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的西湖龍井、新疆唐布拉黑蜂蜂蜜、內蒙古蘇尼特羊肉……2020年11月27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市開幕。創立不到3個月的品牌「紅旗葡萄」殺出重圍,一舉摘得「中國最受歡迎農產品」和「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兩個獎項,不禁令業內人士對這匹來自遼寧營口的黑馬刮目相看。
這場特殊年份召開的國際展會被賦予了更大的含金量,成了農產品界高手雲集的「武林大會」,1.2萬餘家中國企業攜8萬餘種展品參展,吸引線下入場觀眾30萬人次、線上雲觀展觀眾5000萬人次。
從量大到質優,觀念一轉天地寬
營口市鮁魚圈區紅旗鎮位於北緯40.23度,遼東半島南部,正是葡萄生長黃金地帶。不負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這裡的農民40多年前就開始栽培葡萄,積累了豐富經驗。如今,紅旗鎮設施農業面積達2萬畝,年產葡萄4000萬公斤,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
紅旗葡萄雖不愁賣,但隱憂猶存。
放眼全國,傳統的葡萄主產區並不在東北,鮮食葡萄南下的「蛋糕」幾乎被山東、河北等省份瓜分殆盡。再看營口,其他縣區也不乏歷史悠久、口碑良好的葡萄品牌,但近兩年都遭遇了時段性和區域性賣果難現象,露地巨峰收購價一度跌破每公斤2元,農戶「沒帳可算」。反觀紅旗鎮,50個葡萄專業合作社品牌多,能叫響的名牌少,雖然通過多年發展有了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但集中上市的大路貨居多,豐產不豐收,銷售半徑短,未來發展並不明朗。
怎麼突圍?搞了近40年葡萄栽培和銷售的紅旗鎮勝臺村經濟聯合社理事長王龍富認為,無論怎麼做,品質是關鍵。
「觀念必須得轉!」王龍富說,「現在吃水果的人追求的是綠色、健康、無公害,我想引導村民不上化肥、農藥。葡萄產量肯定得往下掉,但這是出路。」他的想法得到了鎮裡的支持。
「處理好速度和質量的關係,控制供給的規模,穩定產品的品質」,讓大部分村民們一下子明白這個道理,需要時間。最終,王龍富說服了村裡的4戶農民與經濟聯合社籤訂優良品種的精細化管理栽培協議,並承諾以每公斤高於市場價約2元的價格收購。
王龍富的嘗試成功了。他細品過,以陽光玫瑰葡萄為例,畝產過2000公斤就只剩甜味了,而且不耐儲存,沒法參與全國市場的競爭。去年經濟聯合社這批葡萄在冷庫裡放了3個月,色澤、品相、口感絲毫不遜色剛摘下來的葡萄。去年11月末,2250公斤葡萄打好包裝運往重慶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仍飽滿緊實。廣州綠秧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陳儀品嘗後,感嘆這是「今年見到最好的『陽光玫瑰』。」
優良口感、耐儲品質,紅旗葡萄現在的賣價在每公斤30元以上,幾乎達到了應季市場價的2倍,回購率還特別高。王龍富一算帳,農民沒虧,經濟聯合社多賺,品牌有了口碑,也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現在後悔的就是「當初多整點兒好了,冷庫裡剩的1萬來公斤都不夠賣到春節前的。」
告別無序生長,公用品牌成功闖「關」
都說東北鮮果難過山海關。「走出遼寧省,將紅旗鎮的葡萄推向全國。」——這是報名參加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時,紅旗鎮黨委書記陳光旭定下的目標。
面向全國大市場,僅有品質自信是遠遠不夠的。去年9月,紅旗鎮全力打造紅旗葡萄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組建品牌推廣工作領導小組,大力推廣晚紅、陽光玫瑰等優良葡萄品種,打開葡萄成熟時間差,使紅旗鎮每年4—12月皆可供應鮮食葡萄。他們邀請農業專家前來授課,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支持保障,並將鎮內葡萄專業村勝臺村作為試點,帶動全鎮葡萄產業發展。
