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電阻原理及組成

2021-02-08 電子產品世界

「接觸對」導體件呈現的電阻成為接觸電阻。
  一般要求接觸電阻在10-20 mohm以下。 有的開關則要求在100-500uohm以下。有些電路對接觸電阻的變化很敏感。 應該指出, 開關的接觸電阻是在開關在若干次的接觸中的所允許的接觸電阻的最大值。
  Contact Area 接觸電阻
在電路板上是專指金手指與連接器之接觸點,當電流通過時所呈現的電阻之謂。為了減少金屬表面氧化物的生成,通常陽性的金手指部份,及連接器的陰性卡夾子皆需鍍以金屬,以抑抵其「接載電阻」的發生。其他電器品的插頭擠入插座中,或導針與其接座間也都有接觸電阻存在。

工作用原理
  在顯微鏡下觀察連接器接觸件的表面,儘管鍍金層十分光滑,則仍能觀察到5-10微米的凸起部分。會看到插合的一對接觸件的接觸,並不整個接觸面的接觸,而是散布在接觸面上一些點的接觸。實際接觸面必然小於理論接觸面。根據表面光滑程度及接觸壓力大小,兩者差距有的可達幾千倍。實際接觸面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真正金屬與金屬直接接觸部分。即金屬間無過渡電阻的接觸微點,亦稱接觸斑點,它是由接觸壓力或熱作用破壞界面膜後形成的。部分約佔實際接觸面積的5-10%。二是通過接觸界面汙染薄膜後相互接觸的部分。因為任何金屬都有返回原氧化物狀態的傾向。實際上,在大氣中不存在真正潔淨的金屬表面,即使很潔淨的金屬表面,一旦暴露在大氣中,便會很快生成幾微米的初期氧化膜層。例如銅只要2-3分鐘,鎳約30分鐘,鋁僅需2-3秒鐘,其表面便可形成厚度約2微米的氧化膜層。即使特別穩定的貴金屬金,由於它的表面能較高,其表面也會形成一層有機氣體吸附膜。此外,大氣中的塵埃等也會在接觸件表面形成沉積膜。因而,從微觀分析任何接觸面都是一個汙染面。

綜上所述,真正接觸電阻應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 集中電阻
  電流通過實際接觸面時,由於電流線收縮(或稱集中)顯示出來的電阻。將其稱為集中電阻或收縮電阻。
  2) 膜層電阻
  由於接觸表面膜層及其他汙染物所構成的膜層電阻。從接觸表面狀態分析;表面汙染膜可分為較堅實的薄膜層和較鬆散的雜質汙染層。故確切地說,也可把膜層電阻稱為界面電阻。
  3) 導體電阻
  實際測量電連接器接觸件的接觸電阻時,都是在接點引出端進行的,故實際測得的接觸電阻還包含接觸表面以外接觸件和引出導線本身的導體電阻。導體電阻主要取決於金屬材料本身的導電性能,它與周圍環境溫度的關係可用溫度係數來表徵。

  為便於區分,將集中電阻加上膜層電阻稱為真實接觸電阻。而將實際測得包含有導體電阻的稱為總接觸電阻。
  在實際測量接觸電阻時,常使用按開爾文電橋四端子法原理設計的接觸電阻測試儀(毫歐計),其專用夾具夾在被測接觸件端接部位兩端,故實際測量的總接觸電阻R由以下三部分組成,可由下式表示:R= RC + Rf + Rp,式中:RC—集中電阻;Rf—膜層電阻;Rp—導體電阻。
  接觸電阻檢驗目的是確定電流流經接觸件的接觸表面的電觸點時產生的電阻。如果有大電流通過高阻觸點時,就可能產生過分的能量消耗,並使觸點產生危險的過熱現象。在很多應用中要求接觸電阻低且穩定,以使觸點上的電壓降不致影響電路狀況的精度。
  測量接觸電阻除用毫歐計外,也可用伏-安計法,安培-電位計法。
  在連接微弱信號電路中,設定的測試數條件對接觸電阻檢測結果有一定影響。因為接觸表面會附有氧化層,油汙或其他汙染物,兩接觸件表面會產生膜層電阻。由於膜層為不良導體,隨膜層厚度增加,接觸電阻會迅速增大。膜層在高的接觸壓力下會機械擊穿,或在高電壓、大電流下會發生電擊穿。但對某些小型連接器設計的接觸壓力很小,工作電流電壓僅為mA和mV級,膜層電阻不易被擊穿,接觸電阻增大可能影響電信號的傳輸。
  在GB5095「電子設備用機電元件基本試驗規程及測量方法」 中的接觸電阻測試方法之一,「接觸電阻-毫伏法」 規定,為防止接觸件上膜層被擊穿,測試迴路交流或直流的開路峰值電壓應不大於20mV,交流或直流的測試中電流應不大於100mA。
  在GJB1217「電連接器試驗方法」 中規定有「低電平接觸電阻」 和「接觸電阻」 兩種試驗方法。其中低電平接觸電阻試驗方法基本內容與上述GB5095中的接觸電阻-毫伏法相同。目的是評定接觸件在加上不改變物理的接觸表面或不改變可能存在的不導電氧化薄膜的電壓和電流條件下的接觸電阻特性。所加開路試驗電壓不超過20mV,試驗電流應限制在100mA。在這一電平下的性能足以表現在低電平電激勵下的接觸界面的性能。而接觸電阻試驗方法目的是測量通過規定電流的一對插合接觸件兩端或接觸件與測量規之間的電阻。通常採用這一試驗方法施加的規定電流要比前一種試驗方法大得多。如軍標GJB101「小圓形快速分離耐環境電連接器總規範」中規定;測量時電流為1A,接觸對串聯後,測量每對接觸對的電壓降,取其平均值換算成接觸電阻值。

