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有效提升寫作水平的秘訣全在這裡
在與人相處時,如果你做出某些表示,讓對方認為自己非常受歡迎、非常被你欣賞,那麼你們的距離就能迅速拉近,而且你能更快收穫到對方的友善之意。
作者:魏然(富書籤約作者),轉載請加微信fushuzhuoluo
在《志明與春嬌》第一部中,春嬌從相處五年的男友處搬出來,那晚和志明住到酒店。
春嬌哮喘病發作,兩人相擁躺在床上,沒有下一步動作。
春嬌因為自己的原因,不能歡愛,感到有一點抱歉。
志明說:………有些事不用一個晚上都做完,我們又不趕時間……
就是這句話,戳中了春嬌心中最柔軟的部分,也戳中了多少女觀眾的淚點。
我並不是急著和你做愛啊,我們有的是時間。
多麼讓人動心的告白。
但是,看了後面的情節,另一個想法暗暗萌發。
春嬌想把手機連接到和志明一樣的網絡,志明卻從這一個小細節中感受到「壓力」,有了想逃的衝動。
我們一輩子好長,有些事情我們可以慢慢做,我們的關係也可以慢慢拉近;
不要這樣著急,這樣趕著確立關係,讓我很難接受。
這個解釋,是不是也可以當做「我們又不趕時間」的另一種註腳?
只不過我們當時那樣動人的情景之下,我們更樂意相信前一種解釋,於是大腦自動為我們選擇性屏蔽了其他的可能。
但是後來的情節發展呢,志明並不成熟缺少擔當的性格呢,志明前面對其他前女友——追了又跑,跑了又追——若即若離的態度呢?
看了這些,你是不是也覺得後一種理解也不是沒有道理?
談戀愛,就是你儂我儂,天天說那麼多話,我怎麼知道他哪一句應該怎樣聽?
戀愛關係又不是股票,依據什麼判斷我們的關係的走向,我怎樣才能看懂這段關係?
俗語說:「當事者迷,旁觀者清。」
當我們在事情的漩渦之中的時候,擁有一種能力,能夠跳出來審視自己的選擇,分辨哪些添加了太多主觀感情的添加劑,就這個能力就顯得尤為可貴。
那麼,你應該閱讀一些心理學的書籍,在自己狂喜或者傷心刻骨的時候,用唯一剩下的一點點理智,喊一聲「cut」。
自救比他人來救,更管用更實際。
然後,換一個角度看看發生的事情,就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幸運」,也沒有那麼「悲慘」。
小鈺鈺從初中時就和男朋友「渣渣」在一起,小鈺鈺考了高中大學,「渣渣」混了個中專文憑,找了工作。
頭三年還老老實實在廠子裡上班,業餘看小鈺鈺寄來的高自考材料。
後來,「渣渣」幹活的廠子倒閉,拿了一筆遣散費。
於是就離開了老家,找到小鈺鈺的城市,正好小鈺鈺大四實習,兩個人租了房子住在一起。
其實從小鈺鈺進大學開始,「渣渣」就不再主動到學校看小鈺鈺,過哪一個節日,都不再送禮物。
兩個人基本就只有回家才見面,也是小鈺鈺跑到「渣渣」廠門口等他下班,再陪他去網吧,看他打遊戲,給他買泡麵。
高中的時候,小鈺鈺的小姐妹,就提醒過她,說「渣渣」在中專和某個女孩走得很近。
每次都是被「渣渣」三言兩語就搞定:
咱們這麼久了,你不相信我?
咱倆是要結婚的,那些往上貼的女生,根本看不入我的眼。
你這麼優秀,我都怕自己配不上你。
聽到這樣的甜言蜜語,小鈺鈺的興師問罪立刻沒了動力,轉眼變成好言相勸信誓旦旦。
關係好的老師和同學都勸過,你以後上了大學,和他更沒有共同語言了,而且距離遠了,沒有交流的時間和內容,更不可能有將來,不如就斷了吧。
小鈺鈺默默聽了,很少爭辯,最後說:「我都跟他這麼久了,我想不會變了。」
現在看見「渣渣」來小鈺鈺的城市「會師」,兩個人再各找一份工作,在城市裡一起打拼,組成一個小家庭,也算有了小鈺鈺堅守的圓滿結局。
可「渣渣」三天兩頭換工作,拈輕怕重,做什麼都沒有長性。
小鈺鈺說他幾句,他就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怎麼跑這兒來?人生地不熟,還受罪!
「渣渣」用最初帶的錢,租了三個月的房子,後面的所有開銷就都找女朋友要。
小鈺鈺剛剛入職,工作忙,壓力大,回來還要承擔家務,周末為了增加收入,還去做小時工。
有一個周末小鈺鈺做了飯,讓我們過來吃。
吃一半,看見「渣渣」風風火火進來,對我們連招呼都沒打,就連拉帶拽拖小鈺鈺進屋。
然後聽到小鈺鈺一聲叫:「上星期你取的那一千,這麼快就沒了?」
然後,就聽著「渣渣」低聲好言相勸,小鈺鈺低聲抱怨。
再然後,聲音消失了一會兒。
我們面面相覷不知進退的時候,臥室門開了,「渣渣」滿面笑容地出來,跟我們打招呼讓我們慢慢吃。
後面跟著臉色微紅,表情無奈的小鈺鈺。
誰都看得出來「渣渣」就是來「吃定」小鈺鈺的,可是無論我們怎麼勸,小鈺鈺都說:
我既然選了他,都這麼久,都習慣了,有什麼辦法?
