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影片再現中途島海戰,穿幫鏡頭笑死人,5艘大和號出場太遊戲

2021-01-08 虹攝庫爾斯克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美國最新的一部上映軍事熱片可以說是《決戰中途島》了,但是這部背景氣勢恢宏的影片卻是漏洞多多,被評論是熱鬧有餘、劇情不足,而且很多細節也受到了軍迷網友的吐槽。

最搞笑的是在聯合艦隊出場的鏡頭中突然出現了5艘大和級戰列艦。雖然是俯拍鏡頭,但是大和級超級戰列艦那鴨嘴獸一般的艦型猶如鶴立雞群,在聯合艦隊中非常醒目。在影片中,5艘大和級超級戰列艦簇擁著日軍航母浩浩蕩蕩地向中途島殺去!

圖片:「簡直難以置信」!出現5艘大和級戰列艦確實難以置信。

不少網友評論,這是某海戰遊戲中的那張圖啊?大家開電腦打一局啊!十級房五艘「壓碼頭」(大和級日文Yamato的音譯)一波流啊!這麼密集的編隊呼叫航母來波雷……總之一群老司機、老艦長們在評論區是歡樂得不得了!

歷史上,大和級戰列艦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總共就造成了2艘,即「大和」號和「武藏」號,還有1艘未完成被改為了「信濃」號,也是二戰中最大的航母兼世界上最短命的航母,在出海試航的時候被潛艇擊沉。

圖片:日本「大和」號戰列艦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而其首艦「大和」號因為經過多次改裝,成為比同級「武藏」號更強的戰艦,也因為名叫「大和」,而被日本人稱為「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等等。在被美軍擊沉超過半世紀後,該艦仍然作為不少電影及動畫的題材,繼續深深地影響著日本人 。

「大和」號戰列艦於1937年11月4日開始動工建造,1940年8月8日下水,1941年12月16日服役。在建造的時候,為了仿製被外國間諜發現,還進行了充分的偽裝,所以美國人一直不清楚日本最強戰列艦的真實狀態。

圖片:日本「大和」號戰列艦的歷史留影。

「大和」號以其巨型主炮聞名於世。主炮為三聯裝九四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3聯裝主炮塔三座,兩座三聯裝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聯裝炮塔配置在後甲板。

當時日海軍對主炮口徑保密,稱為九四式身長45倍口徑的400毫米炮,實際是460毫米。炮身重165噸,一座炮塔內三門火炮總重為1,720噸,加上炮塔裝甲(790噸)和彈藥的重量,單座炮塔的旋迴部的重量總重為2774噸,相當於日海軍秋月級驅逐艦的排水量。每發炮彈就重1.5噸。

在日本人的設想中,大和級戰列艦要用在和美國人的最終決戰中,憑藉堅船利炮擊潰美軍艦隊。

圖片:日本「大和」號的主炮炮塔。

但是,「大和」號的出現即是戰列艦的巔峰時期,也是戰列艦時代的黃昏時期。航空母艦這種新艦種的出現讓戰列艦隻能夠靠邊站。

《決戰中途島》電影中有一點沒錯,那就是「大和」號確實是參加了中途島海戰。當時日本聯合艦隊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全軍上下一片傲慢驕橫,認為美國人也不過如此。在制定中途島戰役作戰方略時,還想著艦隊決戰,因此將手中的軍艦分成了好幾個艦群。

圖片:中途島海戰時候的「大和」號狀態,側舷副炮炮塔比較醒目,防空炮比較少。

一、主力編隊,由山本五十六司令長官親自指揮,下轄航空母艦1艘,水上飛機母艦2艘,戰列艦7艘,輕巡洋艦3艘,驅逐艦21艘,補給艦4艘,擔負策應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的任務,其中「大和」號作為山本司令長官的座艦在這個編隊中。

二、機動編隊,由南雲忠一海軍中將指揮,下轄航空母艦4艘,艦載機266架,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12艘,補給艦5艘,負責對進攻中途島的空中支援,並尋機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

此外,還有登陸艦隊、北方佯攻編隊、偵察編隊等。總之將一支艦隊分得七七八八,看上去智謀超群的樣子。

圖片:中途島海戰中,日軍機動編隊的航母全軍覆沒。

在海戰中,「大和」號所在的主力艦隊在南雲中將的機動編隊後面幾百公裡的位置上晃悠,戰爭爆發的時候根本就沒辦法支援前方的航母編隊,結果導致航母編隊防空火力薄弱,被美軍轟炸機群一舉擊沉4艘航母。

玩過某海戰遊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打海戰的時候戰列艦頂上去,航母在後面放飛機刷雷刷人頭。而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做法則是將航母頂在一線,戰列艦主力艦群縮在後面。

圖片:中途島海戰局勢圖。

所以,在中途島海戰中,「大和」號戰列艦根本就沒有出現在前方,也不可能出現5艘「大和」號一起出現的情況。如果真的有5艘「大和」號這樣龐大的陣容,那還真的不用打什麼航母海戰了,日軍航母只要守住空防,5艘「大和」號壓過去也能夠將中途島轟個底朝天!

