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難測,有道理

2020-12-25 歷史研習室

其實,老人家掛在口中的許多話,皆是引自於古語,比如說在《增廣賢文》中,便包含了大量經典之句。

我們現在已經處於一個知識時代,但古人的智慧依舊可以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生活,心理,工作上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了解!

《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俗話說得好:「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意思是:就像虎的外形好畫虎骨難畫一樣,人的外表好認,人心卻難了解

確實,人心難測,想要識別一個人的好壞並不容易。想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真的很難。

人,從誕生那一天起,就一直是過著群居的生活,而一群人,總是免不了會發生各種交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難免就有小人。與小人相處,稍不謹慎,會吃大虧。所以學會分辨小人,非常重要。

而現在的社會,人們工作生活、休閒娛樂,更是要和各種人打交道。上學時會有同學,工作後會有同事,而感情相投的就會被認為是朋友。

我們和人認識交往,最先知道他的名字和長相,這也是人們最初認識的最直觀的印象了。但一個人的好壞並不是看外表就能看出來的,你覺得他是一個好人,但對其他人來說,他卻可能是一個壞人。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下半句是:「逢人且說三分話 ,未可全拋一片心」。

有人慨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自古人心皆難測,自古人性最難懂,古人用「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來描述對人心難測。

不管是用心機還是用心計,或者是多變還是背叛,最後也還是總會處處出錯,不如所願,因為違背了「人道」的基本規則;只有心中有道,尊重「人道」,守住原則和底線,你做人做事才會事事順心,步步如意。

人心和人性的變化多端也許有時讓我們捉摸不透,但是我們可以把遵循「人道」當作我們做人做事的標準和原則,那麼就算人心再怎麼變化,也跳不出我們心中的那個「道」,就算人性再怎麼可怕,也在我們心中那個「道」的掌控之中。

「任你千變萬化之人心,我有不變應萬變之人道」。

要想真正了解一個人,還是要夫子所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用心去觀察吧。

老祖宗不僅看人有智慧,在處世上也是數一數二的

老祖宗的話不過簡簡單單幾個字,卻講的字字在理,果然祖宗的智慧"誠不欺我"!

一個民族、一個文明和一句話,每一個的存在都不是偶然形成的,必然有著契合時代的價值。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歷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

很多佳句的原始出處並不在《增廣賢文》,而是在戲曲、小說以及民間流傳的諺語中,《增廣賢文》要做的就是集錦,歷經數百年的集錦。

當然,《增廣賢文》之好是相對於儒家精神而言的,作為舊時代的東西,他不可避免地帶有因果報應的色彩、宿命論的影子,從而影響人們放棄奮鬥、逆來順受。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增廣賢文》同時鼓勵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凡事盡力去爭取。這是似乎是他的矛盾之處,也是玄妙所在。

