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臨死前或因大腦缺氧產生愉悅感?是否科學

2020-12-22 快速問醫生

「瀕臨死亡」是一種什麼感覺,是恐懼、解脫亦或者是不舍?只有真正歷經過死亡邊緣,又重回「人間」的人才能體會!

醫學界認為,有些人在遭受嚴重疾病或床上之後,又被救治回來,他們就可能會經歷所謂的「瀕死體驗」!

根據著名的醫學雜誌《急救護理》發布的研究來看,那些報告自己有過瀕臨死亡體驗的人中,在整個過程內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量有明顯升高,並可能遭受過缺氧體驗。

研究人員曾對52名心臟病患者進行了研究,其中有11位患者在心臟病發作時,有過臨近死亡的經歷。更是有數據證實,10%~25%的心臟病患者都經歷過瀕死體驗;

但是,他們並沒有歷經所謂的恐懼、難過感,反而是感到了平靜愉悅,有的患者甚至描述自己走向一個很亮的地方,看起來就如同天堂一般。雖說出現這種情況的確切原因並沒有得到證實,但是專家認為大腦缺氧和瀕死體驗之間存在關聯。

更是有專家直接指出,所謂的瀕死體驗,比如精神愉悅、走向光亮處等,實際上就是典型的缺氧症狀。

當心臟供血受到阻礙時,就會造成心臟疾病的發作,同時對大腦的供血氧造成影響,導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具有毒性。

受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心臟病發作時的疼痛感影響,大腦就會釋放出具有止痛作用的內啡肽成分,臨床上也將其稱為胺多酚,這種成分就會讓患者產生放鬆心理,從而出現一系列愉悅、看見天堂等症狀。

所以瀕死感並非是天堂發出的接待信號,它只是大腦缺氧的表現而已。除了瀕死感以外,「迴光返照」同樣也能用科學來解釋!

當一個人的生命即將終結時,大腦就會接受這種危險信號,不自覺調動身體的潛能,呈現出「垂死掙扎」的狀態。

受疾病的影響,到了終末期階段後,患者心肺和各器官功能已經衰竭,身體因此處於缺氧和二氧化碳滯留的狀態下,大腦就會接收到各器官發出的求救信號。

當大腦獲悉到人體即將死亡的信號之後,就會做出「最後的衝刺」,刺激體內各腺體分泌激素,包括腎上腺皮質以及糖皮質激素,這些本用來應急的激素大量分泌,所以在短時間內患者會有症狀緩解表現,甚至是面色如常、能和人正常交流等。

另外,患者在臨終前的一段時間,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也會分泌,讓機體處於短暫的亢奮狀態,持續幾小時或幾十分鐘。當這些激素被消耗殆盡時,死亡的鐘聲也會敲響。

所以,無論是瀕死感或迴光返照,其實都是大腦缺氧後引發的一系列表現而已。對於長期受到疾病折磨的患者來說,靠藥物維持痛苦的活著或死亡,究竟哪一個才是解脫,也許只有患者自己心裡清楚。

每個人在面對死亡時,都不能鎮定自若,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健康活著,享受每一天的喜怒哀樂!

