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觀復博物館的貓館長,俄國有博物館的貓門童,貓已深入職場

2020-12-27 水珊的貓王國

這裡是水珊的貓王國,帶你一起學習養貓知識,分享精彩養貓生活!歡迎關注!

貓館長

觀復博物館是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於1996年在北京創辦的,這家博物館的展品或許不是最出名的,因為人們更熟悉的是博物館裡的貓們,馬先生稱它們為觀復貓。

起初,博物館並沒有養貓的計劃,因為機緣巧合,馬先生收養了許多流浪貓,於是它們悉數登場,最早來到博物館的花肥肥已經15歲了,是觀復博物館元老級的館長了。其他為我們熟知的貓咪還有黃槍槍、藍毛毛、麻條條、雲朵朵、黑包包等,這些貓咪與文物們友好相處,守護著博物館,也招攬了更多的人前來參觀文物,順便擼貓。

貓門童

視線轉移到鄰國俄羅斯,在莫斯科以南99公裡,有一座城市叫做謝爾普霍夫,當地的美術館歷史悠久,吸引著了許多熱愛藝術的人,同時也吸引了一隻流浪貓。

這隻流浪貓每天都徘徊在美術館門前,工作人員和參觀的客人見它可愛,都給它帶好吃的。於是它就賴在這裡不走了。

或許這是一隻擁有藝術細胞的流浪貓,它不吵也不鬧,每天吃飽喝足就守著美術館的名畫。

並且,為了表示自己不是白吃白喝,貓咪竟然幫著美術館招待起客人來,有些人只是路過,看見貓咪的指引,也忍不住走進美術館瞧瞧,令美術館人氣大增。

愚人節那天,美術館的工作人員突發奇想,替這隻義務勞動的流浪貓寫了一封求職信給館長,本來只是一個惡作劇,沒想到館長真的聘用了流浪貓,授予它門童的稱號,工資以貓糧支付,獎金是小魚乾,還給它取名叫做馬瑞,這下它可是名正言順的貓門童了。

因為人們都忍不住餵它好吃的,所以馬瑞很快就長胖了,但它依然盡職盡責地完成每天的工作,9點上班5點下班,午休吃飯午睡,和其他員工一樣的作息時間。

以前,貓咪因為性格的原因,被人們認為不適合承擔任何工作,所以有警犬,卻沒有警貓,但隨著人類和貓咪的深入相處,隨著生活環境的不斷變化,隨著人們對貓咪認知的改變,貓咪,這個無比可愛的生物,除了當人類的寵物,還在人們的生活中承擔了許多的工作,比如貓書童、貓侍應、貓門童、貓館長、工廠貓、消防貓等等,在各個領域,貓咪為了生存賦予自己一份獨特的使命感,在幫助人類的同時,也有尊嚴的度過喵生!

