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淚

2021-02-15 張家界老童

摘選《土著農耕》 

第三節 大地母親之淚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如果沒有大地的慷慨賜與,詩人句子裡的愛也要蒼白矯情許多。

  站在稻田裡,風緩慢地從山那邊吹過來,偶有雀兒飛起、掠過。看著稻浪起伏,我會驚詫大自然的神奇。造物主擺弄著調色盤,將山川,河流,草木,動物……層疊交錯成無悲無喜的動畫,生命的蓬勃之氣在大地上湧動奔騰。

  沒有人意識到,這是大自然神奇的恩賜。在大地的饋贈面前,我們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從大地上收割糧食,捕獲獵物,飼養禽畜,一切理所當然。然後,繼續理所當然地向大地收割、漁獵……

  於是,大地漸漸被換成人類稱為「財富」的東西。天然的大地——本來叫做田園,漸漸被一種叫「城市」的東西吞噬。城市化意味著財富的集中。

  經歷了山洞時期和田野時期,人們認為城市才是最好的歸宿。人類前行的足跡默默地向城市行進。那裡是最有聲有色的世界,那裡是最銷魂蝕骨的地方。

  但世界總是另有一股反常的力量在逆行。最早反城市化的人是摩西。那時大概是耶穌誕生前1400年。猶太人還在埃及人的皮鞭下做苦力。那時埃及人的審美觀已經進化了,國王不再熱衷土裡土氣的金字塔,他們喜歡金碧輝煌的宮殿。摩西帶領猶太人走上自由之路。可是他走的這條路上遇到的最大阻力卻來自內部——因為猶太人已經習慣了城市的花花綠綠,哪怕是寄人籬下被人棒喝。他們不想回到荒涼的沙漠,不想為了尋找新的牧場走得腳下起泡。他們沒法不依賴城市。何況城市能產生一種讓後人在考古中洋洋得意的寶貝—「文明」。

  作為實用主義者,聰明的猶太人紛紛往城市裡去。耶穌則是新冒出來的態度堅決的反城市化進程的猶太人。當看到祭神的聖殿裡出現了賣祭祀品的商人和兌換各國錢幣的「銀行家」,在神的眼皮下幹著不尊重神的交易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衝進聖殿去砸那些人的場子,趕跑了他們。

  在那些從事普通的城市商業活動的人眼裡,這個年輕人實在是瘋子。

  高智商的猶太人,選擇要城市,也要上帝。最後,他們殺掉了上帝的兒子——耶穌。

  在19世紀中期,美國有一位和耶穌一樣嘗試對城市的複雜喧囂說「不」的人——亨利·梭羅。

  在離梭羅家不遠的麻薩諸塞州東部的康科德城,有一條湖,後來因他的書出了名。書名與湖名一樣:《瓦爾登湖》。1845年,28歲的梭羅在湖畔的一片再生林中親自動手建了間小木屋,在那度過了兩年又兩月的隱居生活。像採菊東籬的陶淵明一樣,梭羅也種豆、種瓜,自力更生。對了,他比陶公多做的事中,肯定包括烘焙麵包。

  作家坐在澄靜的湖邊,沉入思考:「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的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的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簡單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他相信,在他生活的國家裡,「一個人只需要幾副工具,一把刀、一柄斧子、一把鏟子、一輛手推車,就可以自由地生活。對於喜歡讀書的人來說,還要添加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東西,比如說燈、文具和幾本書,而這些東西用不了多少錢。」

  而大多數的奢侈品,「不僅不必要,還會嚴重阻礙人類的進步。從奢侈和舒適角度來說,最有智慧的人的生活總是比窮人還要簡樸。」舉到生活儉僕的例子時,他想到的是中國的古代先哲。所以,他認為,「衣服上的補丁並不表示比別人低一等」。

  在豐富多彩的財富世界裡,我們的心很難做到「八風吹不動」。因為耶穌也說了,你的財富在哪,心就在哪。我們的心被追求財富、地位、權力的欲望縛住了。瓦爾登的湖水,將梭羅的心滌蕩清澈,不染纖塵,恬靜安謐。

