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北京申請式退租已完成、正在啟動、將要啟動的有十來個,有規模化展開的架勢。
很多老街坊對錢很敏感,到底咋的補償啊,一些人一頭霧水。
公房補償怎麼計算?
按照西城菜西片公房,每平補償16.5萬!
經常有老街坊問,公房、私房為啥補償價格不太一樣?
到底分別補償多少?小編舉個例子,更好地直觀地說明問題。
比如,根據評估,申請式退租,第一個項目,西城區的菜市口西片的標準房屋市場價格為96319元/建築平方米,標準房屋重置成新價格為1732元/建築平方米。
那麼,到底多少錢一平?
菜市口西地區的樓房二手房標準價格確定是96319元/平米,減去標準房屋重置成新價格的1732,約95000元。
再就是涉及兩個係數:平房容積率係數、使用率係數。
按照北京的有關條例,平房容積率係數調整是1.3,也就是說平房的價格等於區域樓房的1.3倍。
95000元的1.3倍,於是,算出來平房的建築面積補償單價約12.35萬/平米。
對,這裡說的是平房涉及的容積率問題。
接下來,涉及一個係數叫使用率係數。
一般塔樓公攤面積大,係數為1.444;板樓公攤面積小,係數為1.333。
私房,房本面積即建築面積,補償金額大約12.35萬。
而公房,房契顯示面積為使用面積,要乘以(X) 使用率調整係數=1.333,變成我們廣泛意義上的建築面積(現在意義上的房本面積)。
所以,公房的補償金額=12.35 X 1.333X房本面積=16.5 X房本面積,即在補償金額的基礎上再乘以1.333,即按照建築面積計算補償總金額。
通俗地說,每平16.5萬(這個說法不一樣完全準確,但大致示意,比較通俗)。
不然的話,和私房相比的話,就會吃大虧,因為私房本身的面積就是建築面積。
折騰一番,相比較而言,字面上、數字顯示上,公房的補償單價高於私房,多1.333倍。
這樣一來,私房主不高興了,敢情,我是私房,還沒有公房的租戶拿得多?
心裡憤憤的。
但小編說,私房主,你也別著急,你可以分得安置房的資格,拿到安置房,而安置房屬私人產權,100%個人產權的房子,而人家直管公房的租戶拿的是共有產權房,產權份額上差得老多,甚至,有的租戶沒錢買共有產權,繼續租住公租房,仍然是租客。
私房主,無論拿得多少,最終你成了房東。
磚塔胡同買得起共產房,差不多還有富餘!
第二個申請式退租項目,西城磚塔胡同,每平米標準補償99704元,減去「重置成新價」1732元每平米,就是97972元每平米。
然後,乘以平房容積率係數1.3,就是127363.6元每平米。
再就是,公房標註的是使用面積,你要換算成建築面積,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房本面積,就乘以1.333,變成建築面積,再計算每平補償款,就是總款。
舉例:12平米的公房,127363.6 X 1.333 X 12 = 16.97 X 12=2037308.15(元),203萬出頭。
通俗地說,每平16.97萬。
以上是房子本身的補償款。
還有一些小項目,空調、煤改電灶、裝修等,還有些小零碎。
如果你有購房資格,你可以用補償款買共有產權房:
1、 買南四環外新宮的合順家園:80平米,2.2萬一平,花去176萬(45%產權),剩餘27萬多,產權份額一般。2、 買房山的金林嘉苑:78平,2.6萬一平,花去202.8萬(75%產權),僅剩下一萬左右,但產權份額高很多。
如果沒有購房資格,或不想參與政策房,就直接拿錢走人,203萬,嗯,算筆錢了!
為啥每片補償不一樣?
差得不多,16-18萬!
每個片區房價不一樣,評估不一樣。同為核心區,但片區之間差別不適合大,甚至可忽略不計。
菜西片,通俗地說,每平16.5萬。
磚塔片,通俗地說,每平16.97萬。
每平,也就差幾千塊錢。包括東城的北二裡莊、雍和宮周邊項目,以及計劃中的北海公園東片區(西板橋),以及西城的鐵樹斜街、法源寺片區等,大致差不了多少,通俗地說,每平16至18萬之間。
所以,小編在此也對老街坊說,一天天追問補償多少錢,沒啥大意義。
重要的是,如何使用好這筆錢,做好規劃,好錢用到刀刃上,房生錢,錢生房,理好財,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朋友想不明白:
合順百分百產權單價?私房的拆遷款夠買那裡的房子嗎?同一個小區,不同的產權,真夠亂的了!掏得錢多,得到的產權份額卻少,到哪說理去?
小編給你掰開揉碎算算帳:
合順家園,100%產權,合每平48888元。
私房買不了大的,可以買個小的,如12平,補償款12.7363X12=152.8萬,152.8÷4.8888=31平米;
如以此做首付,再貸152.8萬的款,可買62平方米。
一般人買普通商品房也貸款啊,但面積和你原來的大多了,31平樓房,是原12平的平房近3倍,而62平樓房是原平房的5倍多。
總之,算好帳,想好財,想清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