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7,這天花板至今無人能破

2021-02-24 K社

責編:K.  

排版:mini魚

我們前不久推過一檔國綜。

12月初上線,僅半個月,才播2集,豆瓣9.5。

 

炸了,但不出人意料。畢竟它是《國家寶藏》啊!

 

前作,第一二季評分9.1,口碑上佳;明星戲骨雲集,張國立主持講解,段子手朱廣權、名導馮小剛作陣,加之流量楊紫郭麒麟。

簡而言之,想低調都不行。

 

而相比之下,今天想說的這部,是真「低調」:沒宣發、沒明星、沒名導,妥妥「三無」。

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國產紀錄片的天花板——

 

《河西走廊》

 

五年前,它悄悄在央視科教頻道CCTV-10上線。

 

當時沒人預料到,它的豆瓣9.7,至今無人能破。

 

01

 

用四個字概括這片,文質彬彬

 

先說「文」。

 

畫面、音樂、文稿、配音,缺一環就有短板。

 

撐起這些的幕後團隊:

攝影指導,布萊恩·麥克達馬特,二獲艾美獎、BBC《美麗中國》攝影師;

配樂,希臘著名音樂大師雅尼,初三人教版音樂教材《夜鶯》出自他手;

解說詞,敦煌學權威沙武田、最具影響力撰稿人鄧建永

聲音指導,徐鯉,國內知名音樂人,兼配樂;

掛大牛的名號,不是想給這部片貼金,是讓大家看看,大師對藝術作品的苛求。

 

每一幀、每一曲、每一句,無不反覆斟酌、再三刪改。

 

在《河西走廊》以前,雅尼從未給影視作品配過樂。最初幾稿,雅尼抓不住感覺,全被製片人李東坤給斃了。

 

直到一次雅尼眼疾痊癒,寫出這首配樂,《河西走廊之夢》,意為對河西走廊的認知來源於一個夢。

 

解說詞的創作也不輕鬆。

 

文學本由鄧建永負責。央視節目裡,鄧建永承擔創作的紀錄片也不下五六十部一二百集,可謂撰稿經驗豐富。但寫這部,幾欲發狂,僅開頭他就嘗試過十幾種方式。

 

這個難熬開頭的成品(《使者》):

那是一個雲淡風輕的日子。

距離漢帝國首都長安西北120公裡之外的甘泉宮裡,氣氛不同尋常。

一個使團即將出徵。

短短數十字,把張騫出使西域的前奏安排得緊張而隆重。

 

再看畫面,美輪美奐。

 

鬥轉星移,延時攝影拍攝的星空,稀釋了歷史的厚重感,帶著世事洞明的釋然。

但這只是它的基本功。

 

《國家寶藏》集紀錄片的「講」和電視劇的「演」之長,把文物的前世今生款款道來。《河西走廊》的敘事方式更為大膽,它全靠「」,不講。

 

沒學者、沒主持人、沒文物做配圖。用人拍戲,再現情景。

輾轉全國10個影視基地,置60餘個室內外場景,動用群演近千人。

 

有些場景看著眼熟,比如這巷道,以為自己亂入《夜宴》《慶餘年》。橫店秦皇宮。

每一集都有電視劇的質感,但道具、穿著、演員神情,比大部分國產電視劇都來得考究。

 

南北朝時,河西儒學大家劉昞,少年、中年不是同一個演員。隨著年歲增長,鬍鬚、皺紋都會相應做調整。

比《大秦賦》裡嬴政十三歲的扮相是不是嚴謹太多?

年輕劉昞VS中年劉昞

 

裡面的演員無名、也無聲,但演技——

 

拍壯志未酬的悲痛,儒者失意。

感受到了嗎?

 

吐槽國產歷史劇演員不行、劇本不行、道具不行,歸根結底,還是態度不行

 

想要精益求精,唯有死磕。

 

 

02

 

文勝質則野,文再好,沒有質,也只是金玉其外,撐不起這片。

 

質是該片的主題

 

主題源於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的一句話: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

 

主題宏大,卷帙浩繁,千頭萬緒。

 

如果是這是道開放性命題作文,給出考官的評估標準:不僅看它說了什麼,還要看它怎麼說,另外再看它沒說什麼。

 

這足以試出製作團隊的真水平。

 

來。看滿分答卷。

 

黃河以西,形似走廊,故名「河西走廊」。

 

開篇明義。

 

再往下,它無意於駐足山川河秀,也不著墨在歷代皇帝的宏圖大志,它講「」。每集出場1-3個人物,串聯從漢魏晉、隋唐、元明清,直至當代的半個中國史。

 

以人物作為切入點,總導演王新建道明原因:

無論多麼恢弘的歷史事件,都是由一個個鮮活具體的人物來推動、來完成的,他們的所作所為,影響著每個歷史事件的走向和結果。

 

人物如何載得起國家經略這個主題?

