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2500萬美元董責險保額可夠花?律師稱集團訴訟或致數十億美元索賠

2020-12-28 界面新聞

見習記者 | 鄒璐徽

身處風口浪尖的瑞幸咖啡日前啟動保險理賠申請。

此前,在瑞幸咖啡「自曝」COO偽造22億元銷售金額之後,界面新聞獲悉,在瑞幸赴美上市前,包括平安產險在內,國內有十多家保險公司共同承保了瑞幸的董責險,平安方面也回復界面新聞記者,已收到被保險人提起的理賠申請,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據中國經營報披露,該董責險總保額達2500萬美元,「底層共保體」包括平安、人保、太保、中華聯合財險、國任財險、大地保險、錦泰財險、前海財險八家中資公司。中國平安產險是「底層」首席承保方,承保底層份額達到30%。

所謂董責險,全稱為董(監)事及高級職員責任保險,通俗地說,如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行使職權時,因過錯導致第三者遭受經濟損失,相應經濟賠償責任的風險可以轉嫁給保險公司。

界面新聞從業內人士處獲悉,2500萬美元的總保額並不算高,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前,曾購買總保額為5億美元的董責險。此外,上海漢聯律師所合伙人宋一欣向界面新聞表示,如果美國集團訴訟生效,瑞幸或面臨數十億美元的賠付,2500萬美元的保額也只能是「杯水車薪」。

但董責險對於瑞幸應對美國集團訴訟或有著關鍵影響。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院長孫宏濤教授向界面新聞表示,董責險規定保險公司的抗辯義務,對於瑞幸減少賠償也許是一根救命稻草。

瑞幸或面臨43億美元集團訴訟賠償

自曝出造假門之後,瑞幸咖啡的美股價格跌跌不休,停盤前最低價相比4月2日已經暴跌80%以上,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8日,已有超過10家的美國律所陸續開展了索賠徵集,並將集團訴訟指控其違反美國證券法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目前,集團訴訟首席原告的截止期限為4月13日。

相比其他國家的股市監管制度,美國的集團訴訟制是美股的一項特殊法律安排。由於其遵循最大限度懲罰違規違法的上市公司,最大限度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原則,一旦結案對於上市公司打擊重大,百億美元賠償以及刑事責任往往使得被告無法運營甚至破產;但缺點同樣存在,一是結案率低,二是耗費時間長,安聯全球企業及特殊風險報告表明,美國證券集體訴訟案件平均耗時3-6年。

也正是由於美國訴訟制度的發達,「董責險在美國上市公司的覆蓋率為90%以上,另外幾乎每家赴美上市中概股的高管們,都會購買董責險。」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院長孫宏濤教授對界面新聞表示,由於不同國家與地區的訴訟環境不同,董責險費率也有相應差異,由於保險理賠率較高,美國費率稍貴,A股與港股費率則稍低。

就此次瑞幸事件來說,如若集團訴訟結案,「保險公司理賠額是2500萬美元,但是瑞幸將面臨的訴訟索賠額可能是他的100倍還不止。」上海漢聯律師所合伙人宋一欣如此預測,他表示,該案可能的索賠額會這樣計算,即自2019年4月起至今當中的最高價,以及事發後最低價,得出價差,再乘以股份數量(減去高管持股),即這家公司可能面臨的投資者索賠額。

經界面新聞統計,自2019年5月上市以來,期間瑞幸咖啡2020年1月7日曾觸及年內最高價美股51.38美元,事發後最低價為2020年4月6日觸及的每股4.27美元,公司最新總股本為2.4億,高管持股總計為62%,由此可粗略計算出一旦面臨集團訴訟,瑞幸咖啡將面臨總計約43億美元賠償。

瑞幸自曝造假,保險公司會拒賠嗎?

