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電公司何時才能擁有結算權?

2020-12-20 澎湃新聞

原創 趙紫原 中國能源報

核心閱讀

售電公司擁有結算權,意味著「9號文」更好落地。擁有結算權後,售電公司可以結合金融工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套餐,也可結合綜合能源服務,為客戶的節能減排提供靈活多樣的服務模式,從而開展真正的售電業務;在零售過程中,售電公司非常像通信公司為用戶設計套餐,根據真實用量向銀行開具結算單,由銀行代理收費,而銀行與通訊服務的買賣本身不產生聯繫。

隨著全國35個電力交易中心中34個完成股權改造,電力交易機構離獨立、規範運行目標又邁進一步。其中,關於交易中各市場主體權利和利益的問題,尤其是電費結算權的歸屬問題,再次引發行業關注。

在批零分開的電力市場中,批發市場中售電公司買電後,由電力交易機構開具結算單,向發電公司支付費用;而在零售交易中,售電公司為用戶設計套餐,事後由其向交易機構開具用戶的結算單,由電網企業代收費。與成熟電力市場不同,我國電力市場中的結算權屬於電網企業,由電網企業與發電側和用戶分別確認,售電公司作為交易中的重要一環,作用非常有限。

早在2016年,就有「售電公司沒有結算權如何生存」的討論,隨著電力交易中心股改完成,售電公司目前是否具備擁有「結算權」的條件?

(文丨本報實習記者 趙紫原)

擁有結算權意味著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而非「二道販子」

2016年,電改「9號文」配套文件《關於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電力交易機構組建和規範運行的實施意見》,分別明確「交易機構組建初期,可在交易機構出具憑證的基礎上,保持電網企業提供電費結算服務的方式不變」,電網企業「承擔市場主體的電費結算責任,保障交易資金安全」。

兩份文件一經發布,便引發關於「交易機構是否該負責結算」的討論。

之後,國家發改委2016年在《關於重慶市售電側改革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復函》中進一步明確:電網企業的售電公司,可向其供電的用戶收費並開具電費發票;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可向其供電的用戶收費並開具電費發票;獨立售電公司,保持電網企業向用戶收費並開具發票的方式不變。

結算權對售電公司意味著什麼?在九州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傳名看來,售電側是交易鏈條中的重要環節,按道理應該擁有結算權。「售電公司擁有結算權,意味著『9號文』更好落地。擁有結算權後,售電公司可以結合金融工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套餐,也可結合綜合能源服務,為客戶的節能減排提供靈活多樣的服務模式,從而開展真正的售電業務。」

廣東一位售電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擁有結算權意味著售電公司真正以公平、公正、平等的市場主體身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而非「二道販子」。「擁有結算權的售電公司,能夠真正結合政策、發揮靈活、便捷的特點,為用戶帶來真正有市場競爭力的服務項目和產品,如電力金融產品等。」

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暫不具備完全擁有結算權的條件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電力交易結算仍按上述配套文件和《復函》中的規定執行。但在實際售電業務中,替用戶冒險並整合中小用戶,符合這兩個要求才算真正的售電,其中結算就是替用戶冒險的必經環節。因此,在業內專家看來,不具備結算權的售電公司本質上是「售電代理公司」。

那麼,售電公司擁有結算權後,交易流程將發生什麼變化?

一位業內專家表示:「批零分開,售電公司擁有結算權後,零售過程非常像移動、聯通等通信公司為用戶設計套餐,根據真實用量向銀行開具結算單,由銀行代理收費,而銀行與通訊服務的買賣本身不產生聯繫。在電力市場中,電網企業相當於銀行,通信企業相當於售電公司。」

隨著電力交易中心股改加速,以及經過近5年的市場培育,售電公司完全擁有「結算權」是否已具備條件?

「向用戶收費很困難,售電公司積極性不會太高。」華東地區一位售電公司負責人坦言,如果結算權完全交給售電公司,對其要求會大幅提高。「首先,售電公司每月要墊資給發電廠結算,以目前售電公司的處境來說不現實。其次,售電公司再去找用戶收費,但相比電網公司,其對用戶沒有約束,能否收回暫且不論,能否讓用戶放心就是個大問題,畢竟現在市場建設還不健全。」

歸根結底,所有風險最終都歸結於售電公司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目前售電公司專業技術能力不足,對政策理解和研究不夠深入,缺少專業技術人才,無法勝任自主結算的工作要求。同時,售電公司關口數據結算錯誤、延遲脫誤或虛報瞞報等因素會造成用戶經濟損失,這些損失都會面臨法律風險。」 上述售電公司負責人表示。

多家受訪售電公司負責人一致認為,商業模式可以有更多想像,但售電公司完全擁有結算權尚不具備條件。

具備自行結算條件,但結算權歸屬最終取決於市場博弈

張傳名認為,電網代結算是售電側改革初期的「最大公約數」。「售電公司沒有結算權是電改初期的權宜之計。從用戶角度看,電費交給電網既習慣也放心;對發電側而言,電網代收電費更有保障;對大部分獨立售電公司而言,沒有收款風險的業務可以接受;站在政府角度,各方平衡最好,但結算權歸還給售電側是大勢所趨。」