相關焦點

  • 產生幻覺?靈魂出竅?臨死前的最後一刻,大腦究竟在想些啥?
    來源:環球科學製圖:布賴恩·斯託弗(Brian Stauffer)在瀕臨死亡時,一些人會產生神秘的大腦瀕死體驗,如疼痛感消失、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感覺自己脫離肉體,飄浮在空中等。雖然難以直接研究這類特殊的體驗,但科學家能通過產生相似體驗的實驗,揭示在極端條件下,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 大腦缺氧...
    大腦缺氧... 有些人在遭受嚴重疾病或創傷後,又被意外救回來,那他們就可能會經歷所謂的瀕死體驗。根據醫學雜誌《急救護理》(Critical Care)曾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報告自己有過瀕臨死亡體驗的人,在此過程中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並可能遭受缺氧。研究人員檢測了三家大型醫院的52名心臟病患者。
  • 大腦缺氧了怎麼辦?
    大腦缺氧的表現:沒有很大的體力消耗卻感覺疲憊,心力交瘁,情緒波動大性情改變、困的要命卻睡不著,嚴重時會伴隨1和2所述的大腦缺氧表現。這個原因分兩點:第一,長時間的腦力勞動會增大大腦對氧氣的消耗速度,而大腦對氧氣的這種過度的消耗,並不能引起人體代償性的呼吸速度、心跳加快(原因還不清楚)。第二,然而大腦對缺氧敏感,對於人體其他器官來說完全可以忍受的低氧狀態,對於大腦來說是不可饒恕的,於是就會出現上面描述的缺氧症狀。
  • 如何快速改善大腦缺氧症狀
    快節奏以及高壓力的生活以及工作讓很多人經常會出現大腦缺氧的情況,尤其是一些腦力工作者,更容易出現有大腦缺氧的症狀。
  • 人類意識究竟是如何產生的?人類大腦與宇宙的相似性
    當然人類的生存也將會失去很重要的意義,但是對於我們人類的意思產生一直是科學家不斷研究的科學奧秘,因為我們人類的意識到底是如何產生的,以及這種意識在大腦之中又是如何的運行?到現在為止,雖然科學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但是我們對於自己意識的研究都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 大腦缺氧禍害多!科學家揭秘缺氧反應蛋白「黑暗面」 為有效療法...
    大腦缺氧禍害多!鑑於生命需要氧氣,幾乎所有的生物體都進化出了一種對低氧快速反應的機制,這種情況被稱為缺氧。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Noble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就頒給了一項研究成果背後的科學家,他們闡明了人類身體中的細胞如何感知低氧水平,並對生存做出反應。
  • 瀕臨死亡的體驗 會讓大腦記住什麼
    在瀕臨死亡時,一些人會產生神秘的大腦瀕死體驗,如疼痛感消失、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感覺自己脫離肉體、飄浮在空中等。 雖然難以直接研究這類特殊的體驗,但科學家能通過產生相似體驗的實驗,揭示在極端條件下,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 人在臨死前,真的會出現迴光返照嗎?科學的解釋了解一下
    那麼對於這種說法,是否科學?該怎麼來解釋?今天就從科學的角度,給大家講一下。人在臨死之前,真的會出現迴光返照嗎?人在臨死之前,是會出現迴光返照。具體表現就是上文說的,患者出現了短時間的病情好轉的假象。有的人持續時間長,一般在一兩天這樣,有的人只維持幾個小時,因人而異。
  • 人去世後,大腦的意識去哪了?專家用科學給出了答案
    但是站在科學的角度看來,這些其實都屬於人們的一種想像,沒有科學依據,有點「天方夜譚」了,科學並不認可這幾種種說法。今天我們就站在科學的角度來探討一下,人死後究竟會去哪。首先是第一個問題:人死後消失了,最後到哪去了?人死亡之後,如果從肉體上來看的確是從這個世界上完全消失了。只要經過幾年的時間,我們身體的任何一部分都找不到了。
  • 【純本原養】為什麼能夠改善大腦缺氧
    純本原養服用一段時間後,竟然能改善大腦缺氧,為什麼?