相關焦點

  • 大和號的覆滅
    作為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長263米、寬38.9米,滿載排水量72810噸,配備9門460毫米主炮,一發炮彈1.5噸,成為軍國日本的精神圖騰:埃及有金字塔,日本有大和號。然而,這個號稱無敵戰艦的鋼鐵巨獸,在太平洋戰爭中幾乎沒發生什麼作用就被美軍擊沉。 從《戰艦大和》(1953)到《男人們的大和》(2005),日本描述大和號的影片數不勝數。
  • 決戰中途島:好萊塢巨星匯集,再現美國和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海戰
    》是一部相當受歡迎的戰爭電影,講述了美國和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海戰。——美國和日本之間的中途島戰役。,我只知道珍珠港戰役,對於中途島海戰我了解的不是特別多,但美國人對這場戰爭感到非常自豪,因為中途島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他們在1941年消除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仇恨。
  • 二戰風雲:日本寄予厚望的航母,為何在中途島海戰中成了打火機
    中途島海戰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在這場戰役中,美國僅僅以一艘航母的代價一舉擊沉日本四艘主力航空母艦。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軍部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命運的五分鐘」,也就是說在短短五分鐘內,日本的三艘航母就被美國的轟炸機給炸沉了!
  • 中途島海戰,如果美國打輸了,美日之間接下來會如何?
    前言:1942年6月4日中途島海戰爆發,這是美國日本在太平洋上重要戰役,雙方投入了數十萬兵力,戰鬥極為殘酷。最近看到一個神論,說如果中途島美軍敗了,日軍就能封鎖美國海域,轟炸美國本土的船塢,讓美國沒法發展海軍。
  • 規模並不大的中途島海戰,為何成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1942年6月4日凌晨,日本108架戰鬥機從4艘航空母艦上起飛,向中途島發起第一波攻擊。中途島海戰由此爆發。中途島海戰持續了4天,到6月7日下午,海戰宣告結束。中途島海戰的規模不算大。美軍有3艘航空母艦、60餘艘各類艦船、400餘架飛機參戰;日軍有8艘航空母艦、100餘艘各類艦船、600餘架飛機參戰。持續的時間也不長。按照規模和激烈程度來說,中途島海戰不但比不上著名的雷伊泰灣大海戰,甚至還不及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馬裡亞納海戰。那麼,中途島海戰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呢?太平洋戰爭爆發於1941年12月7日,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為標誌。
  • 《中途島之戰》和《決勝中途島》哪部更好看?
    2019年,一部美國大片《決勝中途島》上映了。火爆的戰鬥場面,現代技術的再現形式,讓觀眾大呼過癮。這部電影翻版了1976年版的《中途島之戰》。兩部影片有很多共同之處,也有很大的不同。相同的是,兩部影片的情節是一樣的,這都需要遵循歷史的真實戰爭過程。多不同的是,2019年版的中途島大戰,運用了更多的現代特技技術,影片更加清晰場面更加火爆,而影院的3D立體效果加之座椅的震動搖擺,使得戰爭的體驗感更加強烈。
  • 中途島海戰,日本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是日本海軍建軍以來的第一場敗仗,也是喪失日本國運的一戰。當時參戰的日本海軍無論是兵力、艦船數量還是戰鬥士氣都遠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但結果卻出人意料,日本海軍大敗虧輸,被擊沉四艘重型航母,徹底丟掉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只能慢慢等死。
  • 4艘航母沉沒,3500人命喪黃泉,中途島海戰後的日本走向失敗
    中途島海戰最激烈之時,淵田美津雄向會議室跑去,他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士兵們抬著一個個傷員進入會議室,而沒有送到病房。他前去詢問,得知根本送不過去。「整個航母都著火了,根本過不去,」一位醫護兵說道。這個消息簡直晴天霹靂。幾小時前,他離開同病房的31個病員,獨自一人登上甲板。
  • 海戰打響前,大和號炮擊日軍編隊,少佐悲觀預言:美國贏定了!
    馬裡亞納海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航空母艦決戰,日本出動了9艘航空母艦(3艘重型航母、2艘改裝航母、4艘小型航母)、498架艦載機、5艘戰列艦;美軍則出動了16艘航空母艦(8
  • 不只《決戰中途島》,15部影片看太平洋戰爭始末
