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娛樂形式豐富多樣,人們可以盡情在網絡上衝浪。
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的影視行業剛剛起步,作品不是很多。
再加上文化交流逐漸頻繁,一大批外國電影便開始流入國內。
那時,有一大批專業素養非常高的配音導演和演員,將外國電影譯製成國語。
這些譯製片陪伴了不少人的童年。
是否還記得劉廣寧和喬榛譯製的《魂斷藍橋》?
是否還記得《葉塞尼亞》中李梓那句"喂,當兵的"?
是否還記得童自榮在《佐羅》中華麗的聲線?
或許這些名字對於年輕人而言非常陌生,卻是老一輩人心底最為珍貴的回憶。
說起譯製片,就不得不提到奧斯卡電影《亂世佳人》。
因為奧莉薇·黛·哈佛蘭,這部電影再一次回歸到眾人的視線中。
此前,她是《亂世佳人》最後一名在世的主演。
費雯麗、克拉克、霍華德等主演都因各種原因離開了人世。
就在2天前,已經有104歲高齡的奧莉薇·黛·哈佛蘭在法國巴黎的家中安詳去世。
昔人已逝,但他們曾經創造過的經典,一幀幀、一幕幕,尚且留存在人們心間。
奧莉薇·黛·哈佛蘭一生獲獎無數,曾經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獎。
然而相比於燦爛的星途,她背後的故事卻少有人知。
她1916年出生在東京的一個英國家庭中。
1年後妹妹出生,卻被確診為貧血症。
母女三人便被送到美國加利福尼亞生活,希望能夠改善妹妹的身體狀況。
可她父母之間的感情卻隨著距離的拉遠而逐漸淡去,最終離婚分道揚鑣。
家庭已經遭此不幸了,但奧莉薇·黛·哈佛蘭和妹妹芳登的感情也是不和。
從小開始,兩人就爭風吃醋,奧莉薇年長一歲稍佔優勢。
在她6歲的時候,兩人曾經爆發過矛盾,差點把對方推下泳池。
後來,奧莉薇出演大學校內一齣戲劇,被導演看中,出演了莎士比亞戲劇改編的《仲夏夜之夢》。
從此,她便踏入演藝圈。
而芳登因為母親偏愛姐姐,便回到日本和父親居住。
等她完成學業回到美國之後,姐姐已經成為了演員。
心裡憋著一口氣的芳登隨即開始學習表演。
出道之時,母親怕她影響姐姐奧莉薇的事業,還不允許她用自己的姓氏。
但她也非常爭氣,在1941年時打敗了姐姐,拿下了當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獲獎之時,奧莉薇向芳登表示祝賀,但她卻表示拒絕,讓奧莉薇十分尷尬。
這對姐妹便又開始掐了起來。
後來,奧莉薇同樣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她用了同樣的方法羞辱妹妹。
不得不說,這對姐妹的個性還真是像極了。
由於母親偏愛奧莉薇,芳登在1975年甚至沒有出席母親的葬禮,兩人從此多年沒說過一句話。
不過,歲月總會讓人成熟,從小爭鬥的兩人終於在私下裡和好如初。
2013年,妹妹芳登離開人世,享年96歲。
姐姐奧莉薇再一次談起芳登時,已經是她的死訊,稱對其感到震驚和悲傷。
這一對姐妹的關係,還真是難以評說。
如果不是這樣的爭風吃醋,兩姐妹未必會在演藝圈取得這樣巨大的成就。
對於奧莉薇和芳登姐妹,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