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伊能靜髮長文上熱搜,我都感覺有大事發生。
這不,這一次她懟起了《吐槽大會》節目組。
起因是這樣的。
伊能靜的老公秦昊和黃奕一起上了《吐槽大會》,輪到黃奕演講的時候,她這樣調侃道:
「伊能靜比秦昊大十幾歲,不像我命苦,上錯花轎嫁錯郎,秦昊是上對花轎嫁對娘。」
「每次情人節的時候,秦昊都送伊能靜很多康乃馨,康乃馨是送給母親的吧。」
前半句像是故意押韻,後半句補充有意暗示伊能靜年紀太大了。
說真的,這話觀眾聽了確實感覺挺樂,顯得很損,達到了很好的節目效果。
但對伊能靜來說,她人不在現場,倒成為了「被攻擊」的對象。
於是,她在長文裡呼籲:
「寫稿的人請學會尊重女性」
想來也是,女人比男人大怎麼就成為一個梗了?
男人比女人大的戀愛關係也不少,從來就沒見誰那麼有意調侃過。
一段戀愛關係中,無論女人比男人大多少歲,都不該被宣揚成「娘」。
作為一個女生,我從來都沒有覺得姐弟戀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非要說不一樣,那大概就是不一樣的幸福吧。
記得以前看《媽媽是超人》,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伊能靜在照看女兒米粒的時候,不小心讓女兒從椅子上摔了下去。
秦昊第一時間抱起了女兒,不停地安撫著,伊能靜走進廚房,自責到扇自己一巴掌。
當時,他們的女兒還很小,是伊能靜高齡做試管才懷上的,可見有多珍貴。
但秦昊沒有說一句指責伊能靜的話,更沒有說什麼「你怎麼沒看好」,反而擁抱她,輕輕撫摸她的額頭,以此安慰伊能靜。
當親生骨肉受了傷,試問有幾個男人可以像秦昊那樣做到寬容呢?
因為秦昊理解伊能靜,所以可以給她最好的愛。
在秦昊那,伊能靜可以放心地做自己,舔舐童年的傷口,治癒受過傷的內心。
你可以說伊能靜年紀大,但非得用送母親康乃馨這個梗來暗示,很不尊重人。
即便伊能靜比秦昊大個十歲,也不妨礙她在這段關係中做小女生。
我身邊就有一對羨煞旁人的姐弟戀。
女孩叫小蘭,男孩叫阿合。
沒在一起前,他們和寄居在這座城市的男男女女一樣,單身了很久,對愛情時而抱有期望,時而放棄幻想。
一次公司聚餐,小蘭和阿合碰巧坐在了一起。
旁人紛紛擾擾,他們獨自坐著,慢慢構建出一個小世界。
火花嗖地一聲就在兩個看起來都很高冷的人之間產生了。
他們的「獨家」圍巾
確定關係後,小蘭並沒有高調地秀恩愛,只是小心翼翼地把阿合的背影發到朋友圈裡。
那是她第一次和「弟弟」談戀愛,心裡也有著諸多不確定的因素。
小蘭曾和我說,以前交往過的男生並不懂得怎麼照顧她的情緒,有時還會說出一些刺痛她的話。
但阿合不一樣。
他會把小蘭說的每一句都放在心裡,哪怕只是隨口一句「好喜歡這個音樂家」,第二天就會把與音樂家有關的周邊買回來。
常人看待姐弟戀,總覺得女生會無止境的付出,男生會一味的幼稚。
在小蘭身上,並不是這樣。
小蘭會把阿合的照片設成手機屏保,因為不開心的時候,看一眼手機就能笑起來。
阿合呢,在家承包了所有的家務事,無論是做飯、拖地,還是給貓咪鏟屎……
520節日的時候,小蘭偷偷地參與了一個「承包快遞櫃」的活動,把阿合的照片投放到了快遞櫃的屏幕上。
然後小蘭以「取快遞」為由,把阿合騙到了快遞櫃前邊。
望著屏幕上自己的照片,阿合覺得好玩又感動。
因為男生也很期待驚喜啊。
事後,阿合這樣形容自己的心情:大概就像女生被求婚時那樣。
在小蘭和阿合的戀愛關係中,他們似乎跳脫出世俗男女的角色定位。
男生做家務,女生製造驚喜……一切種種,都滋潤著愛的生長。
當身邊朋友對姐弟戀抱有悲觀態度的時候,小蘭倒豎起了一個特別的榜樣。
其實,說什麼姐弟戀,說到底不還是一個女生和一個男生談戀愛嗎?
女生大一點,就是姐弟戀。那男生大一點,為什麼沒有哥妹戀的通俗說法呢?
我想,姐弟戀和這世間所有的愛情一樣幸福,不該被特殊看待。
所以,女生年紀大一點又怎麼了?
姐弟戀不過是男生在女生的人生中來遲了一點。
可只要結局是你,來遲了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