  • 人類到底使用了大腦的百分之幾?真相沒那麼簡單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你可能聽說過,人類只使用了他們大腦能力的10%,如果你能把剩下的腦力釋放出來,你可以成為一個超級天才,或者獲得通靈能力,比如讀心術和心靈遙感。然而,有大量有力的證據可以揭穿10%的神話。科學家們一直表明,人類每天都在使用整個大腦。
  • 人類為什麼對甜食慾罷不能?科學家:它對腸道和大腦都動了手腳
    當血糖濃度降低時,會對人的大腦產生影響,並間接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對甜味的喜好和大量攝入糖分對早期人類存活是至關重要的。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變得喜歡尋找甜的東西來吃,並且吃了甜的食物會覺得很開心。
  • 音樂通過大腦發出令人愉悅的「寒戰」,科學家可以看到它
    聽愉悅的音樂令人起雞皮疙瘩實際上,您可以在大腦掃描中看到這種微弱的「寒戰」感覺。在先前的腦成像研究中,這種現象與激活大腦的獎勵和愉悅系統有關。現在,科學家已經分析了與令人愉悅的音樂寒戰相關的大腦活動模式。在這項研究中,當人們戴著耳機,並將電極貼在頭皮上聽音樂時,使用高密度腦電圖設備測量人們大腦中的電活動波。研究小組要求11名女性和7名男性(他們說他們經常會經歷音樂的愉悅感)來聆聽15分鐘的90秒聲音片段。
  • 人類被圈禁?科學家:太空人大腦變形!
    人類來自於哪裡?相信這應該人類最關注的話題,當達爾文解說人類是進化而來時,質疑聲不斷,人類的出現仿佛是一個偶然,並非必然。早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稱霸地球,但是卻因為各種天災導致恐龍滅絕,經過時間的演化,地球再次煥發生機,人類出現了,很不科學!難道人類就是被圈禁的一個物種嗎?
  • 死亡前靈魂出竅是怎麼回事
    xsb瀟湘晨報網  通常學界認為,當動物的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循環停止後,大腦會因為缺氧而停止一切活動。但博爾吉金和喬治在老鼠身上進行實驗得到的反饋結果並不是這樣的。「我們發現小老鼠大腦在心臟驟停前發出了一系列的信號,這些信號大多跟意識有關」。喬治說。這一系列的信號包括大腦不同部分之間的交流會突然加強,跟處於完全清醒狀態一樣。
  • 臨死前為什麼會「迴光返照」?這次終於有確切答覆了!有點淚目
    迴光返照是指人在要去世前的幾個小時或幾天內,精神狀態突然變好,本來以前意識模糊且不能說話,幾個小時內思維清晰,能和家人交流,但一段時間後就會去世。為什麼臨死前會出現迴光返照呢。 臨死前為什麼會「迴光返照」? 其實迴光返照是大腦表現出來的強烈求生意識。
  • 大腦缺血缺氧是怎麼回事
    如果出現缺氧現象,將大大影響人體器官的功能。有時人們可能會感到頭暈和呼吸急促。這可能是由於大腦缺氧引起的,必須及時加以改善。那麼,什麼是腦缺血缺氧呢? 大腦是人最重要的器官,大腦消耗大量氧氣。儘管大腦僅佔人體的2%,但大腦卻消耗了20%的氧氣。大腦需要的氧氣是通過血液供應的,因此大腦需要足夠的血液以確保充足的氧氣。
  • 電影《超體》人類大腦開發100%?
    《超體》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因為電影有一個超級酷的主題,人類大腦開發100%後的狀態,咻的一下就沒了。尤其是影片開頭是一個問句,又像感嘆:數十億年前我們被賦予生命,我們用它幹了什麼。這個有點類似於哲學三問:我是誰 我從哪來 往哪裡去。
  • 美科學家首次發現大腦年輕分子,可助人類神經再生
    運動不僅可以讓人身心愉悅,還對身體健康頗有裨益,尤其是可以緩解甚至逆轉衰老對大腦的影響,保護大腦免受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研究證明,運動可以提高那些有神經退行性疾病風險的人的認知能力,如老年痴呆等等。儘管運動對人好處頗多,但並不是人人都能運動,對於那些上了年紀或者身體不便的人而言,他們又應該如何保持身體健康,保持大腦年輕呢?美科學家給出了最新答案。
  • 人在臨死前,為啥會出現「迴光返照」?科學的解釋告訴你真相
    「迴光返照」似乎是一種預示,我們是否能辨別它呢? 「迴光返照」時,人看起來會比之前的狀態好很多,可能臉色紅潤、食慾大增、大腦變得清醒甚至開始回憶往事,但這並不代表病情好轉,而很可能是預示患者生命即將結束。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迴光返照呢?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