影響因素
  主要受接觸件材料、正壓力、表面狀態、使用電壓和電流等因素影響。
  1) 接觸件材料
  電連接器技術條件對不同材質製作的同規格插配接觸件,規定了不同的接觸電阻考核指標。如小圓形快速分離耐環境電連接器總規範GJB101-86規定,直徑為1mm的插配接觸件接觸電阻,銅合金≤5mΩ,鐵合金≤15mΩ。
  2) 正壓力
  接觸件的正壓力是指彼此接觸的表面產生並垂直於接觸表面的力。隨正壓力增加,接觸微點數量及面積也逐漸增加,同時接觸微點從彈性變形過渡到塑性變形。由於集中電阻逐漸減小,而使接觸電阻降低。接觸正壓力主要取決於接觸件的幾何形狀和材料性能。
  3) 表面狀態
  接觸件表面一是由於塵埃、松香、油汙等在接點表面機械附著沉積形成的較鬆散的表膜,這層表膜由於帶有微粒物質極易嵌藏在接觸表面的微觀凹坑處,使接觸面積縮小,接觸電阻增大,且極不穩定。二是由於物理吸附及化學吸附所形成的汙染膜,對金屬表面主要是化學吸附,它是在物理吸附後伴隨電子遷移而產生的。故對一些高可靠性要求的產品,如航天用電連接器必須要有潔淨的裝配生產環境條件,完善的清洗工藝及必要的結構密封措施,使用單位必須要有良好的貯存和使用操作環境條件。
  4) 使用電壓
  使用電壓達到一定閾值,會使接觸件膜層被擊穿,而使接觸電阻迅速下降。但由於熱效應加速了膜層附近區域的化學反應,對膜層有一定的修復作用。於是阻值呈現非線性。在閾值電壓附近,電壓降的微小波動會引起電流可能二十倍或幾十倍範圍內變化。使接觸電阻發生很大變化,不了解這種非線***,就會在測試和使用接觸件時產生錯誤。
  5) 電流
  當電流超過一定值時,接觸件界面微小點處通電後產生的焦耳熱()作用而使金屬軟化或熔化,會對集中電阻產生影響,隨之降低接觸電阻。

