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
有一群藍精靈.
近日
惠東雙月灣驚現了「藍眼淚」奇觀
引發大量媒體關注報導
相關圖片、視頻更是刷爆朋友圈
網友在朋友圈分享的視頻
太驚豔了
↓↓↓
「藍眼淚」又是什麼呢?
會對海洋漁業帶來哪些影響?
央視曾以「惠東奇灣」為題進行報導
↓↓↓
2016年初夏的一個傍晚,惠東縣的海灘附近突然出現了一道讓人意想不到的美景。
泛著藍色螢光的海浪,
從海面上不斷湧來。
在夜幕降臨時
整個海岸就像是被藍色的火焰點燃,
如夢似幻的場景讓人稱奇讚嘆。
「螢光海灘」的現象吸引了央視《地理·中國》攝製組的注意。2017年1月,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王為受邀加入攝製組的隊伍,對出現在這裡的謎題展開科學考察。
王為發現,在惠東縣最南端的大星山的北側,有著一東一西兩道海灣,背靠背地緊緊相鄰。東側的海灣名叫紅海灣,西側的海灣叫做雙月灣,它們與大星山南側的海灣一起,構成了「三灣疊抱」的海岸地貌,而雙月灣與紅海灣中間,有一道月牙形的漁港,正是這道漁港與雙月灣組成了「雙月齊輝」的罕見海岸地形,名噪一時的「螢光海灘」就出現在其中的雙月灣。
隨後,王為一行在紅海灣和雙月灣考察,取樣後發現「三灣疊抱」的海岸景觀,一方面說明惠東縣的近海海底適合泥沙物質的沉積,另一方面也容易讓海水的漂浮物在這裡聚集。在三個海灣中風浪最平緩的就是雙月灣,這恰恰為造成「螢光海灘」的物質在這裡大量聚集提供有利的條件。
「螢光海灘」發生時,有網友拍下了兩張照片,一張照片顯示海浪的邊緣位置,是一些散發著藍色螢光的細小顆粒;另一張照片則是遊客腳下一個非常清楚的螢光鞋印。王為判斷:
給惠東縣帶來「螢光海灘」美景的是一種被稱為「藍眼淚」的浮遊生物。
「藍眼淚」是一種體長不超過兩毫米的顆粒狀浮遊生物,它們可以發出微弱的藍光,處在繁殖期的微小生物大量聚集,如果被海浪衝上沙灘,就會形成「螢光海灘」的美景。「螢光海灘」事件發生不久,惠東縣的漁民們就發現,附近海域內的漁業資源在不斷減少。王為經過調查研究認為,
由於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原本在春夏之交不會受到洋流影響的惠東海域在2016年的5月初受到了來自外海的暖洋流的影響,這種能夠大量繁殖的發光生物「藍眼淚」就這樣被暖洋流帶到了雙月灣。也正是因為厄爾尼諾使海域水溫升高,海水中的珊瑚礁死亡,作為魚類餌料的微生物也因缺乏適合的生存環境而死亡,進而導致漁業減產。發生「螢光海灘」和漁業減產的原因水落石出,並且當海水溫度回落之後,海底會有新的珊瑚礁長出,惠東縣的近海漁業也會再次豐富起來,這一調查結果緩解了漁民們的擔憂。
邂逅「藍眼淚」
像一場測試緣分的遊戲
它們需要水溫、天氣、風向等因素
符合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近期還有「藍眼淚」嗎?
趕緊去雙月灣打卡碰運氣!
大家注意啦!記者獲悉,從2021年2月9日起,惠東港口濱海旅遊度假區雙月灣觀景臺將增加預約模式,前往雙月灣觀景臺遊玩的朋友記得要預約(點擊「閱讀原文」獲取詳情)!以下是港口濱海旅遊度假區的通告
編輯:李春鳳
審核:劉恆志、溫舒
惠州日報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