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演員請就位》第一季的時候,覺得陳凱歌導演的點評精準動情,從角色感情深處去剖析,讓演員們茅塞頓開,讓觀眾們醍醐灌頂。
可是這次的第二季,我真是有點看不懂陳導的立場了。
節目組製造了S卡,對其模稜兩可的定義,看似是為了收視率刻意製造的各種軒然大波,實則挑開了演員生存的真相:
演技好壞不重要,導演喜歡就是好!
這個真相在郭敬明發S卡給何昶希的時候,就已經揭曉!只是第一個敢剖開真相的人,成了被炮轟的對象。
那時郭敬明是怎麼說的?他說他選的是想合作拍戲的人,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審美以內的人,我喜歡就是好!
他給S卡定義了student, 演員來到這個舞臺,就是來學習的;
seed, 希望在演員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special,我選我覺得獨一無二的演員。
真可謂舌燦蓮花。他化身為識人的伯樂,想要給予新人演員信心,想要」傳道、授業、解惑「。當時聽來真是對競賽節目的褻瀆、是對導演職權的濫用、是對其他認真努力的演員的不公,惹得大眾咋舌,一時間招來萬眾唾罵。
抨擊他的人,有站在「公平」制高點的導演、有真正務實的老藝術家、有一幹為踏實演戲的演員們鳴不平的熱血觀眾。
當時陳凱歌導演的一番慷慨陳詞,更是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一句話:「It's such a big surprise!」
他在後臺採訪中說:」如果給予這個演員一個S卡,是會誤導這個稚嫩期的演員。對青年演員我覺得確實應該採取平等的態度,這個也是我們來到這個節目一直以來的態度。我再三強調了我說這張S卡,是我們四個導演對於一個演員的一段表演所作出的評價的結論。如果不是那樣的話,我覺得還有公平可言嗎?「
多好的話!對S卡有清楚的認識,對自己作為評委和導演職責的明確,公平公正,沒有私慾。
相形見絀,郭敬明的言論和行為更似譁眾取寵,有失」在其位,謀其政「的資格。
其實,四位導演都是有代表作的,爾冬陞和趙薇都是演而優則導,陳凱歌一部《霸王別姬》封頂,郭敬明的商業片就顯得格局很小,再加上他是半路出家,從一位陷於抄襲醜聞的作家,亦步亦趨地自學成才當了導演。很多人是看他不起的。
所以,他的直言不諱,大家大肆批評。
可是最近一期的節目,又弄得觀眾匪夷所思了。難道說郭敬明開了先河,開對了?陳凱歌導演的立場又變了?
先說王鏘這一組的《門徒》吧。
婁藝瀟飾演昆哥的妻子,四平不穩,演技沒有什麼可挑剔的。凱歌導演說了她每一次排練的臺詞都是不一樣的,說明她會運用當時的環境和心境,把每一次排練都當作一次新的演出來對待,靈活機動,同時也是準確的。被凱歌誇為「非設計性的感性演員」。
張海宇飾演昆哥,張弛有度,完全跳脫了上一次和孫千合演的《我是路人甲》形象。短時間內,從一個憨憨傻氣的人物,搖身一變一位有情有義的黑社會老大形象。
王鏘飾演臥底阿力,對這種複雜人物的刻畫還是略顯稚嫩。和昆哥的親近感略顯不足,畢竟人家是要把全部身當繼承給你的,可是王鏘沒有接住這份」深情厚誼「的戲份來。
在其他兩位的對比下,王鏘的總體感覺還是僵硬了點。
雖然我很喜歡王鏘的電影臉,可是在這部作品裡,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的實力弱於婁藝瀟和張海宇,凱歌導演最後的選擇,卻出乎意料。
他沒有選擇誇獎的婁藝瀟。
