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疫情嚴峻的日子,每天宅家,春天卻不會因為疫情的影響悄然而至,花友們要開始收拾心情種植植物了,索性我們今天不談疫情,還是回歸到種植上,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天高雲淡姐的文心蘭經驗,雲淡姐是種花能手,繼上一篇小蒼蘭種植攻略以後,這次她又給我們分享了她種植幾年的文心蘭經驗,宅家的你就和常常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以下文字及圖片由天高雲淡整理書寫,版權歸她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
=============================================
被文心蘭種草是3、4年前了,它花型雖小但精緻且勝在量多,還有淡淡的甜香味。在2017年10月份入了一盆粉色,2018年10月又入了一盆白色。其實文心蘭的花色和花型有很多種,比如,還想再入一棵深紅色的(這裡給雲淡姐承諾今年秋天出苗送您一盆嘻嘻)。。。下面就將我這幾年養的兩盆文心蘭經驗小結下,供花友們參考:
1、總體難易係數:★★★(總共5★)
總體而言,根據個人的養護經驗來看,文心蘭與中國蘭、蝴蝶蘭及牡丹這些相比難度還是算比較小的,甚至比小蒼蘭還要小,因為它沒有休眠期,不用起球或避雨控水。大部分花的養護基本上離不開光、風、水、肥、植料五要素。
2、養護環境需求:
養護環境就是五要素裡面的光照和通風,這是它們的微生態。文心蘭對日照時長的需求不大,強日照下容易焦葉,所以我將它們一直放在室內的靠南邊飄窗上,平時開窗通風。春秋天周末有太陽的時候,偶爾會拿到陽臺上曬曬太陽、吹個小風啥的(去年秋老虎的時候大意了,兩天下來部分葉子就明顯被曬傷)。夏天太陽高,所以飄窗口上幾乎曬不到太陽,可以輕鬆度夏;而冬天太陽矮,剛好有斜斜地暖陽曬著。
3、植料和花盆的使用:
兩盆文心蘭都是買的帶花苞的盆栽,植料是純水苔,所以我就一直採用水苔養,好處是簡單省事還乾淨,澆水頻繁也比一般的盆栽要少得多。建議水苔一般1年左右要換下,否則時間長了感覺養分跟不上,新發的芽點數明顯下降。文心蘭對花盆的要求也不高,實踐來看,用陶盆或瓷盆對養護的效果沒有太大的差別。下面是買來時剛上盆的樣子(左上是17年入的粉色,右下是18年入的白色,花劍要多些)及它的生長環境,根據觀察,基本上有花苞後至少要1個月才能開花:
4、如何澆水:由於用純水苔種植的,而且後面換了瓷盆,所以澆水的頻率大大降低,我的養護環境下基本上2周甚至1個月才澆一次水。當然,這個要根據花友各自的環境來看,不能簡單按時間。判斷要澆水的方法是,用手指頭按下水苔大概1CM深的樣子,如果按下去還是幹的,那就要澆水了。
5、如何給肥:文心蘭對肥料的需求不算大,遠比不過芍藥、牡丹及百合這些吃肥大王。在第一年裡的養護裡,基本上就是給點花多多1號的水溶肥,而且還是給別的花澆肥時順帶給它澆點。後來看它花開得不錯,肥料才給得稍勤快點。有花苞後一般是給花多多2號的水溶肥。最大給肥點是花後的4、5月份,這時候開始冒新芽,新芽多意味著當年花劍也會相應的多,可以加點顆粒肥。去年底在出花苞時,發現粉色的只出了兩支花劍,突然想起它的水苔已經用了兩年從來都沒換過,有機肥也沒有給過。所以將它們各自盆裡上半部分的舊水苔給換了新的,再加了有機肥和顆粒肥。一排左圖底下一圈就是發的新芽。養好新芽後,就是坐等爆花了。
6、花後怎麼管理:
開花大量地消耗了植物的養分,所以在花後及時修剪殘花很有必要,一般是沿著花劍的根部直接剪掉,別忘記這時候抓一把顆粒肥給人家補一補。
7、常見的病蟲害:在三年的文心蘭養護裡,幾乎沒有發現蟲害,但會出現焦葉尖的現象。我一般就是把焦的葉尖給剪了,不做其他任何處理,也從不打藥。
最後,以今天拍的一張夕陽下的文心蘭美圖結束。
2020/1/31寫於杭州
==========================================
最後嘮叨幾句,這些日子每天都被各種新聞刷新認知底線,喘不過氣,我最近常常在想,我們的一生,究竟會經歷多少困境呢?疾病、意外、天災或者人禍,哪怕我們傾盡全力似乎也無法阻擋這些的發生,就拿這次疫情來說,實在沒辦法將自己置身事外,因為它關係到我們自己和最親的人的生命和權利,關係到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怎樣活著,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獨立思考,去辨別以及追問這個世界的真相,也是我們活著的意義。雖然每天揪心於不斷上升的確證病例數字,可是日子依然要過下去,壓力大的時候,摸摸土地,種種植物,修剪枯葉,亦或者看看剛冒出的新芽,哪怕太陽要下山,可是同樣也照得大地一身金色,然後歸於寧靜,就像雲淡姐最後一張照片一樣,去感恩當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