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白女士。
「寂寞少婦深夜豪賞19歲男主播6萬元」——
誰能想到這個戲碼會發生在阿嬌身上?
深夜,阿嬌在某直播平臺上看到了一位長得很帥的男主播,於是為他狂刷了6萬元的禮物。
豪擲6萬塊後,阿嬌還淡淡地說:「我是昨天看他挺帥才進來的,聽完他唱歌我就睡了。」
網友便炸了。一部分人感嘆阿嬌真有錢:「人家看一次直播抵我兩年工資。"
也有吃瓜群眾表示贊同阿嬌欣賞小鮮肉:」是蕭亞軒的快樂了」、「帥哥鮮肉誰不愛?」
女明星打賞男主播,稀奇嗎?還行。
但阿嬌為小鮮肉男主播豪擲6萬元,這倒是一件連白女士都覺得稀奇的事。
要知道,阿嬌是買包包都要看老公賴弘國臉色的女明星。因為賴弘國並不是娛樂圈人,也不是什麼大富豪,所以她不想給對方增加經濟負擔。
況且,「賴弘國疑似出軌」、「賴弘國跑夜店」這樣的緋聞多次衝上熱搜。
這些都難免讓人認為阿嬌在這段關係中毫無安全感,還顯得有些卑微。
如今阿嬌豪賞年輕男主播,不被罵「敗家」,也沒有受到大眾的道德審判:「這讓丈夫賴弘國情何以堪?」
短短幾年,阿嬌這屆女明星,都經歷了什麼?
「敗家女」
一個過時的標籤
過去的娛樂頭版上,女明星砸錢買買買,是會被罵「敗家女」的。
而眾所周知的「敗家女王」,非陳奕迅的妻子,徐濠縈莫屬。
▼徐濠縈說,習慣了被媒體離婚
砸錢進軍時尚圈女王—— 剛發布的國際時尚奢侈品牌,下一秒就穿在了徐濠縈身上。
砸錢買包包買珠寶—— 一個款式的包包會把所有的色號都買齊;在珠寶店,手輕輕一抬,幾十萬的鑽石項鍊,收入囊中。
章小蕙是香港紅極一時的演員、歌手,鍾鎮濤的前妻。
「敗家」的程度,曾被港媒刻薄形容為:「香江第一敗家婆」、「買衫買到老公破產」。
她自稱自己的人生宗旨是:「飯可以不吃,衫不可以不買」。
傳言,章小蕙與鍾鎮濤,還有離婚後結識的富商陳曜旻交往期間,買衣服、鞋子、珠寶等奢侈品累積花費數億元。
80年代就賣上千元美金一條的奢侈品牌圍巾,她集齊了所有的玫瑰紅色;
巔峰時期,她有近三千雙名牌鞋子,每雙價值1萬以上。
後來,鍾鎮濤與陳曜旻雙雙宣告破產,章小蕙更被眾多媒體渲染為——
「紅顏禍水」、「敗光兩任富豪的家產」。
過去的娛樂媒體,也經常傳張栢芝和謝霆鋒離婚,是因為張栢芝實在太「敗家」。
因為選擇困難症,所以乾脆三輛豪車都買了下來;
電影《最愛女人購物狂》中的首飾和包包,據說大部分都是張栢芝本人的珍藏。
▼張栢芝飾演的購物狂方芳芳
直至「張栢芝敗光謝霆鋒5億家產」這樣的傳聞愈演愈烈,張栢芝不得不發了律師聲明。
女明星袁詠儀在媒體的「敗家女」名單中,也是榜上有名。
袁詠儀最愛敗動輒10萬起的愛馬仕包包,也是眾人皆知了。
▼為愛馬仕而錄節目
兒子都吐槽說:媽媽恨不得把床單都換成橙色,因為那是愛馬仕的顏色。
張智霖曾在節目裡繪聲繪色地吐槽袁詠儀買愛馬仕包包的瘋狂程度:
看到愛馬仕包包,就走不動了。
當一個女明星,或者普通女性,被批「敗家女」,意味著她犯了兩個大忌:
第一:揮霍男人打下的天下,是一個男性的寄生蟲,紅顏禍水;
第二:沒有傳統女性該有的勤儉持家的品質。
更何況,在男性看來,女性斥巨資買包包,買護膚化妝品,那都是毫無用處,小家子氣的東西,而不是男性所認為的可以彰顯自己身份的「大件」。
就如袁詠儀丈夫張智霖,買的豪車一輛接一輛,但媒體嘲諷的只有袁詠儀的「敗家」。
而那些大手大腳,把錢財揮霍在包包、化妝品上,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的女性,表面上是消費領域的主動者,本質上仍是被男性消費的對象。
「敗家」?
