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裡一呆萌動物,母的一般單獨生活,公的卻喜歡成群結隊活動

2020-12-24 雪靈谷動物地理

導語:可可西裡橫跨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區,總面積與英國國土面積相當。在可可西裡的荒原上,除了藏羚羊、野犛牛與藏野驢等珍稀動物外,還有一種非常可愛的野生動物,卻常被誤認為是藏羚羊,其實,別人叫藏原羚。

春天的水大部分還沒有解凍,只有幾股細流,映著可可西裡一如既往湛藍明澈的天空。一群披著棕黃色的絨毛的藏原羚出現在河邊,其中有1隻雄藏原羚正在向雌性求愛,正準備用身體與雌性耳鬢廝磨。

突然,旁邊1隻大個頭的雄藏原羚向這隻雄藏原羚衝了過去,求愛的那隻雄藏原羚,面對急衝而來的大個頭雄性,感到不妙,轉身衝出了群落,跑出不遠又回頭看向不遠處的幾隻雌性,戀戀不捨的樣子……

藏原羚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動物,為青藏高原所特有。分布於中國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肅、新疆等地;在國外,分布在印度的拉達克和錫金等地的高寒山地上。

01逃跑時雪白的屁股就像懸掛在身後的一面鏡子

藏原羚屬於牛科原羚屬動物,又叫西藏黃羊、西藏原羚、原羚、小羚羊。它還有個非常形象的名字:白屁股,當地人還形象稱之為「鏡面羊」,這是因為它奔跑跳躍時,雪白的屁股在陽光下像懸掛在身後的一面心形鏡子。

這種嬌小優雅的動物,體形比普氏原羚矮小,小巧玲瓏的體態,體格緊湊,四肢纖細修長,成年體長84-105釐米,肩高55-65釐米,尾巴長8-9釐米,體重11-16千克。

它的吻部短寬,前額高出,一雙又圓又大的眼睛,一對順風耳又狹又尖小;牙齒比較小,上齒的后角發達而形成突出的齒稜;雌羊是不長角的, 只有雄羊有角,雄羊的角細長,角間分開較小,並向上向後彎曲,然而再向上伸展。

藏原羚通體被毛,厚厚的一層,十分濃密,毛形直而稍粗硬;特別是臀部和後腿二側的被毛硬直而富彈性,四肢下部被毛短,緊貼著皮膚。

它的體毛多變。頭額與四肢下部的毛色比較淺,呈灰白色;但其臉、吻部、頸和體背、體側和腿外側的體毛卻呈土褐色到暗棕色,在陽光的照射下,遠看很接近沙土黃色;胸、腹部,腿內側呈乳白色;尾下及尾側是白色的,尾背與尾尖呈黑色。

02「愛心白屁股」到底有什麼作用呢?逃跑時會晃花狼的眼睛

可可西裡的棕色藏原羚,屁股上白色的「愛心白屁股」格外引入注目,它是由藏原羚屁股上的毛自然形成,不分雄雌每隻藏原羚都有,形狀十分整齊。

有趣的是,其大而呈心形的白色臀斑,和黑色的小尾巴,還組成一個M的形狀。奔跑時,豎直的毛會展開,邊緣還有一圈紅褐色的條紋。

存在就是合理的,這「白屁股」到底有何用處呢?有動物學家分析說,這不應該是偽裝,因為它潔白刺眼;也不是為了求偶,因為雌雄皆有。

部分專家的觀點是,獸類臀斑肯定有著獨特的功能,否則它就不可能進化成這樣。這麼藏原羚的白屁股,很有可能是用來與同伴傳遞一種信息。至於傳遞什麼,至今還沒有學者得出結論。

還有人認為,白色臀斑,再結合尾巴的各種姿勢,大體意思就是向強者表示臣服,避免種內的無謂爭鬥。

一種主流的說法是,當藏原羚逃避天敵時,跳躍的白屁股會晃花狼等捕食者的眼睛。這種觀點的理由是:首先,高原地區紫外線非常強烈,當陽光照射在藏原羚臀部的白色心形時,會形成刺眼的反射光;其次,它在奔跑和跳躍時,臀部的白色心形圖案就像是一面持續晃動的鏡子,不斷地將刺眼的陽光反射到狼的眼中;最後,當一陣強光撲來,再兇悍的捕食者也會在一瞬間失去了眼力,藏原羚藉機逃脫。

03我是藏原羚,不是藏羚羊!

