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設備的部署以及5G快速無線技術的到來,將計算和分析置於數據創建位置附近,這為邊緣計算提供了條件。
邊緣計算正在改變世界上數百萬臺設備處理,處理和交付數據的方式。 網際網路連接設備(IoT)的爆炸性增長,以及需要實時計算能力的新應用,繼續推動著邊緣計算系統的發展。
什麼是邊緣計算?
Gartner將邊緣計算定義為「分布式計算拓撲的一部分,在該拓撲中,信息處理位於邊緣附近-事物和人在此處生成或使用該信息。」
邊緣計算是一種致力於使計算儘可能靠近數據源、以減少延遲和帶寬使用的網絡理念。簡而言之,邊緣計算意味著在雲端運行更少的進程,將這些進程移動到本地,例如用戶的計算機、IoT 設備或邊緣伺服器。
諸如5G無線之類的更快的聯網技術使邊緣計算系統能夠加快視頻應用和分析,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實時應用的創建或支持。
從根本上講,邊緣計算使計算和數據存儲距離收集設備更近,而不是依賴可以在數千英裡之外的中央位置。這樣做是為了使數據(尤其是實時數據)不會遭受會影響應用程式性能的延遲問題。此外,公司可以通過在本地完成處理來節省資金,從而減少了需要在集中式或基於雲的位置進行處理的數據量。
邊緣計算是由於物聯網設備的指數級增長而開發的,這些設備連接到Internet以便從雲中接收信息或將數據傳遞迴雲中。許多物聯網設備在其運行過程中會生成大量數據。
考慮一下用於監視工廠車間生產設備的設備,或者連接可從遠程辦公室發送實時鏡頭的網際網路攝像機。儘管單個產生數據的設備可以很容易地在網絡上傳輸數據,但同時傳輸數據的設備數量增加時會出現問題。與其將一臺攝像機傳輸實時鏡頭,不如將其乘以數百或數千個設備。不僅質量會因延遲而受到影響,而且帶寬成本可能非常巨大。
邊緣計算硬體和服務是許多這類系統的本地處理和存儲源,有助於解決此問題。例如,邊緣網關可以處理來自邊緣設備的數據,然後僅通過雲將相關數據發送回去,從而減少了帶寬需求。或者,它可以在實時應用程式需要的情況下將數據發送回邊緣設備。
這些邊緣設備可以包括許多不同的東西,例如IoT傳感器,員工的筆記本計算機,最新的智慧型手機,安全攝像頭,甚至是辦公室休息室中的網際網路微波爐。邊緣網關本身被認為是邊緣計算基礎架構中的邊緣設備。
為什麼邊緣計算很重要?
對於許多公司而言,僅節省成本就可以成為部署邊緣計算架構的推動力。在其許多應用程式中都採用雲技術的公司可能已經發現,帶寬成本比預期的要高。
但是,邊緣計算的最大好處越來越多地是能夠更快地處理和存儲數據,從而實現了對公司至關重要的更高效的實時應用程式。在進行邊緣計算之前,智慧型手機掃描人的面部以進行面部識別將需要通過基於雲的服務來運行面部識別算法,這將需要大量時間來處理。
使用邊緣計算AI模型,鑑於智慧型手機的功能日益強大,該算法可以在邊緣伺服器或網關上本地運行,甚至可以在智慧型手機本身上運行。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無人駕駛汽車,智慧城市,甚至樓宇自動化系統等應用都需要快速處理和響應。
那麼5G呢?
在全球範圍內,運營商正在部署5G無線技術,該技術有望為應用程式帶來高帶寬和低延遲的優勢。許多運營商不僅在提供更快的速度並告訴公司繼續在雲中處理數據,還正在將邊緣計算策略應用於其5G部署中,以便提供更快的實時處理能力,尤其是對於行動裝置,聯網汽車和自動駕駛等。
對TSINGSEE青犀視頻來說,雲計算包括了目前已經存在的視頻智能安防雲服務EasyDSS、EasyGBS、EasyCVR、EasyRTC等視頻平臺;邊緣計算則主要依託於網關設備來完成,包括EasyNVR邊緣計算網關、EasyNTS上雲網關;終端則是RTMP推流攝像頭、單兵設備、4G布控球等設備。
當雲-邊-端開始協同發展之後,其優勢將會得到進一步的顯現:
優勢一:更多的節點來負載流量,使得數據傳輸速度更快。
優勢二:更靠近終端設備,傳輸更安全,數據處理更及時。
優勢三:更分散的節點相比雲計算故障所產生的影響更小,還解決了設備散熱問題。
TSINGSEE青犀視頻雲邊端架構布局 5G 和邊緣計算,形成一張萬物網際網路,完美融合了CDN的分發功能和智能分析流媒體技術,高效整合利用零散閒置的上行帶寬資源構建內容分發網絡服務,將充分釋放 5G 設備強大的計算、傳輸能力。
顯而易見,雖然邊緣計算的最初目標是降低長距離IoT設備的帶寬成本,但需要本地處理和存儲功能的實時應用程式的增長將在未來幾年推動該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