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炮灰的尊嚴,平民的史詩,民族的血性

2020-12-27 銳評集中營

《八佰》所呈現的,其實不過是一堆炮灰的故事。

一邊地獄,一邊天堂;身處地獄,守衛天堂。

儘管圍繞四行倉庫守衛戰,圍繞這堆平民炮灰,有關歷史觀爭議從未消散。

但5000多萬的點映票房,向死而生的家國情懷,有戳中淚點、洇溼口罩的動人時刻,無疑都讓《八佰》成為這個夏天的流量擔當。

至於3.9萬觀眾在豆瓣打出8.1的高分,則讓人感覺理所當然。

為炮灰張目,為平民作傳,為小人物刻碑的擔當,更讓人動容不已。

恰如管虎所言,片名所以用大寫的「佰」,是為凸顯作為部首的「人」。

「八百壯士」的稱呼,源於國軍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一句謊言。

實際堅守上海閘北四行倉庫的壯士,僅420餘人而已。

為壯我聲威,威懾日軍,謝晉元對外虛報兵力為800人。

一個早已塵埃落定的事實是_無論800,還是420,棋子們的卑微命運早已提前被大人物論定 。

或者說,大時代這口殘酷的鍋下,當進駐四行倉庫的命令下達,「八佰」本來註定會是一顆顆微不足道的炮灰。

光頭派他們守衛倉庫的目的,本不是為了守住,更不是為了追求打贏。

而是試圖用這座人肉沙盤,來吸引國際關注,以此引進國際調停。

至於國際觀察團的飛艇,則每天在四行倉庫上方飛行,用望遠鏡和鏡頭忠實地記錄這場力量對比懸殊,寡不敵眾的撕殺。

而這些場景,不管如何殘酷,對遙遠的布魯塞爾來說,都只是供大佬們冷眼觀察的微型棋盤而已。

血淚交融的人間煉獄,可能也喚不來心理上的同情、口頭上的聲援。

而僅就擔當炮灰角色的小人物而言,脊梁並不是一開始就是挺直的。

他們也都是平凡的,有血有肉的,有各種缺憾和缺點的個體——

端午讀過私塾,縣城都沒去過,他的本意,是去看一眼大上海的模樣;

「老炮兒」羊拐嗜煙如命,他最盼望下輩子嘗嘗戀愛的滋味;

老算盤則只會打「小算盤」,篤信「死掉就什麼都沒有了」,一直伺機逃走……

每個人,都有情有欲,有愛有恨,有算計,也有心事。

就連口音,也五花八門,遍及東北、湖北、河南、廣東……

或許,許多人會像租界裡的那些人一樣認定——二戰宏大敘事中,區區四百兵的生死,不過是巨頭角力、國際博弈的狹小一隅,毫不起眼的一隅。

但當時代的隆隆炮火,把他們齊刷刷裹挾進戰爭的洪流,就在四行倉庫這個命中注定要打敗仗的地方,在命中注定的歸宿——墳墓中,420位血性男兒深藏內心的血性和家國情懷一步步被激發出來。

或者說,註定要被犧牲的炮灰們置之死地而後生,憑著一腔熱血,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為了民族的尊嚴而拼死一搏。

他們踏著日軍的屍體,踩出一條用血性與抗爭鋪成的道路,成長為「我們的魂可以離開我們的身,槍不能離開我們的手」的平民抗戰英雄。

他們用四天四夜感天動地的堅守,書寫了一部平民抗戰史,贏得了屬於小人物的尊嚴和榮光。

「生難做人傑、死亦非鬼雄,但是,他們活過。」

當陳樹生主動請命,身上捆滿炸藥跑入日軍中,與倭寇同歸於盡;

當年輕的戰士在白色的襯衫上,用鮮血給遠在四川大巴山的母親留下八個字: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當被問及「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還這麼拼命抗爭,有什麼意義?」

他們大義凜然地答道:

「意義?這裡是我們的家!」

從自私怯懦、恐懼戰爭、畏避日軍,到最後自發自願地英勇抗爭雖死方休。

民眾的血性,民族的向心力,就這樣一點點被戰火催生和喚醒。

四行倉庫裡,壯士們用血肉之軀守衛家國,而他們寧折不彎的意志,逐漸感染著河對岸的民眾,為他們而動容,為他們而群情激昂地豁出去,拼卻性命也要加入英勇抗爭的洪流。

這是一個抗日鬥志被逐漸激發,深藏心底的民族血性遞次復甦的過程。

這是一個從一部分人的覺醒與拼死抗爭,到全民族抗戰的大合唱大洪流的過程。

這也是民族抗爭史的真實寫照。

時隔八十多年,當這一個個瞬間被還原,依然還會接連不斷地轟炸著觀眾的淚腺,鼓舞觀眾的情緒。

所以,有理由相信,《八佰》的真正野心,在於為光耀千秋的小人物立傳,書寫一部小人物為主導的平民英雄的抗戰史。

而管虎做到了!