 

以當時人反映時代的思想。這部片的歷史,其實是朝代的思想史。

 

不少歷史劇、紀錄片談歷史,多數說徵戰殺伐、家破人亡,但總製片人李東坤的興趣不在於此:

為什麼我們國家如今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狀態?其實是思想決定的,國家體系的建立核心是思想體系,戰爭只是工具,思想才是真正的武器。

 

每一集,每個朝代,每個人,在述說他們當代人的思想。而河西走廊,是他們的見證人。

 

河西走廊之興,始於張騫

張騫出使西域。這故事,耳熟能詳。

西漢,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氏的道德模範是君子: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窘困而改節。

 

被困塞外十三年,而張騫不失漢節,他就是儒家君子的註腳。

 

但片中偏能講出新意。多說了兩個人

 

歷史教材寫道,十三年後,張騫返長安。

 

但教材中從未提到過,同張騫一同返回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堂邑夫,一個是張騫之妻,《史記》稱她「胡妻」。

在塞外陪伴張騫多年的兩人,《史記》不過寥寥數筆:

 

騫以郎應募,使月氏,與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隴西···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窮極,射禽獸給食。

留騫十餘歲,與妻,有子,然騫持漢節不失。

 

十三年後,張騫回到長安城下,跪地而泣。他終於不辱使命,不改漢節,重返故土,他哭,是有道理的。

但他身後的兩人,本是胡人。

 

他們不明白故國之戀,不懂君君臣臣,他們願意跟著張騫四處奔波,是出於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情感,友情和愛情,是義。

 

君子喻於義。君子,沒有胡漢之分。

 

這部片對儒者格局、對民族差異,三觀就是那么正。愛了愛了。

 

到了隋唐,迎來河西走廊的全盛時期

 

當時,萬夷來朝、物阜民安、政治開明。唐代人的精神面貌,帶著恢弘豪邁、開朗奔放的氣質。

 

唐人,早已湮滅不見。

 

敦煌石窟220號上的壁畫,反倒讓世人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唐人。

壁畫的畫師,他無名。片中取名叫他「李工」。

 

挺像現代裝修師傅的名字。但這也不差,他原本是個畫工,在長安城踟躕多年,模仿大師的創作描線、上色。講白了,就是個繪畫搬運工。

 

他有他的雄心。

 

論畫功,李工不輸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橫亙在他和閻立本之間的,是他的低賤出身。

他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換個地方,也許能大展拳腳。

 

正巧,唐朝招募一批前往西域的手工藝人。他應徵了。

 

這條線路,解釋了距離長安兩千多公裡的閻立本風格,為何會出現在敦煌。一個失意的藝術家,為了獲得展露才華的機會,曾四處奔波。

 

李工,被敦煌石窟前人的壁畫迷住了,他駐足於此。

 

他一出手,和其他畫工便高下立現。毫無懸念,他成為了敦煌壁畫的總負責人。大展宏圖的心願,實現了。

李工,不再是畫工,而是藝術家。

 

從畫工到藝術家,是從模仿到創作的跨越。

 

他畫《維摩詰經變》,線條恣意飛揚,佛祖座下的舞者,衣袖振振,跳著胡旋舞。而點亮上乘佛法的燈燭,與唐朝描繪上元節的燈輪十分相似。

李工,把唐朝盛世永遠畫在牆上。

 

他自己,是唐朝人的一個縮影。即便不得志的底層人,也能在河西走廊這一荒涼之地,找到一席之地。讓人不由得想,唐朝,該多開明啊!

 

李工的反面,則是壯志難酬的另一個失意人。

 

鄂本篤。

他背負著義大利天主教的使命,前往中國,確認古書上的「契丹」是否就是中國?