業內專家表示,完全擁有結算權不具備條件,但目前已具備自行結算的條件,以後逐步過渡或為可行之策。據了解,浙江已從政策上賦予售電公司結算權限。

2019年,浙江售電市場開放,浙江省發改委、浙江能監辦、浙江省能源局當年10月印發的《浙江省部分行業放開中長期電力交易基本規則(試行)》明確,零售用戶的結算依據不由電力交易機構提供。

浙江某售電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電力市場的快速發展,市場化程度和市場接受程度突飛猛進,售電公司已具備專業的技術人才和結算實操經驗,甚至可以自主研究開發貼合政策、功能完善、可靠穩定的結算管理工具和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管控流程。「綜合來看,售電公司完全具備自行結算條件,但結算權是否能夠始終掌握在售電公司手中,需要看市場博弈的結果。」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原標題:《售電公司何時才能擁有結算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售電公司可為用戶出具結算依據——浙江售電市場正式「開張」
    「售電公司掌握初步結算權,但對其技術提出更高要求」除順價模式結算外,浙江售電市場還有哪些亮點?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浙江是首個批發與零售分離的現貨試點省份,也是首個由售電公司出具零售用戶結算依據的省份。《規則》明確,浙江售電市場採用「批發市場與零售市場獨立」設計,即售電企業批發市場買電、零售市場賣電兩筆資金分別記帳、結算,售電公司可自主出具零售用戶結算依據。「在這種市場設計下,售電公司不再是僅賺取價差電費的『中介服務商』,而是擁有購銷差價的小電網公司,可向其代理的用戶提供各種類型的『售電套餐』。
  • 全國售電市場發展趨勢及售電公司盈利模式——2020年售電實務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當前,越來越多省份放開售電公司入場,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全面放開,售電側改革進一步深化,售電公司的盈利空間變大。想要在龐大售電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售電公司不僅要全面了解全國售電市場情況,也需要創新盈利模式,多方面提高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
  • 2020疫情衝擊,售電行業逆流而上,如何辦理售電公司呢?
    一、我國售電公司有哪些類型電改配套文件規定了售電公司的三種類型:第一類:電網企業的售電公司。第二類:社會資本投資增量配電網,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第三類:獨立的售電公司,不擁有配電網運營權,不承擔保底供電服務。售電公司如何發展而來?售電最早起源於19世紀。後來,由於電力能源時代的到來,售電得到了飛速發展,但大部分國家的售電業務還是由國家壟斷機構或組織擁有,用電客戶向這些本地壟斷機構購電。
  • 售電公司註冊條件及要求不符合準入標準怎麼辦
    「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售電公司不是好公司。」噴子們會說如果不是為了逐利,售電公司怎麼會全國遍地開花?這部分應該「歸功於」媒體的「萬億」大蛋糕的誤導,部分可能看到廣東省第一批售電公司在競價交易試水期,猛賺了一把。
  • 國家電力為什麼要引進售電公司?電改到底是什麼?
    國家電力為什麼要引進售電公司?電改到底是什麼?同時,放開配電側和售電側的增量部分,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即獨立售電公司的參與。  為什麼要引入獨立的售電公司?  什麼是獨立售電公司  售電最早起源於19世紀。後來,由於電力能源時代的到來,售電得到了飛速發展,但大部分國家的售電業務還是由國家壟斷機構或組織擁有,用電客戶向這些本地壟斷機構購電。
  • 申請售電公司需要什麼條件 公司註冊所需材料及流程步驟
    成立售電公司首先需要了解售電公司註冊要求條件等問題,還就是售電公司是需要公示備案的這點要記住,下面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售電公司註冊的相關問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獨立的售電公司需擁有10名及以上專業人員,具體相應能力,其中至少包含一名高級職稱、三名中級職稱的專業管理人員和六個普通員工帶勞動合同。5.信用要求。即售電公司和負責人無不良信用記錄,並按照規定要求做出信用承諾,確保誠實守信經營。
  • 「2.0版本」售電公司來了
    售電側進入活躍期。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在電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售電公司僅3044家,而目前,通過工商註冊的售電公司已達上萬家。2019年9月,浙江打響售電市場「第一槍」。浙江省發改委印發《浙江省部分行業放開中長期電力交易基本規則(試行)》,售電市場正式開閘,煤炭、鋼鐵、有色、建材四大行業領域率先入場交易。
  • 協鑫能科|國內規模最大的售電公司之一
    2、重點公司是參與增量配電網範圍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售電公司之一。配電方面,公司已參與5個國家增量配電網試點項目。其中,安徽金寨現代售電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來,三年連上三個臺階:取得供電類電力業務許可證,年度配電量超過1億千瓦時,110kV變電站正式開建。
  • 四川售電公司履約保函收取及核查結果:101個售電公司通過核查 2家...
