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4 09:0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金思成 朱浙萍
最近,網劇《隱秘的角落》火爆網絡,上線僅一周便達到9.0的豆瓣高評分。
許多人一邊看一邊脊背發涼,原因並不是人性的邪惡,而是一個家庭何以造就如此扭曲掙扎的心理?
有人說:每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映射的是家庭的模樣。
在每個孩子的身後,都站著那些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的父母。
劇中的孩子們,最缺失的是父親。爸爸去哪兒了?絕不是一個危言聳聽的話題。
主角朱朝陽雖是父母雙全的孩子,但父母離異,自己從小跟著媽媽,對他來說,爸爸是那個想見不能見、不想見時卻偏跑出來的那個人。普普也是一個沒有父愛的孩子,同時也沒有母愛。另一個少年嚴良因為父親被抓入獄,從小在福利院長大。
父愛,對他們來說,明顯是缺失的。
那麼,爸爸們還有機會嗎?當然有!
本期心理課堂,浙江新聞客戶端邀請了團中央家庭教育特聘專家、國家級二級心理諮詢師毛曉波來為大家進行解讀。父親會從什麼層面影響著我們?父親缺位,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毛曉波講到,父職教育對一個孩子一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中國有句古話「子不教、父之過」,但在現實中,很多家庭出現了「父親缺位」的現象。父親在教育子女的時間投入和教育子女的方式上都做得很欠缺。
我們的父親在幹嘛呢?有些父親的確很忙,忙於工作,忙於自己的事業,往往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放在母親身上。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面,有些父親覺得棍棒底下出孝子,認為只有打罵才有效果。更多的家庭中父親對孩子是不管不問的。
他認為,作為父親,要放下架子,儘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遊戲,將更多的時間交給孩子,做一個民主型父親,又對各種事情有一定原則,即讓孩子有充分的自由,又能考慮孩子的情緒與需求。
針對馬上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做好有效溝通和良好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父親應該多多參與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這樣能有效地緩解母親的壓力,也能增進夫妻的感情,促進家庭和睦,杜絕「喪偶式教育」,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責任編輯:傅穎傑
值班主編:徐賢飛
15938244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