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盲試驗測試的新藥,針對的是病,它要找一個適用於所有患者的萬能藥

2020-12-28 騰訊網

雙盲試驗的理念很完美,但實際操作卻非常殘忍。

在雙盲試驗中,所有參試的患者都抱著一絲希望,希望通過剛研發的新藥醫治自己疾病。因此,有誰願意被分往對照組?又有誰願意服用沒有治療意義的安慰劑?又有誰願意做試驗品的小白鼠?一旦患者知道了雙盲試驗的真相,又有哪位患者願意參加雙盲試驗?由曹彬教授牽線的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試驗,為什麼被迫停止呢?它為什麼不在他們本國而要到中國試驗呢?

雙盲試驗的理念,是要尋找一種適用所有患者的通用藥。雙盲試驗測試的新藥是針對某種特定的病症,而不是病人,因此它不考慮患者之間的個體差異,異質性的個體,這一概念在西醫的觀念中是不存在的。在隨機雙盲大樣本中,樣本就像一個模子鑄出來的機器零件,一模一樣沒有差別。比如,只要你是新冠肺炎患者,就是隨機雙盲大樣本中一個樣本,至於年齡、性別、體質、有無其它病症等等,一概不論。雙盲試驗測試的一種新藥,是針對某種特定的病症的,所有此類病症的患者,都可用此藥治療。

比如這次疫情,既然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那麼,研製一種抗病毒的藥物,用於治療新冠就可以了。這種理念似乎是無懈可擊的,但它體現了雙盲實驗檢測新藥的理念。假如研發了一種抗新冠病毒的藥物,那麼只要是新冠患者,都可以治療,它可治療所有新冠患者。這在理論上似乎是可行的,但在臨床實踐中是行不通的。因為,適用於所有患者的萬能藥是根本不存在的,有可能適用的人多一點,範圍大一些,但不論年齡、性別、體質、有無其它病症等等只要是新冠患者都適用,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也沒有證據表明,一種藥適用於所有的患者。

比如,青黴素,之所以要做皮試,是因為有些人根本不敢用。抗生素的適用範圍很廣,但並不是說不受範圍制約,比如兒童一般不適宜於抗生素治療。

但是,由於雙盲試驗選取的樣本,忽略了患者的個體差異,這就使它測試的藥物,實質上成了一種適用於一切患者的通用藥。雙盲實驗檢測新藥,就是要找一個適用於所有患者的萬能藥。西藥問世以來,約有90%被淘汰的事實,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西藥約有90%淘汰這一事實,表明沒有適用於所有患者的萬能藥,同時也表明,一種藥物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它僅僅只適用於某一類人,只在這一狹小的範圍適用,在這一範圍它是治病的藥,超出這一範圍,在另一類人就不適用,它有可能就是毒。

從這一觀念出發,我認為,那些被淘汰的西藥,並不是完全沒用。它既然通過了雙盲試驗,說明它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只是它適用的範圍比沒有淘汰的西藥要小一點。因此,問題的關鍵是要弄清它適用什麼樣的人,又不適用於什麼樣的人。弄清這一點,有針對性的使用,就可避免被淘汰。但是,事實是有90%的西藥被淘汰,這也許說明西醫的嚴謹,但這也說明了雙盲試驗把異質性的個體看成是一個同質性的人群,它要尋找適用於一切患者的萬能藥的這樣一種理念。

這種理念,不僅使花了無數人力物力財力及生命代價的西藥90%被淘汰,而且用一種藥去治此類病症的所有患者,也延誤了一些患者,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後遺症。

比如在非典時,面對炎症風暴,西醫認為最好辦法就是抑制人體免疫反應。而抑制人體免疫反應的藥物就是糖皮質激素,因而,糖皮質激素用於治療所有非典患者,是西醫治療非典的殺手鐧。然而,因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卻導致非典患者的股骨頭壞死。股骨頭壞死幾乎很難治癒,須終身服藥。這也體現了西醫的治病理念:針對某種特定的病症的藥,可以治療所有此類病症的患者。

這種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存在著絕對正確的東西。鍾南山院士認為,用金木水火土解釋人體,那是古人的事情,因此他認為中醫理論是哲學。鍾南山院士說得不錯,中醫理論就是一種哲學,一種診察病症治療疾病的方法,它體現一種觀察問題看待問題的方法。就這一點而言,雙盲試驗也體現了一種觀察問題看待問題的方法:一方面它要尋找適用於一切患者的萬能藥,另一方把雙盲試驗看成衡量正確與錯誤的尺子,並用這把尺子去丈量中醫。

雙盲試驗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雙盲試驗在醫學中地位被無限制地拔高,把雙盲試驗當做至高無上的準則來標榜西醫,並以此否定中醫存在的合理性。這種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存在著絕對正確的東西。這次疫情,阻止武漢中醫抗疫,與其說是人為的結果,倒不如說是一種觀察問題看待問題方法所引發的必然結果更為確切些。

