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7月25日連雲港訊 昨晚上七時剛過,東海縣張灣鄉四營村黨建產業園前的百姓大舞臺,村民們和著音樂的節拍,興高採烈地跳著廣場舞。
「別看天氣那麼熱,群眾跳舞的熱情一點也不低,每天晚上都有百十號人前來參加活動,上到百歲老人,下至五六歲的孩子。」現場維持秩序的四營村黨建專幹、村網格員張懷禹如是說。
三伏天,夏日的夜晚熱浪襲人,張灣鄉轄區內的大小文化廣場卻十分熱鬧。村民們吃過晚飯,紛紛走出家門,來到村中的文化廣場,男女老少在廣場上的扭扭腰、伸伸腿,活動活動筋骨,自編自演他們自己喜愛的廣場舞,舒緩著勞作一天的辛勞。孩子們則在廣場旁嬉戲,有的還跟著大人們翩翩起舞,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小廣場,大舞臺。生活富了,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強,提供更加便利、適合農村群眾精神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務作為一項民生任務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近年來,張灣鄉以黨建為統領,依託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創新實施「黨建+文明實踐+文化」,圍繞服務惠民、發展為民、文化樂民的總體思路,結合鄉村公共空間治理、環境整治,利用鄉村邊角地塊,統籌規劃建設文化廣場,積極搭建群眾家門口公共文化服務平臺,並先後投資300多萬元,對村級文化廣場進行擴容和提檔升級,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和生活質量,使農村的文化生活真正「活」起來,文化廣場逐漸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中的一片新天地。
「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我們鄉黨委、政府越發感受到文化廣場建設的重要性,為此,我們堅持多布點、廣覆蓋,讓百姓人人有機會、有條件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張灣鄉黨委書記劉靜介紹道。(彭獻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