    四川售電公司履約保函收取及核查結果:101個售電公司通過核查 2家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交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四川電力交易中心 2020
  • 當前售電公司的出路何在?增量配電項目是電改的初衷?
    09當前售電公司的出路何在?售電市場是為了讓用戶用電行為更有序。售電公司組織大量用戶與電廠進行市場互動,更好地消納新能源,有效提高發輸配資源的利用率。然而,目前售電公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售電公司依然主要在「賺差價」, 尤其在沒有現貨市場情況下,獨立售電公司開展的售電業務與發電企業營銷人員在直購電模式下開展的工作沒有太大區別。因此,很多售電公司被認為是沒有創造價值的「皮包公司」。而需求側管理、分布式能源服務等增值服務業務發展緩慢,售電公司整體缺乏合理穩定的商業模式。售電增值業務還包括電力服務、快速響應、整合微電網、碳交易等。
  • 度電收益近1分的四川售電 卻不及廣東售電賺得多?
    售電公司市場活躍度從售電公司的註冊情況來看,兩省份均是民營售電佔比大,同時售電公司參與市場交易佔比相差不大,市場主體活躍度較高。售電公司購電收益從上表可以看到,雖然四川售電公司度電收益高於廣東,但由於售電公司結算電量過低,平均收入反而低於廣東。
  • 電網公司不配合,售電公司違規搶用戶
    如果僅僅是時間上的緊迫,在有了2019年中長期交易經驗的基礎上,售電公司不至於手忙腳亂。但前文所述的客戶流失,正不斷地在獨立售電公司中上演著。 「目前浙江省並沒有明文禁止電網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參與售電市場。」浙江省一家發電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能源》雜誌記者,「這對獨立售電公司來說,壓力很大」。
  • 關於2020年度售電公司信用評價結果的公示
    各相關市場主體:依據省能源局、省發展改革委、山西能監辦聯合印發的《全省電力市場售電公司信用評價與風險防範管理辦法(試行)》(晉能源電力發〔2020〕536號),山西電力交易中心對我省售電公司開展了信用評價工作,評價範圍為2020年6月底前在冊的售電公司
  • 國內首單售電公司履約保證保險在湖北落地
    6月29日,公司召開售電公司履約保證保險首單籤單儀式暨試點工作啟動視頻會,英大財險與湖北巨能網際網路售電公司現場籤署國內首單售電公司履約保證保險。在電力交易環節試點開展售電公司履約保證保險,是公司繼投標保證保險、物資採購合同履約保證保險之後,擴大保險替代保證金範圍、更大程度為實體企業減負的積極舉措,也是發揮金融工具作用、更好促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的創新探索。目前,公司經營區域內現有售電公司3687家,其中60%左右為中小民營企業,開具銀行保函普遍存在資金沉澱、費用較高等問題。
  • 四川5家售電公司擬退市 名單公示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1月2日訊 據省發改委官網消息,近日,四川省能源局公示5家擬市場註銷的售電公司名單,分別為:四川省錦隆鑫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電力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內江星原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科銳得節能服務有限公司、雅安科元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原文如下:關於四川省錦隆鑫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五家售電公司退市的公示
  • 山西發布電力市場售電公司服務能力評價標準
    省能源局日前發布通知,對全省電力市場售電公司開展服務能力評價工作。此次評價範圍為納入山西省售電公司準入目錄,且在山西電力交易平臺註冊生效的售電公司。參照國際通行「四等十級制」,簡化評級等級,執行「四等六級制」。具體分為:AAA、AA、A、B、C、D。
  • 四川公示2家售電公司重大信息變更情況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北極星售電網獲悉,日前四川電力交易中心公示國網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三峽電能(雲南)有限公司重大信息變更情況,詳情如下:關於國網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售電公司重大信息變更的公示
  • 廣安愛眾(600979.SH)擬2000萬元設立四川售電公司
    格隆匯4月14日丨廣安愛眾(600979.SH)公布,為順應電力體制改革,鞏固公司現有供區大客戶,解決獨立電站電量銷售問題,為客戶提供除售電外的增值業務,拓展新的售電業務和配電業務,經公司研究,公司擬通過現金出資方式在廣安市設立全資子公司四川售電公司,註冊資本2000萬元人民幣。
  • 心連心集團與神華華北公司、神華江蘇售電公司籤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
    心連心集團與神華華北公司、神華江蘇售電公司籤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 2020-11-25 14:20:51來源:本網自媒體用戶中心作者:心連心集團
  • 五年電改那點事:售電企業須在「售電+」上做文章 輸配電價市場化...
    人所共知,本輪電改之初,業界就對我國售電市場有著萬億電量級別、千百億利潤級別的預期,而隨著發用電計劃的不斷放開,這個預期將會更加清晰地照進現實。是以,之後在短短不到3年的時間內,全國在交易機構註冊的售電公司就增加到3000多家,社會資本渴望分售電市場一杯羹的熱情令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