#八佰##管虎#

相關焦點

  • 【電影推薦】《八佰》八百壯士,血性和尊嚴的傳說!
    《八佰》8月31日開啟火熱售票   場次座位都有限,搶票呀!還有黃志忠、李晨、魏晨、歐豪、俞灝明等一大波演員,這些大明星在《八佰》裡,全部扮演當年那些平凡的英雄。他們每個人身上都不完美,但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們毅然決然,身赴國難。
  • 《八佰》:謳歌壯士血性,弘揚民族精神,提振行業信心
    《八佰》將視角對準了1937年10月底的上海,藝術化地再現了八百壯士守護四行倉庫的戰鬥。這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也是最為特別的一戰。其他部隊都撤走了,只留下了這八百壯士(真實人數只有四百多),來抗拒人數遠多於自己、裝備遠強於自己的敵軍,是為了提振國人的士氣,也為了爭取國際輿論的支持。但偏偏是這樣一場戰鬥,能奇蹟般的堅持了四天四夜,生生打出了變數,打出了懸念,也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與尊嚴,打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韌勁和堅持。
  • 管虎新電影《八佰》,拍出了一個民族的史詩
    《八佰》昨天終於在全國上映了。不過在上一周也就是14日開始,就已經在全國開始大範圍點映,經過一波口碑的傳播,這部電影已經在朋友圈傳瘋了。大家都爭相走進電影院去看這部電影。而且很多人都不敢走進去看,所以到了《八佰》的上映,才算是徹底激活了整個市場。
  • 田園聊電影:《八佰》一場民族尊嚴之戰
    電影《八佰》講述的是由謝晉元為團長的88軍駐守蘇州河岸四行倉庫,誓死抵抗日軍侵略,為國家民族尊嚴而戰的事跡。歷史背景是淞滬會戰,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這次戰役。一封封家書是一個個血性男兒的民族大義。 剛開始保安隊出來的端午、老算盤和姜武演的瓜慫、羊拐包括小湖北嚇到腿軟。他們只想回家,他們還想著家裡沒割的麥子。在一場處於完全被動的戰場環境下,在還有苟且可能的前提下,每一種選擇似乎都情有可原。
  • 《八佰》:炮火中崛起的民族
    >今天我去電影院看了《八佰》,這部史詩級的電影,也算是解開了我心中的一個「結」。《八佰》這部電影,我不想談論它的製作恢弘,也不想談論它的耗時、耗資,因為在我看來,這些評價用在它身上已然不適合,它的本質,其實是一部民族找回認知的史詩。
  • 觀《八佰》有感:致敬華為,做企業太缺乏血性和無畏精神了
    ,以彰顯「政治正確」的立場……看得出,為了「死而復生」能夠上映,《八佰》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加之疫情,沒有哪部國產大片願意當炮灰在這個時候上映,《八佰》也算「因禍得福」,否則太多JIANGJUN阻撓這部電影上映了。
  • 《八佰》點映口碑爆棚,看點曝光「血性壯烈」「場面震撼」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影片《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在日本侵略者圍困下,堅守四行倉庫的故事。
  • 史詩戰爭大片《八佰》8月21日全國上映!
    《八佰》終極預告預告片中,被戰爭裹挾的底層士兵,有掙扎有牽掛,而大敵當前,他們卻捨棄小家挺身而出,激發了熱血無畏的精神,為子孫後代再不受辱奮勇抗戰。《八佰》改編自抗日戰爭史上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對於英雄和歷史,最重要的態度是尊重。為了最有質感的還原這段歷史,劇組歷時一年半打造了四行倉庫和對岸租界的實景,並開掘了一條真實的蘇州河。劇本反覆打磨了40多稿。
  • 人性與血性——電影《八佰》觀後
    人性與血性——電影《八佰》觀後閻鈺虹 時下,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觀眾群中出現了褒貶不一的聲音無論是在外力還是內力的作用下,「逃兵」們最終放下了恐懼和膽怯,神情堅定,心無旁騖,在家國大義面前,戰士的血性在硝煙中激蕩揮灑,中國脊梁始終像國旗一樣屹立不倒。 影片從片名《八佰》就可以看出,其表現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導演故意削弱謝晉元作為團長的核心刻劃,有意打造一座激蕩人心的群像精神堡壘,這自然加大了影片刻劃人物的難度,考驗導演和編劇的功力也在於此。
  • 電影《八佰》與愛國主義教育
    最近電影《八佰》熱映,雖然對影片本身質疑聲不斷,但片中所展現的民族精神不容抹殺!在民族危亡之際,中華兒女的熱血情懷可歌可泣!《八佰》所展現的,只是抗日戰爭中的慘烈一幕:八佰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敵人人多勢眾,裝備精良,狂傲兇殘。其實,八佰壯士都明白:這是為民族尊嚴而戰!有些人對這部電影吹毛求疵,抓住一些細節不放,其實是不懂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無論戰爭結局如何,八佰壯士能在極端險惡的形勢下,堅守孤島,血戰兇頑,彰顯了民族大義和血性擔當。這部電影,確實讓人看得盪氣迴腸!