凱歌導演的標準怎麼變了?他之前不是說發卡是對一個演員的一段表演所作出的評價的結論嗎?當然,也許凱歌導演跟演員們朝夕相處,他會從排練的過程中,看中了王鏘存在的潛力。這也無可厚非,畢竟王鏘在上一場的《以家人知名》中,表現還是挺入戲的。
可是他對孫千、陳宥維的《甄嬛傳》這一組的選擇,卻讓人大跌眼鏡。
這一組的確很難選,應該是個直接淘汰的組。
劉芮麟演得中規中矩,就像個念臺詞的機器,沒有出錯,但沒有君王知道愛妃和弟弟有私情的「震怒」。剛出場的時候,甄嬛問:「能讓皇上如此震怒……」 哪裡來的震怒?感覺他是來詢問別人家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戴綠帽子的事情。
孫千,前面一場的《我是路人甲》奪得傲人成績,有點飄了。非得挑戰跟自己形象和閱歷相去甚遠的正劇,自己演也就算了,還非得挑了上一場被狠批的陳宥維。
論搭檔的重要性。要不是上一場張海宇的帶動,她未必有那樣的成績。而這次,兩位演技小白碰到了一起。
明明在排練的時候,凱歌導演已經指出了很多次她故意說話說得這麼慢的缺點,在演出的時候她仍舊是這個腔調。就像一個還沒長大的小女孩,非得要偷媽媽的高跟鞋來穿的感覺。所以演不出甄嬛的氣場,就特意放慢速度說話來顯示「老氣橫秋」?!
陳宥維,其實這裡已經比原先的「夜華」進步了,受了凱歌導演的調教,還是有了好轉。可是畢竟還是菜鳥,也沒有這方面的悟性,只能照本宣科地照著導演說的來做,的確說話聲音在刻意提高。可是對著面前要為之去死的愛人,觀眾絲毫感覺不到他的「愛」。
尤其喝了毒酒之後,整個狀態不僅沒有一點悲劇,一點都沒感動觀眾,反而成功把觀眾逗樂了。
三個人的確都表現得不好,凱歌導演要保一個,為自己掙個面子,也是意料之中,但是沒想到他保了陳宥維。
聽聽他選擇陳宥維的理由:「為了繼續鼓勵他往前走。為了鼓勵他,日後成為一個非常好的演員。」
回憶上一期郭敬明給了何昶希S卡的時候,說的「student, seed, special",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意思?!
人家為了鼓勵新人,你big surprise,現在自己卻鼓勵上了。我只能說:What a big surprise!!!
當然凱歌導演可以辯解,我給的不是S卡,只是A。但之前可是說過,導演的評選是針對於一個演員的一段表演所作出的評價的結論。起碼在這段戲裡,劉芮麟可是完全照著凱歌導演的建議在演的。「可以是個年輕君王」,可以「戲說」。雖然劉芮麟處理得不夠圓滑,但看得出來他的演法就是照著凱歌導演的建議來的。
所以凱歌導演能在最後「紆尊降貴」地說:「感謝你們對我的信任,感謝你們,我未必正確的建議,你們也接受了。」
可是凱歌導演沒有選擇劉芮麟,也沒有選擇孫千,而是陳宥維。
這讓我想起,上一季的《演員請就位》,毛曉慧、祝緒丹、佟夢實演的《仙劍奇俠傳》,三個人也是演得不堪入目,但是陳凱歌竟然挑選了最受爭議的毛曉慧,給出的理由更搞笑,是同情毛曉慧至今沒有一部影視作品播出。
好吧,陳凱歌的「出爾反爾」,真是讓觀眾當頭棒喝。
郭敬明才是最坦蕩的人,從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導演就是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無關演技。
陳導一開始「道貌岸然」,大聲譴責。可是事實上,他也做著和郭敬明一樣的選擇。
公平?都只存在在自己個人的標準裡,而已。
追劇分泌內啡肽,吐槽釋放多巴胺!
近期其他熱劇劇評,可點擊下方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