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洋人至上」的新聞不斷的湧入公眾視野,「英國『洋女婿』轉機回國拒絕集中隔離,社區居委會『妙招』解難題」、「留學生受傷住院,國內某知名高校安排本校學生輪流照顧」、「某地3名外國人插隊核酸檢測並叫囂:中國人出去」……在引發人們的激烈討論之後,我們不得不反思:是誰賦予了「洋人」高人一等的權利?

(1)傳統文化的影響與現代「公正、平等」理念的缺失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文明禮儀之邦,深受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和為貴」、「賓客至上」等傳統理念深入人心。同時,我國歷史上長期實行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人民被劃分為三六九等,缺乏現代社會所提倡的「公正、平等」理念。
當傳統的「熱情好客」遇上「公正、平等」理念的缺失,就會出現把「洋人」的事情當作頭等大事來做、把服務好「洋人」作為行動宗旨的情況,甚至有的時候不惜為「洋人」「開綠燈」、「走後門」,把「洋人」與國民進行區別對待,以至於使「洋人」擁有「超國民待遇」。

(2)屈辱的近代史導致的民族自卑心理
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血淚史。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故步自封,終究倒在了外國列強的長槍短炮之下,被迫割地賠款、籤訂不平等條約。從此,「洋人」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奴役著廣大的中國人民,摧殘著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使我們在「洋人」面前抬不起頭來。漸漸地,就形成了一種「洋人」要高人一等的社會心理。
(3)「洋人」天生的一種自我優越感
由於錯過了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機遇,近代以來,中國長期落後於西方。而西方憑藉著兩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在經濟、軍事、政治、文化等各領域遠遠領先於中國,制定各種國際規章制度,建立國際社會秩序,在世界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由於自身的優勢,賦予了「洋人」一種天生的自我優越感,以至於無論走到世界的哪個角落,都覺得自己要比別人高人一等,可以隨意的挑釁其他國家的規章制度。
中國早已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加強,在國際上也擁有著越來越多的話語權,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得到不斷增強。同時,國民的現代意識不斷覺醒,越來越追求社會的公正、平等。因此,在我國,「洋人」高人一等的現象將不斷地失去生存的土壤,「超國民待遇」的現象也將得到徹底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