藏原羚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偶蹄類之一,藏原羚和藏羚羊因為分布區重疊、名字相近,又是同樣的身形,同樣棕黃色的皮毛,加上藏原羚的名氣沒有藏羚羊大,因此藏原羚常常被誤會成藏羚羊。

其實,藏原羚和藏羚羊的區別還是蠻大的,可可西裡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總結出來有6點:

其一,最顯而易見的區別就在於藏原羚那醒目的白屁股,藏原羚的屁股上有一塊白色的心形的毛,而藏羚羊則沒有。

其二,藏原羚看起來要比藏羚羊要小。藏原羚身材相比顯得更嬌小,藏羚羊則更健壯,體型要比藏原羚大出許多。

其三,冬季藏原羚的毛色偏青,而藏羚羊的毛色偏紅偏暖;藏原羚的額頭看起來白白的,而雄性藏羚羊在冬季發情期則換上一幅黑色的面孔……

其四,藏原羚總喜歡豎著它那對大大的招風耳,而藏羚羊的耳朵相比就沒有那麼顯眼。

其五,雄性藏原羚的角細細短短向後彎成一個弧,看起來像一把鐮刀,而雄性藏羚羊的角又長又直,只是到了頂端才彎曲。

其六,從性格上看,藏原羚給人的感覺更活潑、更輕盈,像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相比之下藏羚羊特別是母藏羚羊則略顯遲鈍,像個六七十歲的老人。

04雌羊一般單獨生活,雄羊卻成群結隊活動

藏原羚以低密度的、成小群的方式分布在整個青藏高原。一年大部分時間裡,雌性和雄性藏原羚基本上都是分開生活的。

在不同季節,藏原羚會結成不同大小的群體。雄性藏原羚一般結成2-8頭的小群體活動,20頭以上的大群一般很少見。

這是因為可可西裡的食物十分匱乏,大型集群會增加集群內部個體之間的食物競爭,而獨羊又會面臨較大的捕殺風險,而2-8隻的集群大小既可以兼顧捕殺風險,又能避開個體競爭,使二者達到平衡。

奇怪的是,雌性藏原羚卻不喜歡與雌性搭夥過日子,它們一般是分散開來,更像單親媽媽,帶著幼崽單獨生活。尤其是到了繁殖季節,除了與雄羊「談戀愛交配」外,雌性藏原羚懷孕後一隻獨自生活。

有專家介紹說,雌藏原羚懷孕後,雄性藏原羚遠離雌性和母仔群,一方面是為了保證雌性和幼體充足的食物資源;另一方面,由於雄性個體在交配中消耗了過多的體力,防禦敵害的能力滅弱,因此形成相對集中的集群,可以共同防禦夭敵。但是,它就心那麼大,就不怕雌性藏原羚被狼吃了?