面臨可能存在的高額集團訴訟賠償,瑞幸購買的董責險能否理賠也成為輿論焦點。

根據涉事險企平安產險對於董責險的規定,如被保險人及其代表存在不誠實行為、欺詐行為或重大過失,董責險將可免除理賠責任。雖瑞幸已承認財務造假,背後仍有諸多疑問:即瑞幸確認的COO造假是否代表公司行為?是否會影響到公司理賠?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指出,高管行為即代表了公司行為,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如果理賠,則將對公平正義造成影響,也對守規則的人並不公平。

孫宏濤教授也認同了拒賠的可能性,但他表示,雖然保險公司可按照除外條款拒賠,但保險公司仍要承擔抗辯義務,「換句話說,保險公司有義務幫他聘請律師,支付律師費來進行抗辯,抗辯他的行為非主觀故意,以免於承擔責任」。

他進一步向界面新聞解釋稱,董責險本質為利他險,具有利他性,即保險公司代替被保險人來對第三方承擔賠償責任。首先基於保險法法理,保險公司天然有一種抗辯義務;其次從市場的角度出發,抗辯義務也是保險公司為了吸引客戶,開拓市場加入的條款;目前,在瑞幸事件中,抗辯情形包括兩種:一是抗辯美國SEC可能啟動的行政處罰;二是減輕集團訴訟因虛假陳述的高額索賠。

在孫宏濤看來,「如果抗辯能減輕賠償責任的話,其實對保險公司產品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推銷。」

至於董責險能否理賠,北大光華組織與戰略管理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易希薇曾發文稱,在瑞幸咖啡這件事情中,能否理賠的關鍵在於證券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後的最終定性。宋一欣律師也對界面新聞表示,「保險理賠屬民事行為,不是刑事案件不講動機,動機需要法院定性」。

但他也指出,事實上,「如果說司法部門和行政監管部門不提出來,保險公司不會有意提出故意和過失這個問題。」

「董責險」是高管的護身符嗎?

從瑞幸事件出發,購買董監高責任險究竟是為中小股東負責?還是為了讓高管個人「逃避責任」?

宋一欣律師表示,責任分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刑事責任逃不掉,但民事責任可以部分轉移至保險公司。

他進一步稱,董責險實際上起到了股東中心主義與董事中心主義的緩衝與連結作用。在公司的發展中,股東比較關注股利和紅利;經營層則比較關注業務發展,但很有可能出格。在經營層瘋狂發展和保守的股東之間會有一個矛盾,董責險則是中間的「柔軟墊子」,既允許一個公司經營層在拓展當中犯錯誤,又要保證股東的權益。

在孫宏濤教授看來,董責險實際上對董事高管、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都起到了保護作用。

前者屬於淺層意義的保護。在美國,由於證券訴訟十分頻繁,針對一些非故意的過失行為如投資失誤,不能完全歸咎於董事高管的責任,高管可及時轉移部分風險給保險公司。

後者則為深層意義上的保護。「因為在美國如果發現這種造假的話,有時候對上市公司而言可能是滅頂之災,根本沒有錢去賠償這麼多的中小投資者損失。這種情況下董責險的存在,就是藉助保險公司的力量來賠償中小投資者的損失。」他還呼籲,董責險應當成為上市公司實現社會責任的一種工具,以此確保一旦破產,將有保險公司來代替賠償中小投資者。

