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子
《羋月傳》中,秦惠文王駕崩後,秦武王即位,羋八子(羋月)被姐姐惠文王后嫉妒迫害,幾次處於生死之間,都是義渠王來拯救,真真是患難見真情,義渠王對羋月是掏心掏肺的好,羋月也放下過往,對義渠王傾心相許。劇中兩人的愛情讓多少觀眾感動得不要不要的。但真實歷史上,這感人的故事,就只是人們想出來的故事而已。
02大秦宣太后,比《羋月傳》中的大女主還要「大女主」
在正史中,有關秦宣太后的記載並不多,只有區區十餘條,大部分還都是她執政秦國之後的事跡,而其早年生平,和中國歷史上大部分女性一樣,是沒有記載的,我們只知道她是楚人,《史記》、《戰國策》稱為羋氏。這就是男權社會的常見的問題,女子連名字都不配被記錄在史書上。羋月這個名字是虛構的,就連劇中她的姐姐,正牌的楚國公主、歷史上的惠文后羋姝,事跡和名字也是虛構的。歷史上的惠文后並不是楚國人,而是魏國人,所以說,惠文后和羋月的同父異母姐妹應該也是劇情需要杜撰的。
羋氏是秦惠文王的侍妾,我們只知道她是楚人,《史記》、《戰國策》稱為羋氏。羋氏一直到登上太后之位前,封號一直是「八子」,所以史稱羋八子。秦國的后妃制度共有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個品級,羋氏處於中等,但應該頗受寵愛,因為她和惠文王生了三個兒子:嬴稷、嬴市、嬴悝。在這期間,羋八子是以秦惠文王為天。是沒有機會和除了秦惠文王之外的男子認識接觸的。
秦惠文王駕崩,秦武王嬴蕩登基,羋月的大兒子被送到燕國當質子。但與影視劇不同的是,羋月作為先王的侍妾,是不能隨便出宮的,去燕國的只是嬴稷,而羋八子還有另外兩個兒子嬴市、嬴悝在身旁,從歷史來看,羋八子也不是被惠文王后打壓得死死的,因為後期她還能聯合王叔樗裡疾扶持自己兒子登基,就可見她的政治影響力。但是,既然沒出秦王宮,也就不存在劇中演的和義渠王之間英雄救美的故事。
公元前306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就展開了王位爭奪戰。惠文后痛失兒子,但卻沒多少時間悲傷,就馬上投入了王位之爭,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惠文后支持公子壯與羋八子展開激烈爭奪。而此時秦國外部,趙武靈王也插手了秦國的內政,他派人將在燕國為質的公子稷送回秦國。
羋八子在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聯絡王叔樗裡疾,擁立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隨後平定了王室內部爭奪君位的動亂,誅殺惠文后及公子壯、公子雍,將秦武王后驅逐回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羋八子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輔政,從此,羋八子變成了宣太后。
03義渠:秦國後院的不安定因素
秦昭襄王剛即位時,秦國內憂外患,外部最大的威脅就是西戎最強大的一支——義渠。
義渠,古代國名,在商代前是西方羌戎民族的一個分支,位於西部。國都即在今甘肅慶陽西南,即寧縣。義渠以西為古西戎之國,或稱義渠之戎。在商、周兩代的千餘年間,義渠和中原地區就時戰時和。
在政局動亂的春秋戰國時代,它直接參與了中原合縱與連橫的政治、軍事角逐,特別是先後同強秦經歷了400餘年的反覆軍事較量,成為當時秦國稱霸西戎的主要對手。
義渠為遊牧民族,生存環境惡劣,終日打獵為生,所以個個身手彪悍,好勇鬥狠,可以用民風彪悍來形容,義渠國實行全民皆兵,遇到戰爭,青壯男子都要上戰場,這就造成女多男少。義渠規定,同族十二世之後可以互相通婚,兄長死後,弟弟可以娶嫂為妻。
「秦之西有義渠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而焚之,燻上謂登遐」——《墨子·節葬》
「登遐」意思是登上遙遠的天邊,即靈魂升天的意思。這是我國最早的關於火葬的記載,也是義渠的習俗之一。義渠民族剛強勇猛,他們「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所以作戰十分英勇,寧死不屈,這也是義渠國能延續數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義渠定居隴東高原後,開始從事農耕,逐漸發展成半農半牧民族。
公元前318年,齊、宋、韓、魏、趙五國伐秦,秦惠文王擔心後院起火兩面受敵,就採取賄賂收買義渠的政策,「以文繡千匹、好女百人遺義渠君」。但義渠並不買帳,還是趁五國伐秦之機偷襲秦國。中原的五國伐秦以敗北收場,沒討到便宜,反倒是義渠趁虛而入,「大敗秦人於李帛之下」。
此後雙方攻戰不休,李帛之役後的四年,秦軍徵伐義渠,秦國徹底動怒,調集重兵,兵分三路入兵義渠。這次秦國大獲全勝。攻佔了義渠的25座城池,義渠國土大大縮小。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秦國又攻打義渠,但仍未能滅亡其國。
04宣太后的懷柔之計:「美人計」「溫柔鄉」給義渠王挖出「英雄冢」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立為國君,母親宣太后攝政。宣太后改變正面徵討義渠戎國的策略,採用懷柔、拉攏、腐蝕的政策,以墮戎王之志。
具體就是羋月認為義渠國終日放牧,流動性太大,想斬草除根十分困難。擒賊先擒王,於是羋月決定用美人計來除掉義渠國王。
秦昭王登基,義渠王前來道賀順便求和。宣太后利用這個機會把義渠王請到自己寢宮,說是有美酒相送。寢宮之內,下人皆已經退下。只有義渠王和宣太后兩人,宣太后此時是個成熟美貌的婦人,含情脈脈,軟語溫言……義渠王就很自然拜倒在了大秦宣太后的石榴裙下,兩人的情人關係,在當時幾乎是個公開的秘密。
宣太后何敢那麼禍亂宮闈,給自己去世的丈夫公然戴綠帽子,其實,有理由懷疑,這就是宣太后和近臣商議出來的對義渠的政策。
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然後設計將之殺害,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義渠,使秦國可以一心東向,再無後顧之憂,她的功勞不遜於張儀、司馬錯攻取巴蜀——馬非
難道義渠王就那麼色令智昏嗎,其實不盡然,歷史上義渠王是一個精明能幹、殺伐果斷,非常有政治頭腦的人。義渠王在進入秦國大殿後,就沉醉在溫柔鄉,還與秦宣太后生下兩子,不過說實話,義渠王與羋月的結合,最開始並不是因為兩情相悅,而是各取所需,羋月一直在利用義渠王來獲得秦國政權的穩定,義渠王也是為了讓西部少數民族獲得口糧。
在以後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裡,義渠王喪失了對秦國以及羋月的防備,公元前272年,羋月將義渠王引至甘泉宮,埋伏在此的士兵將其殺死。秦國趁機發兵攻滅義渠,在義渠的故地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從此,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可以放心經略東方了。
05總結
正史上說是宣太后積蓄力量三十年將義渠一舉殲滅,為秦國統一六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野史上說宣太后迫於她兒子秦昭襄王的逼迫不得已殺死義渠王。
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羋月作為一個女人,將三十年的年華耗費在一個男人身上,想必是深深愛過的,只不過她不是市井裡平凡無奇的小女子,愛情與她而言,遠比不上江山社稷。歷史上寫下濃厚篇章的大女主,又豈能被小情小愛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