05發現天敵就逃之夭夭,奔跑時還不時向上跳躍

藏原羚最大的天敵主要是狼。由於藏原羚體型較小,往往會成為狼的首選獵物;當然,豺、雪豹、猞猁與馬熊也會攻擊它們;當然,草原雕、金雕、高山兀鷲和禿鷲也掠食其幼羔。

別看藏原羚長的那麼可愛,它們的敏捷令人驚奇。儘管它的嗅覺不很靈敏,但聽覺和視覺極好,敵人還在3公裡外它就能察覺。

一旦發現天敵,它們一會兒就逃之夭夭。據說幾秒鐘之內達到約80公裡/小時,並且能一連跑上2-3個小時。

跑起來兩耳向後倒下,短尾翹起,桃心狀的白屁股看起來一顛一顛的,點綴在中間的那根小黑尾巴還左右擺動,姿勢也是相當有趣,讓人忍不住想笑。

搞笑的是,奔跑時還不定時向上跳躍。要知道,藏原羚每向上跳躍一次,就會消耗掉大量體力,並且奔跑的速度會消減許多。

等到一定距離後,它會停下回頭凝望,看看天敵是否還在追。如果天敵還追在後面,它們會繼續奔逃,直到遠離危險。

不過,它的膽子也蠻大的,經常在甩開敵人一段距離後,邊很淡定地吃草,邊回頭張望,給人一副從容不迫的感覺。

06不吃苔草,不僅早晚進食,還吃中餐

藏原羚的覓食存在3個高峰,清晨、傍晚為其主要攝食時間,其間常到湖邊、河邊飲水,除晨昏外,在11點-13點之間,還存在一個覓食高峰期,看來它還要吃中餐。

夏秋季節食物較充裕,藏原羚白天大部分時間在較低陷、僻靜的地方休息;在食物條件差的冬春時節,白天大部分時間在進行覓食,由於需要獲取足夠的食物,並往往移至向陽、避風的山谷或丘陵地棲息。

藏原羚是反芻動物,以各種草類為食,它們最喜歡取食雙子葉、經絨蒿等豆科、莎草科、禾本科植物。但小個子的藏原羚耐粗食的性能遠不如藏羚羊,消受不了低質量的植物,比如羌塘北部與可可西裡的苔草。