認真你就輸了
耐人尋味的是,那些曾經被嘲「敗家女」的女明星,現在的風評都變了。
徐濠縈,鮮少再有媒體指責她「敗家」。
多年的時尚搭配經驗,讓她成為了香港的潮流達人,潮媽典範。
她現在是時尚買手,名媛、藝人客源滿滿;
還開了自己的買手店,創辦了個人時尚品牌和時尚雜誌;
被官方邀請到巴黎看時尚秀是常事,香奈兒每次大秀都會邀請她。
▲徐濠縈與黃偉文出席活動
章小蕙也早已告別「香江第一敗家女「這樣的稱號。
她是中國早期的帶貨女王。在報紙雜誌時代,她就開始為報紙撰寫時尚專欄文章。
無論是她推薦的當時國內從沒有人介紹的祖瑪瓏香水、還是圍巾款式,都在香港賣到斷貨。
她推薦,讀者就樂意買。
2018年,她以時尚博主的方式回到大眾面前。
公眾號這邊一開,微博那頭就上了熱搜。
相應地,到了普通女人這裡,「敗家」的負面意義也被大大削減,進而演化成一種調侃和自嘲。
「敗」,就僅僅是「buy"的意思而已。「敗幾個包包」、「敗幾支口紅」。
▼「今天又敗家了」
阿嬌和賴弘國上《花花萬物》時,阿嬌坦言,賴弘國追自己花光全部身家,阿嬌也不止一次刷爆賴弘國的信用卡。
偶爾有幾個帶節奏的博主說:阿嬌這麼敗家,老公賴弘國怎麼養得起?
這話一出,網友就不樂意了。
「阿嬌不掙錢嗎?就你多管閒事?」
這樣看來,「敗家」本身帶有的道德審判的嚴肅意味,早已被消解。
這種風評變化的原因之一,肯定是因為女性經濟獨立了。
就如徐濠縈、章小蕙、阿嬌……哪怕是普通女性,她們自己也掙錢。光明正大地花著自己的錢,自然不怕被別人說敗家。
現在的女性買買買,也不僅僅是「女為悅己者所容」,只知道買愛馬仕包包、香奈兒香水了。
不吝錢財報名各種學習班培訓班,提升內在自我,投資理財積累原始財富.這些內在消費都體現了女人花錢方向的多元化。
阿嬌豪賞年輕男主播,更是女性消費話語權提高的體現——男色消費。
試想,如果在過去,一個女明星或者普通人為年輕男性花錢,那簡直是「騷浪賤」。
而現在,為愛豆衝銷量,給男主播打賞,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女性不「敗家」了
然後呢?
過去,章小蕙的「敗家」讓她頻頻上當時的娛樂頭版,而現在,章小蕙渾身上下的得體,剛好便是現代女性所追捧的」精緻主義「。
她在公眾號裡描述Victoria beckham化妝盒的色彩,會以張大千的潑彩水墨畫作對比:
「遠看像濃煙水墨畫般,靠近才看到若有似無的閃爍,美得無法形容。」
▼章小蕙公眾號文章
她用專用的Prada絲緞包來裝零食,用法國文藝片女主角被吻過的唇色來形容一種淺豆沙色的口紅。
這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名媛範兒,滿足了現代女性對精緻主義的想像。
同時,越來越多女性消費品都啟用了男明星來做代言人,尤其是當紅的年輕男明星。
▼」擁有這支口紅,就得到了陳偉霆的吻「
▼王源代言巴黎歐萊雅
王俊凱代言蘭蔻
易烊千璽代言阿瑪尼
當這些男明星出現在過去由女明星代言的領域,毫無疑問,這是商家對女性購買力的肯定和討好。
在IP節目和偶像選秀節目上,女性粉絲的消費能力,連龐大的資本力量都感到震撼,不得不獻上膝蓋。
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姐弟戀」、「年下戀", 都成為了常見的題材。編劇迎合和討好女性觀眾的意味越來越強。
▼《完美關係》
▼《下一站幸福》
然而,跳出了敗家的坑,迎面而來的卻是自主消費帶給人的麻痺和虛幻感。
當女性在SPA會所砸錢精心維護自己年輕的容顏時,她們砸錢爭取的仍然是男性注視的目光。
當女性為帥氣的主播豪擲千金時,她們不過是模仿過去男性消費女色的消費模式。
《北京女子圖鑑》裡的女主,把自己在大城市奮鬥的目標矮化為「一個LV包包」時,女性為自我價值奮鬥的意味,全都消失不見。
近幾年阿嬌在各種節目裡強調,賴弘國給自己花了很多錢,也不過是為了告訴大家:我老公很愛我。
自主收入的提高,消費內容的豐富, 並沒有觸動到問題的本質。
況且,男性之所以不再指責女性敗家,無非也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評判女性而已:
「哦,花的不是我的錢,隨你唄。」
不過,話說回來——
一個動輒痛罵章小蕙「紅顏禍水」、「天下第一敗家女」,恨不得拉她浸豬籠的時代。
一個「阿嬌隨意豪賞年輕男主播」也不會被指責的時代。
白女士寧願選擇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