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5年一年的時間裡裡,成功的舉辦了100場的世界巡迴演唱會後,張學友於1996年結婚,並傳出急流勇退的傳言,他在1996年成功的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了一次一連4場的「愛與交響曲」之後,開始由純粹的流行音樂歌手逐步轉向帶有藝術性質的演出和表演,就在當年,滋生出了日後獲得成功的音樂劇《雪·狼·湖》。
1997年粵語版的《雪狼湖》開始公演,只在香港和新加坡兩個地方演出,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全城議論的焦點,並且別要求加場,就新加坡就加七場,張學友作為流行歌手,這種原創音樂劇的成功,也算是開創了先河,成為流行歌手的另一出路和趨勢。
在2005年,張學友又把雪狼湖改編成國語,演了60餘場,國語版的《雪狼湖》張學友擔任男主兼藝術總監,同樣引起一片譁然,張學友無愧「歌神」稱號,每每一開口就令臺下掌聲雷動,許慧欣和陳松伶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不僅扮相甜美,唱功同樣出色,令觀眾深深沉醉在胡狼和小雪悽美的愛情故事中,結尾處胡狼抱著小雪的屍體痛哭,讓不少觀眾感動落淚。
《雪狼湖》的成功也是大家有目共睹,也成為流行音樂史上重要的一筆,其實如果哥哥張國榮還在世的話,我想《雪狼湖》的成功肯定更加不止於此吧。在2001年的時候, 在一次宴會上張國榮和張學友都在,哥哥便有想法想和張學友合作一部音樂劇,並且兩人都已欣然同意,可是,僅僅在一年多後,哥哥張國榮便因為抑鬱症的病情,無法控制,而選擇了自殺結束這一生,這對於歌迷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這對於音樂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聽過《雪狼湖》的歌迷肯定都發現了,歌神的唱歌方式發生了變化,歌神不僅可以唱低音,也可以飈高音,且遊刃有餘,其實歌神張學友在2001年前一直受鼻音困擾,也被很多人詬病,所以歌神決定要去做手術。在此之前歌神一直以為自己適合的是低音,早年的唱片都是雄渾的中低音,後來發現喉嚨長繭要開刀,手術之後大家都擔心他能不能再唱歌,可沒想到歌神又跑去美國學唱歌。
當時很多人都跟他說你是天王不用再學習啦,可是他很想有改變,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後來的《雪狼湖》,也證明高音才是他擅長的地方,改變了其他人對他的看法。」著名填詞人向雪懷說,在錄音室把關多年,發現一個真理,能留下來的人往往不是最有天分的,而是最努力的。
而歌神,不僅僅有天賦,而且還分外努力。他不是歌神,那誰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