問題研討
  1) 低電平接觸電阻檢驗
  考慮到接觸件膜層在高接觸壓力下會發生機械擊穿或在高電壓、大電流下會發生電擊穿。對某些小體積的連接器設計的接觸壓力相當小,使用場合僅為mV或mA級,膜層電阻不易被擊穿,可能影響電信號的傳輸。故國軍標GJB1217-91電連接器試驗方法中規定了兩種試驗方法。即低電平接觸電阻試驗方法和接觸電阻試驗方法。其中低電平接觸電阻試驗目的是評定接觸件在加上不能改變物理的接觸表面或不改變可能存在的不導電氧化簿膜的電壓和電流條件下的接觸電阻特性。所加開路試驗電壓不超過20mV,而試驗電流應限制在100mA,在這一電平下的性能足以滿足以表現在低電平電激勵下的接觸界面的性能。而接觸電阻試驗目的是測量通過規定電流的一對插合接觸件兩端或接觸件與測量規之間的電阻,而此規定電流要比前者大得多,通常規定為1A。
  2) 單孔分離力檢驗
  為確保接觸件插合接觸可靠,保持穩定的正壓力是關鍵。正壓力是接觸壓力的一種直接指標,明顯影響接觸電阻。但鑑於接觸件插合狀態的正壓力很難測量,故一般用測量插合狀態的接觸件由靜止變為運動的單孔分離力來表徵插針與插孔正在接觸。通常電連接器技術條件規定的分離力要求是用實驗方法確定的,其理論值可用下式表達。
  F=FN·μ
  式中FN為正壓力, μ為摩擦係數。
  由於分離力受正壓力和摩擦係數兩者制約。故決不能認為分離力大,就正壓力大接觸可靠。現在隨著接觸件製作精度和表面鍍層質量的提高,將分離力控制在一個恰當的水平上即可保證接觸可靠。作者在實踐中發現,單孔分離力過小,在受振動衝擊載荷時有可能造成信號瞬斷。用測單孔分離力評定接觸可靠性比測接觸電阻有效。因為在實際檢驗中接觸電阻件很少出現不合格,單孔分離力偏低超差的插孔,測量接觸電阻往往仍合格。
  3) 接觸電阻檢驗合格不等於接觸可靠。
  在許多實際使用場合,汽車、摩託車、火車、動力機械、自動化儀器以及航空、航天、船舶等軍用連接器,往往都是在動態振動環境下使用。實驗證明僅用檢驗靜態接觸電阻是否合格,並不能保證動態環境下使用接觸可靠。往往接觸電阻合格的連接器在進行振動、衝擊、離心等模擬環境試驗時仍出現瞬間斷電現象。故對一些高可靠性要求的連接器,許多設計員都提出最好能100%對其進行動態振動試驗來考核接觸可靠性。最近,日本耐可公司推出了一種與導通儀配套使用的小型臺式電動振動臺,已成功地應用於許多民用線束的接觸可靠性檢驗。


