光機》雕刻了真人比例大型奇幻裝置木偶劇《爸爸的時光機》製作背後的故事。馬良,以平面為主要創作媒介的藝術家,馬科,上海京劇院榮譽等身的導演。馬良是馬科的兒子。
  • 穿越愛和時光的動人影像,紀錄電影《時光機》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
    一對父子,兩位藝術家,他們的4年時光,灌注在一個關於藝術創作和父子親情的動人故事裡。
  • 《時光機》:真正「斷舍離」,你以為這麼容易?
    但生活的沉澱,有一些物品反而成了時光沉積下的情感寄託,讓你難以做出取捨。 人的許多行為,與其說是囤積物品,不如說是在囤積記憶,許多逝去時光總能被清晰地記錄在每一件生活物件中。今年年頭上映的一部泰國電影《時光機》,就將這種關於取捨的心境很好地展示了出來。
  • 斷舍離電影:時光機
    今天在家刷了這部最近很火的電影,有了些新的感悟。今年很流行斷舍離,書我還沒有看過,但是關於斷舍離的短視頻卻刷到不少,都是倡導大家過極簡生活,說拿到手裡不再有心動的感覺,就可以丟掉了。丟東西要狠的下心。但是實際做,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 《多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一部大型的時光機
    任意門、時光機、竹蜻蜓說到這三樣道具絕對會想到「多啦A夢」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也是我們的科幻啟蒙巨作這個六一兒童節多啦A夢大電影來帶我們回憶童年帶著寶寶一起去看我們小時候看的動畫片一起過一次我們的童年以此為契機,大雄等人也知曉了關於那座神秘寶島的秘密。他們最終能否救出靜香?又能否知道這一系列變故背後的玄機?
  • 泰國《天才槍手》女主新電影《時光機》來襲
    這是一部講斷舍離的電影,全片將斷舍離分成了很多步,每一步該怎麼做,在這個過程中女主不斷拋下影響自己的電影情緒,包括家庭,以及曾經愛情帶給自己的傷。 電影的攝影十分對我的胃口,小畫幅比例,每一幀構圖都做的非常用心,可以說在攝影上非常的走心了。劇情確實比較平淡,非常平靜克制的在講整個過程,關於斷舍離。
  • 疫情期間看到的最好的電影
    這部《時光機》這兩天新鮮出爐,推薦大家一看(沒看過的建議先收藏)!這部關於斷舍離,有著ins風、夢想改造和小清新面孔的泰國片,是那種以餘味致勝的高級電影,膠片味滿滿。大衛鹿是在今年的鹿特丹國際電影節觀看這部電影,因為一直等著大家能同步看到,推送也就姍姍來遲。過去這兩個月發生了很多事情,木衛號停更了兩個月,但陳哲藝的《熱帶雨》、是枝裕和的《真相》……之前就推過了。所以,好像也沒錯過什麼。
  • 《時光機》把斷舍離拍成電影,納瓦彭有作者導演內味了
    其中最為中國觀眾熟悉,並在中國獲得極佳口碑的《天才槍手》,就把泰影玩得6的青春校園類型,結合好萊塢商業片敘事模式,融合成一部令人驚豔的爽片。36這個數字也代表一部膠捲相機可拍攝照片的數量。一件生日禮物,一雙自己曾經喜歡的鞋……這些東西不僅是「東西」,它們還是山下英子所說的「情感紀念物」。物質的東西很好消滅,裝進垃圾袋送給收廢品的大叔,它們就可以從我們眼前消失。但附著於這些東西上的情感卻極難割捨。
  • 《時光機》,一部很像日本電影的泰國電影
    2我好像不是在看一部泰國電影。色調、用光、構圖,甚至主題,儘是日本電影的味道。逆光的白色,輕淺緩慢的節奏,單眼皮的女孩,穿寬大的T恤,與黑色短褲。我想起是枝裕和,腦海裡又不斷浮現《東尼瀧谷》,Chutimon的臉上,總是有蒼井優的影子。
  • 《時光機》一部很像日本電影的泰國電影
    2我好像不是在看一部泰國電影。色調、用光、構圖,甚至主題,儘是日本電影的味道。逆光的白色,輕淺緩慢的節奏,單眼皮的女孩,穿寬大的T恤,與黑色短褲。我想起是枝裕和,腦海裡又不斷浮現《東尼瀧谷》,Chutimon的臉上,總是有蒼井優的影子。
  • 看完《時光機》,聊聊極簡主義
    《時光機》橫幅海報之前看過《天才槍手》,覺得還不錯,增加了不少對泰國電影的好印象,最近又出了部很火的《時光機》,看到了那張熟悉的面孔(茱蒂蒙氣質超好),海報就有一種讓人很想看的衝動,加上主題和極簡主義掛鈎,漸顯疲態的觀影興趣貌似又回來了;本以為隨著年齡的增大對文藝小清新這種青年調性已經逐漸免疫,但看完這片還是挺喜歡的,甚至有點找回了當年看片的感覺。
  • 「時光機」真的存在?他自稱時光機1972年就出現,卻被永遠封存!