相關焦點

  • 《中國博物館吸貓圖鑑》
    大家還記得12月初,谷主寫的那篇故宮博物館貓咪的推文嗎?(點擊橫線部分可跳轉回顧) 當時還有不少鏟屎官在評論留言說,有機會也想去故宮吸貓。 其實,除了故宮博物院可以吸貓,在北京的觀復博物館,還有一群貓咪當館長、館員——它們就是「觀復貓」。
  • 馬未都:我的觀復博物館,和我的「觀復貓」
    經過多次搬遷和周折,觀復博物館暫時在此落地,雖然這「離博物館的要求相差很遠」。馬未都總是想,如果將來有足夠的資金,一定要有更好的建築,更好的展陳。馬未都收養的三十多隻貓常常慵懶地在館內各處巡遊,它們被喚作「觀復貓」。馬未都說,它們是「全中國生活條件最好的貓」,有專人照顧,他估算每年養貓的成本比養人差不了多少。
  • 一個由貓咪們管理的博物館,光「貓館長」就有三個!
    你可能想不到,在北京的觀復博物館,有一群貓作為工作人員常駐,他們就是赫赫有名的「觀復貓」。觀復博物館是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於1996年創辦的國內第一家私人博物館。馬館長非常喜歡貓,自打收養了第一隻流浪貓後,在這裡陸陸續續又收養了許多,包括那些被主人棄養的貓咪。
  • 觀復「貓」博物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貓辦
    ——這是20隻被他收養在觀復博物館中的經歷各異的貓,馬未都讓它們當了館長,還給它們蓋了辦公室,而它們則給了如今的他, 最好的陪伴。我 年輕時喜歡狗,上了年紀喜歡貓。觀復博物館開始有貓是從2003年起的,到現在總共20隻。我們為日益壯大的觀復貓們蓋了一間大辦公室,既然做就得做好,我們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貓辦。裡面有黃花梨的辦公桌,紅木的凳子,桔木的椅子,鐵梨的條凳,每間宿舍門按照11種各不相同的明式壺門設計,裡面還鋪著兔毛褥子。
  • 觀復博物館,喵星人居然做起了館長!
    框哥說:「在觀復博物館有這樣一群生靈:它們大多是被收養的流浪兒,但是因為主人的溺愛,現在居然大搖大擺黃袍加身,做起了觀復博物館的輪值館長
  • 北京這家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比館藏珍品更有趣的是貓
    北京這家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比館藏珍品更有趣的是貓說起了解一個城市最快的方式是什麼,是查遍各種介紹,用腳丈量城市的美景亦或是跟當地人熱情的攀談?這些都不如一種最直觀最有趣的方式,那就是逛逛博物館啦,這才是深入了解一個地方最快的方式。
  • 馬未都:觀復貓的出現是個宿命,貓的江湖就是人的江湖!
    觀復貓書這一摞子書現在這是八本,我看看,對是八本,將來這摞子書得這麼多,幾十本到一百本,我們會不盡地出下去。這八本中我剛才大致翻了翻,大概屬於四類書,四類或者三類。第一類是攝影類的,前三本是攝影類的。攝影類的觀復貓,博物館的貓館長。
  • 新年伊始,跟著「觀復貓」認識二十四節氣
    在辭舊迎新之際,上海新華傳媒聯袂上海觀復博物館和《上海學生英文報》共同舉辦的市民文化客廳第十三期「文化跨年 萬象更新 觀復貓暢談二十四節氣」在上海書城舉行。觀復博物館資深講師劉暢、觀復博物館資深英文講解趙倩雯給讀者帶來了一場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文化講座。
  • 一個文化人和一群史上最有文化的貓,來聽馬未都說說「擼貓」趣事
    1996年,文化學者馬未都先生在北京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展出面積400平米。後來,觀復博物館陸續在杭州、廈門、上海等地建了地方館。 關於觀復貓的故事 從2003年收養了一隻流浪的中國狸花貓,並為其取名「花肥肥」後,馬未都就正式成為了「鏟屎官」中的一員,十幾年間,觀復博物館陸續收養了幾十隻貓。「我愛貓這事估計大家都知道,博物館就有十幾隻。
  • 貓博物館館長教你弄懂「喵星人」
    本書由日本貓博物館館長今泉忠明編寫,以貓的「語言」為中心,輔以貓的姿態、動作、行為,解讀種種現象背後隱藏的真正含義,除此之外,還會告訴你各種神秘、難解的貓咪大小事背後的真相,比如為什麼它們獨來獨往不愛交際?為什麼它們會及時掩埋排洩物卻不喜歡洗澡?它們有時對你愛答不理,有時卻連你上廁所都要跟著……這本書讓你以貓的思考方式了解它們的世界,成為它們真正的夥伴。