相關焦點

  • 浙江兩醫院參與國產阿爾茨海默症新藥臨床試驗,專家:審慎樂觀
    「新藥的臨床試驗有嚴格的10多項入組標準,包括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阿爾茨海默病的痴呆診斷標準、記憶力減退時間和程度、精神狀態評分、頭顱核磁共振顯示大腦內側顳葉萎縮視覺評定量表等,試驗採用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進行為期36周的臨床試驗,最後數據統計到科研團隊後才會揭盲。」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記憶門診負責人、研究生導師彭國平博士說。
  • 全球首個AI雙盲隨機對照試驗發布,Wision AI的成功經驗在哪?
    此前,AI技術首次被納入歐洲消化內鏡臨床指南作為初步推薦時,其主要依據也是Wision A.I.進行的臨床試驗。醫療AI雙盲試驗的臨床價值雙盲——Double Blind,顧名思義是要將研究對象和研究者都「盲掉(Blind)」,讓雙方都不了解試驗的分組情況,而由研究設計者來安排和控制全部試驗。這種實驗設計能夠消除可能出現在實驗者和參與者意識當中的主觀偏差和個人偏好。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大面積斷貨!
    2020年1月6日晚上7點30分,忙了一天的藥店銷售人員小李(化名)在微信群中曬出剛購進不到一周的藥物:九期一賣斷貨了,並配了一個哭笑的表情。微信群藥店店員曬圖,九期一賣斷貨了九期一(通用名甘露特鈉,代號:GV-971)是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2019年11月2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上市,適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 英雙盲對照試驗功不可沒,鏈黴素成為國病神藥,但惡魔從未走遠
    即便到了現代,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1],結核病是全球範圍內十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單一傳染病中的頭號殺手,它存在於所有國家和所有年齡段。而且這種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當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者吐痰時,就容易傳播疾病,感染後的人終身發病的風險是 5~15%。但是一旦發病,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死亡率超過 45%。
  • 糖尿病患者福音將至!上海創新藥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
    最近,張江科學城企業華領醫藥宣布了Ⅲ期臨床研究28周安全評估階段的主要結果:針對二甲雙胍足量治療(1500毫克/日)失效的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在24周和52周治療期間,首創新藥多扎格列艾汀(dorzagliatin)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勠力同心 攻堅克難——抗塵肺新藥Ⅱ期臨床試驗患者招募順利完成
    在天下無塵基金的支持下,抗塵肺1.1類新藥——鹽酸替洛肟的Ⅱ期臨床試驗,於2020年9月30日完成最後一名受試者入組,240名受試者現已經全部招募完成,臨床藥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抗塵肺病創新藥的臨床試驗是一項科研項目,需要在有資質的綜合性三甲醫院進行。
  • 英國科學家測試新藥,聲稱:能讓新冠肺炎患者立即免疫
    英國科學家測試新藥,聲稱:能讓新冠肺炎患者立即免疫英國科學家已經開始測試一種新藥,他們聲稱:這種新藥能讓新冠肺炎立即免疫,並且,可以通過對那些接觸冠狀病毒的人,進行緊急治療來挽救許多生命。儘管這種抗冠狀病毒的疫苗,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啟動,但來自倫敦大學學院醫院NHS信託基金的病毒學家凱薩琳·胡利漢(Catherine Houlihan)博士告訴衛報:「這種藥的優點,是它能給你即時的抗體。」
  • 隨機雙盲實驗:讓騙子現形
    當我們要中醫藥也來做個「雙盲對照試驗」時,它們往往以「自成體系」為藉口逃跑了。在中國,中醫藥可以在不做「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的情況下大行其道,但是中醫藥想要走出國門就沒那麼容易了。在歐美,一種藥想要上市,必須提交包括理化、生物或微生物、藥理、毒理、臨床試驗結果在內的資料。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上市 仍需國際3期臨床試驗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崔爽)記者29日從「九期一」全球戰略發布儀式上獲悉,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正式在國內上市。患者可憑醫生處方,在全國各大專業藥房(DTP藥房)購買,每盒895元。
  • 新藥來了!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福音
    又有新藥,沒錯!2型糖尿病(T2DM)合併慢性腎臟病(CKD)的患者有福了。10月23日正式發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項三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CKD和T2DM患者中,與安慰劑對照組相比,使用Finerenone能顯著降低CKD進展和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Finerenone是個什麼神藥?