相關焦點

  • 接地電阻測量原理與測量方法
    的電阻、接地體與大地的電阻之間的接觸電阻以及兩接地體之間大地的電阻或接地體到無限遠處的大地電阻。接地電阻大小直接體現了電氣裝置與「地」接觸的良好程度,也反映了接地網的規模。在單點接地系統、幹擾性強等條件下,可以採用打輔助地極的測量方式進行測量。接地電阻主要分以下三種。
  • 接地電阻測量原理與測量方法!
    接地電阻就是電流由接地裝置流入大地再經大地流向另一接地體或向遠處擴散所遇到的電阻,它包括接地線和接地體本身的電阻、接地體與大地的電阻之間的接觸電阻以及兩接地體之間大地的電阻或接地體到無限遠處的大地電阻。接地電阻大小直接體現了電氣裝置與「地」接觸的良好程度,也反映了接地網的規模。在單點接地系統、幹擾性強等條件下,可以採用打輔助地極的測量方式進行測量。接地電阻主要分以下三種。
  • 接地電阻測量儀的工作原理
    ZC-8型接地電阻測量儀是按補償法的原理製成的,內附手搖交流發電機作為電源,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各端鈕分別按規定的距離通過探針插人地中,測量接於E、P)兩端鈕之間的土壤電阻。為了擴大量程,電路中接有兩組不同的分流電阻R1~R3以及R5~R8,用以實現對電流互感器的二次電流I2以及檢流計支路的三擋分流。分流電阻的切換利用量程轉換開關S完成,對應於轉換開關有三個擋位,它們分別是0~1Ω.1~10Ω和10~100Ω。
  • 惠斯通電橋的測量原理_惠斯通電橋原理是怎樣測電阻的
    打開APP 惠斯通電橋的測量原理_惠斯通電橋原理是怎樣測電阻的 發表於 2017-12-20 17:25:13   惠斯通電橋
  • 使用萬用表蜂鳴檔測量電阻、電容、繼電器的原理是什麼呢?
    使用萬用表蜂鳴檔測量電阻、電容、繼電器的原理是什麼呢?這種方法主要是測量電器件是否「短路」、「導通」。下面先簡單說一下萬用表蜂鳴檔的基本原理。萬用表蜂鳴檔測量原理其實是檢測紅黑兩表筆之間的阻抗大小,當測量的阻抗小於參考值時,萬用表就會發生蜂鳴,該參考值一般70Ω~80Ω。其原理類似於下圖所示,下圖測量阻值小於10Ω時,蜂鳴器發生蜂鳴。蜂鳴檔測量電阻、電容、繼電器的作用1、使用蜂鳴檔測量電阻只是判斷該電阻是否短路或者開路?
  • 金屬半導體接觸系列之肖特基接觸形成原理
    打開APP 金屬半導體接觸系列之肖特基接觸形成原理 simucal 發表於 2020-06-09 10:19:21 從本周開始的《漲知識啦》板塊,首先小賽將給大家講解金屬-半導體接觸系列的第一部分肖特基接觸,在詳細介紹肖特基接觸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幾個概念,真空能級以及功函數。
  • 怎麼測量接地電阻
    地電阻測試方法一、接地電阻測試要求: 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Ω; b.
  • 接地電阻測試方法(圖解)
    一、接地電阻測試要求: 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Ω; b.
  • 貼片電阻絲印看阻值大全,附高精度貼片電阻代碼表
    貼片電阻絲印有3位數和4位數之分 3位數表示電阻阻值的誤差為5% 4位數表示電阻阻值的誤差為1% 帶有R字母的,把R用小數點代替 數字的最後一位表示後面有幾個0 舉例: 4992就是499後面有2個0,就是49900=49.9K
  • 上拉電阻,下拉電阻
    今天,來介紹下上拉、下拉電阻。
  • 接地電阻測量的幾種方法
    什麼是接地電阻?接地電阻就是電流由接地裝置流入大地再經大地流向另一接地體或向遠處擴散所遇到的電阻,它包括接地線和接地體本身的電阻、接地體與大地的電阻之間的接觸電阻以及兩接地體之間大地的電阻或接地體到無限遠處的大地電阻。
  • 【限流電阻】LED限流電阻的大小計算
    這不是說LED正向電流可以取這個值,這是一個極限電流,當超過這個極限時,LED可能會燒毀,所以一般電路都要求有限流電阻。限流電阻可以根據下式計算:通常取個好一點的值(也就是相近阻值的電阻),R=100Ω。像LED這樣的元件通常網上都找不到相對應的DataSheet,這時候可以根據經驗,估算出限流電阻的大小。
  • 惠斯頓電橋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講述的是惠斯頓電橋的原理,感興趣的盆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7786.htm  惠斯通電橋是一種可以精確測量電阻的儀器
  • 直流單臂電橋的工作原理
    直流單臂電橋適用於測量電機、變壓器及各種電器的直流電阻,其電阻測量範圍為1 ~108 Ω。常見的電橋如圖所示。一、直流單臂電橋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被測電阻RX和標準電阻R2、R3、R4 組成電橋的4個臂,接成四邊形,在四邊形頂點cd間接入檢流計P,在另一-對頂點ab間接入電池E,在測量時按下按鈕SB接通電源,調節標準電阻R2、R3、R4 使檢流計指示為0,則c點電位和d點電位相等,且I1=I2,l3=I4,因此:
  • 電橋電路的分類和交流電橋電路的工作原理解析
    電橋電路的分類和交流電橋電路的工作原理解析 發表於 2017-05-19 08:39:58    電橋電路   電橋電路是由四個二端元件接成四邊形形成的電路結構。各邊稱為電路的橋臂。
  • 電阻遠傳壓力表如何接變頻器
    電阻遠傳壓力表接線   遠傳壓力表的1、2、3端中,其中有兩端,在沒有壓力時,電阻值在30歐左右。       電阻遠傳壓力表如何接變頻器   電阻式遠傳壓力表的工作原理:此儀表有彈簧管壓力表和滑線電阻式傳感器組成。
  • 碳化矽半導體與金屬接觸
    之前我們聊過碳化矽二極體的原理,其中肖特基二極體是通過碳化矽半導體和金屬接觸而形成的正向、反向有不同的導電性能。其中,這個碳化矽半導體和金屬接觸被稱為肖特基接觸。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半導體和所有的金屬接觸,都會形成肖特基結。肖特基結的形成,是因為金屬和半導體接觸,兩個材料的能帶結構一個高一個低——肖特基勢壘,由此導電的電子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 瞬變電流檢測儀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本設計利用短路電流放大器的原理對檢測電流進行1:1放大後,可結合附屬電路藉助發光二極體定性地檢測瞬變電流的大小和變化方向。  2 原理與實現  2.1 短路電流放大器  藉助集成運放電路轉換速率高,輸入基極電流和漂移電流小,漂移電壓溫度係數小的特點,利用短路電流放大器的原理對待檢測電流進行1:1放大,展寬信號的內阻大小要求範圍,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實現瞬間變化電流的檢測。
  • 太牛了,這麼詳細的電路設計知識: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mos管!
    電感的作用:通直流阻交流這是簡單的說法,對交流信號進行隔離,濾波或與電容器,電阻器等組成諧振電路.調諧與選頻電感的作用:電感線圈與電容器並聯可組成LC調諧電路。即電路的固有振蕩頻率f0與非交流信號的頻率f相等,則迴路的感抗與容抗也相等,於是電磁能量就在電感、電容之間來回振蕩,這就是LC迴路的諧振現象。
  • 基於555組成的壓控振蕩器電路
    電路中,555時基、電阻R1、R2、電容C1~C3及三極體VT1構成一個壓控式多諧振蕩器,場效應管(JFET)VT在這裡等效為壓控電阻,通過改變其門(G)-源(S)電壓VGs可改變VT-的漏(D)、源(S)間的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