  眼前有放牧畫面,作者會想,「不是人放牛,簡直是牛在放人。」人和牛其實是在交換勞動,「牛的優勢更大,因為它們擁有廣闊的農場。」悟到這一層,心靈就獲得了極大的自由。

  所以,他能深刻地理解:「最富有的時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貧窮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個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過自得其樂的生活,抱著振奮樂觀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宮一般。犯不著千辛萬苦求新,無論衣服還是朋友。把舊的翻新,回到它們中去。萬事萬物沒有變,是我們在變。」

  梭羅實現了詩人荷爾德林所歌詠的——「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我不是想說,我們都該與梭羅的價值觀強求一致。也不是說,應該逆歷史潮流而行,回到山頂洞中去。列車的軌道在不可逆地向深山老林縱深處開進,這是歷史的必然。不是所有人都應該做陶淵明,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雞犬之聲相聞的桃花源。

  但我們的心,終不當被眼前虛幻的鋼筋水泥森林奴役。我們的心,終需要沁潤一點湖水的靜謐清涼,去除一份浮躁。

  貧脊的,從來只是人的靈魂。大地,至今敞開豐盛的胸懷,在我們腳下承載一年又一年的希望,忍受越來越膨脹的貪婪。這份豐盛,還能供給我們多久?當人們攫取資源和能源的視線已投向太空外的星球。

  我們的世界裡,所謂田園或鄉野越來越少。美國20世紀40年代,有位林務官,叫李奧帕德,寫了本書叫《沙郡年記》。書的《鄉野》一章開頭說道:「土地是玉米、衝蝕溝和抵押生長的地方,而鄉野是土地的性格,是土地的泥土、生命和天氣的集體和聲。」

  書的手稿完成後不到一個月,作者不幸在協助鄰居農場的大火中罹難。《沙郡年記》成為這位美國保育運動先驅對自然保育工作的最後宣言。

  就像前文提到過的,多少物種在地球上銷聲匿跡。李奧帕德帶著我們在鋸木聲中回溯森林中許多生命的逝去,其實包括1889年「最後一隻旅鴿在北邊兩個郡外」「被子彈射中」。作者忍不住嘆息,「人們總是毀了自己所愛的事物,所以,我們這些拓荒者毀了我們的野地。」

  好,不說遠了,美國畢竟在另一個半球。只說中國,近在長沙,幾十年前橘子洲頭「鷹擊長空」嶽麓山上猛虎長嘯,都成了遙遠的絕響。

  太陽底下,人類捋起袖子狂笑著向大地揮舞鍘刀。

電視屏幕裡,光頭強和熊大熊二在鬥爭,孩子們開心地看到結局總是熊贏了。現實呢?光頭強們仗著智商高,總是可以笑到最後。樹嘛,等著做成高檔床、櫃、桌椅,以及漂亮的擺飾、首飾。熊嘛……還可以活取熊膽。

最近聽有人說,他一朋友在非洲當地包下了萬畝原始森林,準備三年,已經建起工廠,只等著做和光頭強一樣的事——砍樹,然後把那些名貴的檀木運送進中國;還聽人說,種菜的菜農從來不吃自己賣的蔬菜,他會專門開闢一小塊地種給不用農藥化肥的蔬菜供自己吃……

我聽著脊背生寒。這是最深層的魔咒,是人性的魔咒。這個魔咒就是人類的欲望。自人類歷史之初,人類的欲望就織成了一種打不破的怪圈,每個人都在這個怪圈中陷入一種困境,比如各種紛爭,比如戰爭。人類的智者總想打破這種欲望帶來的魔咒,例如孔子就帶著弟子周遊列國,到處傳播他的仁愛思想,希望能夠打破欲望的魔咒,拯救世界,耶穌也是一樣。

我們雖然不能拯救世界,但我們可以像偉大的智者一樣,為照亮這個由欲望所打造的無盡暗夜,貢獻自己的一點微弱光明,為打破欲望的魔咒,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基督徒會在餐前向上帝表示感激,就是對自然賜與生命豐盛的致敬。意識不到應該感恩大地饋贈的我們,在瘋狂的城市擴張中睡著了。上帝說,我們人「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可是我們的紅塵大地,被我們自己踐踏得傷痕累累。

大地,需要守護者了。

唯有我們覺醒之際,天才會破曉。

破曉的,不止是黎明。

欲知後事如何?掃碼關注本公眾號,且聽下節分解!後續會持續分享全套土著農耕技術!

