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比特幣外部環境簡直就是一個大型的「真香」現場,從銀行到機構到傳統大佬們,一個接著一個地真香了。今年很多非常支持認可比特幣的企業或個人,當年基本都是說比特幣是泡沫騙局。
這其實也沒問題,事實的確證明了17年的比特幣太過瘋狂了,相比之下今年比特幣走的是又穩又好,2020年的比特幣,從市場眼光來看它的確變好了,但是請記住,它的內在可從來沒變過。
美國企業的現金流非常充沛,而如果比特幣的趨勢向好,把現金儲備換一部分到比特幣上能換得股價上漲的話,何樂不為?
尤其是手上能弄到便宜貸款且主營業務基本沒有什麼大的指望的上市公司,肯定是有這麼玩玩的想法的。
MicroStrategy真的開了一個特別好的頭。
(沒關注的朋友,直接搜文章標題《美股上市公司開始了比特幣的新玩法:再造永動機》就行了)
4/ 在幣圈鴕鳥心態真是不錯的心態,大家都學過的一句詩詞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實反映的就是一個很好的心態。
漲了不亂跳,跌了不難受,方才能做長期投資。
有一個建議,不管說多少遍我都不嫌煩,就是一定要降低看行情的頻率,除非你是高槓桿選手,否則你確定了一個長期投資邏輯之後,就不要去隨意變動。
一般來講,受行情劇烈波動影響的操作決定,都是錯的。
5/ 你定下一個投資決策的時候,你可以試著問一下自己,如果價格明天暴跌20%,你會堅持認為你今天的投資決策是對的嗎?如果價格明天暴漲20%,你會堅持認為你今天的投資決策是對的嗎?
這其實蠻有意思,很多人動輒喜歡說「趨勢被破壞了」這類話,其實說實話,如果真的是趨勢的話,有那麼容易被破壞嗎?
你覺得趨勢被破壞的話,大概率就是你看錯趨勢了,或者你對自己的判斷沒有信心而已。
6/ 前面有好多次GBTC下跌,第二天起來BTC也跟著跌了,讓我以為市場是不是本末倒置了?直到昨天GBTC漲了不少,BTC仍然下跌,我發現了,其實就是BTC需要下跌調整而已,跟GBTC沒啥關係。
BTC仍然是一個十分獨立的市場,現在美國機構有一個主要論調和觀點就是加密貨幣市場非常值得關注的原因是「它與傳統投資市場的關聯度極低」,所以它非常適合作為資產配置的一個補充。
隨著這幾個月與黃金白銀美股/大宗商品市場的「全面脫鉤」,我覺得比特幣市場的確很適合美國機構這麼宣傳,讓機構作為一個「與目前資產配置漲跌不相關的額外配置」去買點比特幣,也是極好的。
7/ 炒幣邏輯每年都在變,囤幣邏輯每年都沒變。
相較於炒幣的,囤幣的真的顯得十分「不求上進」,因為今年我光是跟著他們研究新項目新生態,看看別人總結報告和整理成型的結論,都感覺不太研究的完,更別說走在時代的前沿了。
相較之下,今年defi玩家和炒幣黨真的太努力了,他們賺錢是應該的,我也是十分佩服的。
8/ 今年的炒幣邏輯顯然已經明顯和過去幾年非常不同了,13年炒的無非就是吹誰是「更好的比特幣」,非常好理解,你轉帳快點,你區塊大點,你匿名一點,來來回回就是這樣而已。
16-17年也很簡單,就是誰是「更好的以太坊「,也很好理解,你TPS快點,你技術好點,你基礎設施好點,來來回回也就是那樣。
因為大家都在吹牛,所以空氣吹空氣,沒什麼難度,理解起來非常簡單。
但是今年不同了,今年很多山寨都不是空氣了,那麼要理解起來就真的要去研究產品,研究生態,研究體系,研究制度,研究模型……
炒幣真累,還是看戲吧。
而且他們還說無腦梭哈致富,仔細研究歸零…
炒幣真難,還是看戲吧。
9/ 總之,今年應該說是除了17年之外,幣圈賺錢人數最多比例最多的一年了。基本上比特幣和主流幣和大部分頭部山寨幣的價格都高於年初,基本上只要312那關過了,今年賺錢的概率是很高的。
如果你也希望系統學習區塊鏈,建議從一些很好的入門書籍開始,學習提升自己不能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