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等待,蕭蕭哀風,黯然愁腸,一段16年漫漫人生路,演繹一段情深義重,刻畫了兩個重情重義歲月裡的長情者、丹心人。
關於珍惜,一場執著,守得真心,迎來了餘生所有的盼望和期許,開啟了人生新的守望和追逐。
關於藍忘機和魏無羨的故事,是一場真情的守望,是知己情誼的磨鍊,是與滄桑歲月的對抗,是對世間是非的思考,是對執著和堅守二詞的演繹。
這應了沈從文的一句話,「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說盡了其中暗藏的堅守,描摹了其中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執著。就像其句沈從文所言的對象「張兆和,」縱是萬水千山,他也會等到她走來。
說到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故事,像極了雲深不知處聽學那段時光的魏無羨和藍忘機。在前者的故事裡,一段久遠時光裡,沈從文是清華教師,他月朗風清,然木訥謹言,張兆和是學生,羞澀而靈動,感情不知不覺就開啟了運轉。
一個飽含濃情蜜意的民國才子,借有生命體溫的情書,一封封飛向了張兆和。然而對方卻總是沉默、忽略、不說且生煩,到了後來竟難忍其流言蜚語,找到了校長胡適控訴沈從文的行為。
但得到的卻是校長的「包庇」,竟想要說媒與他倆,這加強了沈從文對張兆和的追求。就在這日復一日的追求裡,沈從文的熱情和執著,讓張兆和「繳械投降,」促成了一段民國佳話。
這樣的執著和堅守在後者魏無羨和藍忘機的故事裡,開始在雲深不知處,結束在餘生的分分秒秒。
一開始的魏無羨,也曾不被藍忘機待見,因為他頂撞老師,考試作弊,不循規守矩,與他一直被教導的東西相悖,打破了藍忘機固化的生活狀態。
然即便這樣,後來經歷的一點一滴,一次次讓他對魏無羨改觀,甚至引以為知己。是高山流水般的知音,以同一初心和志向為基礎,為其言行所欽佩,被其正義的執著和初心的堅守所吸引。
成就了一段知己情,一段可以同生共死,對著毫無希望的現實獨守16年的真情。這如同一開始沈從文的那句話,「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藍忘機毫無緣由地相信魏無羨有一天會回來,與他重逢,所以他等。
然在《靜下來,找回初心》一書中相反的例子,提到感情裡的執著和堅守,太多都消失在了歲月流逝裡,跌落如浮萍,隨波飄蕩去。
一如薛濤等元稹復而歸來,結一段「姐弟情」,而終是消散,凋落在一段遠去的時空;魚玄機等溫庭筠心扉敞開,圓一場「師生戀」,而終是未得上天眷顧;李季蘭等皎然再起凡心,傾一生「紅塵緣」,卻是一場空期待,如夢一場。
這些造化弄人的例子,世事無常的存在,被無情對待的才女,成為了時空下,他們自己的,也是別人藉以惆悵的悽涼的存在。
因此,文中得出了一個結論,當下正好,隨遇而安,珍惜所有。勸勉我們應該做一個通透的人,清世相,明時事,如同班婕妤一樣,智慧地選擇放下,雖在後宮中清寂一生,卻也在不圓滿中獲得心安和寧靜。
恰似文中的一句話所言「沒有生命會重來,沒有人生再活過,過去不憶,未來不追,唯願此時,天涯共明月,四海皆我心,那便好,隔岸也會聞花香,悠然踏波而來。」
以這樣的態度對待餘生,一切所慌亂的也許都會迎刃而解,感受到生活最純粹的善意。
或許我們都應該像魏無羨和藍忘機重逢後展現的那樣,放下過去,珍惜擁有。對於過去感情的變淡,甚至消失,還有曾經一番努力的失敗,無所謂太過消沉。
那些執著和堅守的過往終會以各種方式回到現在的自己身上,就像藍忘機對魏無羨的那份感情,餘生裡可以期待的歲月靜好。
如果我們對未來不清,對昨日有念,想太多太愁,太少又太過慌張,不如隨遇而安,珍惜當下。只看眼前所擁有的,與當下所有共享美好,珍惜現在,那便是以後可以避免的遺憾。
《靜下來,找回初心》一書中不也說,「失去愛情,經歷失敗,都無所謂抱憾,所有的開始都是從結束中躍然而起,再想想,便一切都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