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多瑙河畔(瓦豪河谷)的梅爾克修道院 Stift Melk。如果從名字上看來,或是從它的外表看來,大家可能都無法從中想像一個修道士們的修道院到底有什麼可以讓人覺得與眾不同的地方。但是,梅爾克修道院的驚人之處就是在修道院裡面而非修道院的外表!如果,你到了梅爾克修道院,只是在外面閒逛兩下而沒買票進入梅爾克修道院的話,那麼你就永遠無法知道梅爾克修道院的奧妙之處!
位於梅爾克山巖上的這個修道院毗鄰瓦豪河谷,可以俯瞰多瑙河。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76年,它當時是巴奔堡家族利奧波德一世為自己修建的一座城堡,隨著巴奔堡家族勢力的不斷擴張,在遷都維也納後,利奧波德二世將這座城堡送給了天主教本篤會。1702年改建後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巴洛克風格。
整個修道院都採用了很黃很黃色調,因為修道院當時得到了哈布斯堡王朝的資助,成為奧地利皇家的夏宮。瑪麗亞特蕾莎女王喜歡用這種搶眼的黃色炫耀。所以奧地利很多宮殿都有這種「特蕾莎黃」。
首先進入參觀的是展覽室,這裡展覽的都是一些稀世珍寶,比如古老的十字架,藏書,繡著金線的教宗聖袍等等。每一樣都是耀眼奪目,讓人怎麼也瞧不夠。
博物館的稀世藏書
出門走過一條長長的走廊,來到一座空曠的大廳,四面華麗的石柱與金色的雕塑輝映,光潔的大理石不知經過多少人的摩瑟,早已變得發亮。原本是皇家用餐和接待貴賓的地方。在它的正前方有三扇圓形的窗口,可以用來監視大廳裡發生的一切。大廳所用的大理石來自兩個不同的地方,石材顏色不同,連溫度也不同。
天花板上是雅典娜駕馭獅子戰車的壁畫。抬頭看看穹頂上的壁畫,如果這就已經把你徵服,那麼接下來你捂好你的小心臟吧。
這裡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圖書館,沒有之一。從12世紀起,梅爾克修道院成立了神學院並建立了圖書館。館內收藏有十萬多冊中世紀的手稿,都是無價之寶。這裡收藏了有千年歷史的珍貴手抄本。試想一千多年前的人,當時會是以多麼虔誠的心意來手抄下這麼精美厚厚的書籍,而後來的人又以多麼珍惜的心意來保存這些書籍。歷史的長河之中,一本手抄的書能夠保存至今靠的不是無上的信仰又是什麼呢?
在中古世紀時期的修道院是很樸實的。他們這些修道士一心秉持著對上帝的信念,在修道院持守著對貧窮,聖潔,順從的誓言,全心全意想要從修道的過程中讓自己的靈性升華。
不過即使很多修道士在開始的時候都是誠心誠意愛上帝,發誓一輩子都要信守對上帝的承諾,決心一定要潔身自愛,做一輩子的好人,但是人因為是人,終究受不了誘惑,阻止不了自己對物質的熱愛,所以很多修道士到了後來全都變節,為錢,為名,為地位,全都成了魔鬼的奴隸,忘記了當初信上帝的初衷。他們因為有了權力,更可以因此假借上帝的名義壓迫信徒,任所欲為。曾經有本【玫瑰之名】的小說就是以梅爾克修道院為背景,後來被拍成同名電影。
黃金螺旋樓梯
修道院二樓朝陽的方向是個大露臺,中間的建築是修道院教堂,左右兩側分別是大理石廳和圖書館。露臺上視野極好,可以看到整個梅爾克小鎮和多瑙河支流梅爾克河。一幢幢赭紅色屋頂和白牆裹著的屋舍在綠蔭傍視間矗立,宛若童話。左側的聖母升天教堂是梅爾克的地標。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教堂外景就是在這裡拍的。
眺望樸實自然的多瑙河之後,接下來前往梅爾克教堂。踏入大廳一眼望去,極盡奢華,這時候的你終於可以了解這個修道院為什麼可以在歐洲眾多教堂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級的文化古蹟遺產。
梅爾克修道院即使在十八世紀整修後,教堂風格走上奢侈豪華之風,但是這個修道院還是極力整頓,設立學校,讓窮苦的人也能免費上學。梅爾克修道院也致力於開明,理性態度學習神學。
位於教堂的二樓是給皇家專用的包廂
眼花繚亂的壁畫和金光閃閃的雕塑裝飾,這座教堂除了見證千年的歷史,也聽了千萬次遊客們的驚呼和讚嘆。尤其是抬起頭,在教堂的穹頂上吃力的辨認那些壁畫上的細節時,人人都已被折服。
教堂裡處處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壁畫是以聖本篤升天的場景為藍本畫的,拱弧狀的框架化作一個個天窗,騰雲間上演的是美德與內心惡魔的交戰。教堂穹頂的採光極好,高65米的穹頂與精美的壁畫、雕像在明亮光線的烘託下顯得精緻和莊嚴。也是世上最漂亮的穹頂。
在這裡,所有華麗的辭藻都無法表述心中的震撼,同時也讓人對修道士的舍己為上帝的信仰力量而打動,這所有人世間的美好,都是獻給上帝的。
也許你看過了歐洲的許多教堂,看過許多的特色的景點,但是當你路過梅爾克修道院時,千萬不要因為這是一座修道院而嗤之以鼻,就這麼錯過。這是來到梅爾克必看的景點!切記切記!
請記得參加我們的有獎問答喔
↓↓↓↓↓↓
戳下圖連結看答題規則與獎品
答題請戳下圖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