叫響品牌不能「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紅旗鎮積極進行各類權威認證,把紅旗葡萄為啥好說得清楚明白。2020年,紅旗葡萄榮獲農產品氣候品質優等級評價證書,葡萄經省相關部門檢測,各項指標優良。一張張證書與檢測報告增加了品牌的含金量,讓紅旗葡萄有機會迅速取得消費者、採購商的信任。同時,鎮裡還統籌銷售服務工作,推出包裝精良、規格齊全的各式禮盒,建立快遞渠道,聘請客服及時解答消費者疑惑。
去年,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農產品的線上銷售活躍起來。紅旗鎮藉助網紅經濟的東風,開通抖音、快手號,鎮領導披掛上陣直播帶貨,為葡萄品質背書。他們還利用個人關係,請來上級領導、網紅等有公信力、影響力的人物為紅旗葡萄代言,打開品牌知名度。「90後」的紅旗鎮工作人員張琳媛常駐勝臺村經濟聯合社,專攻網絡銷售與品牌推廣工作。通過微信群、抖音、快手等網絡渠道,勝臺村經濟聯合社葡萄日銷量可達2000公斤。目前,勝臺村經濟聯合社的網紅工作室和產品展示廳正在裝修中,將為紅旗葡萄品牌推廣插上有力的「雲翅膀」。
從去年開始,紅旗鎮陸續參加了4次省級以上的各種展會,打開了眼界、積累了經驗。大平臺、高頻率的曝光為品牌快速「吸粉」。去年10月在瀋陽舉辦的遼寧省首屆電商直播節上,紅旗鎮帶去的250公斤葡萄不到半天就賣得見了底兒,鎮黨委書記陳光旭、副書記姚勇得知後沒吃午飯就開著兩輛私家車裝滿750公斤葡萄送往會場。展會共三天,兩天半的時間1000公斤葡萄就已售罄。
上下一心,讓紅旗葡萄不斷突圍。作為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為數不多的一家鮮果類的葡萄參展經銷商,開展首日客流量就突破萬人次。一條東北鮮食葡萄南下的道路正被打開、拓寬。
不止黑馬,更要做千裡馬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經營品牌的過程,也是觀念轉變的過程。紅旗鎮堅定了葡萄產業的發展方向和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 因為要與京東商城合作,我們要籌辦公司了。」陳光旭說道。在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紅旗葡萄作為果蔬類唯一產品參加國家農業農村部主辦「大買家商機洽談會」,和京東商城談起了合作。目前,籤約工作正穩步推進。
都知道綠色無公害栽培好,但難在推廣。陳光旭說:「紅旗鎮將抓住與京東商城籤約的契機,以需求方的標準引導農民改變傳統觀念,把農業做精細、做優良,讓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 。」
技術是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目前,遼寧省首家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暨駐村研究生培養站正在紅旗鎮選址,預計今年4月開始,將有2—4名「國字號」專家常住「小院」,將最新技術應用於紅旗葡萄產業發展中。紅旗鎮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家門口創業的希望,特別是青壯年紛紛留在了家鄉。據統計,全鎮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約2萬人,沒有「空心村」現象。
更廣闊的遠景正在描繪。陳光旭介紹,鎮裡農業人口主業基本就是種植葡萄。紅旗鎮將順應產業發展規律,優化產業布局,繼續推進綠色生態葡萄產業融合發展示範項目,以經濟聯合社為載體,秉承「綠色、有機、生態、創新」的發展理念,引導農戶標準化栽培,發展體驗採摘,通過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將紅旗葡萄品牌由黑馬變成千裡馬,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
總監製 / 王忠陸 監製 / 張旭勇
記者 /朱琳 牛夢 張賀編輯 / 潘靜
責編 / 朱琳 魏家鵬 製作 / 郝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