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較小的衛生間,合適的布局能夠增加收納空間,消除或降低空間的擁擠現象,空間精緻、有序……以下是我對於「小小」的衛生間的布局和設計的建議及觀點:
1.了解尺寸
在較小的衛生間中,「尺寸」是需要「斤斤計較」的,所以在進行布局之前我認為有必要了解需要設置的使用功能的尺寸、功能區的尺寸以及不同功能之間的間距,充分利用、合理的安排各使用功能,在「小小」的衛生間中尤為重要。
⑴、小衛生間的主要功能區,洗漱區、座便器區、淋浴區(有的家庭客衛不設淋浴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所需要的最小尺寸、各功能區中潔具尺寸及五金件的安裝高度。
⑵、各潔具之間的最小尺寸
2.介紹幾種較常見的衛生間戶型布局借鑑
戶型不同、功能需求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喜好不同、衛生間門的位置不同等都會造成衛生間布局的變化,種類太多不能一一列舉,幾種較常見戶型布局供大家借鑑:
⑴、衛生間不向相鄰區域「擴張」,只在內部進行布局,2㎡、3㎡衛生間布局借鑑
2㎡衛生間布局
①將「入牆式」座便器所需要的設置在淋浴旁,做到了空間的乾濕分離,座便器也有了「棲身之地」,而牆也很好的「分擔」了部分空間的面積;角落圓弧洗漱盆的設置很好的「實踐」了不浪費「每一寸土地」的原則;「懸空」的洗漱盆、「入牆式」的座便器都讓空間「充滿」了層次性和進深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用在這個2㎡的衛生間中很合適。不足之處是衛生間門需要向「外」打開,使用起來會有些不「順手」,而且如果「門外」的空間較小也會對該空間的使用產生一定的「幹擾」,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
②、我認為在正方形的衛生間中,把「角落」利用好會使空間的利用率較有效的提升,而轉角淋浴房很好的「抓住」了關鍵所在,「完全」使用了角落,合理的利用了空間,也沒有對空間造成擁擠,同時也滿足了獨立淋浴區的使用需求;「懸空」的座便器和洗漱臺讓空間有了較好的層次感和進深感。
3㎡衛生間布局
①、使用隔斷將「幹區」的座便器和「溼區」的洗漱臺、淋浴或浴缸分隔開,讓你的3㎡衛生間也能做到幹、溼分離,只是浴缸的尺寸會較小,需要根據使用者的身高選擇;「溼區」安裝在靠近門的位置,這樣洗漱臺的使用會較方便。
②、座便器、洗漱臺、淋浴的「一字型」布置很好的利用了戶型的長度優勢,避開了空間較窄的「短處」,讓空間不會因為使用功能的「對立」設置而產生擁擠的狀況,造成使用的不便;長度足夠還能擁有獨立的淋浴房,也會很好!
③、在牆體幾乎中間位置的門將衛生間的空間分成了「兩部分」,佔用空間相對較小的座便器、洗漱臺在一側,而淋浴區則獨立設置,並且可以設置成淋浴房;利用「入牆式」座便器所需的牆體厚度,在座便器上方設置壁龕,擴充了收納空間。
④、較小的衛生間中,也能做到浴缸的設置。空間中的幹、溼區分立「兩側」,利用長度將浴缸和洗漱臺並列設置,並成為「溼區」的一側;而座便器和不能遇水的電熱毛巾架則在「幹區」一側,空間「秩序分明」互不幹擾;洗漱臺沒有設置門的「背後」,方便使用。
衛生間「侵佔」其它區域
在「小小」的衛生間中,洗漱臺算是體積較大的物體,「藉助」相鄰區域的空間進行衛生間布局,將洗漱區「移除」,只保留座便器和淋浴在衛生間中,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減輕空間「壓力」,讓衛生間變得「輕鬆」許多!