    隨著近些年來科幻電影的興起,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對於未來世界的嚮往與憧憬。時光機作為科幻電影中的常見橋段,一直是很多孩子們心中的嚮往。本來以為這只是人類幻想出來的橋段,沒想到在歷史上或許曾經出現過一部時光機,據說是一位叫做恩裡科的物理學家發明的,這是真的嗎?
  • 【藝起看電影】時光機
    最近有一部電影在朋友圈有點火,很多人都紛紛寫了觀後感。
  • 《時光機》能夠斷舍離的是物件,卻不是真實存在的記憶
    但也許並不是人人都認可這種理念,我想這也許是《時光機》的導演想要拍這部作品的一部分原因所在吧。但是電影裡關於兩者的探討還是淺嘗輒止,沒有太新鮮的觀點。,兩個人不停歸還自己留下的對方的東西,但是情感上卻依然不停陷入各種糾葛和芥蒂中,尤其是當真相一點點被戳破,小琴、安哥、安哥的現女友小蜜,最後沒有一個人獲得了幸福。
  • 泰國神作《時光機》的故事打敗了《少年的你》
    在前段時間舉行的第15屆大阪亞洲電影節上,一部不受歡迎的泰國電影擊敗了《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去年被吹上天,並獲得最佳電影獎。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女主角的《天才槍手》。雖然這是一部泰國的電影,但他用一股淡淡的日本風來拍攝亞洲人的一地雞毛,事實證明,記憶會在瞬間被記住。這部泰國爆款青年電影叫《時光機》,是他打敗了我國的爆款青年電影。
  • 上海電影節丨紀錄片《時光機》:送給成年人世界的童話
    《時光機》劇照,馬良製作木偶馬良一上臺便幽默地向大家表示感謝,因為紀錄片的受眾本來就不多,能夠在夏天的夜晚來看一部紀錄片很不容易,「關鍵主角還那麼難看!」說完這句,大家都笑了,暫時從那個催淚故事中有所抽離。
  • 《無主之作》——一部關於記憶,關於生命,關於愛情的電影
    《無主之作》,在我看來是冷門佳作,不過在看之前要有心理準備,電影長達三小時,內容不乏艱澀的隱喻,故事也並非平鋪直敘,要有足夠的想像力和耐性去解開導演設下的謎語,如果視之為畏途的大可不必開始,但是好此道者又可能看得津津有味,反正是把藝術性放在娛樂性之前的作品。
  • 《時光機》所謂斷舍離,也不過是一種漂亮的假裝
    最初那些僅僅是承載了自己舊時記憶的生活物品,還能被輕易地丟棄,但那些與親人、愛人、朋友有關的種種物什,卻始終是難以割捨的羈絆。朋友當初送的禮物,前男友安留下的相機,父親的鋼琴......擺在琴面前的,是一件又一件在她的情感世界裡深深紮根的物品,這些東西像鐫刻在身上的胎記和烙印一樣,早已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