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樂不可,樂極生悲」等都在這本書中都有記載。

給大家推薦的這本《增廣賢文》是注釋版的,在原文的基礎上,增加了講解和注釋,內容解釋更加全面,讓讀者更容易讀,也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讀完此書你會逐漸學會明辨是非的智慧,學會處世之道。同時這本書還帶給你足夠的自信,讓你在與人交流溝通上都上一個臺階!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難免就有小人。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通常小人做人處事不厚道,常以不良手段達成目的。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與小人相處,稍不謹慎,會吃大虧。 所以學會分辨小人,非常重要。
  • 66版《畫皮》: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難知心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今天帶大家重溫一下66版的香港電影《畫皮》,因為劇照有礙觀瞻,小編特尋了張美圖作封面。王生腦袋瓜一想:得想辦法把她留下來啊,有了這個護身符,還怕考不上舉人當不了官?就這樣,王生把梅娘留在園中。這梅娘不但生得美貌無比,琴棋書畫無所不能。
  • 朱之文透露心酸「知人知面不知心」,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剛剛出道的時候,任何人說的話,他都會去相信,都不會去懷疑。  然而從2011年爆紅到今天已經九年的時間,過去了九年之後的他面對著鏡頭,雖然還是不會打扮,還是不會刻意的整理自己的形象,不過對著鏡頭他卻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知人知面不知心,畫人畫皮難畫骨。
  • 畫虎畫皮難畫骨,郭敬明的《畫皮》,像是一座沒有靈魂的建築物
    而這期,郭敬明帶來的作品是《畫皮》。這個版本的《畫皮》,可以說是畫虎畫皮難畫骨,只拍出了皮囊沒有拍出內核。從外面看,好像是一座特別精美的建築,但走進去看,卻發現裡面空空無物。再配合上慢鏡頭,讓這個片段有了一些電影的質感。但再往裡細看,卻發現除了濾鏡和美景,再也想不起來其他的內容。
  • 人心難懂,知人知面不知心
    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唱的曲。再風光的人,背後也有寒涼苦楚;再幸福的人,內心也有無奈難處。誰的人生都不易,笑人等於笑己,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最窮無非討飯,不死總會出頭。誰的人生十全十美,誰的生活沒有薄涼,誰敢保證一直都是人生得意。
  • 老祖宗的經驗「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啥道理?男人都應該看看
    交朋友都說寧願跟窮得叮噹響的老實人交朋友,也不能跟有錢的小人當酒肉朋友。娶妻子是一個道理。那「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這句話不是說讓你娶妓女。從良妓,顧名思義是從良的妓女。妓女確實很容易被人看輕,遭人唾棄,但是她們也可以改過自新,重新開始,也就有了妓女從良一說。而且古時的特種服務行業的從業多是為生活所逼得,有人是迫於無奈賣來抵債,有人是被拐騙的。其實那些女子的本質並不都是壞的。
  • 知人知面不知心
    吼完這一聲,薛氏覺得委屈極了,眼淚控制不住的往下掉,怎麼做個好人就那麼難呢?陳老爺有些訕訕的,潘氏也不敢抬頭看人,薛氏哽咽著道:「認識這麼多年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家,你們不是不清楚,當年我們老爺寧可自己不吃不用,也要拿錢接濟朋友和窮人,所以才會在昌黎城破的時候有那麼多的人肯幫他。城都破了,大家都顧著逃命,還有人肯聽他的話,去給你們家傳信,幫著你們逃走,你們怎麼能這樣沒良心呢?
  • 交往有度,和而不同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如果過往甚密,反而容易出現裂痕;而把握分寸和掌握好火候,不偏不倚的「適中」,才能使感情更加真摯,情意更加綿長!從小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很淺顯的道理:第一次吃就發現特別好吃的東西,往往都不會太長久,因為它們肯定會過於的甜或油膩。時間一長,慢慢你就會發現受不了啦!
  • 老祖宗的智慧,少有人知
    我們常聽到的有「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等等,這些俗語之所以能歷經千百年的歲月得以流傳,說明它們肯定有一定的價值。
  • 老祖宗識人術,想弄清一個人品性,看這4點就夠了!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性複雜,人心難測,是大家公認的。可是在社會交往中,識人又是一項最為重要的本領。清代山陰人金纓在《格言聯璧》寫到: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 知人知面不知心,同事說的這3種話你不要信,能看懂說明你很精明
    如果你在職場混跡多年,那麼你一定會相信這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確實,我們要想在職場上「生存」,凡事都最好多留個心眼。雖然說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是一個團隊的同事關係,因為工作而共進退,但是每個人都是有私心的,誰也不會在具體的利益上讓步。總之,知人知面不知心,同事說的這3種話不要信,能看懂的人說明你很精明。
  •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啥道理?男人早懂少吃虧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啥道理?男人早懂少吃虧精足不思淫說的是經過一段時間戒酒、戒色、戒財、戒氣之後,人便能斷除邪淫之心,不斷固本強腎,藏精不發,恢復到像孩子一樣的未瀉未經狀態。「氣足不思食」,這一境界就聯繫到道家了,也就是說你到了一定的境界,氣場可以的話,飯都不需要吃了,就比如我國有很多得道高僧,他們每日就吃兩頓飯,午飯不吃也感覺不到餓。
  • 看一個人的「臉」,便知他值不值得深交
    文/夏莫 01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畫虎畫皮難畫骨」。 人是最複雜的,人心也是最難捉摸的。有些人看著和和氣氣,慈眉善目,心裡想的平日裡做的,卻為人所不齒。 而有的人第一眼看上去難以相處,不好說話,可是往往時間久了會發現,其實對方是一個很值得結交的朋友。
  • 形容人心險惡的7句古詩,將人心難測刻畫的入木三分!
    現實的社會,複雜的人心,俗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古代詩詞中也有不少是形容人心險惡的句子,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1、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這一句出自李白的《白頭吟》,意思是自然界中的草尚且能緊緊地纏繞在一起不離不棄,而人的心卻不如草那樣執著堅定。2、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 電影通勤營救: 知人知面不知心
    故事由一連串的「為什麼」逐漸拼湊而成,主角必須追查一連串的陰謀,並且找出背後的藏鏡人,但是一個普通的保險業務員,有什麼本事可以找出真相,還要跟歹徒搏鬥,拯救整輛列車的乘客不受到牽連?原來他以前是警察,這一切就說得通了!
  • 知人知面不知心,《聊齋志異》裡的畫皮故事居然是個恐怖片?
    由於影視作品改編的深入人心,畫皮篇也算大家比較熟悉的聊齋故事了。不過影視中大多側重呈現愛情方面的糾葛,許多人不知《畫皮》其實是聊齋中形形色色的鬼中非常兇猛可怖的一篇哦,且非常極具教育和諷刺意義。今天的故事可能會有些許引起不適,但是嬰寧還是想儘量給大家還原一下原著的情節,友情提示請勿在吃飯時觀看~【靈將登場】「我的面容,是不是很美麗呢?」
  • 俗語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卻少有人知
    俗語包含俚語、順口溜、歇後語等等,其中相當大一部分的詞語形式粗俗簡單,難登正統文學的大堂,但其內蘊含的道理卻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句農村傳出來的俗語,上句是「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才是經典經典,但是卻少有人知。「好馬不吃回頭草」,顧名思義就是作為一匹上乘的馬匹,是不會回頭吃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