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刀愛叨叨
圖/網絡
你最喜歡聽周杰倫的哪一首歌呢?
不管是你是在長途旅行的高鐵上,還是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道上,不管你是沉浸在青澀的校園生活中,還是忙碌於已經進入社會的工作中,相信很多人腦子裡都會停留著他的旋律。
近日,杰倫一首《我是如此相信》又熱騰騰的出爐了。
且在不久之後大膽地在YouTube上說出一句
「這世界需要正能量的歌,老實說這就是,這世界需要我的歌。」
這讓大家很久沒有看到的鴨舌帽男孩再次來襲。並且依舊是從前那種從容。
杰倫還是從前那個杰倫。歲月如梭,而他依舊如初。
若說正能量,其實杰倫本身也是一個極具正能量的人;而這一切的促成,也離不開他的母親葉惠美的影響。
早年的杰倫生在離異家庭,而跟隨母親生活的他從4歲就開始學習鋼琴;而學習一直低迷的他中考失利。而機緣巧合在同年因為擅長鋼琴被音樂班錄取。但命運就是如此多嬌,高中畢業的他沒有被大學的音樂系錄取,他開始了打工生活。
他的命運轉折是出現在母親不斷的鼓勵和引導開始。
2000年,幾經波折的他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Jay》,而因為他的音樂天賦初次嶄露頭角,他因為這一張專輯在華語樂壇引起軒然大波,各種獎項和金曲獎提名開始漸漸圍繞過來,讓他備受關注。
2001年,杰倫發行了國語專輯《範特西》,確立了他的唱片風格,這張專輯裡他結合了中西風格,對於當時的華語音樂也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一個新生代的「黑馬」殺出重圍,讓當時的中國音樂界感受到一股猛烈的殺傷力。
2002年,他發行了個人第三張專輯《八度空間》,徹底讓他被大眾知曉。並且囊括了更多的獎項,下半年,他在臺北體育場舉行了他的個人演唱會。
而母親的不斷支持,比他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更為珍貴。而我們的杰倫在2003年將他的第四張專輯名以母親葉惠美的名字命名,也是良苦用心。
杰倫對小時候母親的嚴苛依舊記憶猶新,小時候好動的他不懂古典音樂,但是迫於母親的壓力只得刻苦練琴;而在被各種各樣的外界輿論否定的時候,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兒子,而是選擇相信。
有了這份執著,就有了今天的周杰倫。
杰倫的母親,既是兒子的伯樂,又是兒子的後盾。
2004年的《七裡香》,2005年的《十一月的蕭邦》,2006年的《依然範特西》,而後的《我很忙》、《魔傑座》讓杰倫的旋律走進了當代年輕人的耳機裡,也走進了每一個人的生活。
而這期間,他的每一張專輯,都是由他一人包辦所有歌曲的作曲,製作人或者是編寫編制工作。
他的歌曲囊括了Hip-hop、R&B、古典音樂等曲風,並且極具中國特色。
音樂就是他的良藥,讓這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小夥子慢慢成長為華語樂壇的天王級人物。
2007年開始,這個小夥子開始進軍了演藝界。
一部《不能說的秘密》讓我們對讀出了他內心的情感,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
而在最近幾年的《中國好聲音》中,作為導師的杰倫讓我深刻地了解到他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音樂才華,更多的是他極具風度的親和力和他更加成熟的為人處事。
杰倫真的是當代80後青年的青春。而這份情懷,一直延續到了90、00年代,久盛不衰。
從「載著你仿佛載著陽光,不管到哪裡都是晴天」到「硬底子功夫最擅長,還會金鐘罩鐵布衫」。
從「我用古老的咒語重溫,吟唱靈魂序曲尋根」到「從前從前有個人愛你很久,但偏偏風漸漸把距離吹得好遠」。
從「我接著寫 把永遠愛你寫進詩的結尾,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到「我一路向北,離開有你的季節。你說你好累,已無法再愛上誰。"
從「聽媽媽的話 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 才能保護她」到「看不見你的笑,我怎麼睡得著,你的聲音這麼近我卻抱不到」。
杰倫的歌讓我們聽到了青春裡那些撕扯著的傷痛,聽到了那些古典與現代的交融,聽到了那些對未來的憧憬和鼓勵,聽到了最純正的中國的味道。
若你想知生活的五味雜陳,請你一定要聽周杰倫。
若你想解內心的情感交織,請你一定要聽周杰倫。
若你想解未來的路途迷茫,請你一定要聽周杰倫。
若你要致青春,請你,一定要聽周杰倫。
而今年,他與阿信合作的一首《說好不哭》讓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旋律的起伏帶動感情的起伏起起落落。
而在這首新歌《我是如此相信》裡,他說:「故事裡能毀壞的只有風景,誰也摧毀不了我們的夢見」。
還說:「在背後支撐的是你,一直與我並肩通行。」
你看,這不就是那個你憧憬無數遍的未來嗎?
你看,你還在頹喪些什麼呢?
音樂的世界裡沒有消極。
他就是我們的青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