「一個社會只有保險業特別發達,特別是責任保險業特別發達,這個社會才是穩定的。」宋一欣稱。

相關焦點

  • 1.8億美元和解金並不是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調查的終點
    瑞幸咖啡投資者訴訟的境內外代理律師們對新浪法問指出,此番和解並不意味著瑞幸咖啡未來不會再受到美國證券監管部門的進一步調查。同時,美國司法部針對瑞幸咖啡高管的調查,以及投資者證券集體訴訟仍在推進中。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的主任郝俊波律師對新浪法問指出,儘管瑞幸咖啡與SEC取得和解,但是美國司法部針對瑞幸咖啡高管的調查,以及投資者證券集體訴訟仍在推進中。不過,與SEC和解意味著瑞幸咖啡沒有在法律層面上被認定為構成證券欺詐虛假陳述,這為瑞幸咖啡在另外兩個案件中爭取到了緩衝、和解、調解的餘地。
  • 瑞幸1.8億美元和解金,受害者能分多少?
    和解對瑞幸意味著什麼據外媒報導,SEC向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瑞幸咖啡至少在2019年4月到2020年1月之間,瑞幸咖啡通過三個獨立的購買計劃,利用關聯方對銷售交易進行造假,故意捏造了超過3億美元的零售額。
  • 瑞幸咖啡1.8億美元和解金,受害者能分多少?
    和解對瑞幸意味著什麼據外媒報導,SEC向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瑞幸咖啡至少在2019年4月到2020年1月之間,瑞幸咖啡通過三個獨立的購買計劃,利用關聯方對銷售交易進行造假,故意捏造了超過3億美元的零售額。
  • 瑞幸咖啡今晚復牌,或面臨112億美元集賠償,中國投資者能索賠嗎
    瑞幸咖啡股價(圖源:雪球APP)針對瑞幸被納斯達克要求退市的消息,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於5月20日凌晨發布聲明稱,陸正耀在聲明中,首先對於瑞幸咖啡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向投資人、全體瑞幸員工和客戶道歉。瑞幸或將面臨112億美元賠償儘管瑞幸是否退市還未塵埃落定,但肯定會因造假而付出巨額代價。美國的資本市場很發達,有關財務造假的法律非常嚴苛。目前瑞幸涉及了四起集體訴訟,復牌後將會進一步增加…僅就集體訴訟就可以賠到瑞幸破產重組。
  • 1.8億美元和解 瑞幸剛開「煉獄」之門
    三大投行也遭到重罰,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洲銀行因涉嫌財務欺詐被判有罪,向安然公司的破產受害者分別支付了20億、22億和6900萬美元的賠償罰款。在於SEC和解同時,投資人集體訴訟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瑞幸若要排除此雷,起碼要備好10億美元。雷二,司法部刑事追責在安然事件中,司法部也可謂是「出手不凡」,對三位高管累計處罰超過8000萬美元,在《薩班斯法案》中也明確了司法部對財務造假的監管職責。
  • 瑞幸咖啡支付1.6億美元和解金
    根據瑞幸咖啡自查,交易於2019年4月開始編造,具體是瑞幸咖啡2019年的淨收入增加約21.2億元,其中第二季度為2.5億元,第三季度為7億元,第四季度為11.7億元。因此美國證交會向紐約南區的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瑞幸咖啡違反美國聯邦證券法的反欺詐、上報、帳簿和記錄以及內部控制條款,不僅是財務造假問題,而是多項指控。
  • 瑞幸咖啡被罰1.8億美元:與美國SEC的和解對瑞幸意味著什麼?
    12月17日,瑞幸咖啡發表聲明,稱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同意向SEC支付1.8億美元的民事罰款。美國SEC 稱,從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瑞幸咖啡利用關聯方製造虛假交易,偽造超過3億美元的銷售額,並有意嚴重高估其收入及開支,低估淨虧損,從債券和股票投資者處籌集資金超過8.64億美元。為此,美國SEC會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瑞幸違反美國聯邦證券法的反欺詐、報告、帳簿和記錄以及內部控制規定。
  • 自曝造假22億元,股價暴跌75%,集體訴訟或致破產……
    與瑞幸大部分高管一樣,劉劍此前也是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在神州優車團隊一員。2015年至2018年,劉劍擔任神州優車集團的收益管理主管。在更早的2008年至2015年,他先後擔任神州租車車輛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負責人。不過,亦有律師認為,上市公司的高管造假而其董事會不知情的狀況可能性較小。
  • 蘋果因電池門在歐洲多國面臨集體訴訟 索賠約2億美元
    12月3日 消息: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因舊款iPhone電池問題,蘋果在歐洲多個國家正面臨集體訴訟,索賠約1.80億歐元(約合2.17億美元)。「歐洲消費者團體」周三在一封郵件聲明中表示,由歐洲5家消費者機構組成的維權組織Euroconsumers已經在比利時和西班牙對蘋果提起集體訴訟,稱蘋果對一些舊型號iPhone電池壽命方面的描述存在誤導性,並通過軟體升級降低設備性能。該訴訟涉及iPhone6、6Plus、6S和6S Plus的用戶。未來幾周,這些組織還將在義大利和葡萄牙提起訴訟。
  • 阿里巴巴再遭集體訴訟,律師稱獲賠靠和解而非勝訴