 

他一個人,從義大利出發,越過地中海,穿過西亞、中亞,再跨越祁連山走到河西走廊。沒人知道,鄂本篤是靠著怎樣的意志走到河西走廊的。

鄂本篤停留在了肅州衛,今酒泉。

 

在那裡,他確認,契丹就是中國。他完成了教會的託付。

 

他還想完成作為國外使者的使命,覲見皇帝。但這一想法,困難重重。

 

晚明時期,閉關鎖國、軍事凋敝,思想保守。國外使者想覲見皇帝,每年使者名額有限,還需要帶上貢物進行朝貢。

沒人知道,滯留在肅州的那些年,鄂本篤靠什麼為生。只知道,當他最後寫信給利瑪竇,請求他通融拿到覲見皇帝的使者名額時,早已盤纏用盡。

 

他日漸虛弱,纏綿病榻。也許常常會躺在床上想,是否有生之年,還能等到回信。

 

這一等,就是兩年。

 

回信捎來千金難買的使者名額,但鄂本篤再也無法出發了。

 

他只能拿著望眼欲穿的信,涕泗橫流,不久辭世。

晚明統治思想的收縮,釀成鄂本篤的悲劇。他能越過崇山峻岭,卻沒能翻越腐敗的官僚體系建造的重重門檻。

 

河西走廊,像一個冷靜的局外人,安詳地注目著這些人物的悲歡。

 

一抔黃土、一樽溫酒、一把熱淚。都留給後人。

 

03

 

誇得我口乾舌燥。但還要說,說說略有缺憾的0.3分。

 

0.3,不是瑕疵,是爭議。主要有兩個:

最後一集,落腳點放在政治點「一帶一路」,遜色嗎?

紀錄片用演繹法,能不能?

 

第一個爭議,回到主題,河西走廊是國家經略。

片中很少直接談到政治,但當朝的政治,無處不在。它和皇帝一樣,隱居幕後,人物是皇帝治國方針的一個行動者,或是推動者。

 

一帶一路,緊扣主題,絲毫不遜色。

 

再補充一句,這片特別難能可貴的部分,是人物史觀歷史,是英雄推動的,還是人民推動的?

 

拍歷史人物,容易陷入「英雄史觀」。歷史者英雄之舞臺也,舍英雄幾無歷史。張騫、漢武帝等等,這些是劃時代的英雄。

漢武帝和大臣們布局西域軍事

 

但《河西走廊》不這麼說。在鏡頭下,你會不時問:

 

沒有朋友和妻子,張騫能熬得過13年嗎?

沒有李工這樣的無名畫工,能築就敦煌壁畫的輝煌嗎?

沒有像鄂本篤這種心志堅定的傳教士,佛教天主教能到中國嗎?

 

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所謂英雄,也是從人民群眾中來。

 

一帶一路,如黑夜中的燈塔;但能不能航行到達燈塔的彼岸,全靠船上千千萬萬的縴夫。他們也許無名、無聲、無言,但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的努力。

 

第二個爭議,是藝術領域的問題。

 

以往的紀錄片大多為說教體。有學者、有史料、有講解。過程,全靠觀眾腦補。為啥?求真。

《國家寶藏》穿插部分學者的講解

 

歷史,必須真實,有據可循;紀錄片,也該真實,還原歷史。不少人持這種觀點。

 

但我想說,歷史沒有百分百的真實。假如真實的歷史是坐標軸,那麼歷史學者所能做的,是畫一條無盡接近於坐標軸的曲線。

 

紀錄片只是創作者表達情感的形式。它可以快節奏、娛樂化,也可以鴻篇巨製、凝重嚴肅,它們應該並行不悖,各有生存空間。

 

演繹更多的是依靠鏡頭語言去表達,而不是簡單地解說,這是一種更為專業的敘事能力。

比如去年國外高分紀錄片《車諾比》,也是用拍短劇的形式還原核爆炸的過程。

《車諾比》還原核爆炸後內部會議

 

失真嗎?也許有,但當時的真相,誰能說得清?

 

