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了解朱之文是通過《星光大道》,作為農民歌手的他脫穎而出,衝到《星光大道》的月賽冠軍。
從此,「大衣哥」被人熟知;從此,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瞬間翻身。
後來「大衣哥」名與利雙收,伴隨的同樣也是「人紅是非多」,大衣哥從自家的經濟來源,變成全村的經濟來源;從需要照顧自家人,變成需要照顧全村人。
近日看到幾張「大衣哥」孩子現狀的照片,愈發覺得父母的眼界與格局,對孩子的的未來有著決定性作用。
在朱之文稍有名氣時,有記者曾去大衣哥家採訪,那時朱之文的兒子小偉還是學生,面對鏡頭眼睛裡還透著青澀。
隨著大衣哥的成名,大衣哥的身份和地位發生改變,兒子小偉的心態同樣發生了改變。
從一個農家窮小子,搖身變成「星二代」的小偉,開始不屑讀書,把精力全放在玩遊戲看電視上。
朱之文曾在一檔節目中坦言:小偉從14歲就開始輟學了,在家裡打遊戲看電視,連飯都不願吃。別人給他拿吃的,他也只吃零食。
昔日青澀的少年,如今卻顯得油膩無比。
相比朱之文的兒子,女兒雪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家庭條件變好,雪梅在飲食上毫無節制,原本瘦弱的女孩,體重瞬間增至200多斤。
明明才20歲的年紀,看起來卻如四十幾歲的大媽一般。
對於這些,大衣哥也表示:
女孩子嘛,愛吃零食,平時運動少容易發胖。我說過她不少次,但她總是說知道了,知道了。
同樣有厭學傾向的雪梅,在初中畢業後,也選擇輟學在家。
不僅如此,雪梅跟小偉一樣排斥外出工作,覺得超市幹活累,衛校學護士又麻煩,每一天雷打不動的只有兩件事:拿快遞和買東西吃。
明明家境還算優渥,正是見世面的大好時機,去世界有所作為,而大衣哥的兩個孩子卻無奈淪為別人的笑柄。
對於孩子變成這樣,其實從大衣哥的一次採訪中就已經露出端倪:
--讓他(兒子)在家種地也可以,找個通情達理的(媳婦),過完這一輩子就行了。
--女兒找個近點的婆家,以後就好了。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父母從來只是孩子的引路人,這場長跑,需要孩子自己完成。如果父母全程為孩子鋪好路,未來只會害了孩子。
相比大衣哥,同樣是草根走紅的「草帽姐」徐桂花卻與大衣哥大相逕庭。
草帽姐也有兩個孩子,不過與大衣哥不同的是,草帽姐的兩個孩子學習成績優異,還會彈鋼琴,拉二胡,吹葫蘆絲,彈薩克斯。
同樣的名利雙收,大衣哥選擇對孩子「放任自流」,而草帽姐卻把孩子送進貴族學校,請專業老師輔導孩子。
十幾歲的年紀,草帽姐的女兒就在BOYA鋼琴藝術節決賽中拿到二等獎的好成績;反觀大衣哥的孩子,十幾歲的年紀早已輟學在家「啃老」。
父母的遠見和眼界,對孩子的未來有著深遠的影響。父母可以填滿孩子的物質世界,卻無法填補孩子精神世界的空虛。
人們越來越覺得,寒門難出貴子,然而決定孩子未來一生的不是家庭條件,而是父母對於教育的格局。
19年一位名叫張薇的女孩曾火爆網絡,在清華大學本科畢業生畢業典禮上,她作為唯一一個本科畢業生代表發言。
張薇出生在甘肅鎮原,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交通不便,經濟相對落後,但依然沒有阻擋她進入中國最頂尖的學校,成為清華最優秀的畢業生之一。
她曾說:
我沒有辜負自己當時在日記中寫的那句話,無論如何,不許退縮,不許不努力,絕不許放棄!
即使家境再優越,父母不管不顧,只是一味地給孩子鋪路,對孩子而言,那所謂的「路」,在未來都會變成「坑」。
正如董明珠說的一般:
父母終會退出孩子的生活,那些沒有受苦便得到的甜,總有一天要還回去。
所以父母們,在孩子未來的路上,做好領路人就好,剩下的路,請讓孩子自己去走完;那些路上的風景,請讓他們自己慢慢去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