  • 一個文化人和一群有文化的貓的故事
    1996年,文化學者馬未都先生在北京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展出面積400平米。後來,觀復博物館陸續在杭州、廈門、上海等地建了地方館。圖:上海觀復博物館關於「觀復貓」馬先生作為文化名人,本無意養貓,但緣分就是這麼奇妙。2003年收養了一隻流浪的中國狸花貓,取名「花肥肥」。
  • 《觀復貓》第100話 GF計劃
    誰在敲觀復貓別墅的門?花肥肥真能回來嗎?「GF計劃」指什麼?收到指令的幾位又是誰?馬霸霸、花肥肥、神秘人之間有什麼關係?……別問小編小編也徹底懵圈了小編只能告訴大家:一切答案都在《觀復貓》第二季!史上最有文化的貓長什麼樣?
  • 觀復貓天團新年剁手指南
    有粉絲說過了春節才到正式的牛年,可無良經紀人已經強行拉牛年代言喵「小牛牛」營了好幾次業。如果你也和牛牛一樣,今年註定繁忙,那開年可就要買點新年禮物犒勞自己。繼2020年鼠年生肖郵冊之後,觀復博物館再度聯合中國郵政,推出2021年辛丑年賀歲紀念郵冊——《牛氣沖天-妙(喵)》觀復貓天團誠意推薦,宣傳副館長王情聖傾情代言,只要一本就能助你紅紅火火,牛氣沖天!
  • 馬未都先生養的貓,文化人的養貓樂趣
    作者:坡上的風第一次了解到馬未都先生養的貓,是在早晚讀書裡邊聽先生講《小文65》中聽到的。原來我們中華田園貓分類是如此別出新意的有趣。過去貓的品種命名都是按照花色命名,先生簡單地講到了幾個分類:滿地錦、鞭打繡球、雪地拖槍、銜禪與銜碟。講到銜蟬時,先生就像一位鄰居老者像向我們講家常般:「那我們博物館就有這樣一個,只不過是只奶牛貓,但嘴上的那個蟬呢是別提多標準」。這裡的奶牛貓是:白色毛,背部有一片黑色的毛。而最名貴的銜蟬是純白色毛,嘴上的黑毛像只蟬飛來銜在鼻子上。
  • 有錢任性的貓奴為自家橘貓建了貓博物館(下)
    貓語者浮生若夢,自在如貓
  • 心心念念的觀復博物館
    因為仰慕馬先生,一直想去看他的觀復博物館,不知用仰慕這個純潔的詞合適不合適,但是確實存了一點想偶遇的私心,不過話說凡是去觀復博物館的哪位不想偶遇馬先生呢,除非個別只想去擼貓的可愛孩子~~~~~下了地鐵轉公交百轉拐繞,感覺幾乎到六環的荒郊野外了,在一片空曠中,很突兀的有一座攀滿幹爬山虎的西式大宅邸,白牆紅頂的一個二層小樓,院牆很高,院外的停車場挺大,那就是網上顯得很壯觀的傳說中的觀復博物館了
  • 觀復貓天團上新,米麒麟前來報導啦!
    大家好,我叫米麒麟,是觀復貓天團的新成員。現在大概3個多月,是一個秀氣的小姑娘。我出生在一片工地的廢墟裡,博物館的鏟屎官把我從救助人那裡接了回來。本來博物館已經有很多哥哥姐姐,沒有位置了,但是馬霸霸見了米麒麟非常喜歡,特意讓宣傳館長馬都督給米麒麟當奶爸,暫時安排在督奶爸的公館小單間住下。為什麼馬霸霸能對米麒麟「一見鍾情」呢?
  • 浮想聯翩,如果讓觀復貓來演《歡樂頌》……
    觀復博物館學術副館長,第一學霸,海量的知識儲備。觀復貓:黃槍槍扮演出眾的美貌得來很多讚美和迎合,也因此性格有一點小虛榮。通過努力,已成為觀復資深接待館長。有刺的玫瑰花,魅力超群的小狐狸。雖不學無術,卻人情練達。真實犀利不矯情。活得肆意瀟灑、我行我素,能讓你恨得牙痒痒,又能讓你愛到心窩子裡去。觀復貓:麻條條扮演
  • 觀復貓鑽進古畫系列之《村醫圖》
    特殊時期,觀復貓鑽進此畫,表達對奮戰在一線的廣大醫護人員由衷的敬意。 艾灸產生於中國遠古時代,因為它的作用機理和針療有相近之處,並且與針療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通常針、灸並用,故稱為針灸。針灸治病在國內外有著深遠的影響,但現代人說灸,多數時候僅指針療,已經很少包含艾灸的內容了。
  • 「雲逛」博物館 卻被被這些賣萌的「代言人」圈了粉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萌熊、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唐妞、觀復博物館的觀復貓……繼故宮開啟博物館文創的「賣萌」模式後,多家博物館也都相繼走上了「萌出鼻血」的文創道路。這些憨態可掬、萌趣十足的「代言人」打破了博物館給人「一臉正經」的印象,在拉近和觀眾之間距離的同時,像真人「愛豆」一樣,順勢推出周邊文創產品,讓粉絲大呼過癮。說起國內的博物館「代言人」,誕生最早、名氣最大的當屬故宮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