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北大外院人在防疫志願翻譯中貢獻力量

2020-12-28 北京大學

林哲是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級阿語博士生,現在另一所大學任阿語教師。韓翌暘是北大外院2015級阿語本科生,畢業後轉去其它專業領域攻讀碩士。「我做的其實也不太多」「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接受採訪時,兩人都謙虛地表示。

她們參加的支援翻譯團隊叫中國防疫翻譯志願者小組,是一個由浙江幾家單位聯合發起、專為抗擊新冠肺炎提供公益服務而成立的志願小組。據林哲介紹,這個團隊具體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人專門負責各國醫療產品出口政策、航運信息及採購網址的整理和翻譯;另一部分人負責隨時翻譯各個企業生產資質、防護標準等文件。林哲和韓翌暘的工作屬於後者,具體而言,一般為及時翻譯工作人員上傳的文件並解答相關問題,以幫助相關單位判斷企業資質如何、物資能用多久以及是醫用或民用等情況。相關工作全部在微信群內展開。據官方信息,該團隊成立於今年2月1日,截至採訪時總人數達到了1200餘人,已幫助超過100人次翻譯300餘份文件。她們倆所在的微信群是阿拉伯語、土耳其語、烏爾都語等幾個小語種的群,採訪時已有將近400人,除了一小部分負責對接世界各國醫療物資但不懂小語種的工作人員外,大部分都是各地熱心的外語學習者們。

與一般的翻譯任務不同的是,她們的翻譯任務並不需要完整的翻譯稿,由於信息量大、需求緊迫,對速度、準確度、簡潔度的要求卻相當高。疫情當前,大家困在家中特別想貢獻自己的力量,人人都很踴躍,因而群內的氣氛總是十分熱烈,每有文件上傳,頗似一番「搶答」。「原文的材料有時是清晰的掃描文件,有時是一些倉促拍下的模糊單據。我們會從中提取出物資調配方急需的最重要的信息,有的時候幾位志願者會在群裡對一些關鍵信息進行簡短的討論。」林哲說,「我覺得從提出需求到得到物資調配所需信息可能就10-20分鐘(工作人員),甚至有的時候一兩分鐘就可以得到。(大家)非常非常快,兔起鶻落。」林哲還自豪地告訴我們自己「搶」到了兩三次;而韓翌暘則不僅參與阿語翻譯,還主動幫忙翻譯英文信息。

韓翌暘在北京市東直門採血方艙獻血

然而,短短的幾分鐘並不總是順利的。防疫物資信息所用的詞彙專業性較強。「就我自己而言,翻譯內容的一些用詞比較專業,平時並不常用,有時候一些詞翻譯成中文都不一定懂。」韓翌暘介紹說。每次翻譯時,她為了確保正確都自己先查一下,搞清楚所翻譯的是什麼東西。有時遇到困難,群裡集思廣益,每人解釋一部分,工作人員很快就懂了。接受採訪時,兩人還共同提到一個「語種烏龍」的小插曲。有一次,一位工作人員錯將阿拉伯語當作烏爾都語,結果讓烏爾都語志願者來幫忙翻譯一份阿語文件,一位烏爾都語志願者很熱心地用電子詞典直接翻譯。據韓翌暘描述,結果「有幾段直接亂碼了」。好在另一位志願者很快發現是阿拉伯語,林哲回憶道,於是「很快把我們炸出來了」。儘管繁多的語種和大量的信息不時增添混亂,但志願者們高漲的積極性和過硬的語言技能總是能保持團隊的高速運轉。

直到現在,該團隊仍在運行,默默保障著國外物資的正確調配。

林哲在北大時的留影

疫情當前,林哲、韓翌暘、肖子怡、楊曉丹等外院學子將外院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用自己的行動助力抗疫、告白祖國。當我們把目光投向他們,投向千千萬萬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各領域挺身而出和堅守崗位的人們,我們就會相信:

中國必將攻克難關!