    文|AI財經社 鄭亞紅編輯|孫明螞蟻集團折戟IPO帶來的震蕩還在持續發酵。近日,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稱,目前已有美股投資者將阿里巴巴訴至法院。長期從事跨國證券集體訴訟業務的律師郝俊波向AI財經社表示,他目前確實正在籌備對阿里巴巴的集體訴訟案。
  • 中國平安回應承保瑞幸咖啡董責險:基礎層總保額1000萬美元,最大...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謝瑋)4月9日,針對中國平安參與承保瑞幸咖啡董責險,中國平安管理層在中國平安股東大會上指出,瑞幸董責險共保體基礎層保額為1000萬美金,平安的額度不超過兩百萬美金。產品有清晰條款,故意違反條款屬於免責行為。
  • 瑞幸偽造22億交易,暴跌75%;美國律師對瑞幸發起集體訴訟:涉嫌金融...
    瑞幸偽造22億交易,暴跌75%;美國律師對瑞幸發起集體訴訟:涉嫌金融欺詐;李國慶:我比羅永浩強...9.美國律師事務所對瑞幸發起集體訴訟:涉嫌證券欺詐4月2日晚間,美國律師事務所Block & Leviton宣布,已就證券欺詐行為對瑞幸咖啡公司和特定管理人員提起集體訴訟。
  • 晚報|兩年收瑞幸4億廣告費!分眾傳媒:沒有造假;蘋果遭索賠26億美元...
    分眾表示,公司與瑞幸咖啡業務合作銷售收入(含稅) 共計4.66億元,無除銷售收款外的其他資金往來。分眾傳媒並不是第一家因瑞幸咖啡被交易所問詢的企業。4月10日,神州優車在回復問詢函中稱,公司與瑞幸咖啡為獨立經營的兩家公司,且旗下優車產業基金也並未投資瑞幸咖啡。
  • 瑞幸咖啡造假22億醜聞發酵 曾起訴安然律所發起集體訴訟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金融與會計學教授芮萌認為,瑞幸咖啡可能被機構投資者起訴,可能面臨遠超公司總資產規模的天價索賠,最終可能破產。哈佛法學院公司治理論壇的分析文章稱,針對公司或個人違反證券法的行為,美國證監會(SEC)的民事處罰標準非常嚴苛,重者可能會被累計處罰至數百億美元。
  • 收入造假21億,花12億買和解!瑞幸咖啡未來何解?律師解讀
    已經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到粉單市場近5個月的瑞幸咖啡,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司法和解普遍瑞幸咖啡為何能通過1.8億美元罰款與SEC達成和解?中概股後續面臨同樣的問題時,能否也採取和解方式解決?植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周皓熟悉美國證券市場,他對e公司記者表示,在美國司法框架下,雙方和解這種處理方式是比較常見的,此前也有許多公司與美國監管部門尋求和解的案例,對雙方來說都可以節省訴訟成本。
  • 「漫威之父」Stan Lee起訴 一場1150萬美元收購引發的天價索賠…
    湖南聞勝律師事務所娛樂法律師劉凱對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記者分析,一般而言,起訴的金額與訴訟費是正相關的,即起訴金額越高,相應的訴訟費也更高。「所以,需要綜合考量損失大小、證據情況、法院判決金額的高低等因素來確定主張的賠償金額。當然,也不排除是從吸引眼球的角度來確定索賠金額。」
  • 美股律師說99%的訴訟是這個結果
    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公司營運長劉劍及其部分下屬,在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參與偽造交易相關的銷售額約為22億元。4月3日,針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中國證監會發表聲明,中國證監會將按照國際證券監管合作的有關安排,依法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堅決打擊證券欺詐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
  • 科技早報 | 嫦娥五號「載土」歸來 瑞幸咖啡支付1.8億美元和解會計...
    圖3:瑞幸咖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今天指控瑞幸咖啡欺詐投資者,通過極大虛報公司營收、開支和淨運營虧損以造成實現了快速增長、提高利潤率以及達到了公司盈利預期的假象。瑞幸咖啡已經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來了結指控。瑞幸咖啡發布聲明稱,公司已經與SEC就特定前高管和員工的偽造交易行為調查達成和解。SEC將向美國紐約南區地方法院提交擬議和解協議,需要等待法院的批准。瑞幸咖啡稱,公司並未承認或否認SEC的指控,同意向SEC支付1.8億美元的民事罰款。
  • 收入造假21億 花12億買和解!瑞幸咖啡未來何解?律師:不排除重新上市
    司法和解普遍  瑞幸咖啡為何能通過1.8億美元罰款與SEC達成和解?中概股後續面臨同樣的問題時,能否也採取和解方式解決?  植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周皓熟悉美國證券市場,他對e公司記者表示,在美國司法框架下,雙方和解這種處理方式是比較常見的,此前也有許多公司與美國監管部門尋求和解的案例,對雙方來說都可以節省訴訟成本。
  • 收入造假21億,花12億買和解!瑞幸咖啡未來何解?律師:不排除重新上市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與此同時,瑞幸咖啡官方微博也發布聲明稱,公司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