    其中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硫黃島戰役、衝繩戰役等都被美國和日本多次搬上過大銀幕。我們用15部電影串聯起太平洋戰爭,在影片《決戰中途島》上映之際,用歷史資料和影片劇照為觀眾勾勒出當年戰事。「太平洋戰爭」幾場主要戰役示意圖。
  • 電影《決戰中途島》,幾乎講述了整個太平洋海戰,一起捋捋吧
    中途島海戰,而美國珍珠港情報部也在密切關注著日軍海軍動向。於是美軍制定了作戰計劃,並在72小時內修復了約克城號航母,讓她加入航母編隊,這樣美軍參加海戰的航母就有三艘了。6月4日早晨6點時,日軍發動了對中途島的第一波空襲。但在7點時,島上的美軍飛機對日軍航母編隊進行了轟炸。
  • 中途島之戰確定航母主宰海戰地位?其實未必如此,數據不會說謊
    中學歷史課本讓我們有了一個印象:1941年的「偷襲珍珠港」展現了航母的作用;而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則讓航母主宰了海戰。因為損失了4艘航母的日本將戰場主動權拱手相讓,非常明顯地驗證了航母的作用。但最近幾年,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航母真正成為海戰決定性力量的戰役,是發生於1944年的雷伊泰灣海戰。
  • 《決戰中途島》曝新預告 再現太平洋戰區轉折點
    影片不僅用酣暢淋漓的大場面展現出美國海軍對日本艦隊的毀滅性破壞,還原這場「人類海戰歷史上最令人震驚和決定性的打擊」的戰役,更可以從預告中看出宏大歷史進程中小人物的真實血肉,向觀眾展現出面對戰爭時普通軍人的心境、平凡英雄的勇氣,正是因為這些勇敢的戰士,世界的命運得以改變。據悉,電影《決戰中途島》(暫譯)耗資超1億美金,成為21世紀投資最大的戰爭片之一。
  • 《決戰中途島》一戰定乾坤,最浩瀚的海戰史詩!
    作為少有的戰爭系列新片,《決戰中途島》無疑引起了一陣浪潮。歷史關鍵時刻完美重塑,最著名的二戰場面,以及直擊心神的特效,將個人和國家在歷史轉折點的選擇刻畫的完美無暇。《決戰中途島》是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由伍迪·哈裡森、盧克·伊萬斯、派屈克·威爾森、曼迪·摩爾、艾德·斯克林、淺野忠信等主演的電影。
  • 電影《決戰中途島》引出尼米茲與山本五十六的幕後較量
    對美國空軍轟炸機編隊戰鬥英雄迪克·貝斯特的刻畫相對出彩,這位桀驁不馴的飛行中隊長在俯衝轟炸中英勇無畏,以一顆魚雷炸毀日本聯合艦隊的「赤城號」航母,創造了軍史奇蹟。 儘管影片差強人意,但其背後的歷史玄機還是令人唏噓。 1942年6月4日—6日的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
  • 《決戰中途島》影評:爽快精彩的流水帳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為了取得太平洋的絕對控制權,軍事要塞中途島就成了下一個目標。中途島海戰中,美國太平洋艦隊在航母數量劣勢的情況下,「逆風局」打出了「一換四」的優異戰績,大勝日本聯合艦隊,此後日本再也沒有能力在太平洋戰場發動大規模進攻。 中途島海戰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不論在哪本歷史書上總能留下一筆。
  • 無畏俯衝 |《決戰中途島》超詳資料貼
    所以當海軍說贏不了美國時,陸軍的回答是,一定會贏。珊瑚海海戰與約克城號奇蹟歸隊影片中約克城號航母破了個大洞,尼米茲要求72小時修復,卻沒有明顯交待來龍去脈。其實這和5月份珊瑚海戰有關,也就是影片中有一艘美國航母在下沉,哈爾西說我們來晚了那次海戰。珊瑚海海戰(1942年5月4日-1942年5月8日)是太平洋戰爭中1942年5月,美、日航空母艦編隊在珊瑚海進行的海戰。
  • 收藏級 |《決戰中途島》超詳資料貼
    所以當海軍說贏不了美國時,陸軍的回答是,一定會贏。珊瑚海海戰與約克城號奇蹟歸隊影片中約克城號航母破了個大洞,尼米茲要求72小時修復,卻沒有明顯交待來龍去脈。其實這和5月份珊瑚海戰有關,也就是影片中有一艘美國航母在下沉,哈爾西說我們來晚了那次海戰。珊瑚海海戰(1942年5月4日-1942年5月8日)是太平洋戰爭中1942年5月,美、日航空母艦編隊在珊瑚海進行的海戰。
  • 決戰中途島:窮國與富國的戰爭思維
    之所以把中途島海戰說成一次賭局,是因為山本五十六壓上了幾乎全部家底:運輸艦、輔助艦在內共200餘艘,其中航空母艦8艘(艦載機400多架)、戰列艦11艘、巡洋艦23艘、驅逐艦56艘、潛艇24艘。而山本五十六自己所率領的主力艦隊則埋伏在距離中途島約300海裡以外,擁有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三艘:大和號、長門號、陸奧號。以靈活應對戰場上可能出現的局面。
  • 觀影明白人:大徹大悟,《決戰中途島》流露美國情懷
    《決戰中途島》是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由伍迪·哈裡森、盧克·伊萬斯、派屈克·威爾森、曼迪·摩爾、艾德·斯克林、淺野忠信等主演的電影。 該片根據真實事件1942年6月4日中途島海戰所改編。 這可是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航母戰鬥群對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