  • 《八佰》超燃臺詞,這部史詩戰爭片,哪句戳中了你的心?
    「南,是生的彼岸;北,是死的墳墓;中間,喚醒的是沉寂已久的為人的尊嚴與血性!」「八佰」是什麼?1937年,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孤軍,以寡.迎眾,血戰4天4夜。「八佰」,是這群勇士共同的名;"八佰」,是一河隔出天堂與地獄的戰爭史奇觀;「八佰」,更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的英雄縮影。影片剛開頭,第一的反應就是心跳加速了,不知是不是來自於民族的熱血和緊緊圍繞的連聯,那一瞬間就是那樣的緊張。
  • 《八佰》貫穿民族精神的抗戰大片
    目前,全國正在熱映的抗戰影片《八佰》,講述淞滬會戰期間,八佰壯士固守四行倉庫、與日軍死戰、保衛同胞的故事。只不過其戰鬥的慘烈程度和壯士的英勇壯舉,沒有像現在影片《八佰》那樣,表現得更加全面、具體和充分。
  • 《八佰》:愛國主義的戰爭史詩
    影片展現的並非飄渺虛空的偶像,而是軍民一心、抵禦外辱的戰爭史詩。平凡人物經過戰爭的洗禮和升華,構築了中華民族的英雄群像。這種不畏強敵、眾志成城的精神是跨越時空的。今天的觀眾,依然會被這種精神所鼓舞。這是新時代語境下,對不懼犧牲、同仇敵愾的民族精神的一次全新詮釋。歷史上,「八百壯士」喚醒的民族情懷,今天更應該放在更大格局中去珍視。
  • 《八佰》將士許國,熱血終不負
    八佰是一場喚醒民族意識與家園情懷的戰鬥是上海戰場最撕心裂肺的真相將士許國,熱血終不負>國產巨製、《老炮兒》之後管虎導演又一力作《八佰》宣布定檔8月21日,進軍暑期檔影片聚焦抗日戰爭中日首次正面交鋒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堅守上海最後的防線《八佰》是一首中華民族弱亂之際的熱血輓歌
  • 小人物亦有民族氣節,看完《八佰》後我想對他們說聲謝謝
    》肯定是一齣好戲,但《八佰》的好看程度又頗有些出乎意料。影片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打響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故事將視角集中在被時代裹挾的小人物裡,呈現了他們於戰爭這種極端環境下的民族意識覺醒與爆發。作為一部戰爭片,《八佰》難得的是沒有走簡單快捷的煽情路線,也沒有給角色設定得戰無不勝,而是完整地展現了每個小人物的弧光。
  • 《八佰》上映看哭觀眾,票房破千萬,講述蘇州河畔的民族尊嚴之戰
    電影《八佰》,讓人們等了463天,如今終於上映,網友看的是熱血沸騰!就在8月14日,《八佰》開始了第一輪的提前點映。網上點映截至目前,《八佰》14日點映預售票房已過千萬,20萬影迷將在第一時間觀賞該片。因為《八佰》並非全國大規模點映,只是局部城市的局部影城有點映,開放場次非常有限,當日場次佔比只有3.6%,因此預售成績是非常理想的。
  • 充滿血性與魄力的《八佰》
    「八佰」看完,8分夠了一年多的等待,抱著很大的期待來看,可圈可點,足夠好看,沒能有機會看到近三小時的版本有些遺憾。戲外「八佰」那些爭議沒必要再講,只論電影,在當下這個時間點能上確實很驚喜。大篇幅展現的第一場交鋒裡,自爆式進攻充滿血性,賺足淚水,即使我在鄭愷扮演的陳樹生跳樓前才認出他,也還是讓我嗓子眼堵得慌。護旗的段落也讓人感動,鮮活生命逝去的背後充滿了對家與國的擁護,一個個小人物個體匯聚成了「八佰」,充滿力量,更讓電影充滿生命。
  • 你今年絕對不能錯過的電影八佰
    萬眾期待的史詩級戰爭片《八佰》點映終於來了!接下來絕對不涉及劇透大家可以放心閱讀《八佰》改編自抗日戰爭史上著名的非凡的故事要有非凡的視角,《八佰》最令人期待的地方,是故事裡的每一個小人物,導演李晨、魏晨、歐豪、俞灝明等一大波演員,這些大明星在《八佰
  • 影評《八佰》:中規中矩
    這是小人物的悲哀,也是多數平民的絕望。為了活下去,竭盡所能,放下尊嚴,俗話有言:好死不如賴活著。從這方面來看,管虎是想把戰爭真實的一面展示給觀眾的。這天下,已無退路;我身後,有想保護的人;而這國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 電影公元·超前點映 | 8月14日《八佰》點映預售開啟
    由管虎執導史詩級戰爭大片《八佰》開啟預售。8月14日19:30點映!亂世小人物戰場眾生相民族大義面前最浪漫的故事是一場必敗之戰,一群不退之人,為彼時弱亂的民族留下一段有關血性和尊嚴的傳說!活動一:奉天警署怪探聯盟八佰聯名演繹活動內容:《八佰》主題怪探聯盟密室,快閃番外融入,多支線任務,尋找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