不同物候期,藏原羚的食性變化明顯,豆科、薔薇科在草枯期所佔的比例顯著低於草青期,而禾本科、菊科和莎草科所佔比例則顯著高於草青期。

07出生3天幼崽就能跟著母羊奔跑

藏原羚每年繁殖一次,到了11月底,也是藏原羚的戀愛季節。這時,雌性藏原羚從高處下來,與雄性藏原羚開始混群,雌雌藏原羚這時聚集到一起開始群居生活。

雄性為了在雌性面前顯示自己的優異,總是不厭其煩在群體內展開追逐戰,通過顯示自己的優越性,來獲取心上人的一縷芳心。雄藏原羚一旦求愛成功,會迅速和雌性進行交配。

雌藏原羚的平均妊娠期為165-180天,大多數在6 月-8月產仔,每胎產一般1仔,偶爾也出現2仔現象。

剛出生的幼崽就跟隨母親活動,出生3天就能跟著母羊四處奔跑,雄藏原羚在出生後12月角長到大約10 釐米,一般藏原羚出生後第3年性成熟。

結語

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從前在青藏高原幾乎隨處可見,但由於墾荒採礦等人為因素的幹擾,以及濫捕濫獵現象的日趨嚴重,它的數量已經急劇下降,目前藏原羚的數量在2-5萬隻。近年來,大雪災,流浪狗,以及家畜傳染的疾病,不經意間將這種不起眼的、嬌小而優雅的動物推向滅絕。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參考資料:中國科學報、中國動物志、中國綠色時報、大自然探索、四川動物、中國林業網、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可可西裡,藏著哪些珍稀動物?
    這裡空氣稀薄,氣候寒冷多變,自然條件極端惡劣,被稱為「人類禁區」,但卻是珍稀野生動物棲息的樂園。野犛牛是青藏高原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動物,成年雄性肩高超過兩米,體重逾一噸。在開闊平緩的區域見到的野犛牛通常都是公犛牛,經常是單獨一頭,有時是三五成群。它們通常遠離人類活動的區域,尤其喜愛在接近冰川和積雪融水水源的溝谷、坡面上覓食。
  • 獨自去可可西裡無人區究竟有多可怕,這裡最大的威脅是什麼?
    獨自去可可西裡無人區究竟有多可怕,這裡最大的威脅是什麼?那邊住不了人,也沒有住戶,何談建民宿呢。可可西裡「無人區」橫跨西藏-新疆-青海,面積超8.3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高5000米以上。旅遊愛好者常去的可可西裡一般指的是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50萬公頃。是21世紀初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 可可西裡最「貴」的地方!罕見的動物都在此,一不小心就會被逮捕
    而青藏高原腹地尤其是可可西裡世界遺產地得以倖免於人類活動的大規模影響,可以說這裡是世界上最「貴」的地方了,有著非常的珍貴的稀有動物,而且一不小心就會被逮捕喲!而且在廣袤的地域內保存了幾乎所有原生的大型食草動物。所有這些食草動物中,最著名的就是藏羚。藏羚生活在開闊平緩的高原夷平面、河谷和湖盆中。
  • 《可可西裡》線上重映 陸川呼籲保護野生動物
    《可可西裡》線上重映,永遠也忘不了劉棟被流沙吞沒時的怒吼!拍攝於2003年的電影《可可西裡》以殘酷、洗鍊的紀實風格展現了圍繞藏羚羊的屠殺和保護,曾獲獎無數。十多年過去了,再重看這部作品,陸川感慨,當年拍攝時的種種艱辛依然歷歷在目。「無論時間的長河如何過濾,都帶不走好作品最本真的內核。《可可西裡》沒有大牌演員,也不是大製作,是一部講述『存在』的電影,講述了一群人為了活著和另一群人為了更好活著的矛盾故事。」
  • 可愛的動物寶寶照,簡直萌呆了!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生物,有的可愛,有的兇狠,有的呆萌。今天,讓我們一起看一下那些可愛的動物寶寶們吧! 1.海狸 海狸體型圓圓滾滾,再加上它們那四條小腿,更顯得它們弱小與可愛。海狸往往選擇在夜間活動,白天主要在洞穴裡休息。
  • 雌雄體積差距最大的動物,公的比母的小太多
    雌雄體積差距最大的動物,公的比母的小太多在我們的印象中,不管是雌性還是雄性動物,它們的體型都是差不多大的,但是有一種動物就顛覆了我們的認知,他的名字叫做毯子章魚,毯子章魚的奇特名字來源於腕足之間,如同毯子一般的肌肉膜。
  • 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幼兒園」
    新華社記者王金金、王豔、藍翔 嚴冬季節的可可西裡滴水成冰。 上午九點,在索南達傑保護站駐站的巡山隊員趙新錄、鄧海平、達才,帶著奶瓶和奶壺,來到保護站後面的一片草地。 「可可西裡戶外太冷,手很容易粘在鐵鎖上。」
  • 《畫皮二》及《可可西裡》中的高原
    可可西裡劇照有人說被這部電影充滿力量感的真實所震動。《可可西裡》真實並「有力量」,「近年來人們似乎特別喜歡拍攝真實的,紀錄片或者記錄片風格的電影,如此喜歡以至於無條件地崇拜「真實」而忘記了真實是需要力量的。
  • 《可可西裡》電影
    《可可西裡》劇情片,2004年10月1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完整電影欣賞可可西裡參選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
  • 可可西裡怎麼就成了文青的精神家園?