河西走廊,與時俱進。我們的想法,也該與時俱進了。

【今日話題】

☟☟☟

相關焦點

  • 盤點李小龍創造的9大世界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以下就是為你盤點的由李小龍創造的9大世界紀錄至今無人能破!1、用側踢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2、用二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7、據資料顯示,李小龍雙手能連續做大約1500個左右伏地挺身;單手可連續做400個;單手兩指(普通人連支撐起來都不行)做大約200個;單手大拇指可做100個。8、把約135公斤的麻袋踢到大約一層房子的高度,大約5米。
  • 豆瓣9.1,國產戰爭片天花板,上映36年,至今難以超越
    最近管虎導演的戰爭片《八佰》還挺火的,從8月21號上映以來,豆瓣評分高達7.7分。不僅評分高,口碑好,上映22天票房也達到了25.45億,連續拿下了電影票房的第一名。這樣的成績也算是對得起管虎的付出了,畢竟這部片子他從2013年就開始籌劃。
  • 豆瓣9.1,國產戰爭片天花板,上映36年,至今難以超越
    最近管虎導演的戰爭片《八佰》還挺火的,從8月21號上映以來,豆瓣評分高達7.7分。這部片子在1984年11月在香港上映,大陸至今還沒有消息,總片長是140分鐘,豆瓣評分高達9.1,一共一萬六千多觀眾參與評分
  • 李小龍創造的9大世界紀錄 至今無人能破!
    1、用側踢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 2、用二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 7、據資料顯示,李小龍雙手能連續做大約1500個左右伏地挺身;單手可連續做400個;單手兩指(普通人連支撐起來都不行)做大約200個;單手大拇指可做100個。
  • 至今無人打破的7大田徑世界紀錄:博爾特9秒58第二 榜首沉睡37年
    田徑運動員的本質是代表普通民眾挑戰人類身體的運動極限,世界田聯設置世界紀錄是對具有極限開拓貢獻的運動員的最大嘉獎和認可,世界紀錄常有,難以超越的鬍子世界紀錄不常有,來盤點至今無人打破的7個田徑世界紀錄,世界田徑第一人博爾特的9秒58男子百米世界紀錄上榜,榜首是沉睡37年之久的女子800米世界紀錄。
  • 李小龍所創造的9個世界紀錄,為何至今都無人能破一個?
    在影視方面的成就相信現代很多明星都無法媲美的,在武術方面他同樣也創造出多項至今都無人能夠破的幾個方面第三個:能夠輕鬆將手指插入灌裝可樂瓶裡面,這如果是我的話拿手指用力往瓶口去戳恐怕要骨折了……第四個:還是腿功,使用側踢把一袋約40公斤的沙袋給一腳踢破,這點恐怕現在很多黑帶選手都很難做到吧……
  • 他一張專輯狂銷2600萬,力壓鄧麗君,張學友,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在娛樂圈有這樣一個歌手,一張專輯狂銷2600萬張,該紀錄至今無人能破。這個明星,就是任賢齊。1996年,任賢齊發行了《心太軟》專輯,該專輯在全亞洲狂銷2600萬張,讓滾石唱片公司高興地合不攏嘴。而當時排名第二銷量的專輯《吻別》銷量是440萬張。當初,吻別的銷量已經讓很多音樂人瞠目結舌。而《心太軟》的奇蹟在當時是轟動性的。
  • 世界十大未破殺人奇案!震驚全世界,至今無人能解!
    今天為各位小夥伴盤點一下世界十大未破的懸案,而這些案件,在當時造成了極惡劣的影響,如比較有名的黑色大麗花案件,死者死狀悽慘,至今兇手都沒有找到,而類似於這樣的案件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永遠也不會找到兇手了!
  • 世界十大未破殺人奇案!震驚全世界,至今無人能解
    今天為各位小夥伴盤點一下世界十大未破的懸案,而這些案件,在當時造成了極惡劣的影響,如比較有名的黑色大麗花案件,死者死狀悽慘,至今兇手都沒有找到,
  • 豆瓣9.5,這是耽美劇的天花板?
    來源:電影派(ID:dyp833)最近,派爺辦公室炸了。
  • 盤點3部高分戰爭片,第一部是國產戰爭片天花板,至今無人超越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3部高分戰爭片,第一名是國產戰爭片的天花板,至今無人可超越。3.而這批德軍戰俘基本上都是十幾歲的孩子,負責帶隊的丹麥軍官卡爾看起來也很粗暴,這幫少年兵的排雷任務充滿坎坷。但是對於回家的期望戰勝了一切,儘管不斷的有人被地雷戰死,但是這幫戰俘仍然滿懷希望的排雷。殊不知,就算他們完成了排雷,還有更殘酷的任務在等著他們,他們的回鄉之路遙遙無期。電影的最後,刀子嘴豆腐心的丹麥軍官卡爾幫助四名僅存的德國少年逃回了自己的家鄉,完成了自己的救贖。