  • 香港大學教授公開質疑綠谷「新藥」九期一的療效
    通過公開的數據,尹國聖從統計學角度質疑 GV-971 的臨床意義和試驗設計。他認為,統計上的顯著性並不代表臨床上的顯著性或臨床意義。此外,他質疑 GV-971 「在二期試驗失敗的情況下三期試驗仍能啟動?並且藥物劑量和試驗的主要終點都相同。」 他還表示,如果 GV-971 優於其他已有的抗阿爾茨海默病藥物,採用非劣效性試驗要比設置安慰劑對照,更有說服力。
  • FDA批准九期一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 IND,你怎麼看?
    今天,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發布:4 月 8 日,綠谷製藥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文件通知,已批准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英文名:Sodium Oligomannate)國際多中心 Ⅲ 期臨床試驗 IND,該註冊自 4 月 3 日起正式生效。
  • 15日下午,阿爾茲海默病新藥GV-971、卵巢癌新藥則樂等開始談判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 經濟觀察網獨家獲悉,12月15日下午,包括上海綠谷製藥的阿爾茲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代號GV-971)、再鼎醫藥(納斯達克代碼:ZLAB)的卵巢癌新藥尼拉帕利(商品名:則樂)等藥品開始談判。
  • 速遞| 恆瑞醫藥氟唑帕利膠囊獲NMPA批准上市;君實生物PD-1抗體新藥...
    領星資訊欄目「Breaking News」每周高頻更新,內容包括國內外腫瘤新藥獲批情況、臨床試驗進展、行業動態等。每天只要1分鐘,輕鬆掌握一手新聞。(新浪醫藥新聞) 國外新藥獲批 【結直腸癌】默沙東K藥治療MSI-H-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獲歐盟CHMP推薦 臨床試驗進展 【肺癌】Q+K
  • 助力新藥研發降本增效 國產器官晶片破冰者大橡科技首批產品面世
    「患者在等待」。時至今日,新藥研發的長周期、高投入、高失敗率早已不是什麼業內秘密。藥企往往投入數十億人民幣,耗時十數年,卻只能默默吞下新藥研發失敗的苦果。對藥企而言失去的是金錢,而對於患者及其家屬而言,失去的則可能是生命。
  • 神隆與中生醫藥籤署合作協議 聯合開發潛力新藥
    此次合作結合臺灣神隆多年累積的研發實力與中生醫藥所具備的心血管疾病新藥開發經驗,也是臺灣神隆首件自先導藥物(lead compound)開發階段就投入的合作計劃。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臺灣神隆與中生醫藥將以中生醫藥自行研發之靜脈注射、適用於急性心衰竭的強心類藥物 Istaroxime 為科學基礎,預計通過分子設計修飾,研發出新一代適用於慢性心衰竭患者的口服劑型新藥。
  • 股價腰斬後終迎利好 澤璟製藥1類新藥進入三期臨床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徐紅),11日晚間,澤璟製藥(688266.SH)披露了公司1類新藥鹽酸傑克替尼片臨床試驗進展。據公告,澤璟製藥依據鹽酸傑克替尼片治療中、高危骨髓纖維化的II期中期臨床試驗結果,向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遞交了「一項隨機、雙盲、雙模擬、平行對照、多中心評價鹽酸傑克替尼片對照羥基脲片治療中高危骨髓纖維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I期臨床試驗」方案(方案號:ZGJAK016)並獲得同意,目前公司已啟動該項臨床試驗,正在招募患者。
  • 喜達諾(烏司奴單抗)再獲新適應症 成人克羅恩病治療進入白介素新時代
    強生公司在華製藥子公司西安楊森有限公司2020年3月12日宣布旗下喜達諾(STELARA )的兩種製劑,即用於皮下注射的烏司奴單抗注射液及用於靜脈輸注的烏司奴單抗注射液(靜脈輸注),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適用於對傳統治療或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拮抗劑應答不足、失應答或無法耐受的成年中重度活動性克羅恩病(CD)
  • 中寶藥業全球首創1.1類新藥硫酸舒欣啶III期臨床試驗啟動
    中寶藥業董事長張冠亞表示:「眾所周知,心律失常領域全球接近三十年來未有既安全又有效的創新藥物上市,硫酸舒欣啶臨床試驗承載了眾多臨床專家和患者的期待,我們非常榮幸能夠參與、見證這個過程。」一項針對普通人群的調查發現,通過普通12導聯心電圖檢出的室早患病率為1%,而通過24h或48h動態心電圖檢測則高達40%~75%。室早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步增加,在<11歲的兒童中,其發病 率 <1%,而在>75歲的人群中,其發病率高達69%。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臟病、二尖瓣脫垂等是室早常見的病因。
  • 輝瑞PDE4抑制劑獲批 五款臨床急需境外新藥有望下半年在華獲批
    Velaglucerase alfa已於2019年2月在中國提交新藥上市申請,目前正在審評審批中。2.Replagal(Agalsidase alfa,阿加糖酶α注射用濃溶液)Replagal是武田旗下一款用於α-galactosidase A缺乏患者(即法布雷病),提供長期酵素補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