他讀書少,又不成熟,我不管他,他怎麼辦?過幾年一樣會好一點吧。
他那麼依賴我,那麼信任我,在這裡只有我幫他啊。何況他說他愛我啊!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小鈺鈺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這樣感嘆。
為什麼會如此?
都這麼久了,沒辦法改變了(我不想改變了)!
這明明就是陷入了「沉沒成本」的思維誤區。
我都付出了這麼多,堅持了這麼久,就這樣停止了,一定是錯誤的,將來會後悔的。
這就是不捨得「沉沒成本」的典型表現。
糾結於已經投入的感情,存在著僥倖的心理,對顯而易見的未來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人們往往很容易陷入心理誤區:
對自己的做過的努力產生自豪的念頭,堅持得越久,就覺得自己越堅韌;投入付出的越多,就有越充分的理由,繼續做下去。
人類大腦給自己釋放的,希望自己表現得「堅韌」的信號,就這樣不知害了多少人。
方向不對,努力越久錯誤越大,離正確的終點越遠。
這個道理本來誰都明白,可有人卻常常被「沉沒成本」這個思維偏誤拖住了手腳,滑向深淵。
不僅僅感情世界裡,常常出現這樣的錯誤,我們日常的選擇也會有如此的荒謬。
比如,你投資一個項目,四個月過去,無論市場政策導向,還是發展趨勢,很多明眼人都看出不利的端倪。
你是就此停止投資,就此「止損」;
還是因為投入已經太多,不能半途而廢,繼續追加投資,期待奇蹟出現?
如果希望得出理智、並且真正有利於你的結論,在做判斷的時候,一定要忽略已經投入的「沉沒成本」,僅僅憑藉眼前的情勢。
因為,「止損」的最好時機,永遠是在眼前,而不是將來的某個時刻。
很多這樣淺顯,又容易被忽略的「思維偏誤」,我們可以在一本生動有趣的心理普及讀物中找到《清醒思考的藝術:你最好讓別人去犯的52種思維錯誤》,德國作者羅爾夫·多貝裡。
和很多在感情中受傷的女孩一樣,小鈺鈺不僅僅被「我們已經那麼久了」這一個原因,畫地為牢地困惑了多年。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一直說他愛我啊!
書裡提到有一個心理學定勢,叫「討喜效應」:我們越覺得某個人討人喜歡,越會在情感上更多地傾向於他,或者給他提供各種幫助。
讓我們覺得討人喜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顏值高(起碼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在興趣、經歷等等各種方面有相同或相似,最後一點最值得我們重視:他覺得我很討人喜歡。
我們仔細想想,很多女生和男朋友開始交往,原因很簡單:他真的很喜歡我啊!
在與人相處時,如果你做出某些表示,讓對方認為自己非常受歡迎、非常被你欣賞,那麼你們的距離就能迅速拉近,而且你能更快收穫到對方的友善之意。
「你看出我幽默又善良,你真是太有眼光了,你真理解我,我希望多跟你這樣的人相處。」
當人們接受到被喜歡和讚賞的信號時,虛榮心暫時接管了大腦理智的思維,出現這樣的想法。
小鈺鈺這些年就在「渣渣」的甜言蜜語下,陷入了「討喜思維」的偏誤模式。
他這樣愛我,有什麼事情都找我商量,只有我可以依賴,這樣我真的很難離開他。
即使一再委屈自己,明白自己的付出遠遠多於對方,但面對「渣渣」「深情的恭維」,還是難以說出拒絕的話、決斷地走開。
站在小鈺鈺的位置,應該更多地審視這個男人的本質特徵,比如他的學識,他對職業和生活的規劃,將來組建家庭的機率等等。
看清這個人的「渣」,即使再愛,也應該果斷離開,因為他的存在是對自己最大的消耗。
先謀生,再謀愛,這個定律亙古不變。
這個有問題的思維模式,在生活裡同樣隨處可見,其他如果「討喜」的是個推銷員,我們就有可能從他那裡買一些非必需品;
或者本來打算買牌子的產品,現在即使他推銷的商品質量稍低,也會抱著幫他一把的想法,把東西買下來。
只是超市貨架上的日常用品還好說,如果是公司百萬經濟效益的大單呢,同樣的思維偏誤會帶來怎樣的損失?
哦,mygod!
想起一句暴露年齡的歌詞: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類似的生活實例還有很多,常常「欺騙」我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習慣使用的思維偏誤。
在迷茫的一刻,想想這些前車之鑑,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你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即使再忙,也應該讀一讀這本實用又有趣的小冊子《清醒思考的藝術》。
正如這本書的名字所說:讓別人去犯那些思維錯誤吧,因為你是一個用心的讀者。
作者簡介:魏然,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籤約作者,天津大妞一枚,聽相聲自帶捧哏功能。本業教育工作,心理學學習者愛好者。惟願所寫,為君所想。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屬貓(woshimiaoji),爸媽內參(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暢淋漓地活》
賞飯加微信:158589503(備註廣告),部長微博@小明牛哲學
👇明晚20:00,不用天給,「我」就是靈感:持續擁有靈感的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