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樂隊的夏天》最大的意難平是傻子與白痴的一輪之後就被淘汰。但,有才華的人總不會停止歌唱。今天看了傻子與白痴在騰訊視頻的線上演唱會,感覺補足了遺憾,還有一些額外的收穫,我發現傻子與白痴音樂美學表達的統一性,從專輯《夜長夢少》延伸到演唱會。
、
此次演唱的曲目非常本質,《HoydeA》《5:09a.m.》《5:10a.m.》《美好前程》《流離的時間與流離的你》《視線所及只剩生活》《夜長夢少》《冬五環》《十九》《象牙舟》《你終究不愛這世界》…… 幾乎全部出自專輯《夜長夢少》。喜歡這張專輯的人,或許對演唱會的主題「夜歸」有自己的理解,我理解的是,「夜歸」是專輯「夜長夢少之後的歸來」,簡稱夜歸。
整個現場,最能代表傻子與白痴「夜歸」主題的歌,應該是那首最初的《5:10a.m.》,無盡悵惘又浪漫自恰的一首歌。這首歌對傻白與傻白的歌迷都有特別的意義,這是傻白髮行的第一首歌,也是蔡維澤登上《明日之子第二季》的第一首歌,換句話說,這是人們認識傻白、認識蔡維澤的第一首歌,也是蔡維澤在內地音樂綜藝行走的起點。
蔡維澤憑藉《5:10a.m.》在《明日之子》收穫更多的聽眾,後來這首歌成為專輯《夜長夢少》的ending曲目。再後來,傻子與白痴來到今年《樂隊的夏天》,把《5:10a.m.》帶上舞臺。這次的「夜歸」演唱會,再次演唱《5:10a.m.》。從某個角度來說,這首歌是他們的起點,也是他們音樂的縮影。
儘管傻白在很多舞臺都唱過《5:10a.m.》,但編曲與舞美都不重複。《明日之子》舞臺版本是獨唱的青澀;《樂隊的夏天》版本做了新的編曲,前半部分的鬧鐘音效有輕輕的靠攏感,後半部分更Chill。這次線上會現場版本,樂隊的狀態更自如,藍色的VJ更迷幻。從錄音室版本到不斷改編的Live版本,其中不變的,是傻白式的音樂人文思考與:當代年輕人淺淺的喪與愁,遊蕩,迷茫,掙扎,迷幻。
其實臺灣年輕樂團的作品裡都有無處可消愁的喪。曾經有次採訪落日飛車的時候,國國說,由於經濟飛速發展,年輕人們已經不會過分在意以職業謀生,在此之下,有了新的抱負與悵惘。而以傻子與白痴的樂隊,往往因為真實地輸出這種悵惘,所以可以得到年輕人的共鳴。 ——儘管止步樂夏,但並不妨礙他們繼續表達。
我認為傻白把音樂美學表達的統一性從專輯《夜長夢少》延伸到演唱會,其實是感知到這次演唱會的選曲、概念和以夜色為氛圍的場景設定,都在指向和再現傻白的喪與浪漫的氣質。
在騰訊視頻看完傻子與白痴的線上演唱會,一個很特別的感受是:有才華的人不僅會有自己的舞臺,而且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舞臺,他們終將在適合自己的舞臺上閃閃發光。
其實在我看來,蔡維澤和梁博是一類人,是年輕男歌手中願意沉浸在音樂裡打磨自己的人。他們懂得保護自己的羽毛,別人爭先恐後用跑的,他們用慢慢走的,所以做出來的音樂踏實。
回看指路:http://v.qq.com/x/cover/mzc002009cbgt8y/g00340ccbel.htm
「夜歸」演唱會之後,傻子與白痴大概率會推出自己的新作品。總之,我會一直支持傻白。
文/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