相關焦點

  • PSP每日遊戲推薦《皇冠之淚 花冠大地》
    (有會員問有沒有漢化遊戲,有的話會註明的)  【遊戲名稱】:皇冠之淚:花冠大地 攜帶版(漢化)  【遊戲類型】:SRPG  【發售日期】:2012年6月20日  【遊戲封面】:     【遊戲介紹】:  《皇冠之淚:花冠大地攜帶版》(Tears to Tiara: Kakan no Daichi Portable)是2008年7月份在PS3主機上發售推出之後,更陸續推出包括電視動畫與漫畫等多種娛樂平臺版本的人氣作
  • 《皇冠之淚:花冠大地》簡單攻略
    遊戲名稱:皇冠之淚:花冠大地 攜帶版遊戲原名:ティアーズトゥ ティアラ 花冠の大地 ポータブル對應平臺:PSP遊戲類型:SRPG遊戲版本:日版發售日期1312MBWIFI:無發行廠商:Aqua Plus官網網站:點擊進入  前言:  話說聽說LEAF社推出的《花冠之淚
  • 盤古開天 天使之淚 金絲玉
    盤古很怕天地再合攏起來還變成以前的樣子,他就用手撐著青天,雙腳踏著大地,讓自己的身體每天長高一丈,天地也隨著他的身體每天增高一丈。這樣又過了十萬八千年,天越來越高,地越來越厚,盤古的身體長得有90000裡那麼長了。
  • 《皇冠之淚2霸王的末裔》網站開張 將公開詳情
    AQUAPLUS今日宣布,將推出戰略角色扮演遊戲《皇冠之淚
  • 周光俊:大地之魂
    一、山之魂藍天白雲下,遼闊的土地上,巍峨的群山披著碧綠的外氅。從遠古走來的歲月印痕,如月亮上的環形山脈一樣模糊不清。只有太陽不會老,每天早晨都像少女一樣溫馨,單純得如溪水一般清澈明亮。二、水之魂清泉,永遠不會疲倦,它彈奏晨曦的旋律,在大山的褶皺裡歡樂的流淌。水,是大山的汗腺,是大地的血漿。更是生命之源,萬物的食糧。它無憂無慮,具有奔放的個性,還有集體的情懷。條條涓涓細流,從萬山叢林中走來,匯成江河湖海。
  • 《皇冠之淚2霸王的末裔》FAMI雜誌新系統介紹
    《皇冠之淚2:霸王的末裔》是AquaPlus公司預定於2013年10月24日發售的新作,遊戲將登陸PS3平臺。遊戲本周FAMI雜誌圖最新情報,介紹了遊戲中的新系統「覺醒」以及「勸誘」,以及將作為DLC形式加入的兩個新角色。
  • 三看電影《太陽之淚》——太陽灼傷了眼,西非子民的淚何時幹?
    一部反映人類種族屠殺題材的影片《太陽之淚》,總共看過三回。2011年無意間翻到,被片名吸引,不知太陽為何流淚?二倍速看的,場面血腥,陪觀的方便麵只吃了一半。2013年讀了《全球通史》,到非洲演變的章節部分,想起了這部電影,喜歡把書和影視結合,獨愛這種方式,第二回深刻記下很多。
  • 《大地恩情》:大地倚在河畔,水聲輕說變幻
    大地,只能說來自大地。大地倚在河畔,水聲輕說變幻……這是對大地真正的理解與熱愛,對大時代真正的理解與把握,對人的命運的真正理解與關注。楊九斤,楊六斤,楊大可,孫學齋,容舉人,潔貞,阿滿……他們的芳華。而應該在十來年前了,貫穿三部曲的男主九斤的扮演者劉志榮也去世了……莊子曰:沒有問過,莊子的來自北方的朋友,莊子知道,他們是有看過國語版的霍元甲、上海灘、射鵰英雄傳等等港劇的,但不知道,這部大地恩情他們有沒有看過。也許他們不一定會喜歡看,因為,珠三角的大地不屬於他們吧,就像莊子自己看東北黑土地、黃土高原的鄉土劇,總不能有更深的共鳴一樣。
  • 《傾城之淚》第三滴淚
    《傾城之淚》第三滴淚《傾城之淚》基本介紹◎片  名 傾城之淚◎譯  名 the tears◎年  代 2011◎國  家 中國◎類  別 愛情24日◎導  演  黃真真◎編 劇 鄭丹瑞◎攝 影 餘靜萍◎美 術 徐興華 ◎剪 輯 鄺志良◎音 樂 趙增熹◎錄 音 姜 鵬 ◎領銜主演 周冬雨/李治廷/梁詠琪/任賢齊/陳喬恩/竇驍◎主 演 戎祥/鄭丹瑞/陳國星/劉羽琦/楊曉丹影片內容簡介《傾城之淚
  • 大地之愛 | 詩會南廣
    大地之愛 詩會南廣2017.5.14 19:30千人報告廳