    一周之後的夜晚,他還心有餘悸。在分享可可西裡的那段奇遇後,他告訴我:「如果在天黑之前沒到住宿地,那我就是過去那些遇難者的下場了。」可可西裡附近藏羚羊、藏野驢多,冰雹凍雨等極端惡劣天氣亦頻現,加上晝夜溫差大,人體在高原地區一旦失溫,下場只能是死路一條。這是喻濤對可可西裡一行的總結——裡面沒有一絲浪漫。
  • 以影像訴說自然秘境生命傳奇 華為P40系列深入神秘可可西裡
    科考湖畔的泉眼,一年四季向外冒出汨汨清泉,它成為科考隊、巡山隊員和野生動物共同的飲水水源,人與自然在這一汪清泉中達到了最大限度的和諧。寂靜的大自然,展示著它靈動的一面。它滋潤著周圍的大地,也平等的給予人和動物重要的水源補給,大自然的無私展露無疑。
  • 失聯45天後離世,獨遊可可西裡的男孩,最後一條朋友圈被曝光……
    7月6日,他發出朋友圈稱自己在可可西裡的「狼叫溝(疑似地名)」,並稱前一晚聽到有狼叫聲音。在他的配圖中是一張可可西裡腹地的照片。 就算成群結隊安營紮寨,漆黑籠罩下夜,熊群、狼群,面對踏入境地的人們,橫行直走,毫無忌憚。
  • 可可西裡有個藏羚羊幼兒園
    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管委會可可西裡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有一群「奶爸」,在他們的悉心照顧下,今年被救護的8隻藏羚羊「小朋友」快樂成長。據了解,位於可可西裡腹地的卓乃湖被譽為藏羚羊「大產房」,每年5月至7月,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會到卓乃湖區域產仔,其往返遷徙行程可達上千公裡。
  • 可可西裡,是天堂是地獄,還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聖地
    而在可可西裡,有萬山之祖、千湖之地、動物王國等人間淨土的絕美盛景,它將無數次驚豔你,這裡的美不可描述,世間任何辭藻在可可西裡面前,都顯得是那麼的無力。魂牽夢繞的可可西裡,寧靜祥和,無數次出現在我的夢中,又或許是我無數次出現在它的夢中。如果人真的有靈魂,那它一定是我最美的歸宿。
  • 五十鈴mu-X長江源科考記 尋夢可可西裡
    在可可西裡進行考察時,他發現了是滿地被剝了皮的血淋淋的藏羚羊殘骸,情景像地獄一般慘烈。索南達傑因此拿起槍,組建起中國第一支反盜獵隊伍。在押送歹徒的過程中,索南達傑單獨與18名盜獵分子戰鬥,最終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在無人區凍成了一座碑,壯烈犧牲。  索南達傑曾說:「這個地方必須要死人,是(盜獵者)死幾個,還是我們死幾個,反正必須要死人。死了人以後,人們會重視的。」 一語成讖。  在中國,要有人死了,要事才終於能被重視起來,而索南達傑就是這個警世之人。
  • 《可可西裡》|生命的禮讚
    影片講述了警察尕玉為了調查藏羚羊獵殺狀況,他假扮記者身份,隨考察團來到可可西裡,在此他目睹了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屠殺藏羚羊的盜獵分子展開英勇鬥爭的故事。該片囊括了、第41屆臺灣金馬電影獎最佳影片,第25屆中國金雞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等獎項。
  • 女學生可可西裡失蹤20天,骨骸被找到:毒雞湯侵害的不止她一個!
    1、女大學生可可西裡失蹤24歲的黃雨蒙,孤身一人前往可可西裡無人區後失聯。2、可可西裡有多可怕?可可西裡,在藏語裡是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姑娘,又曾經被專家稱為『生命的禁區』。可可西裡的風非常大,處於全國風速最高值。這些氣候條件就導致了可可西裡的土壤質量差,到處都是乾裂的土地,不適合種植,可可西裡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嚴重缺水。在這個地方,不但有冰川河流冰,還有兇殘的野熊野狼。
  • 讓年輕人接連喪命的可可西裡,究竟可怕在哪裡?
    8月24日,李凱洋的兩位朋友向媒體求助,李凱洋單人單車進入青海可可西裡後失聯超過一個半月。李凱洋非常熱愛旅行。父母離異後,李凱洋和父親、後母一起生活,2018年曾來過青海旅遊。今年3月,李凱洋辭職後帶著4萬塊錢開啟了環中國騎行。為了去看更美麗的風景,李凱洋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很多時候還要在青旅做義工。6月16日,他向朋友說自己要進入可可西裡。
  • 紀錄片《可可西裡守護者》開機
    可可西裡是一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2004年,陸川執導的影片《可可西裡》上映,讓更多人開始了解這裡。之後的十幾年,越來越多的影視創作者將鏡頭對準可可西裡,但在記錄動物生態之外,很少有人去關注保護動物的人們。20日,紀錄片《可可西裡守護者》在重慶開機,重慶籍導演趙章翔表示,他們將拍攝保護動物的巡山隊員們,記錄他們在可可西裡的生活。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貝爾·格裡爾斯能不能成功穿越可可西裡?
    但貝爾畢竟也有豐富的野外求生經驗,他在節目裡表現出來的很多都是為了節目效果,並不是他的真實水平,如果是一般的野外環境,貝爾能夠應付。但可可西裡是「人類的禁區」,那裡自然條件極度惡劣,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最低氣溫能降到-4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