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四重聚首,麥卡特尼與林戈·斯塔爾同臺演出愛意滿滿

2021-01-09 騰訊網

林戈·斯塔爾與保羅·麥卡特尼

7月13日星期六,一場小型披頭四重組演出讓歌迷們為之瘋狂。上個周末,老版搖滾樂隊披頭四碩果僅存的兩位成員——保羅·麥卡特尼和林戈·斯塔爾在洛杉磯道奇體育場同臺獻藝,當晚是麥卡特尼北美巡迴演唱會的最後一站,他邀請斯塔爾作為特別嘉賓和他一起演出。

77歲的麥卡特尼告訴狂熱的粉絲:「我們給自己、給你們、給所有人準備了一個驚喜:女士們先生們,有請偉大而唯一的林戈·斯塔爾。」話音未落,79歲斯塔爾走上舞臺擁抱了麥卡特尼並對他說:「我愛你,夥計。」麥卡特尼問道:「你準備好搖滾了嗎?」斯塔爾回答說:「準備就緒。和平與友愛,所有人。他們這就把我的鼓拿上來。」

披頭四傳奇鼓手斯塔爾坐在巡迴演出的常駐鼓手亞伯拉罕·拉伯裡爾身邊,演奏了一分鐘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Reprise)》,他還與麥卡特尼一起演繹了披頭四1968年專輯中的歌曲《Helter Skelter》。

一曲終了,斯塔爾說:「謝謝你,保羅。這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演出很精彩,我愛你,夥計。」麥卡特尼回答說:「我也愛你,夥計」,並補上一句林戈的金句:「和平與友愛,林戈萬歲。」斯塔爾戲謔地把他的鼓槌拋向觀眾席。

麥卡特尼與斯塔爾上一次在道奇體育場演出還是53年前,1966年8月28日的披頭四演唱會。

1969年披頭四不歡而散後,麥卡特尼和斯塔爾一直保持良好關係,2017年他們被拉到帶著各自的妻子和朋友們在聖莫尼卡餐館共進晚餐。星期六晚的演唱會上,斯塔爾除了登臺的短暫一刻,大部分時間都與妻子一起坐在貴賓席。

1980年,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約翰·列儂被馬克·大衛·查普曼槍殺,享年40歲。去年查普曼假釋申請第十次被駁回。

披頭四的另一位已故成員是2001年因為肺癌去世的喬治·哈裡森,享年58歲。(文/東齊)

