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利川一校園內一片尖叫聲此起彼伏
原來是一條蛇不小心闖進了校園,
為了保護孩子們的安全
最終在男老師的火力攻擊下
該蛇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有網友笑稱:
這條蛇怕是來找「書童」報恩的吧
萬萬沒想到,人還沒找到
就死在了男老師的棍棒之下。
這當然屬於無天道聊的瞎扯
不管報恩不報恩吧
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嚇到了孩子就是不行
老師威武!87!!
說到蛇,眼下,正是蛇內出動的季節
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蛇的資料:
利川人對它並不陌生
利川地屬山區,植被茂密
動植物品貌繁多
而蛇是我們生活中較為常見且最為恐怖的一種
俗話說:「三月三,蛇出山」
這個季節
利川的蛇類早已從冬眠中醒來
很多朋友喜歡到野外釣魚、散步、爬山
偶爾就會碰上那種花花綠綠的東西
喜歡戶外的老鐵們,
還記得
你們害怕不?
背面黑褐色,有等距離的紅色橫斑,常在夜晚活動於有水的地方。利川人都認為它有毒,其實赤煉蛇大部分屬於無毒蛇。還有一種跟它有點像的叫棋盤花,千萬不要認錯了,棋盤花可是有毒的。(不要嘗試!!!)
利川大約有三種,一種是背部呈棕黃色的黑網烏稍蛇;一種是幼蛇從通身鮮綠色長到成蛇通身灰褐色的烏稍蛇;還有一種是黑線烏稍蛇。三種蛇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背部從頭到尾有四到六條很細的對稱黑線貫穿始終。雖然很多人把它當成美味,不過被咬到了可不是鬧著玩的,畢竟野外的蛇牙齒上的細菌可能就能讓你受不了。
其實這三種叫法都是一種學名為「王錦蛇」的大型蛇類,是中國除蟒蛇外體型最大的蛇,可以長到十幾公斤大。由於此蛇從幼蛇到成蛇的體色差異很大,所以利川人常把王錦蛇的幼蛇時期叫菜花蛇,成蛇時期叫巖斑蛇或王字蛇。有兩個特徵可以識別它,一是頭部有鱗溝相嵌成黑色的「王」的字樣,二是成蛇體色有像魔芋杆樣的花色和紋路。也有臭菜花和香菜花之分,臭的奇臭無比,香的異香撲鼻。也很是神奇。
毒液類型為血循環毒。是我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對人危害最大的管牙類毒蛇,由於頭部兩側有熱感應器——-頰窩,因此頭部呈典型的三角形,吻尖上翹,體型粗短,尾短而細,此蛇從蛇卵出殼就有極強的毒性,俗稱「五步蛇」,被咬後立即就可出現中毒劇痛,流血不止,隨著傷口附近組織潰爛和壞死而快速累及全身,一兩天內就可能危及傷者生命。最長可長到一米五左右。利川境內一些峽谷環境是真的有,忠路文鬥沙溪小編都聽說過。
有很多種類,毒液類型都為血循環毒,都是有頰窩的管牙類毒蛇,頭呈典型的三角形,背上有暗色的細點花紋,體長通常只有一至兩根筷子那麼長,像一根曬乾了的豇豆一樣短小丑陋,因此農村人大多稱之為幹豇豆。大家不要小覷它的短小身體,被它咬中而截肢斷指的傷者比比皆是。
有頰窩的管牙類毒蛇,頭呈典型的三角形,軀體粗細正常,通身以綠色為主,有生活在樹上的習慣。無毒的翠青蛇、黑網烏稍蛇的幼蛇、綠錦蛇與有後溝毒牙的綠瘦蛇也是通身翠綠或鮮綠色,但很好區別,這幾種蛇的由於沒有頰窩所以頭部都不是三角形的形狀。綠得讓人害怕!
此蛇遇刺激和捕食時頸部會變得膨大。學名「眼鏡蛇」、「眼鏡王蛇」,由於此類蛇行動迅速,遇上危險會吹氣甚至發出「呼呼」的叫聲,所以也有人稱它為「風哨蛇」,小編從來沒有在利川看到過,只聽農村老人些講過。但據說利川境內是有!
眼鏡蛇毒液以神經類毒為主,咬人不怎麼痛,傷口會快速凝血,但會在幾分鐘到一小時內麻痺人的全身神經系統,使傷者產生運動困難、打瞌睡,呼吸麻痺而有生命危險,這兩種蛇在平靜狀態頭部呈橢圓形,背褐色,容易與無毒的烏稍蛇混淆,孟加拉眼鏡蛇頸部膨大時有類似眼鏡的單圈,而眼鏡王蛇頸部膨大時沒有圈,受刺激時,這兩種蛇都可將身體前半部分豎立起來,頸部膨大呈扁平狀,隨時作好攻擊準備。
雖然現今城區很少見到了
但在野外
我們仍然可以偶爾看到它們。
如果不想遇上,
就一邊走路一邊打草驚蛇吧。
夏日炎炎,秋高氣爽,都是蛇類活動最為頻繁的季節,希望喜歡戶外運動的朋友們能正確識別蛇類,保護好自己。如果你不小心遇上了,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也請務必放它們一條生路!
如果真的火兒黴
被毒蛇咬了
該如何自救?
✘不要讓受傷者跑來跑去
✘不要拿嘴巴去吸蛇毒
✘不要隨便去擠壓傷口
✘不要用止血帶紮緊
✘不要用刀切開傷口放血
✘不要用火燒
✘不要喝酒「消毒」、壯膽
✘不要亂抹草藥
拒絕了上面八種不靠譜的急救辦法
那下面這些正確的方法
就要記清楚咯~
☑保持鎮定,不要到處亂跑,坐到或者躺到,以免加快血液循環,中毒更深。
☑儘可能記住蛇的特徵,如果有機會,拍下蛇的照片,便於醫生辨別有毒無毒,蛇的種類,對症下藥。(不同的蛇需要用到不同的抗蛇毒血清)
☑如果在城區遭蛇咬了,要儘快到附近有醫治蛇傷條件的醫院就治,先不要自己處理傷口。
☑如果是在野外,要這樣處理:
①用乾淨的水衝洗傷口,比如礦泉水、純淨水。
②有條件的話,用繃帶、繩子或者把衣服撕成布條,在中毒部位近心端結紮,鬆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最合適!
覺得有用,趕緊告訴身邊的朋友們吧!
來源:發現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