因為春天已悄然來臨。

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能說8種外語的火神翻「疫」志願服務隊
    這個消息傳到了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蔣其琴那裡,考慮到疫情期間應該很多醫院都有翻譯需求,於是她考慮成立一支志願者翻譯團隊。很快,南師大外院黨委向外院黨員教師發出倡議,招募志願翻譯團隊成員。「黨員教師們都很積極,大家表示隨時待命。」
  • 志願服務在戰「疫」中閃光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玫珏  在基層疫情防控中,黨員志願服務是一支重要力量。市氣象局黨員幹部袁晉琰帶頭參加所在小區疫情防控黨員志願活動,包括小區的值班、宣傳、體溫測量等防疫工作,並在微信群分享活動心得,提醒大家安全注意事項。他身邊的黨員也深受鼓舞,挺身而出,爭先恐後要站在戰「疫」一線,承擔居住地社區的值守和勸導任務。  「身為一名黨員,既然參加了社區志願者活動,就要對群眾負責。為隔離居民服務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職責。」
  • 綏芬河戰「疫」中的志願力量
    3小時招募800餘名志願者  4月3日,團綏芬河市委向全市青年發出志願者突擊隊召集令,號召廣大志願者積極參與戰「疫」服務。  「當時覺得能招募100多人應該就夠了。」劉兆國回憶說,但志願者的熱情程度讓他很意外。招募令發出後,臨時組建的微信群很快就滿了。
  • 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張爽是北二外高級翻譯學院2018級本科生,承擔過多次國際會議的英語志願翻譯工作。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千千萬萬的志願者加入戰「疫」其中也不乏翻譯戰線的志願者們他們化語言為力量架起了一座座信息橋梁
  • 志願精神傳遍楓林,青春力量在「疫」線閃光
    志願精神傳遍楓林,青春力量在「疫」線閃光 2020-03-01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榆林:奏響雷鋒精神主旋律 歌唱志願服務戰「疫」歌
    他們不求任何利益回報、不懼疫情、不辭辛勞、默默奉獻,以無數個「一己之力」緩解了疫情防控一線人手不足、力量薄弱的難題,同心匯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磅礴力量,這群人就是——志願者。 為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服務精神,廣泛傳播「行善立德」志願服務理念,今天我們開設了「弘揚雷鋒精神 爭做志願先鋒」專欄,刊登來自戰「疫」一線的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事跡,講述新時代學雷鋒志願服務故事,激發廣大志願者進一步投身志願服務工作熱情,將新時代的雷鋒精神不斷發揚光大,引導全社會形成鄰裡互幫、守望相助、患難相恤的社會新風尚,共同推動榆林學雷鋒志願服務事業蓬勃發展
  • 這個最美逆行者,讓志願之光溫暖北京防疫之路
    黨建引領、彰顯黨員風採根據上級有關部門關於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要求,北京市慈善義工聯合會面向全市推出「戰『疫』必勝——慈善義工防疫防控系列 8 大類品牌志願服務行動。在8 大類品牌志願服務行動中,「尋找最美慈善義工——戰「疫」志願逆行人」志願服務行動感人故事的宣傳和搜集工作,於2 月 6 日已面向全市開展。
  • 湖南衡陽:學雷鋒志願服務戰「疫」實踐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這位年近70歲的老人,退休後一直在西湖二村社區參加志願服務,開展志願服務近10年來,他早已把社區當作自己的「第二個家」。他說一名黨員必須永遠牢記自己初心和使命,而做公益和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就是退休之後回報黨和人民的最好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石鼓區4萬餘名「衡陽群眾」志願者秉承著服務社會、實現價值的理念,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身基層防控,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 戰「疫」中的青春日記丨「疫」線上的無悔諾言
    團團近期陸續刊載來自防控疫情一線青年們的「戰『疫』青春日記」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每一位青年能在這次戰『疫』中以一名普通志願者的身份貢獻自己的力量,我覺得很驕傲,現在也正是我履行服務西部誓言的時候。」02張柏瑞在工作中恪盡職守,用實際行動和防疫工作人員共同守護著蒼溪的重要門戶。到崗的第一天,他第一時間向團縣委申請到火車站開展志願服務。
  • 吹響戰「疫」青春集結號
