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關注莆仙戲院 觀看下集視頻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莆仙戲院」,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考察媽祖的生平得知,這一信仰來自民間傳說。首先是傳說,然後是傳說的歷史化和神化,最後形成普遍的媽祖信仰。媽祖的濟世博愛普度了眾生的美名流芳百世,讓後人萬世敬仰,媽祖不僅是善良、勇敢的化身,更是民族凝聚力的有力保障。回顧媽祖的事跡,把媽祖的精神傳承給華夏子孫的千秋萬代。該片主要講述媽祖娘娘降生、成長、修行、得道的過程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炎炎夏日,「蘇迪羅」颱風剛過,導演田七先生感媽祖聖賢,圍繞媽祖德、仁、愛精神創作歌曲《海神媽祖》。
歌曲《海神媽祖》講述了媽祖的傳說。大海深不可測,風浪無情,漁民出海遇險。危難之中人們呼喊著媽祖的聖名,希望媽祖解救災難。危難之時,媽祖身著紅裝乘長風駕祥雲飛翔海上,翱翔於蒼天皎日間。俯視人世,若隱若現。忽然彩雲布合,不可復見。湄洲人仰頭望去,無不欷噓驚嘆。媽祖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憑著一顆善良博愛之心去救人。媽祖像屹立在福建莆田湄洲島,隔海遙望臺灣,臺灣也思念著媽祖,媽祖的濟世博愛普度了眾生,美名流芳百世,讓後人萬世敬仰,媽祖不僅是善良、勇敢的化身,更是民族凝聚力的有力保障。
媽祖是中國民間影響最大的女神之一。她作為中國第一女海神,除了是傳統漁業的保護神、行業神以外,還兼有賜福賜子等其他功能,成為沿海廣大地區民眾及海外華人重要的信仰神明和精神紐帶。作為福建人,田七先生從小深受媽祖文化的影響。早在2009年,田七先生在福建莆田湄洲島拜謁媽祖神之後神思妙想,用硃砂、紫檀粉、和田羊脂白玉粉、冰片和自己的鮮血為原料感悟創作了滴血丹青作品《海神媽祖》。時任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在第四次江陳會談時,向大甲鎮瀾宮贈送了導演田七先生此幅作品《海神媽祖》,祈福兩岸和諧。歌曲《海神媽祖》對於弘揚媽祖魂,維繫兩岸一家親,挖掘民族精神的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媽祖信俗又稱娘媽信俗、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聖母信俗、湄洲媽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頌揚媽祖的立德、行善、大愛精神為核心,以媽祖宮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廟會、習俗和傳說等為表現形式的中國傳統民俗文化。媽祖信俗由祭祀儀式、民間習俗和故事傳說三大系列組成。湄洲是媽祖祖廟所在地
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決定將」媽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也是莆田市第一次世界級遺產,使湄洲獲得了一張世界名片。
媽祖誕生和成長在公元10世紀的湄洲,她致力於幫助她的同胞鄉親,並且因為試圖營救海難中的倖存者而獻身。這些祭祀活動中包括到湄洲祖廟謁祖、分神、貢獻鮮花,燃蠟燭、香火和放鞭炮。晚上的時候居民會提著「媽祖燈籠」遊行。信奉者們向媽祖求子、求平安、求解決困難的辦法、求幸福。對媽祖的信仰和紀念已經深深融入沿海地區中國人以及他們後裔的生活,成為了促進家庭和諧、社會融洽以及該信俗的社會團體身份認同感的一個重要的文化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