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親口說再見
你的空位還在這
在開始之前 句點後面
存活在我裡面
不散 不見
你是我世界起點
我是你荊棘冠冕
把愛與虧欠 揉成一圈
來不及告別
來不及再見
La...
如果有多看一眼
La...
可是不散 看不見
初聽「不散,不見」,
每個人都會有斯人已逝,以歌緬懷的感覺。
簡單的歌詞,
用細膩憂傷的旋律傾訴著一種溫暖,
歌聲裡的感悟讓離開也成為了更好的遇見,
清唱著比歌詞還簡單的告別。
這首歌是莫文蔚在14年12月
所出同名專輯《不散,不見》裡一首略顯小眾的歌。
因為父親的過世,使得莫文蔚對生離死別有了新感受。
也使得對「散與見」,有了新的理解。
莫文蔚說:
「即使整個世界背離了我,
我還是依然堅信這個世上還會有一個人,
願意跟我一起見證幸福,
陪伴著走過每一段的人生低谷,是我靈魂上的支撐。」
人們常說:「不見不散」,
其實,
不散,是看不見的。
人生是不斷地再見,不斷地道別,又不斷地重逢。
情歌總是很難表達,
只有真情實感才能傳遞到聽眾的心裡,
情感大于欣賞,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狀態。
珍惜年輕時如此青澀真摯的自己,
下一秒的你永遠不是現在的你。
不散,不見。
我要帶你去明天
你的空位在我這
在消失之前 記憶背面
存活在我裡面
不散 不見
La...
La...
不散 卻不見
張碧晨在《歌手》中的再次演繹,
帶著深情紀念已經離世的姥爺,
不禁勾起了我們對已故親人的種種懷念。
張碧晨在微博裡寫到:
「這個世界是這樣的,把再見說出口最難
但是即使給我說再見的力量
這樣的勇氣,我不要。
我不須親自對什麼人什麼事告別
任何感情,任何不舍,堅持下來才有意義
暫時分別,是為了更長久地在一起。」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單曲循環久了以後,會有一種思想上的轉變,
由已逝的斯人,回顧到已逝的自己,
回顧到自己身上。
我們總會遇見這樣的一個情景:
明明知道離別就在眼前,
卻固執地,掙扎得無法說出那句再見。
不知是沒有再次相見從而沒有再見,
還是沒有再見從而沒有再次相見。
心裡這個房間留給你,講不出再見。
再見是道別,久別是重逢。
再見是跟過去的自己惜別,再見是跟未來的自己相逢,
「不散,不見」,
或許我們再見是為了在未來某個地方再次相見。
不散不見,一切皆緣。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美尚出品,轉載請註明
文化丨生活丨美學
▽
美尚 · 帶你發現生活之美
[長按二維碼立即關注]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商城,發現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