  • 多肉:天使之淚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美園小語,ID:meiyuanjingy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海玲妹妹送給我的多肉:天使之淚。我開始記不住名字,稱她為淚美人。但是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她叫天使之淚這個名字。今天給花澆水,澆完後一看,咦,這垂下來的水滴真的像一顆眼淚。而下面的葉瓣間,好似也有一顆眼淚。此刻,感覺起名為天使之淚還是很有道理的。天使的眼淚,想必是最純淨,最純潔的。一滴淚落下來,美人的魅力大增。
  • 矜持的海棠樹兒,也有淚!
    對於自己的飛翔與自由,它們是早已尋常,且並不以之為奇了。但它們卻並不知道,那些自由的飛翔,卻恰恰是海棠樹兒怎麼也實現不了的夢想。它羨慕,卻不現實。海棠樹兒只能默默地隨著那風兒,去輕搖著枝葉;在這陰而不雨的,正日漸乾燥起來的天地間,想著自己的心事。
  • 《魔獸世界懷舊服》沙蟲好和大地之擊哪個好 沙蟲與大地之擊分析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沙蟲與大地之擊哪個比較好呢?其實這個問題與分析對於玩家們來說也是很關鍵的。
  • 扶貧公益-《大地之子》
    扶貧公益-《大地之子》 2020-10-16 2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皇冠之淚2:霸王的末裔 PS3日版下載
    遊戲名稱:皇冠之淚2:霸王的後裔英文名稱:Tears to Tiara II Haou no Matsuei遊戲類型:角色扮演遊戲製作:Aqua Plus遊戲發行:Aqua Plus遊戲平臺:PS3上市時間:2013年10月31日官方網址:點擊進入版本說明:日版(BLJM61076)【遊戲介紹】  從第一作「Tears to Tiara 花冠的大地」推出起已經5年,「Tears to Tiara」系列最新作終於在PlayStation®3登場了!!
  • 泰國佛牌種類之「大地女神」
    大地女神,又稱(prasriwasoontra),守護大地的女神,在婆羅門教受到非常高的尊重,在佛教故事中,也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大地之母,更是做善事的證人。乃是水神變化而成的形象,水神的梵文為「 Varuna」,歷史要早於吠陀時期,是掌管天空、降雨、大海的神,同時也管理著世間的法規與陰間的定律。
  • 魯珀特之淚的秘密
    這些玻璃淚滴也獲得了如詩般的名字:魯珀特之淚(Prince Rupert’s drop)。聽起來非常不可思議的魯珀特之淚,或許應該有一個複雜的製造過程。但事實上,它們非常容易製造。只要將融化後的火石或石灰玻璃滴入冰水中快速冷卻,就會形成。
  • 大地之母:答愛神的女兒
    大地之母:答愛神的女兒龔蓋雄
  • 大地遊戲 ——《拂挲大地》連載之十七|邢小俊
    村莊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其實讓每個孩童在童年時就接觸土地,接觸地氣,觸摸自然,最大限度地釋放自身骨子裡的「壞」,偷、搶、打、砸、玩,都達到了極致,釋放了所有負能量。等到他們成人後,他們平和、滿足、心定如水,一門心思做人,不會和自己的思想做鬥爭。    以地為床,以天為被。
  • 旅人之歌,馬勒交響曲:大地之歌
    這其中的變化,取決於是否計入他寫在「第八號」之後的《大地之歌》,以及未能由他本人徹底完成、卻被後來人補全的「第十號」。當然,也有人認為「第八號」存在爭議,認為那不過是一部「千人康塔塔」或是「交響清唱劇」。可以說,除了第一至第七、第九之外,馬勒的其它幾部交響作品都有一些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