注意事項:
①、因為洗漱臺的使用與水有關,所以需要做好它所在區域的地面和牆面防水以及能讓你保障不漏水的水管及配件潔具龍頭,衛生間再好也檔不住逆天的漏水折騰,管材使用波特康不鏽鋼波紋管,反壓力自鎖密封快接自帶可拆卸系統,拒絕漏水。
②、洗漱臺區域的牆面或地面材質我建議或是單獨使用瓷磚、石材,或是瓷磚、石材與耐水壁紙、耐水漆搭配使用,並且石材或瓷磚的高度要高於洗漱臺的安裝高度,使用耐水漆或耐水壁紙式也要使用耐水膩子。
3、小技巧
⑴、牆、地磚顏色的選擇。在衛生間中,牆、地的顏色對空間效果有較大的影響。淺色有視覺的「擴張感」,而深色有視覺的「收縮感」,所以我認為在「小小」的衛生間中,牆面和地面都使用淺色或者只有牆面使用淺色會較合適,因為這樣營造的空間乾淨、亮堂,還可以緩解空間的侷促感。
⑵、燈光的設置。合適的燈光設置除了為空間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在局部使用壁燈、小吊燈等還會為空間增添裝飾性,讓「小小」的空間也有「精緻感」。
⑶、利用鏡子「擴大」衛生間空間。鏡子在衛生間中是不能缺少的,適當增加它的尺寸,利用鏡子的「反射」特性「擴大」衛生間的空間,「減弱」「小小」的衛生間的侷促感。
⑷、潔具選用「懸空」或「極簡」模式。在「小小」的衛生間中,較大體積的洗漱臺會為空間帶來「空間壓力」,使用只有洗漱盆的「極簡」模式能夠較好的緩解這種狀況,增加衛生間內的「空閒」空間,提升活動的「自由度」,但是它一般不帶有收納空間,所以需要搭配鏡櫃、置物格或其它具有收納功能的牆面設置使用。
洗漱臺或座便器的「懸空」模式會將衛生間的地面更多的「顯露」出來,「空間感」更「完整」,層次更豐富。
⑸、對門進行調整。不要「小看」門,它的開啟方式、位置都會在一定程度影響衛生間的布局。
衛生間門的開啟方式
對於「小小」的衛生間,門的開啟方式我認為也需要「計較」。平開門雖然密封性好,私密性強,但是它向「內」打開時需要「使用」衛生間的面積,功能的設置受到限制,向「外」開啟也會使衛生門外的區域活動受到限制,如果空間較小會帶來較明顯的不便,而改用推拉門則這些情況都不會存在,但是推拉門的密封性較差,需要考慮在內。
衛生間門的位置
從示意圖一中就可以較明顯的看出門的位置對衛生間布置的影響,同一個戶型,門的位置的改變帶來布局的改變,所以我認為可以通過改動門的位置來調整布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的門洞」只能在可拆除的牆體上「存在」,牆體是否可拆除需要去物業進行諮詢或報備。
設置壁龕做收納
衛生間的「地面空間」較小,但需要收納的物品不會隨之減少,所以我認為可以考慮將收納空間「轉移」到牆面。利用包管道或其它的砌築形式設置壁龕,擁有隔音、遮擋、分隔等功能的同時也做到收納空間的「添加」,「一舉兩得」;壁龕的「敞口」設計還會為「小小」的衛生間增加進深感和層次性。
不能忽略的座便器上方。在「小小」的衛生間中,座便器上方是不能「放過」的位置。當座便器和洗漱臺「並肩」設置時,可以將洗漱臺的收納「延伸」至座便器上方,擴大收納空間的同時增加衛生間的「整體性」,讓衛生間利落、有序;在座便器上方設置獨立的收納櫃或置物隔板,也是很好的增加收納的方式。
利用置物架。體積小,容量大的置物架會是「小小」的衛生間的收納「法寶」,比如「梯子」置物架、「夾縫」收納櫃、「高顏值」小推車置物架……使用它們的不需要在牆面費勁「心機」的尋找合適位置,只需測量好放置位置的尺寸,把它們買來放好即可,整理收納,規整空間它們「很在行」!
4.注意事項
在我看來除了自建房或「沉箱式」的衛生間,想要做到「隨心所欲」的規劃設計衛生間幾乎不太可能,因為座便器或洗漱臺的移動會存在一些「後遺症」。座便器和洗手盆移動時,上水管道的改動一般不會有問題,我認為需要主要考慮下水管道:
⑴、座便器的移動
通常使用的移動馬桶的方式並不那麼「完美」:①座便器移位器會使衛生間有堵塞現象發生;②在衛生間中通過局部墊高進行座便器移位,「高臺」的出現會在一定程度上使衛生間的使用產生不便,也會影響衛生間的整體效果;③重新打洞改管道的位置實現座便器的移動,這種方式需要在樓下進行一系列的操作,所以必須和樓下鄰居協商好,而且管道連接的位置處理不好易有漏水的情況。
⑵、洗手盆的移動
常用的洗手盆下水管道的改動方式我認為有以下幾種:①將管道「抬高」,重新設置下水管道的走向直接與衛生間的原下水管道連接,離開地面一定的距離,並使用櫃體或其它物品進行遮擋;②在原地面將管道連接在原下水的位置,這種情況需要將衛生間甚至家中的整體地面「抬高」,會使層高降低,而且如果改的管道較長,有堵塞情況發生時清理會很麻煩;③在地面開槽,預埋直徑為50mm 的管道進行下水管道的改動,雖然這種情況不會降低層高,但是會破壞樓板的厚度,可能會留下安全隱患,產生擁堵之後處理也較麻煩;④將下水管道的地排式改為牆排式,方式大致有兩種,一是在牆面開槽,但是出現漏水、堵塞的情況不易維修,二是在牆面走「明管」,後期進行包裹處理,雖然在外觀效果上會差一些,但是維修會較方便。
小擴展:家中有行動不方便的長輩在進行衛生間的布局和設計時可以參考以下尺寸:
以上是我對於「小小」的衛生間的如何布局和設計的建議及觀點,根據戶型、空間、門的位置、生活習慣、功能需求、個人喜好、牆體可拆改情況等進行選擇,適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