相關焦點

  • 保羅·麥卡特尼 林戈·斯塔爾
    □本報記者 陳寬披頭四(The Beatles)兩位健在的老成員,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和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近日相繼推出了個人的全新錄音室專輯《Kisses on the Bottom》與《Ringo2012》。兩位已年過古稀的老歌手,雖然已經輝煌不再,但依舊在歌壇默默耕耘。
  • 披頭四御用攝影大師離世,樂隊原鼓手林戈·斯塔爾哀悼
    英國殿堂級搖滾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早年御用女攝影師Astrid Kirchherr5月6日在家鄉德國漢堡因病離世,享年81歲。她的死訊由披頭四歷史學者Mark Lewisohn在社交網宣布,他留言說:「她給披頭四的貢獻是無法衡量的。」
  • 披頭四The Beatles,甲殼蟲的朝生夕死
    披頭四The Beatles, 英國搖滾樂隊,由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裡森和林戈·斯塔爾四名成員組成,1960年樂隊於英格蘭利物浦市成立。知道這隻樂隊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少,至少90後00後,很少有知道甲殼蟲的。但是,這都不能否定,甲殼蟲在世界樂壇無與倫比的地位。
  • 披頭四1964全年大事件收藏版!
    但通過在電臺播放唱片和開展大規模的市場宣傳,披頭四的專輯很快獲得大賣,新歌迷的巨大熱情也隨之被點燃——這個樂隊和他們的聲音富有激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他們即將登陸美國。1964年初,約翰·列儂,林戈·斯塔爾,保羅·麥卡特尼和喬治·哈裡森開始了一系列巡演,正式掀起席捲全世界的披頭四熱。他們在歐洲進行了首演,隨後又在美國、香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進行了演出。
  • 披頭四樂隊的成員:約翰·列儂
    1957年,他認識了保羅·麥卡特尼,並邀請麥卡特尼加入他的音樂組合。他們最終形成了音樂史上最成功的歌曲創作夥伴關係。列儂於1969年離開披頭四樂隊,後來他與妻子小野洋子等人發行了專輯。1980年12月8日,他被一個名叫馬克·大衛·查普曼的瘋狂粉絲殺死。早年生活
  • 披頭四解散50周年,《Hey Jude》手稿高價拍出
    撰文 | 王塞北據多家外媒報導,當地時間4月10日,即披頭四樂隊解散50周年之際。有大約250件與樂隊有關的文物在紐約朱利安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 )拍賣。1970年4月10日,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宣布退出披頭四樂隊,風靡全球十年之久的披頭四樂隊宣告解散。50年之後,披頭四的歌曲仍在全球各地被傳唱。而與樂隊相關的文物也一直廣受追捧,比如約翰·列儂的眼鏡和吉他。
  • 照片故事 那些關於披頭四的經典影像(全文)_數碼影像導購-中關村在線
    14個年輕人  披頭四是一支來自英國利物浦的搖滾樂隊,由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裡森和林戈·斯塔爾四名成員組成。樂隊成立於1960年,其音樂風格源自20世紀50年代的搖滾樂,之後開拓了迷幻搖滾、流行搖滾等曲風。1962年發行首支單曲《Love Me Do》。
  • 披頭四解散50周年,《Hey Jude》歌詞手稿拍出91萬美元高價
    撰文丨王塞北據多家外媒報導,當地時間4月10日,即披頭四樂隊解散50周年之際。有大約250件與樂隊有關的文物在紐約朱利安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 )拍賣。1970年4月10日,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宣布退出披頭四樂隊,風靡全球十年之久的披頭四樂隊宣告解散。50年之後,披頭四的歌曲仍在全球各地被傳唱。而與樂隊相關的文物也一直廣受追捧,比如約翰·列儂的眼鏡和吉他。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披頭四歌手鮮為人知的15張照片
    這位前披頭四樂隊成員是在美國 Dakota 公寓自己的家門前被其瘋狂的粉絲馬克·查普曼(Mark David Chapman)連開四槍所殺害。在他去世四十年後,他的音樂仍然活躍在人群當中,因為他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音樂家之一。下面收錄的 15 張照片,可能是你從未見到過的列儂和他的披頭四樂隊。 1. 1959 年
  • 關於披頭四樂隊,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兒
    如果你是披頭四的樂迷,你一定會對艾比路、Hey Jude、佩珀軍士和屋頂演唱會如數家珍,甚至最近還入手了一套樂高牌黃色潛水艇模型。但是你很可能並不確定喬治·哈裡森長什麼樣兒,披頭四和後披頭四時代的他都做了些什麼。這也難怪,他是最沉默也最神秘的披頭四,他像一座孤島,透著獨有的微光。
  • 音樂課歌單【披頭四樂隊】
    由吉他手約翰·列儂(John Lennon),貝斯手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吉他手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和鼓手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在英國的利物浦組建,並震撼世界。
  • 彼得·傑克遜拍紀錄片 新技術讓披頭四起死回生
    彼得·傑克遜拍紀錄片 新技術讓披頭四起死回生 這一次,彼得大帝要拍攝的是關於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四的紀錄片。所使用的素材來源於1969年1月2日到1月31日所拍攝的未公布的素材。按照計劃,彼得大帝將會使用《他們不會變老》裡曾經使用過的翻新技術來處理這些素材,並讓之「起死回生」。作為一位曾經拍攝了《指環王》的導演,彼得大帝如此痴迷紀錄片,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 傳奇樂隊披頭四的攝影師逝世,享年81歲
    英國傳奇樂隊披頭四的攝影師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Astrid Kirchherr)去世,享年81歲。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是德國人,她早期給披頭四樂隊拍攝的照片幫助這支樂隊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樂團符號。披頭四樂隊歷史學家馬克·劉易森(Mark Lewisohn)宣布了她的死訊,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於周三因突發疾病去世。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在家鄉漢堡的一家夜總會裡第一次見到了正在表演的披頭四樂隊。並她開始與樂隊的原貝斯手Stuart Sutcliffe約會,甚至把頭髮也剪成與該樂隊著名的拖把頭。
  • Please please me: 披頭四樂隊誕生記
    披頭四由約翰·列儂(John Lennon)、保羅·麥科特尼(Paul McCartney)、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和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組成。很難想像,倘若沒有披頭四興起的英倫入侵,在50年代末期美國一眾搖滾大神紛紛隕落之後,搖滾樂將會何去何從。Buddy Holly    時間回到50年代中期,此時的披頭四樂隊成員們都還只是十來歲的小年輕們,樂隊核心成員約翰·列儂便受到了來自大西洋彼岸的貓王的音樂的觸動,迷上了搖滾樂。
  • 當「彼得大帝」遇上披頭四,這部電影成為我的年度期待
    3月12日傳來消息,由《指環王》導演「彼得大帝」彼得·傑克遜執導的紀錄片《披頭四樂隊:回歸》將於9月4日登陸北美院線。迪士尼將負責該片全球發行。作為全球最成功的搖滾樂隊,關於披頭四的紀錄片甚至劇情片不甚其數,而彼得·傑克遜又將如何出新?
  • 披頭四樂隊組建60周年 「發祥地」德國漢堡舉辦系列紀念活動
    中新社柏林7月29日電 (記者 彭大偉)記者29日從德國漢堡市獲悉,當地將在8月舉辦在線演唱會和探訪舊址等多種活動,以紀念1960年在漢堡首次以「披頭四」(又譯「甲殼蟲」)這一名稱登臺演出,並在漢堡駐唱期間走向成熟的著名搖滾組合披頭四樂隊組建60周年。
  • 「披二代」的「披頭四」2.0之夢(組圖)
    渴望繼承輝煌的「披頭四」二代毫無疑問,「披頭四樂隊」是近100年裡最值得讓大家議論的樂隊。那麼「披頭四」2.0是否可以一樣精彩呢?披頭四樂隊的4個男人和8個女人一共育有15個小孩。這15個小孩有他們親生的,也有非親生的,孩子裡年紀最小的才8歲,年紀最大的孩子已經有49歲了。這15個孩子的生活各自不同。他們中有些加入了邪教組織,有些是女同性戀者。但也有一些孩子,比如詹姆斯·麥卡特尼等,都有打算繼承父親音樂道路的心願。但對他們來說,「披頭四樂隊」當年創造的輝煌都將是難以逾越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