  • 豆瓣7.9,鹿晗、吳磊二人真的能憑一部《穿越火線》逆風翻盤嗎?
    劇集播出後,42056人在豆瓣上為其打出了7.9分的高分,其中好評(4、5星)佔比高達76.8%,也就是說有近8成的觀眾認為這部戲還不錯。雖說還不到8分,但這個成績也已經創造了多項第一:其一,它是該劇導演所執導過的作品裡豆瓣分最高的一部,亦是口碑最好的一部。
  • 豆瓣最高評分9.7,這5大國產劇,憑什麼能讓人反覆刷?
    豆瓣最高評分9.7,這5大國產劇,憑什麼能讓人反覆刷?現在電視上播放的電視劇千篇一律,當紅偶像明星當主演,不管有沒有演技,刷刷流量隨隨便便就是破千萬的播放量,熱搜一上,點擊率又高升一波。但其中也不乏《偽裝者》、《琅琊榜》、《甄嬛傳》這種演技派挑大梁的劇,全民觀看還不厭煩。
  • 潘曉婷創造的8個級別的滿貫,依舊在撞球界傲視群雄至今無人能破
    同年在美國公開賽中,刷新了中國人在這一賽事中的成績。2010年,廣州亞運會潘曉婷成功站上了冠軍頒獎臺,她成功實現個人職業生涯大滿貫,拿到夢寐以求的亞運金牌。在臺上,他揮舞著國旗,滿含淚水,但就在廣州亞運會之前,長時間徘徊於低谷的潘曉婷曾萌生過退役的念頭,最終在球迷們的鼓勵下,她選擇繼續拿起球桿,球迷們不離不棄的支持,讓潘曉婷決心在屬於自己的舞臺放手挑戰自我。
  • 點映破億,豆瓣7.9,超越《集結號》的《八佰》能扛起救市大旗?
    《八佰》可謂是未播先火,不僅首次點播破千萬而且預售票房已經突破1.8億大關,這部反映抗戰題材的電影一波三折最終才定在疫情過後上映,熱血奮戰的場面給那些因疫情影響而改變生活的人們,增添了一份戰鬥的勇氣。在首映禮現場,投資方的集團大咖們都來到了現場,導演和演員們也都悉數到場談談自己跟這部影片拍攝的心路歷程,首映結束之後到場觀禮的馮小剛、吳京等知名導演演員也都紛紛給電影點讚。
  • 點映破億,豆瓣7.9,超越《集結號》的《八佰》能扛起救市大旗
    並希望它能讓國產電影市場重新振作起來。,戰爭結束了無處去體驗生活,但是那些曾用鮮血奮鬥的青春以及精神即使穿越千年也能在歷史的時空中迴蕩。這是一個永遠都不缺乏英雄的國度,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當國家遇到重大自然災害
  • 「紫金陳宇宙」三部曲之二,豆瓣破9分,鐵打的嚴良,流水的寧理
    豆瓣破9分真的有那麼難嗎?答案是毫無疑問的:難!非常難!最近開播的一部叫《隱秘的角落》的國產劇,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因為這部劇從開播至今,豆瓣破9分,口碑一直居高不下。而國產電視劇方面,近十年也只有10部破了9分,上一部破9分的劇還是2017年潘粵明主演的《白夜追兇》,從2017年至2020年,雖然出了一部《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5分)和《想見你》(豆瓣9.2分),但這是一部純正的臺灣劇,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劇。
  • 從被粉絲抵制到無人能及的「女團天花板」,她們竟走過了13年
    (嗚嗚嗚我的眼淚不值錢,能看到合體真的不容易。)今天小碗就來詳細的告訴你~被稱「女團天花板」2007年8月,少女時代9人團以首張單曲《再次相逢的世界》正式出道。這首歌傳唱度極高,國民度驚人。2011年,少女時代發行的首張日文專輯不到兩個月銷量破50
  • 超9分的熱血番天花板!這家公司創造了太多神級動畫!
    這是一家成立於1972年,是一家擁有近50年製作經驗的老牌動畫公司。瘋房子早年輝煌期間,匯集了一批優秀的動畫製作人,他們秉持自己的理念,拒絕全面商業化,一度推崇高品質動畫,做出了一大批廣為人知的神作動畫。
  • 《除暴》迎來票房強敵,上映兩天票房破四千萬,豆瓣評分高達7.9
    電影《除暴》從20號上映至今已經有9天時間了,目前《除暴》在豆瓣有6萬多人參與了評分,雖然豆瓣評分不高也不低只有6.5分,但保持著一個不錯的口碑。而該影片的票房成績卻很不錯,在上映的9天時間裡票房已經突破的3.5億,這真是一個很不錯的票房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