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介紹了在國慶檔上線的幾部電影,現在時間已經來到了國慶假期第一天的傍晚,上院線的電影都有已經有了票房數據,如前一篇所預料的那樣動畫片《姜子牙》會成為國慶檔的最大贏家以及票房黑馬,截至目前為止,首日上映的《姜子牙》票房已經來到了2.72億按照這個增長勢頭突破3億的票房可以說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不出意料的話到了今晚必定突破3億大關,第二名的是獻禮片《我和我的家鄉》目前的票房是1.92億,很明顯被《姜子牙》給搶了風頭,對於一部單元集合片來說,能否複製去年《我和我的祖國》31億票房的神話是最關鍵的,不過綜合今年電影行業的寒冬再加上《姜子牙》的強勢,目前看來夠嗆的。
排在第三名的是《急先鋒》相比前面兩部的好成績,很明顯《急先鋒》有種掉隊的感覺,上映兩天拿到1億票房,而在今天國慶檔首日則是拿到四千萬的票房,如果不出意外又會被網友炮轟「爛片",緊隨在後面的則是上映多日的《奪冠》今天拿到三千三百萬票房,以及突破了30億票房的《八佰》也有一百多萬票房。
其中《姜子牙》在今天首映日目前以2.72億的票房破了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此前的記錄由中國動畫神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神話》保持,當時首映日的票房紀錄是1.44億,《姜子牙》來勢洶洶似乎要複製去年哪吒的神話,這部自從春節檔就被給予厚望的動畫片在經過大半年的等待,觀眾依舊樂意買帳,這是否印證著中國迎來了國產動畫的黃金時代?如果說哪吒為中國動畫帶來了新希望新高度,那麼《姜子牙》又是否能夠順利從哪吒手裡接過接力棒繼續帶領國產動畫走向新時代呢?雖然現在《姜子牙》的勢頭看起來相當迅猛,但也說不定後續高開低走,破了國內動畫首映日票房的紀錄是真,但目前還不能蓋棺定論《姜子牙》繼哪吒之後又是一部國產動畫的神作。
哪吒開了個好頭有種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感覺,為什麼這麼說?去年哪吒上線的時候觀眾並沒有對這部影片抱有過多的期望,甚至對其幕後團隊包括電影導演餃子都感到非常的陌生,哪吒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登天"封神"是因為依靠觀眾的口碑,口口相傳而形成病毒式的「打廣告「觀眾的口碑永遠比那些營銷要來得更為有用,更為真實,營銷還得花錢,但是用好的作品打動觀眾,讓觀眾來替作品發聲宣傳,能讓觀眾心甘情願的"被賣了還幫數錢"這樣的電影能有幾部?於是哪吒橫空出世就如片名所說的那樣魔童降世,把中國動畫片這潭多年沒動過的"死水"給攪和活了,燃起了國人一顆熱血的心,我們從來都相信泱泱大國從不缺乏人才,只是他們被埋沒了,《姜子牙》在這股國產動畫熱潮中再次被寄予厚望,相比哪吒它算是含著金湯勺上映的,擁有了一定的人氣熱度在加上大背景的加持下,正是這樣,觀眾樂意買單,觀眾也想要複製哪吒的神跡,首映日票房2.72億目前還未停止增長,3億票房就在眼前。
《姜子牙》評分7.2,說實話這個評分稍微有點對不起首映日的票房,豆瓣的影片中有不少觀眾表示後悔看這部影片,這說明大部分觀眾是抱著哪吒的心去看的《姜子牙》然而這部電影不是哪吒也不會成為哪吒,在這個社會之中人們常說一句話,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會有多大,很明顯,觀眾對《姜子牙》的期望值抱得太高,以至於在觀影過程中失望就有多大,從豆瓣的評分可以看出觀眾批評的點各有千秋,像是劇情太糟糕又或者人物的設定矛盾等等,但唯一一點認同的是整部動畫片的美術畫面渲染做得很棒,這證明了中國的動畫製作水平是真的肉眼可見的在進步,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值得欣慰的點,這也預示著有很多被埋沒的人才會漸漸的在這股國產動畫熱潮中發光發熱。
看回哪吒的豆瓣評分8.5,再看看《姜子牙》的評分7.2,一個很直觀的感覺就是有時候票房不能證明一切,很明顯今天國慶檔的觀眾是有"衝動消費"的心理存在的,在輿論環境的影響下再加上哪吒先前的成績,一張幾十塊的電影票對於觀眾來講是值得的《姜子牙》目前的商業票房很成功,但是口碑可以看到很明顯的在下降,這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哪吒的成功是依靠觀眾口口相傳,如果《姜子牙》的影評口碑持續下降那麼到時就會像是一盆冷水澆在做著國產動畫美夢的觀眾頭上,一句話總結就是觀眾期待太高,而《姜子牙》遠遠達不到觀眾期待中的那個水平,今天首映日能夠有如此高的票房,其實是在燃燒觀眾的熱情拋去電影票房不談在《姜子牙》目前看來唯一的成功的就是讓人看到國產動畫製作水平肉眼可見的進步,除此之外,沒了,如果有興趣並且樂意買一張幾十塊的電影票去電影院花上兩三個小時的時間,那麼剩下的好與壞,自己去慢慢發掘吧。