    連日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成為一場波及全國的戰「疫」。在這場戰鬥中,不僅湖北省團組織奮戰在主戰場,全國各地共青團組織和廣大青年面對疫情主動「出列」,充分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調動各方力量,積極行動,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有青年突擊隊和生力軍。
  • 戰「疫」夕陽紅——貴州省老幹部積極為疫情防控增添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貴州省廣大老幹部退休不褪色,積極發揮正能量,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為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譜寫了一道靚麗的夕陽紅。貴州亙藍母圖布藝蠟染有限責任公司開工以來,張友華每天都會利用值守間隙來到廠裡,為將上崗的工人測量體溫、分發口罩、講解防疫知識。雖然年事已高,但張友華仍不辭辛勞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他說:「作為一名老幹部,有一份光就發一分熱,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 星火成炬——記戰「疫」中的志願服務英雄
    他們,是我們身邊不見經傳的普通人,是在這次戰「疫」中挺身而出的志願者。武漢市《全市社區防控「志願服務關愛行動」調查報告》顯示,95%的受訪者知曉「志願服務關愛行動」,98%的受訪者居家期間能聯繫到志願者及時幫忙購買必需品。戰「疫」尚未結束,醒目的「志願紅」依然躍動在武漢,溫暖著城市的每個角落。
  • 「戰「疫」,廣電人在行動」廣州公益電影人放下設備 投身防疫
    全國農村電影放映單位堅決響應中央號召,充分發揮作為面對我國最基層、最廣泛農村和社區群眾進行政治宣傳工作的重要獨特作用,根據各地黨委和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積極投身農村防疫宣傳一線,成為配合政府阻擊病毒、支援前線、打響全民保衛戰的骨幹力量。隨著防疫抗疫工作取得進展,各地的復工復產正在逐漸展開。
  • 丨 人大商院學子戰「疫」記
    全民抗「疫」的戰爭浩然打響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不少「00後」奔赴一線他們主動請纓,不求回報他們吃苦耐勞,敢於擔當他們毫不吝嗇地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與前輩們共同迎接勝利的曙光讓我們走近「00後」傾聽他們的戰「疫」故事吧
  • 南澗縣小灣東鎮:戰「疫」一線黨旗紅,這樣的防疫知識宣傳接地氣!
    南澗縣小灣東鎮:戰「疫」一線黨旗紅,這樣的防疫知識宣傳接地氣! 「三字經」時,發現老人一頭霧水,又耐心用彝語翻譯了一遍。 小灣東鎮的居民大多為彝族,大部分彝民日常交流都用彝語,防疫一線的村黨總支、支部、黨員志願服務隊的同志們在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的時候擔心村民聽不懂,便用彝語翻譯錄製了防控知識,在各村大喇叭裡循環播放,大喇叭覆蓋不到的地方則拖上移動音箱、帶上小喇叭進行播放宣講。
  • 講述戰「疫」一線的故事
    講述戰「疫」一線的故事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3-01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寧職院師生以「譯」戰「疫」 將翻譯成果轉化為抗疫實際行動
    與此同時,由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學院多語種翻譯師生志願服務團隊對照翻譯的英語、日語、韓語、德育、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法語等七種語言譯文被寧波市文明辦採納,將陸續向全市各類餐飲機構、企事業單位印發。這是繼協助寧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中心完成寧波市疫情防控「十二條」措施多語種翻譯工作之後,寧職院國際學院多語種翻譯師生志願服務團隊再次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發揮專業優勢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 「最美「疫」中人」「95」後刀家勐:把志願服務當成自己家事來做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行各業都積極參與到疫情阻擊戰中。在雲南金平縣青年防疫志願者中,「95後」刀家勐引人注意。他雖不能像醫護工作者那樣親臨防「疫」一線,但甘做志願後勤兵,為疫情防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瀘州老窖攜手央視《故事裡的中國》 講述年輕一代的戰「疫」故事
    12月5日晚八點檔,由瀘州老窖·國窖1573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播出《戰「疫」中的青春》,這也是繼《鍾南山》之後,節目對戰「疫」英雄和戰「疫」精神的再度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